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保定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依山傍水

保定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依山傍水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山傍水:清西陵1.布局特色清西陵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境内,始建于1730年,完工于1915年,时间长达185年。清西陵的建筑无论在规模和形制上,都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清西陵对中国古代陵寝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雍正圣德碑3.清西陵的首陵:泰陵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布局与形制最符合中国的风水观,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帝陵。

保定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依山傍水

依山傍水:清西陵

1.布局特色

清西陵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境内,始建于1730年(清雍正八年),完工于1915年,时间长达185年。陵区占地8300公顷,402座建筑,分布着泰陵、昌陵、慕陵、崇陵四座皇帝陵、三座妃陵、三座妃园寝、四座王爷、公主、阿哥园寝,共14座陵寝和两座附属建筑(永福寺、行宫)。最为壮观的是陵区中的参天古树,达15000余株,是华北最大的古松林。泰陵除了雍正皇帝胤祯之外,还附葬有孝敬皇后喇喇氏[25]及敦肃皇贵[26]。泰陵西侧2公里为昌陵,系嘉庆皇帝和孝淑皇后的合葬陵;慕陵,是道光皇帝[27]和孝穆、孝全两位皇后的陵墓。该陵不置方城明楼,规模较小,朴实典雅,殿内藻井刻满许多腾云驾雾的飞龙,其用意在藉引龙上天,吞云吐雾而不喷水,以保持陵墓内部干燥。崇陵是光绪皇帝[28]和隆裕皇后[29]的陵墓,是中国最后一座帝陵。崇陵东侧紧邻着埋葬光绪妃嫔的崇妃陵,珍妃和瑾妃就葬在这里。传说珍妃系被推下紫禁城内的一口井里而死,尸体捞上来后就葬此地。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墓

2.建筑艺术

清西陵是中国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陵寝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四座帝陵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殿辉煌、石雕精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后妃园寝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规格建造,虽久经大自然的风雨剥蚀,其规模与原貌仍存。亲王、公主、阿哥园寝大部保存相当完好,行宫、永福寺虽历经沧桑,但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从而使清西陵成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陵寝之一。清西陵的建筑无论在规模和形制上,都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泰陵、昌陵完整宏伟的陵寝规模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时期的辉煌。慕陵建筑的裁减、崇陵陵寝规模的减小,真实地记录了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亡,由封建社会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轨迹。清西陵对中国古代陵寝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1737年之后,乾隆皇帝定下制度,采取“昭穆次序,隔代埋葬”的方式,皇帝分葬于清东陵和清西陵,从而形成了清东陵、清西陵现有的格局,也形成了清东陵、清西陵两大陵墓群与中国明朝以前历代皇家陵寝建陵制度的根本不同之处。

⊙雍正圣德碑(www.daowen.com)

3.清西陵的首陵:泰陵

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布局与形制最符合中国的风水观,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帝陵。泰陵埋葬着雍正和他的皇后孝敬、皇贵妃敦肃。雍正皇帝的泰陵位于永宁山主峰之下,始建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走过一座五孔石拱桥,就见到三座巍峨的石牌坊,这在清代皇陵中是独一无二的,据说是因为雍正功德卓著。牌坊前是一座宏伟的大红门,从大红门到陵墓主体足有五华里。这里有雍正朱批年羹尧的奏折,批文果然比原文还要长,应了“勤政皇帝”之说。雍正身着百姓服装的“布衣图”、头带假发、西式装扮的狩猎图,让人看到这位以严闻名的皇帝的另一面。泰陵作为典型的清式宫殿式建筑群,不但更注重以最完美的融山水环境、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中国风水相法为选址依据,形成山形河流作为风水中强调的靠山、案山、照山,龙脉和水口,建筑与整体布局也最为完整与巧妙,更加注重实用性;建筑风格与规制更加精美豪华,使之更具有观赏性。

清西陵中的其他帝陵也各具特点:昌陵的隆恩殿地面是紫花石铺墁,而不是金砖;慕陵的大殿用的都是金丝楠木,不用漆饰;崇陵则有清西陵唯一开放的地下宫殿。

4.西陵为何近东陵而建

⊙上图 泰陵的“四合院”格局⊙下图 泰陵明楼

雍正八年(1730年)时,以此地“山脉水法条理详明,形势理气诸吉咸备,堪称上吉之壤”,于是在此兴建泰陵,这是清西陵营建的第一座皇帝陵寝。为什么在清东陵不远还要建一个西陵呢?相传是因为雍正心虚,他自觉做坏事太多,为争夺皇位残杀兄弟,杀戮近臣,死后不愿守在先皇跟前受责。同时兴建的还有雍正皇帝21位妃嫔的园寝—泰纪园寝。雍正死后,乾隆继位,以父子不葬一地为制,遂形成东、西陵隔辈建陵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