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学智慧:己所不欲,莫向他人施

国学智慧:己所不欲,莫向他人施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忠恕,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社会秩序。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在崇尚民主的西方社会,孔子这句充满了与人为善、善解人意的话,自然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却往往希望自己是中心,忘记了孔子这句话的本意。

国学智慧:己所不欲,莫向他人施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向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将“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忠恕,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社会秩序。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指的是一个意思。

这句话不仅中国人喜欢,也是西方哲学家推崇的一句名言。在崇尚民主的西方社会,孔子这句充满了与人为善、善解人意的话,自然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却往往希望自己是中心,忘记了孔子这句话的本意。(www.daowen.com)

在生活中,看到别人的问题和缺点,总比看到自己的问题和缺点容易些;而把过错推给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来得容易。有人总是怨恨别人如何如何坏,什么事做法不对,但是换到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呢?别人又如何看你呢?

古人说:“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所以说,君子以让人为上策。”也就是说,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你可以非公平地对待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圣经》中也有类似的话:“你们用什么量器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给你们,并且要多给你们。”

人生在世,工作生活,脱离不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们之间的交往,必须有个准则,大家共同遵守,才不至于乱套。这就是对待人的道理,其最高准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一切在于求取最完美高尚的道德。”一方面在心中有所持守,另一方面在执行时有所遵循。

越是浅显的道理,真正做起来越困难。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总是以自己的愉快而愉快,以自己的悲伤而悲伤,能够时刻想到他人的,恐怕为数很少。但是我们起码可以做到:把平等放在心上,“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