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孟子》名句揭示智慧与行动

《孟子》名句揭示智慧与行动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出自《孟子·万章上》。[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出自《孟子·尽心上》。[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出自《孟子·尽心下》。[春秋无义战]出自《孟子·尽心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草上之风,必偃]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第二节 《孟子》名句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出自《孟子·万章上》。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出自《孟子·万章上》。要使先通晓事理的人去启发尚未通晓事理的人,要使先觉悟的人去唤醒尚未觉悟的人。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种:有如及时雨灌溉万物,有成全道德品质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流风余韵为后人所私自学习的。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出自《孟子·尽心上》。善于施政百姓就敬畏他,善于教化百姓就爱护他。善于施政可以得到百姓财力的支持,善于施教可以得到百姓的衷心拥护。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出自《孟子·尽心上》。自私的人连拔一根汗毛有利于天下这样的事情也不干。后以“一毛不拔”形容人的极端自私。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出自《孟子·尽心上》。做一件事情好像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口废井。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出自《孟子·尽心上》。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出自《孟子·尽心下》。贤人总是把问题弄明白了再去教别人,使其明白;现在的人自己对问题还糊糊涂涂,却去教训别人,使别人明白。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出自《孟子·尽心下》。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

[春秋无义战] 出自《孟子·尽心下》。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出自《孟子·尽心下》。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那国家就会空虚;没有礼仪,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没有好的政治,国家的用度就会不够。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出自《孟子·告子上》。阐明教与学都必须遵循法则。大匠:高明的木工。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因而能得到天下,这样的事一概不为。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 出自《孟子·离娄上》。要垒高一定要利用高出的山丘,要掘深必然要凭借低陷的川泽,治国不沿袭先王的法道,能够说是明智的吗?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咚咚战鼓一敲响,士兵们拿起刀枪对打起来,刚一交战,有人就抛下盔甲拖着武器往后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只跑了五十步的人就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胆小,你觉得怎么样?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典出于此。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清楚,却不能看到一车子柴禾。这句话说明不肯用力和不想看,而不是无力与看不见。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广泛学习,详细地解说,在融会贯通以后,再加以简约。

[仁者无敌]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有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渤海,告诉人说:“我不能做到。”确实是不能做到。替老年人折取树枝(当拐棍),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去做,不是不能做。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出自《孟子·尽心下》。有些人的毛病就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却要去替别人耕田,要求别人的很重,自己负担的却很轻。

[王顾左右而言他]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齐王环顾他的左右,避开正题说其他的事情。后用以形容对主要问题故意不答。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离娄下》。喜爱别人,别人就会喜爱他;尊敬别人,别人就会尊敬他。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出自《孟子·离娄下》。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心腹;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做仇敌。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出自《孟子·离娄上》。要做君王,就要尽到做君王的责任;要做臣子,就要尽到做臣子的职责。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如果想要管理一个国家并使其太平,在当今这个世上的人,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上面有什么喜好,下面一定有喜好得更厉害的。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边倒。

[民事不可缓也]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老百姓生活和生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对待啊!

[贤君必恭俭礼天,取于民有制]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古代的人,得志的时候,恩泽加于百姓;不得志的时候,修养个人品德,使自己的德望昭示于世。窘迫穷困时就完善自己的修养,顺意得志时就为天下人多做好事。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出自《孟子·尽心上》。仁德的言语比不上仁德的声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比不上良好的教育赢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畏服;良好的教育,百姓爱它。良好的政治得到百姓财富,良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我善于培养我自己的盛大刚直之气。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出自《孟子·离娄上》。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人皆可以为尧舜] 出自《孟子·告子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贤。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自《孟子·离娄上》。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标准、法度。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出自《孟子·离娄上》。夏、商、周三代得到天下是因为施行仁义,他们(的后人)失去天下是因为他们不施行仁义。一个国家的衰败和兴起、生存和灭亡,都是这个道理。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出自《孟子·离娄上》。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出自《孟子·离娄上》。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出自《孟子·离娄上》。顺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他们产生于这个人群中,但是远远超出同类,高出同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称一下,然后知道轻重;量一下,然后知道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出自《孟子·离娄下》。人要放弃一些事情不做,然后才能做成事业。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暴:通“曝”,晒。成语“一曝十寒”典出于此。比喻做事一日勤,十日怠,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其进锐者,其退速] 出自《孟子·尽心上》。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快。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出自《孟子·告子下》。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灭亡。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出自《孟子·离娄上》。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下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民众。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出自《孟子·离娄上》。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性命。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出自《孟子·尽心下》。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www.daowen.com)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出自《孟子·尽心上》。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出自《孟子·离娄下》。君王有仁德,国人莫不有仁德;君王讲求义,国人莫不讲求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仁则荣,不仁则辱]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出自《孟子·离娄上》。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天时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出自《孟子·尽心上》。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他是以臣弑君的。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都有官位。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殍(piāo):尸体。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出自《孟子·离娄上》。桀和纣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出自《孟子·离娄上》。仁,是人们最安心的住宅;义,是人们正确的道路。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其身] 出自《孟子·尽心下》。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唯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出自《孟子·离娄上》。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养心莫善于寡欲] 出自《孟子·尽心下》。修养心性没有比少一些贪求、欲念更好的办法了。说明清心寡欲可以陶冶人的精神和情操。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出自《孟子·告子下》。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出自《孟子·尽心上》。做一件事情,你要追求就能得到,放弃就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追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是在我本身之内。(能否获得它取决于我自己。)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出自《孟子·尽心上》。一个人不能没有羞耻心。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是最无耻的。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出自《孟子·离娄上》。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出自《孟子·离娄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出自《孟子·万章下》。交朋友时,不倚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倚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出自《孟子·告子上》。丰收年成,年轻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依靠道德使人归服,才会使人心悦诚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尊敬自己的老人,并把这种尊敬推及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把这种爱护推及别人的孩子。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有道德的人就是能保持那种婴儿的天真淳朴之心的人。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志气的人不害怕自己的尸体被弃置小沟,勇敢的人不害怕自己的头颅被人砍掉。

[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全国的人都说这个人是贤才,那么就先考察他;见他果然是贤才,然后才任用他。

[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出自《孟子·离娄上》。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应该杀掉,然后考察他,见他真的应该杀掉,然后再杀死他。后以“人人皆曰可杀”形容对民愤大的罪大恶极之人,一定要绳之以法。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孟子·尽心下》。人民最为重要,国家为次,君主为轻。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出自《孟子·离娄上》。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赶到丛林中去了。后来用这两句话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出自《孟子·离娄下》。周公想兼学夏、商、周三代君王的美德,来实践禹、汤、文王、武王四位君主所开创的业绩;如果有不合于当时情势的,就抬着头思考它,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侥幸地得到了答案,就坐着等待天亮。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出自《孟子·尽心上》。对于观看过大海的人,其他的水就难说是水了;对于曾到圣人门下游学过的人,作为言谈要再打动他的心也就不易了。今人常用这两句比喻人的阅历广,眼界就开阔,追求的目标就更高。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百姓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国君的军队。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出自《孟子·离娄上》。观察一个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自《孟子·尽心下》。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出自《孟子·离娄下》。一个人的声望超过他的实际,君子以此为耻。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统治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的人,统治者靠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共同原则。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出自《尚书·太甲中》。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强调自作的罪孽,无法逃避惩罚。亦作“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逭(huàn):逃避。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热爱而内外有别,老少之间要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出自《孟子·尽心上》。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改变或者废弃规矩,后羿绝不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教导别人应该如射箭一样,拉满了弓却不发箭,以便让别人观察体会。

[却之却之为不恭] 出自《孟子·万章下》。一再推却拒绝别人,是不恭敬的。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饿肚子的人饥不择食,渴了的人不挑剔饮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