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孟子其人和《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子车、子居,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以天下为己任,前半生周游各国,游说诸侯,宣传其主张,但被看做迂阔而不见用。晚年回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与弟子一起著《孟子》七篇。他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其思想影响深远,有“亚圣”之称。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3岁丧父,家庭贫困,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孟母的管教十分严格,“孟母三迁”,“子不学断机杼”等教子的故事,已成为千古美谈。孟子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孟轲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www.daowen.com)
《孟子》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孟子希望自己的学说主张能够流传到后世,并且被后代的执行者采用。于是就和门下弟子公孙丑、万章等人,以弟子平日上课所作的笔记为底本,再加以整理、编次及修改,完成了《孟子》这本著作。《孟子》一书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和“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性善论”的伦理观,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以推行仁政的事迹。从体例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因为其篇幅较长,颇多议论,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便可单独成篇。《孟子》的另一特色是文学性较强。孟子不仅善于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加进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其行文袒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绝无吞吞吐吐之态。另外从行文上看,文字通俗流畅,绝无生硬词语,又喜欢使用层层叠叠的排比句,从而使整个文章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之事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有时则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都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
语言的高度形象化,是构成《孟子》散文形象性的极其重要手段。孟子不愧是我国古代的语言巨匠之一,《孟子》首先给人的印象是,明白晓畅,深入浅出。而精炼准确是《孟子》语言的另一特色,好像是一幅画卷,把两千多年前社会阶级对立的情景再现于我们眼前。
《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言理的目的。这对于既主张“以文载道”,又重视文学的美感,喜欢在说理中包蕴个人感情的唐宋古文家,成为绝好的典范。《孟子》一书在北宋的时候,被朝廷正式列为“经”,成为儒家传世“十三经”之一,并逐步成为当时国家举行科举考试的必读经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