2007年1月6日,是2007年新年的第一个周末。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普通的周末,人们利用周末走亲访友、聚会、休闲娱乐。而这个周末对海门来说意义大不一样,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以后每一年这一天,都将成为海门的“家庭教育日”,它倡议父母们与孩子共同生活,以共同阅读、共同做事、共同运动、共同计划、共同创造为内容,与孩子共同度过难忘而有意义的一天。在海门这是首创,在国内,也是一件绝无仅有的创举。
此次活动由海门市委宣传部和江苏省《莫愁》杂志社主办,海门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海门市教育局和海门市妇女联合会承办。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专家阵容强大。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世康、省文明办副主任周琪、省妇联副主席季俊秋,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小平,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秦建荣,海门市委书记曹斌等领导出席了活动。活动汇聚了目前国内的家庭教育方面最为活跃的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有团中央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海淀区少年法庭庭长尚秀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作家、教育专家徐国静,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杂志社社长赵刚,新华通讯社国内部评论室副主任、资深媒体人鹿永建,全国劳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特级教师孙汉洲,以及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理事兼学术委员、特级教师赵公明等。
简朴而隆重的开幕式之后,活动分四块场地开设了四个分论坛。海门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的负责人、教师代表和家长共3000余人听取了专家报告。下午,还安排了专家现场咨询、家庭教育巡展、专家签名售书等活动,一拨又一拨的家长前来咨询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新华通讯社、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等重量级媒体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报道。
缘起:和谐家庭,奠定和谐社会基石。
海门是一个濒江临海的城市,与国际大都市上海只一江之隔,“北上海”之称的地缘优势,为海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海门经济总量居全国百强县之列,在苏中遥遥领先。海门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是清末状元、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的故乡,历来有崇文尊教的优良传统,是全国闻名的“教育之乡”。在新的历史时期,海门市政府提出“建设和谐海门,率先达小康”的宏伟目标。促进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海门发展的主旋律和主题词。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怎样促进和谐发展,作为地方政府,他们在思考,也在探寻。而在全国首先创立“家庭教育日”活动,则是他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积极应答。
海门市委书记曹斌认为,构建和谐社会要着眼于和谐家庭的构建。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组织和基本单位,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的发展得不到很好的尊重和发展,要想建成和谐社会只能是一句空话。换句话说,只有作为组成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家庭,和谐了、幸福了,这个社会才会实现最为根本、最为稳定的和谐。基于这样的认识,创立“家庭教育日”,其目的是要引导社会都来关心家庭教育问题,关注影响和谐家庭建设的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问题,使每个家庭的愿望和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实现,从而建立起健康、积极、进取、和谐的新型家庭关系。他强调指出,今年是首届家庭教育日,以后要坚持开展下去,要进一步扩大影响,营造氛围,使之成为构建和谐家庭教育的有效抓手、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海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推进器。
“家庭教育日”高扬“共同编织美好生活”的理念,把“构建和谐家庭,与孩子共同成长”作为活动主题,倡议“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与生活”的教育新主张,把建设和谐家庭的核心定位在家庭教育上。对于这一点,作为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海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一鸣这样认为,在海门这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家庭的观念已突破温饱型、生存型的要求,开始关注家庭生活的质量和家庭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成为绝大部分家庭的首要问题。但是,由于理念上的陈旧和缺乏,方法上的错位与低效,使家庭教育存在不少误区,影响了家庭和谐,造成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构建和谐家庭首先就要关注影响家庭和谐的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要素,唯有如此,构建和谐家庭才有真正可以依赖的抓手和切入口。
江苏省文明办副主任周琪、江苏省妇联副主席季俊秋等领导对海门确立“家庭教育日”的做法大加赞赏。他们指出,关注家庭教育和谐、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千百万个家庭的稳定和谐,事关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不仅是家庭的大事,不仅是学校的大事,更是全社会的大事,也是党委政府的大事。这是海门在总结过去家庭教育方面的丰硕成果基础上的一大超越和提升,更是在构建和谐家庭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新探索和新实践。
话题:家庭教育,凸显和谐家庭建设核心要素。
此次论坛的主题丰富,有“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让法律的阳光照亮孩子人生的前程”,“帮助孩子搭建通向成功的阶梯”,“教育的问题呼唤家校合作”,“培育男孩:塑造下一代男人”,“天才就在你身边”,“神奇的教育世界”。这些内容涉及未成年人教育的方方面面,家校合作、成长环境、成功教育、法律观念等等,这些都涵盖了家庭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这本身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家庭教育不是封闭的,不只是家庭自身的事情,而是需要多方参与、多方配合、共同作用的系统工程。各种有利于家庭教育的要素协同作用,才能使家庭教育步入科学化、开放式、艺术性的轨道,从而构建起和谐家庭。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这是孙云晓的家庭教育观点。“代沟”下移是家庭教育中普遍面临的现象,与孩子一起成长,要求父母具有全新的成功观,发展、选择、和谐是新成功观的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成功,应变反复失败为反复成功,用成功引导成功。好的关系包括信任、理解、尊重,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与伙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教子成功就是要从培养习惯开始,习惯不是号召出来的,而是培训出来的,教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一个好习惯的培养时间在30天到50天之间。孩子成长固然要表扬,但必要的批评不能缺少,缺少挫折和批评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每个孩子的心头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要把巨人唤醒,在好的关系里吮吸成长的阳光、雨露和养分。(www.daowen.com)
·家庭教育要关注孩子的人格发展。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两个阶段,一个是生理上的断乳期,还有一个是心理上的断乳期,在孩子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和品格形成过程中,青春期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而时下的家庭教育普遍推崇智育、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对人格教育关注度明显不够。所有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教育,如果没有一颗善良博爱的心、缺乏同情责任感,孩子的成长是不健全的,也是不完整的。尚秀云法官结合她审理未成年人案件,从正反两方面引证,谈了家庭教育应该抓什么?显然,做人的教育应该放在首位,父母要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多给孩子创造道德实践的机会,不能忽视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对那些犯有错误或品德有缺陷的孩子,不能歧视和放弃,要善于挖掘“闪光点”、找准“感化点”,利用亲情和社会力量,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利害,持之以恒地进行帮扶。了解、尊重和信任是良好教育的基石,不了解孩子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不尊重孩子的教育,是专制的教育;不信任孩子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
·帮助孩子搭建通向成功的阶梯从保护心灵开始。徐国静认为,孩子健康成长有三种力量,即体力、心力、脑力,体力与睡眠、食物、运动有关,心力与心态、情绪、安全感与障碍有关,脑力则包括语言、音乐、运动、逻辑、空间、交往、反省等多元智能。孩子的成功教育有三大法宝,即要有爱心、充满自信、拥有梦想。她强调手眼耳嘴协调作用,要注重孩子右脑功能的开发与使用,她形象地把右脑比喻成共振的频道、心像信息网、照相记忆卡、高速处理器。父母要充满信心地对待孩子,要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让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和困境,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尊重、呵护和激励。
·养育的最终目标是彻底放手。不欺弱者、能护弱者,能与人友好相处、分享与合作,与恃强凌弱的“侵犯者”能正面交锋、不轻易示弱,是男孩应该具备的先天气质的禀赋。鹿永建先生对男孩成长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男孩就应该有男孩的气质、性格和特点,在家庭教育中特别是家中有男孩的家庭,要着眼于孩子的未来进行引导和培育。要正确看待男孩子的淘气和经常犯下的“错误”。父亲在帮助男孩控制情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没有父亲的指导和带领,男孩遭受挫折常常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各种反社会行为,母亲的稳定从容、聪慧体贴、敏感温柔对男孩的成长同样不可缺少。对孩子精心的养育不能给孩子以成长过程中依赖和拐杖,而是要磨砺他们的意志、强硬他们的羽翼,让孩子带着幸福感在该飞翔的年龄勇敢地飞起来。
·家校合作要与时俱进。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孩子的成长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游戏、学生早恋、意志脆弱、轻视生命等消极现象呈上升趋势。家庭教育属于基础性体系,学校教育属于主体性体系,社会教育属于人文性体系,三者之间各有优势,各有特点。孩子成长的问题不光是家庭的问题,更是学校和社会的问题,而传统的家长联系与合作方式要进行改革,以与时俱进的视角和标准进行重新构建和塑造。赵刚认为,作为家校联系的重要形式,家长会要进一步活化与创新,报告式的、交流式的、展览式的、表演式的、会诊式的、恳谈式的、辅导式的、咨询式的,从需要与效果出发,不拘一格,创新发展,从而使家校的关系更加紧密,使教育的合力得到更为有效的整合和增强。
影响:和谐家庭教育,共同编织美好生活。
家长们普遍关注家教问题,在家教问题上,家长们思考得很多,也颇有心得。一本厚厚的获奖论文选编,是2006年度海门市家庭教育方面的成果汇聚。集子的名字叫《阳光下的成长》,很耐人寻味。孙云晓在会议间隙匆匆翻阅了一下,立即对这本集子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作报告时,他以其中的一篇文章为例,印证大家要善于反思和总结自己家教方面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在这本集子里,他发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兑现不了的承诺不要轻易允诺;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即使是语言也要做到文明健康,不能让成人化的语言改变孩子的表达方式,使他们过早地丢失了孩子本有的童真,方法不当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还有些观点,比如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应该作为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认识和观点,充分说明海门的家庭教育水平,也表明家庭教育已成为海门新一代父母亲关注的重点领域,同时,他们在自觉的思考和实践过程中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专家的话语让人们不由想起去年夏天,海门的一位少年被西安一所大学录取,在父亲的陪伴下,15岁的少年千里走单骑,13天行程3000里,这一举动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因为人们感觉到,这一路西行,留下的不仅是一位风华正茂、历练体验的少年身影,更凝聚着一位父亲帮助孩子成长的信念和期许。这本身折射出作为海门的一个普通家庭并不普通的家教理念。
如此盛会,不应该缺少孩子们的身影,而孩子们也有了表达诉求和发出声音的机会。他们是《海门教育周刊》的一群小记者,他们向台上的专家递送小纸条,利用活动间隙采访提问:“您认为您的孩子身上有哪些优点是您最为欣赏的?”“现在中学生的家长大多不愿为孩子买玩具买童话书,这说明什么问题”“刚才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问他们平时与孩子交流最多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几乎一致,就是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的中学、大学,不知专家老师对这些观点如何评论?”小记者们似乎并不满足于具体的问题,他们的思考和追问有了一定的批判性和深刻性,他们向专家发问:“我的一位同学念完初中后,准备到国外上学,他的家长认为,外国的教育比中国的先进,这样的观点正确吗?您又是如何评价中国教育的?”“您认为孩子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
咨询现场人声鼎沸,家长们蜂拥而至,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专家面对面地咨询和交流,每个咨询席前都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三个小时的咨询满足不了更多家长的需求,所幸的是,活动现场提供了专家们的书籍,没有机会咨询的家长购回了一大摞书,希望从中学到家教“真经”。提供售书服务的海门市新华书店负责人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他说书店要备足家教方面的书,看来家庭教育类的书籍会成为畅销书,会引发书籍销售的新的增长点。
目睹眼前的场景,海门市教育局局长何新深有感触地说,这充分反映家庭教育的需求是多么的强烈,作为教育部门,有义务更有责任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对促进教育合作,增进教育合作,从而建设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和谐环境都具有迫切而现实的价值。
2007年的第一个周末,全国首创的“家庭教育日”在海门隆重地拉开了帷幕。从此,她将像一株报春花在每年的这一天妍丽绽放,昭示着未来,寄寓着和谐,也传递着对成长的深情祝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