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吸引他的注意力,为进一步的交流做准备
春秋时期,吴王一心想称霸,他将目标锁定在楚国,准备派大兵攻打楚国。对此,很多大臣都认为不妥,有的大臣劝阻说:“目前,楚国正处于强盛时期,兵力、物力、财力都十分雄厚,若是现在与其交战,吃亏的一定是我方,所以,还请大王三思而行啊。”
只可惜,吴王现在已被野心吞噬了理智,根本听不进去劝谏之言,听了这位大臣的话,大动肝火,随即拔出寒光闪闪的宝剑,厉声吼道:“我决心已决,马上出兵进攻楚国,如果谁再敢劝阻,我一定把他碎尸万段!”
吴王此言一出,所有的大臣都惊恐万分,无人敢再发一言。
这件事被王宫里的一个年轻卫士听到了,他认为吴国攻打楚国就如同以卵击石,肯定会失败的,可他知道,吴王决心已定,若是直言不讳,不仅收不到成效,反而会招致杀身之祸。他想了好些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一天的清晨,卫士走进王宫的后花园,他的手里拿着一把弹弓,由东转到西,就算衣服湿了也不在乎,就这样一连转了3天。
吴王见了,觉得很奇怪,就把卫士叫来,问他:“你为什么总是在花园里转来转去的,把衣服都弄湿了。”
卫士向吴王行礼后,毕恭毕敬地说:“报告大王,我是在观察一件挺有趣的事。”
吴王好奇地问:“什么事啊?”
卫士回答说:“我见花园里面有一棵树,树上有只蝉,它每天过得十分惬意,只知道在树的高处喝着露水,还得意地叫着,却不知道它的后面藏着一只螳螂,正弯着身子,高抬着前爪,准备扑上去捉它呢。可是,就在那只螳螂以为一切尽在掌握的时候,却没有料到,在它的身后还藏有一只黄雀,正伸长脖子想去啄它。而那只黄雀只沉溺于此,却根本不知道我正拿着弹弓,站在树下瞄准它准备拉弓呢!”
吴王听得很有兴致,笑着说:“确实很有趣。”
卫士见吴王高兴,便继续说:“尊敬的大王,这蝉、螳螂和黄雀只想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丝毫没有考虑到隐藏在身后的危险,如此得意妄为,后果不堪设想啊!”(www.daowen.com)
吴王听了他的这句话,若有所思,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卫士是用寓言向我劝谏,想让我放弃对楚国的进攻啊。”
于是,吴王大赞他说:“你讲得很有道理。”后来,吴王便取消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故事中的卫士的确很聪明,懂得用动作吸引对方的注意,为进一步的交流做好了准备。在交流过程中,卫士善于察言观色,以智劝谏,不用直言,而是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提醒吴王,出兵攻打楚国与此无异,由此使吴王领悟其中的成败利害,最后放弃了攻打楚国。
电话机的发明者亚历山大·克雷厄姆·贝尔,一次,去拜访朋友哈波特,希望他能赞助自己正在研究的新发明。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并没有一开始就讲他的科学理论和获利多少的问题。他也没有谈资金问题,而是先给朋友下了个套。
据麦肯其记载:“贝尔当时正在练钢琴,哈波特正在看书,贝尔止住琴声,问哈波特:‘你相信吗?假如我把这脚踏板按下去,对着钢琴唱一个音,钢琴自己就会复唱我唱的音。比如,我唱一声‘都’,钢琴也会如此回应。’哈波特当然不明白贝尔的用意。于是,他放下书,好奇地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贝尔讲给哈波特有关和音和复音电唱机的原理。结果,哈波特自愿提出要资助贝尔的这个实验。”
其实,贝尔的策略很简单,就是先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为进一步的交流做准备,而不是先说出真正的目的。
只要事先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并引起了他的兴趣,那么,就成功了一半。
贝尔先让哈波特看他弹钢琴,引发朋友的兴趣,这种策略很有效。当然这一策略也并非万能,也有不灵验的时候,有些人对吸引也是无动于衷的。但头脑灵活的人总会有办法,展示“新颖”的东西,来引发他的注意力。
其实,无论是古代的聪明卫士,还是伟大的发明家亚历山大·克雷厄姆·贝尔,他们都懂得以新奇勾起人们的好奇心,与他人打成一片,趁机引发人们的兴趣,引发其共鸣,使“新颖”发挥出奇制胜的作用。当然,吸引不是唯一目的,更重要的还要使对方认同,为之倾倒。
看穿人心广结人脉的智慧
当你想让对方接受一个新思想,并想有所行动时,我们应当注意,首先要吸引他的注意力,再利用他人的经验来采取行动,最终出奇制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