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的原则:凡事不要过头

道的原则:凡事不要过头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译文]道是用虚柔和谐的方式来作用于事物,其做法从不激烈、不极端,不盈满过甚。“不盈”指不满,不太过。整句话的意思是指我们要用道来使力做事,这样才不会太过。凡事不可太过,应有度。知足常乐,做事不要贪得无厌,否则无尽的贪欲最终会毁掉自己。苏格拉底、老子,这两位东西方最具智慧的圣人向我们指出:凡事不能太过,不然你准难受。

道的原则:凡事不要过头

2.凡事不要做过头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译文] 道是用虚柔和谐的方式来作用于事物,其做法从不激烈、不极端,不盈满过甚。

“盈”就是满,月盈则亏,水盈则溢。水与月都是自然界最有道的两种事物,连它们都不能太满,何况人。“不盈”指不满,不太过。整句话的意思是指我们要用道来使力做事,这样才不会太过。

凡事不可太过,应有度。这个度不是外物加于我身的规定制度,而是每个人自知自明的极限与临界点孙悟空一个筋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可能这就是他的极限,你让他翻十一万里,恐怕就难。婴儿吃奶天性知足,吃饱了就不吃了。婴儿的母亲常常打破这种完美,让孩儿吃太饱。

老子指出:凡事不能大过,过犹不及。完美是可以做到的,但要知道如何保持完美。

正因为什么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能享受无限。为什么呢?因为有限让人知足,知足即完美。

不知足的人很糟糕,他们很难让自己满意。既然自己都不能让自己满意,天底下自然就没有让他满意的事了。

所谓“知足即完美”,就是追求止于有限,这样成功才会无限。喝一杯水好解渴,回味无穷,两杯就太饱,十杯准难受,就这么简单。

有个医生向苏格拉底诉苦,说吃什么东西都没有胃口。苏格拉底知道他是吃多了,就说:“我这里倒有治你这种病的良方。”那位医生忙问是什么方子,苏格拉底回答说:“不要再吃了。”(www.daowen.com)

最简单的常识通常即自然之道,非常有效。

此外,知足也是一种感受,不在于拥有多少名利,而在于个人感受如何,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人人皆同,但每个人对欲望的态度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别。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一种不知足的人,他们贪得无厌的行为既招致人们的厌恶,又引起人们的羡慕,正是这样一些人既把世人统统裹挟到了一个欲望沸腾的世道里,又使世界变得富丽堂皇、流光溢彩,他们的作为破坏了自然界的均衡却呼唤着人类的进步,人类对此尚未能作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相反,世界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比较容易满足的人,他们不是由于能力不足而不得不自求满足,而是在透觑了得失之间的关系后所作出的自愿选择。

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是一个“度”的问题。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地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坦然,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

知足是一种境界。知足的人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知足人的眼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蹚不过去的河,他们会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台阶,而绝不会庸人自扰。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永远是满足的。

和绅这个大贪官,其实很有才能,精通好几种少数民族的文字。他是正红旗人,从一个生员出身,然后世袭,然后做到乾隆的侍卫,然后做到户部侍郎,然后去做军机处大臣,然后做到文华殿大学士,然后做到一等公——一级一级上去,心理变化了,特别是晚年乾隆皇帝非常喜欢他,跟他结成儿女亲家,所以他到处都要捞一把,否则心理不平衡。据说,他捞了两千万两白银

其实,今天的许多贪官开始刚出道的时候,也不敢贪的,人家送他一条香烟,不敢拿,送他一个电动剃须刀,不敢拿。但是,到后来地位变化了,溜须拍马的人多了,地位升高了,心理就发生变化了。所以我们如果用这些话教育这些贪官,应该说,能够挽救很多的人。

知足常乐,做事不要贪得无厌,否则无尽的贪欲最终会毁掉自己。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不义之财最终会给自己带来祸害。

不幸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做事老是贪多,结果消化不良,痛苦不堪。苏格拉底、老子,这两位东西方最具智慧的圣人向我们指出:凡事不能太过,不然你准难受。就这么简单。圣人最爱说常识,圣人以常识治常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