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刻板效应的警示:不要僵化主观观点

刻板效应的警示:不要僵化主观观点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刻板效应的存在,人们的认知不再客观、中正,不再清晰、理智。所以刻板效应在每个人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表现不一。事物间有共性,这也是刻板效应得以存在的客观因素。

刻板效应的警示:不要僵化主观观点

07.刻板效应:警示人们不可僵化主观看人与事

生活中,人们常说,军人雷厉风行,工人豪爽,农民质朴,知识分子文质彬彬,商人精明,女人软弱细致,男人坚强粗放,老人保守,年轻人创造性强,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被类型化,被固定化了的认识,是刻板效应在现实中的体现。

那么,什么是刻板效应呢?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以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的依据的心理现象。产生刻板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认知上的不客观和偏见,同时不加具体的观察和分析,就生搬硬套,简单化、机械化地陷入固定化和类型化。刻板效应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个人直接与某人、某群体接触,将其特点固定化;二是间接得到信息或是道听途说,就将认知对象僵化固定化。

由于刻板效应的存在,人们的认知不再客观、中正,不再清晰、理智。人们很容易想当然,以己推人、以点概面。很多时候,也不经过调查研究,就轻易地定性或是下结论,而这些结论又常常是固定化的、僵化的、没有依据可言的,所以在刻板效应影响下所作出的判断根本上就是一己之见,往往有局限,有偏见,甚至是错误的。

从前,有一个魏国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他身上带了很多的盘缠,雇了一辆很好的马车,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

楚国在魏国的南面,但这个魏国人不问青红皂白让车夫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途中,有人问他:“如此焦急,要去哪里呀?”

魏国人大声地回答说:“我是要去楚国!”路人好意提醒他说:“那你走的方向错了,去楚国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啊。”

魏国人不紧不慢地说:“没关系,我的这匹马是优良马,我的车夫更是驾车技术高超的车夫,不怕路途远!”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对他说:“方向反了,你的马再快,你的车夫驾车技术再好,也到不了楚国呀!”

魏国人还是执迷不悟地说:“没关系的,我带的盘缠多着呢,够用了!”路人劝阻他说:“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盘缠再多也只能白花呀,最终还是无法到达目的地!”没想到,路人好心的反复劝阻让那个想去楚国的魏国人不耐烦了,挥了挥手,自顾自地继续上路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劝告,自恃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驾车本领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最终,他还是无法到达楚国。

魏国人达不到目的,就是因为他的主观臆断,不遵从客观规律,更可怕的是,他不听从别人的劝阻,自恃聪明,最后只能是“自取其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每个人也会陷于某种认知的局限中。所以刻板效应在每个人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表现不一。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素质。虽表现不同,但由于环境的影响,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和同一群体中,刻板印象有着某种一致性。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与诸葛亮才智齐名的当世高人,他就是庞统。史书上记载说,庞统相貌丑陋,不被人喜欢,甚至影响了自己的前途。(www.daowen.com)

有一次,庞统到吴国去拜见孙权,希望能被重用。但是,孙权见他浓眉翘鼻,脸色黑红,而且布满了络腮胡子,举止形貌实在古怪,就有些不悦。

虽说之前早就听人说过他的才能,但现在突然看到这么一个丑人,心上还是不能接受,认为这样的丑人,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本事。于是,孙权就没重用庞统。

后来,经鲁肃介绍,庞统去蜀国拜访刘备。与孙权一样,“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虽留用了他,但却不重用,只给他一个耒阳令。后因在任上没什么大作为,还被不客气地罢了官。直到后来,因为诸葛亮、鲁肃的极力举荐,刘备才再次任用了他。

一次,刘备与庞统谈论军国大事,才发现这个人有真才实学,感到原来给他个小令的官职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从这以后,庞统才真正得到了刘备的赏识,还被派到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成为实现隆中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

从这个事例中,可见即使像孙权和刘备这样的盖世英雄,也难免以貌取人,按照既有的成见,戴着有色眼镜来评判人,以为相貌丑陋,就定是上天不喜欢的人物,自己也不想接受。

受到刻板效应的影响,孙权失去了一位难得的人才,而刘备差点也扼杀了一个人才。庆幸的是,刘备能察纳雅言,最终还是重用了庞统,建起不朽功业。

事物间有共性,这也是刻板效应得以存在的客观因素。所以,从积极方面讲,刻板效应似乎有助于我们给事物分类,并把事物类型化,简单化,有助于提高效率。

但更多情况下,刻板效应是给人负面影响的,因为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刻板的固定化类型化不利于使我们正确而客观地认识事物,而且也不利于我们个人主观创造性的发挥。因为它根本来说是一种偏见,是带着主观化的,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御事。

刻板效应,只会形成偏见,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客观现实是如此的复杂多变,表象有时是假象,也并不能代表真实。所以,要真正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不仅要观察,还要分析,更要调查研究,否则无法提高认识水平,不能灵活应对多元多变的客观世界,更不能提高创造力

看穿人心广结人脉的智慧

刻板僵化就是固定化,就是偏见,是导致思想僵化和认识错误的根源。它警示人们:不可僵化主观地待人接物,一定要客观公正;一旦有偏私,就会陷于机械而简单的刻板和僵化。所以,我们在下决断前,应该多做调查研究而不是道听途说,避免心理定势造成的刻板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