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玛丽·帕克·福莱特:管理学的先驱

玛丽·帕克·福莱特:管理学的先驱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玛丽·帕克·福莱特导言玛丽·帕克·福莱特是一位在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管理学家,20世纪20年代管理理论中人际关系研究的先驱。受费希特这一思想的影响,福莱特提出了一种所谓的“群体原则”。福莱特认为,领导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组织的目标,这是一种具有目标管理特征的思想。

玛丽·帕克·福莱特:管理学的先驱

玛丽·帕克·福莱特

(Mary Parker Follett)

导  言

玛丽·帕克·福莱特(1868—1933)是一位在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管理学家,20世纪20年代管理理论中人际关系研究的先驱。她曾就读于塞耶学院哈佛大学的拉特克利夫学院,学习哲学政治学及法律。但她有着广泛的兴趣,对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心理学成人教育等都有兴趣,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她于1918年出版《新国家》一书,被人称为政治哲学家。之后她对企业管理和工业组织的兴趣更大,促使她进一步研究,成为许多企业的咨询人员,提出了许多有关组织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宝贵意见,受到管理学者的好评。

主要观点

福莱特的政治哲学同她的管理哲学是有联系的,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四点:

1.群体原则

福莱特在哲学和政治上是德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约翰·费希特的一个狂热崇拜者,她的思想明显受到费希特的影响。费希特信奉个人自由服从于集体的民族主义,他认为个人并没有什么自由意志,而是束缚于一个所有人都参与的人际网络之中,所以“个人的自我”从属于一个“更广泛的自我世界”之中,使自我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自我,成为一种“大自我”,这种“大自我”是所有人共同生活的一部分。受费希特这一思想的影响,福莱特提出了一种所谓的“群体原则”。她于1918年在《新国家》一书中表达了这一思想,并以此向当时流行的政治假设挑战。她的论点是,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发现真正的人,个人的潜能只有在群体中才能被发现,从而使个人获得真正的自由。这种“群体原则”相对于个人独立思考、感觉和行动的老观念,成为一种“新心理学”。“群体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个人存在于相互的社会交往之中。福莱特应用“一致性”、“群体思维”和“集体意志”这一类词汇,追求一种以群体原则而不是以个人主义原则为基础的新社会。福莱特并不是以此而否定个人,她强调个人只有通过群体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一个人的“真正自我就是团体自我”,“人没有脱离社会、独立于社会或反对社会的权力”。

(2)民主是一种社会意识。这是她出于反对“政府的目的是保障个人权利”这一说法而提出的关于民主的新概念。她认为,民主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不是个人主义的发展,新的真正的民主,是从小的邻近地段的团体开始,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地区群体、全国群体,甚至发展为国际群体“意志”。她对投票箱式的民主不感兴趣,认为那只不过反映了人群心理学和单纯用数量来表示的“权利”。

(3)群体目标——结合的统一性。这是福莱特在1924年出版的《创造性经验》(Creative Ex perience)一书中对先前的《新国家》一书中未能予以考察的团体冲突问题所提出的新的假设。她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会议、讨论和协作来彼此启迪思想,并在对共同目标的追求中表示其统一性;个人可以通过群体经验而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更大的发挥。她提出了四种解决利益冲突的途径:一是一方自愿退让;二是斗争,一方战胜另一方;三是妥协;四是结合。前两者显然不足取;妥协也不利于辨明是非曲直;最佳途径为第四种,即通过结合找出一种使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福莱特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与泰勒的所谓“精神革命”十分近似的观点。她提出的通过结合解决冲突的方法的前提,是力图使工人和管理当局双方真正感到是为一个共同目标而服务,而所有成员都在各级承担一定的责任,为整体做贡献,并以此使社会和经济达到结合的统一。

2.有关权力和权威的思想

这是福莱特提出的使命令“非人称化”的一种设想。要实现“群体原则”,通过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利益冲突,就必须重新考虑关于权威和权力的概念。当存在着“发命令者”和“接受命令者”时,结合的原则就难以实现,“上司”和“下属”的等级为利益共同性的认识制造了障碍。为克服这一障碍,福莱特试图用“共享的权利”来代替“统治的权利”,用共同行动来代替同意和强制,变服从命令为服从“情境规律”。

情境规律的基本原理以科学管理的以下论点为基础:在泰勒的职能管理中,人们服从的是经过研究确定的事实,而不是服从某一个人的意志。如果权威是由职能产生的,那就同等级制度和地位没有关系。在分派工作这点上,负责分派工作的办事员比总经理更有权威。权威存在于情境之中,而不是存在于个人或地位之中,相应地,责任也是履行职能所固有的。

3.通过协作和控制来达到目标

福莱特有关控制的基本要点有两个:一是由事实控制而不是由人控制;二是相互关联而形成的控制而不是上面强加的控制。在控制活动中,除非在某种情境中的所有要素、材料和人之间存在着统一与合作,否则,有效的控制是难以实现的。如果没有对共同的利益的追求,情境就会失去控制。控制的基础就在于认识到相互间的共同利益并自觉控制其工作,使之符合于既定目标的自我管理、自我指挥的个人和团体。

经理人员所要控制的不是单个的要素,而是复杂的相互关系;不是个人,而是情境,其结果是要达到使整个情境形成一种生产性的结构。由于许多群体力量的交织决定着相应的总行为,所以绝大多数情境都显得十分复杂,以致最高层的集中控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在组织机构中设立许多个控制点,并使其“相互关联”。这种相互关联是以协作为基础的,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1)协作是涉及一种情境中全部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因素;

(2)协作由全部有关负责人的直接接触形成;

(3)协作要在早期阶段进行;

(4)协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www.daowen.com)

有关协作的这四个方面被认为是“组织的四条基本原则”。这四条原则所达到的结论是:组织就是控制;组织和协作的目的是保证达到可控制的成果;协作实现团结,团结就是控制。

4.领导的基础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相互影响

这是福莱特有关企业哲学的思想的最后一个方面。既然领导不再以权力为基础,而是以在情境的相互联系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影响为基础,那么领导的方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个企业应该这样组织起来:企业的经理能影响别人,而自己也能受别人的影响,这是一种循环行为。

福莱特认为,领导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组织的目标,这是一种具有目标管理特征的思想。她认为,领导者应该使其同事认识到,他们所要达到的不是个人的目标,而是由群体的愿望和活动所产生的共同目标。组织目标同员工的个人目标应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具有最高超的领导艺术。领导者所依靠的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协调和确定目标的技巧,唤起下属对情境规律的响应。福莱特意识到,经理人员的这种技能绝不是单靠提倡所能达到的,必须对其加以认真的培训,使其在做出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的决策时更具科学性,并培养一种为公众服务的动机。这两点构成了科学和服务精神相结合的管理“职业”,使经理人员利用知识来为别人工作。

精彩语录

(1)不应该由一个人给另一个人下命令,而应该是双方都从情境中接受命令。如果命令只不过是情境的一部分,那就不会产生某些人发命令而另一些人接受命令的问题。

(2)既然权威是由职能所产生,那就同等级地位无关……我们发现部门首长或专家的权威……一位工作调度员在工作调度方面比总经理更有权威……权威应该同知识和经验相联系。

思想评论

福莱特用哲学观点来考察问题,并试图创造出一种协调与合作的精神。她关心人,但不是关心作为个体的人本身,而是关心通过协作的团体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个人。她试图改造以前的权威概念,强调协调、协作和统一。她认为只有专职的、有道德的领导才能提高组织的效力和人们的福利。

福莱特有关利益结合、情境规律的论述同泰勒的精神革命、职能管理的精神是一致的,而她关于协作、领导的相互影响理论又同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梅奥等人的论点相似,因此,她成为了两者之间的过渡。此外,她提出的权威的非人称化和对情境规律的服从的思想,对改变专制主义的管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思想链接

——大师著作

《新国家》,1918年

《创造性经验》,1924年

动态的管理》(Dynamic Administration),1941年

《自由与协作》(Freedom and Coordination),1949年

——传记和解读

《玛丽·帕克·福莱特——管理学的预言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主要著作》(Mary Parker Follett—Prophet of Management:a celebration of writings f rom the 1920s),格雷厄姆(Graham)和波林(Pauline)著,1995年

关键词

群体原则 权威 控制要点 领导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