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3岁了,仍然不时把手指放在嘴里吸吮,手指都变形和开裂了。我给他戴手套,抹辣椒甚至打他,好像都没有什么用。宝宝是否有病?是缺乏微量元素还是有虫子?”
每个孩子在婴儿时期都有过津津有味地吸吮手指头的体验。吃手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是自我满足的一种办法。如果孩子到了1岁以后仍然手不离口地吮手指,就不是正常现象了。那么,是孩子的生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还是依赖吃手来缓解其内心的焦虑呢?
● 吃手、吃玩具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
3~8个月的宝宝特别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津津有味地吸吮手指和到处触摸。一般宝宝到了4个月龄时,吸吮反射逐渐被主动的进食动作所代替。感到饥饿时,孩子会情不自禁地把小手指放到嘴里“充一下饥”;即使吃饱了,宝宝也会吸吮手指,这是宝宝满足心理需要的一种表现。在断母乳初期,宝宝也会拿手指做替代品,加劲地吸吮。乳牙萌生期,因牙床不舒适,孩子不但吃手,而且会把四个甚至五个手指都塞进嘴里,来回掏来掏去,嚼了又嚼,常常边嚼边哼哼唧唧,这是每个婴幼儿口腔感觉学习的必然经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两只小手能力的不断提高,手的活动渐渐从手与嘴的协作,转移到两只手之间的相互协作上,即通过双手的操作活动满足自己探索的欲望。
5~8个月的婴儿正值探索事物的萌芽期,当他抓到物品后,除了看一看、捅一捅和敲一敲外,他总是把物品放入口中,通过吮一吮、舔一舔、咬一咬等方式来尝试和探索,这是婴儿很重要的探索方式。在探索的同时,婴儿还能获得无比的欣慰和喜悦。另外,宝宝此时处于乳牙萌生期,吃手或咬一些固体东西可以缓解出牙的痒痒和不适。
8个月后的宝宝爱将食指伸入瓶口,掏出里面的东西;把手伸进盒子抓起里面的玩具;当家长给孩子喂饭的时候,他会伸手抓勺子,甚至抓碗里的饭;喜欢把手伸进饭碗里,然后将手放入口中,起劲地吸吮。无所事事的时候,宝宝喜欢吃玩具;没有玩具时,会津津有味地吸吮手指。大多数家长对宝宝吃手、吃玩具的举动,会加以阻挠。其实,吃手是自我安慰、自娱自乐。吃玩具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是探索的一种办法。只要孩子的手和玩具洗干净了,不必太在意。
● 3岁以后还吃手是否需要纠正
过分吸吮手指的原因,与心理需要不满足及吸吮行为固定化有关,如妈妈孕期焦虑,宝宝生后由月嫂或保姆代养,造成母爱被剥夺;难产、早产导致触觉防御过度;早期教育失当;对吸吮手指行为未及时采取教育策略等。
3岁的宝宝已经会玩很多玩具了,一般情况下,孩子睁开眼睛就是用手折腾,不会再吃手。3岁孩子接触面很广,手指和指甲缝中已有许多细菌,在宝宝吸吮手指的时候,细菌乘虚而入,会引起胃肠道感染性疾病,例如肠炎、寄生虫病、痢疾等。长时期地吸吮手指还会刺激手指的局部软组织,使之发生变形,还会使上颌的前门牙前伸或下门牙前突,造成牙齿咬合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咀嚼功能。因此,家长要设法减少孩子吃手的习惯。
● 纠正吃手的正确措施
①婴儿期的宝宝最好是母乳喂养,由妈妈亲自抚育,这样才能及时满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有助于宝宝产生安全感。温馨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宝宝,一般都比较快乐,很少焦虑,也不会长期过分吸吮手指。千万不要贪图省事,将婴儿打包给别人养育,否则,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是难以弥补的。
②多与宝宝聊天,引导宝宝说话,并适时地给宝宝提供充足的教具,引导宝宝不停地动手动脑。宝宝忙起来,就不会因无所事事而吸吮手指,也不会寻找机会去吸吮手指。(www.daowen.com)
③宝宝忍不住吸吮手指时,可和他做亲子游戏,采用新奇的玩具转移他的注意力。切不可使用打骂、恐吓,或用辣椒、黄连涂手指等办法,这样有害小儿的身心健康。
④鼓励宝宝与同伴一起玩耍,消除家庭环境中宝宝苦闷无趣的感受。
⑤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开阔眼界,分散注意力。
⑥父母每天要经常以流动的水清洗宝宝的小手,替宝宝勤剪指甲,鼓励宝宝尽情玩耍双手。婴儿的玩具要经常洗刷,保持干净,放在固定的干净的容器内,以免因不卫生而引起肠道疾病。
⑦不要给孩子玩有毒的玩具(如上漆的积木)或危险的玩具(如有尖角的玩具汽车)。
⑧为婴儿买软硬度不同的玩具,让宝宝通过抓握捏各种玩具,体会不同质地物品的手感,顺利发展他的探索活动。
⑨给宝宝的玩具体积不能太小,以免宝宝放入口中吞咽而窒息。
⑩如果宝宝喜欢吃玩具来磨牙,父母可以给宝宝一些固体食物吃,如拇指棒之类的食品,或用磨牙器锻炼其咀嚼功能。
贴心提示
部分小儿过分吸吮手指、咬指甲,可能是由于触觉防御过度引起的,多见于剖宫产儿和早产儿,应进行触觉调适,如肌肤按摩,是非常有效的。这样不仅能够改善孩子吸吮手指的毛病,而且能预防和改善由于触觉问题引发的其他心理行为问题,如情绪波动、自我封闭、分心多动、社交困难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