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当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不仅一般人做不到,在孔子看来,就连尧舜那样的圣人也没有完全做到。所以孔子说,我们只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凡事做到推己及人,就算是仁了。
做人处事,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个前提——己欲立,先立人。立人是基础,自立是目标,要想自立,先要帮助别人立起来,所谓水涨船高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欲立人,先立己”,想影响帮助他人,自己先要自立,要有足够的实力。这两方面是互动的。(www.daowen.com)
这里还有一层“自立”和“立人”相互作用的过程。譬如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己,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勇于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是自立;作为一个管理者仅仅是自己做好是远远不够的,要你的下属、你的团队一起做好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就需要管理者教育培养下属,指导下属更好地工作,把自己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下属,让下属也不断提高,不断改进。这就是“立人”。当你的下属都达到你的实力,你自然就轻松了。
所谓“自达达人”,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老子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养身第二》)意思是说,万物生长而不加以限制,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求它们的回报,建立了功劳而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功。这样的境界,一切就像水到渠成那样自然而然。假如是一个领导者,下属成功了,自己也就成功了。
北宋时期的欧阳修,不但以文才著称于世,而且他那种捐弃前嫌、奖掖后进的坦荡胸怀,更为后人称颂。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欧阳修升任枢密副使,次年又任参知政事,身居宰辅,手握重权。在他当朝问政时,他不是用权力来排斥与己有不同意见者,而是搞五湖四海,不拘一格为国荐贤,先后推荐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当然,这里所说的“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并不是拉帮结派,在一个团队里搞团伙、闹独立,而是以团队利益为目标的互助提升过程。倘若出现“小人同而且和”的局面,那就误解了孔子的原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