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培养仁爱之心,共建和谐社会

培养仁爱之心,共建和谐社会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但作为个体的一个人来讲,我们还需要有个体的仁爱之心。人的仁爱之心可在三种情况下激发出来。你见过一个面无表情的仁爱之人吗?极端一点,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失去了仁爱,那么,这个社会将陷入黑暗的痛苦之中。

培养仁爱之心,共建和谐社会

6.长存仁爱之心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又有什么用?”

这里的“乐”是一种礼仪,也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分析一下孔子所处的时代,就不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孔子身处乱世,面临贵族旧制的瓦解,社会阶层激烈变化,而文化方面也是圣贤不明、百家齐放。因此他力图复兴礼乐,希望改变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然而,他同时也认识到,所谓礼乐,只不过是外在的形式,而内在的仁才是真正的人性核心和文化的根本。礼乐归根结底也是发自人心的内在情感,对孔子来说,礼乐的真正意义就是正人心,塑造完美的人性心理。所以,失去了仁这个内在核心,礼乐就不成其为礼乐,而只剩下一个无用的空壳了。这样的礼乐绝不是孔子所努力复兴和弘扬的礼乐。

孔子在这里说的“仁”,原是一种血亲伦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封建制度下,贵族共和,同姓为兄弟,异姓为甥舅,血亲伦理自然而然地递升为邦国、卿家的政治伦理。孔子则进一步将“仁”提炼为礼乐宪政的信念伦理和在位者的责任伦理。学生原宪问道:“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孔子回答:“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孔子认为,人能克制“好胜、自大、怨恨、贪婪”之类欲望固然难能可贵,却依然不能称“仁”。可见,孔子之“仁”并非后世心性儒学所谓的个人道德修养,而是一种为全社会效力的政治责任伦理。(www.daowen.com)

孔子认为,“仁”并非子贡所说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故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换言之,“仁”是一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共和精神,而非普施广济的福利政措,当然后者是尧、舜都办不到的一种政治空想。孔子又进一步将“仁”解释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这是孔子理想中的共和政治,其核心伦理即是一个“恕”字。当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恕”的内涵绝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孙悟空自由主义。因此,当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时,孔子不客气地批评说:“赐也,非尔所及也。”(《公治长》)

孔子和他的学生用问答的方式告诉世人,仁这个东西,并不是单方面操练,需要大家共同付出。但作为个体的一个人来讲,我们还需要有个体的仁爱之心。人的仁爱之心可在三种情况下激发出来。一是对别人的困苦能理解与同情的时候,二是关爱活动得到社会肯定的时候,三是帮助他人成为一种快乐的时候。

感受痛苦才能理解痛苦,需要帮助才愿意帮助,让别人快乐才能自己快乐。《圣经》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即“施比受更有福”。仁爱与孝亲一样都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失去这些人性本善的光辉,个人魅力将无从谈起。你见过一个面无表情的仁爱之人吗?极端一点,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失去了仁爱,那么,这个社会将陷入黑暗的痛苦之中。

所以,这里说的仁爱指的并不是单方面的操守,而是一种习惯,一种性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