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习《论语》的言行标准与修养要求

学习《论语》的言行标准与修养要求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叙了孔子的言论。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人物,《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为实现这一目标,《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学习《论语》的言行标准与修养要求

第二节 《论语》简说

《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

《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记录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政治思想,即“仁”、“礼”、“义”。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叙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或富于变化,娓娓动人。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人物,《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哲的潇洒脱俗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孔子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论语》的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都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孔子认为,做人要对自己有所要求,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意思: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其二,做人要重“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那么怎样才算仁呢?孔子提出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很好地召唤民众。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孔子不仅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还强调做人更要重视全面发展。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为实现这一目标,《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不论在何种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这些见解对于当今追求做一个高尚和自我完善的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www.daowen.com)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今人借鉴。在关于学习的态度上,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的人,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关于学习的方法上,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这个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怠。他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孔子主张学习内容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学习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在教育的基本方法上,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列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这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调整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事实上,在孔子七十又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

《论语》中还对务政和治国安邦阐述了重要的见解。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言行一致,举止端庄,眼光远大,依次而进。在有关治国的道理上,孔子提出治国的根在于“人伦纲常”;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要严于律己;治国的基本方法,“选才、富国、育人、立法”;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

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在巫鬼势力旺盛、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时代,孔子是怎样看待鬼神的呢?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表明孔子对鬼神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态度。鬼神是否存在,孔子并未多加评说,也不反对别人对鬼神的信奉,而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孔子平时也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他认为这些都是对人无益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