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学知与行:用自信罐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国学知与行:用自信罐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她打开一看,是一个装饰得很漂亮的陶瓷容器,还贴着一个标签,上面写着:“西格的自信罐,需要时用。”15年以后,西格当了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她这家幼儿园,因为她的自信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自信罐”是有形的,而庄子的心就是一个“自信罐”,内存与宇宙一般大。

国学知与行:用自信罐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8.心里多装一些自信

[原文] 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译文] 内心不能自持,因而大道不能停留,对外没有什么相对应,因而大道不能推行。

道家儒家处世的思维逻辑链有所不同,儒家以削弱人的个性以求得人的共性上的和谐,“我为人人”,然后“人人为我”。庄子不赞同这种做法,他强调尊重人的个性,这是实现“真人”的必要途径,个体生命顺应自然,群体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否则是自欺欺人。作为人,内心无主见,天道就不能来停留,外界如果没有纯正的根基,天道就无法推行。所以智慧的人,由外界输入的东西,内心无法断定的,便不接受。天道是什么?天道就是成功的秘诀,包括规律、规则等等。

《庄子·德充符》中讲了一个故事。

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名叫王骀,跟从他学习的人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孔子的学生常季问孔子:“王骀是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跟从他学习的鲁国人却和先生的弟子相当。他站着不能给人教诲,坐着不能议论大事;弟子们却空怀而来,学满而归。难道确有不用言表的教导,身残体秽内心世界也能达到成熟的境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将把他当作老师,何况学识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

常季又问:“他是一个被砍去了一只脚的人,而学识和品行竟超过了先生,跟平常人相比相差就更远了。像这样的人,他运用心智是怎样与众不同的呢?”

孔子回答说:“死或生都是人生变化中的大事,可是死或生都不能使他随之变化;即使天翻过来地坠下去,他也不会因此而丧失、毁灭。他通晓无所依凭的道理而不随物变迁,听任事物变化而信守自己的要旨。”(www.daowen.com)

庄子非常可爱,他继承老子的衣钵,把道家的思想拓延开来,但他笔下却时而借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的自信渲染于字里行间。

在庄子看来,人是世界的主体,对于生命个体来说,被谁在意呢?首先得自己在意自己,确信自身的存在,懂得生存的意义,方可融入社会,归属类群的价值谱系。

有个西方的故事,颇能说明问题。有个叫西格的女人,自从接连生了三个孩子之后,就整天烦躁不安。4岁的孩子整日嬉闹,19个月大的孩子整夜哭叫,还有一个婴儿需要不断地喂奶。那一段日子,西格的精神就要崩溃了。长期的睡眠不足使她无法以正常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世界,也无法正常地看待自己。她甚至怀疑自己天生就“低能”,连几个孩子都照看不了,以后还能做什么呢?

这时候,她的朋友海伦从另外一个城市托人给她带来一份礼物。她打开一看,是一个装饰得很漂亮的陶瓷容器,还贴着一个标签,上面写着:“西格的自信罐,需要时用。”罐子里面装着几十个用浅蓝色纸条卷成的小纸卷,每个小纸卷上都写着海伦送给西格的一句话。西格迫不及待地一个个打开,只见上面分别写着:

“上帝微笑着送给我一件宝贵的礼物,她的名字叫‘西格’;我珍惜你的友谊;我欣赏你的执著;我希望住在离你的厨房100英尺远的地方;你很好客;你有宽广的胸怀;你是我愿意一起在一家百货公司转上一整天的那个人;你做什么事都那么仔细,那么任劳任怨;我真的相信你能做好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我给你提两点建议:第一,当你完成一件自己想干的事情,或者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的时候,就写一张小纸条放在这个罐里。第二,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或者有点心灰意冷的时候,就从这个小罐里拿出几张纸条来看看。”

读到这里,西格的眼圈湿润了。因为她深深地感觉到,她正被别人爱着,被别人关心着,困难只是暂时的,自己也是很棒的。从那以后,西格把这个“自信罐”摆在最醒目的地方,只要遇到压力和困难,就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摸。

15年以后,西格当了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她这家幼儿园,因为她的自信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从这所幼儿园走出去的孩子,每个人都有一个“自信罐”。

“自信罐”是有形的,而庄子的心就是一个“自信罐”,内存与宇宙一般大。我们每个人都得把心作为储藏自信的容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