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学知与行:孔子及儒家思想

国学知与行:孔子及儒家思想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孔子其人和儒家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亡故,母亲颜征在携其移居曲阜阙里。以孔子为宗师,创始于春秋末期的重要学派叫儒家。后世把这一学派称为儒家。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政治上继承西周以来敬德保民思想,倡导德治。孔门的儒家之称并不是自己拟定的。从孔子始,儒学历经两千余年,至今绵延不绝。虽门派众多,然而历代儒家所遵奉的价值观及其所提供的思想智慧,是一脉相承的。

国学知与行:孔子及儒家思想

第一节 孔子其人和儒家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祖辈为宋国贵族,在孔子前几世没落。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是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及儒学家。

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亡故,母亲颜征在携其移居曲阜阙里。孔子15岁时立志做学问。再年长一些时,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工作。他虚心好学,有过无数位老师,相传他曾向老子问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弹琴。由于勤奋好学,孔子30多岁的时候,已经博学多才,成为有名的学者,开始在阙里收徒授业,开私人办学的先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除了“仁”和“礼”,孔子还注重“学”与“思”的结合,讲求因学施教,“有教无类”,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来到了齐国。在齐国,他做了贵族高昭子的家臣。到齐国的第二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的主张,得到了齐景公的赞赏,他准备重用孔子,结果因齐相晏婴阻挠,最终作罢。孔子随后回到鲁国,继续授徒讲学。51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被提为司空、大司寇,辅佐国事。为了提高国君的威望,孔子力主削弱三桓(鲁桓公的三个孙子),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矛盾激化。不久,齐国送来名马美女,鲁国君臣欣然接受,终日沉迷不已。孔子失望之余,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遍游诸国,只是为了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然而终无所遇。其间,他曾被卫国国君质疑;遭遇过贵族叛乱;出陈国时被楚人围困,绝粮七日。在游历十余年后,鲁国季康子听从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把孔子从卫国接了回来。孔子回到鲁国后,被尊为“国老”,然而在政治上仍不被重用。孔子不再求仕,潜心整理古籍文献,培养弟子。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尤其喜《易》,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孔子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这一年,鲁国郊区出现麒麟,结果被村人打死,孔子认为是不祥之兆,停止了对《春秋》的修撰,悲痛不已。72岁时,门生仲由在卫国死难,孔子悲伤难抑。翌年,寝疾七日,不愈而卒。

以孔子为宗师,创始于春秋末期的重要学派叫儒家。儒,指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专为贵族人家相礼的人。孔子早年曾从事过相礼,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年则聚徒讲学,弟子日多,约有三千人,兼通六艺的就有七十二人。后世把这一学派称为儒家。

儒家为先秦时期较大学派,被列为九流十家之首。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政治上继承西周以来敬德保民思想,倡导德治。强调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间的伦常秩序,注重伦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标榜仁义、中庸、忠恕等行为准则。这些都为后世儒家学说的完善奠定了基调。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起着稳定和发展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儒家在整理、保存、阐发和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注重道德修养,积极入世,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教化等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www.daowen.com)

儒家之学叫儒学。儒,最初为术士义。孔门的儒家之称并不是自己拟定的。据郭沫若考证,“儒”是墨家对孔门的蔑称,后来相沿成俗,成了孔家门派的学名。从孔子始,儒学历经两千余年,至今绵延不绝(在海外仍有传人,称“新儒家”)。

儒学之所以会源远流长,与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而又能随时调整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有关:孔子的时代,儒家倡导入世精神,注重社会、人事,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并开私家讲学之风,为社会造就各类人才;在汉代,儒家提出了“三纲五常”,讲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为封建社会明确了等级之分,架构了伦理体系;汉代以后,儒家以“经世致用”为核心,注疏考据之学盛行,古雅之风氤氲缭绕;唐宋之际,统治者尊崇佛道二教,儒学因教条、晦涩,缺少超越现实的终极关怀,信徒日少;进入宋代,针对佛道二教的盛行,理学兴起,其冲破汉唐儒学的藩篱,开始摒弃繁琐的注疏之学,而以直截了当的形式阐释经典中的义理,探讨人性、人心、天命、理气、道器、义利、体用、知行、动静等形而上的哲学命题,将儒学发扬光大;元明清时,儒学都有着很高的政治地位,被定为官方哲学。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儒学开始淡出政治舞台和社会生活,转而成为高等学府纯学术研究的对象。

儒学的脉络不绝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堪称奇迹,无论是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还是民国时期“心灵儒学”(陈复的“心学”注解),乃至今天仍有传承的新儒学,其间可谓门户林立。虽门派众多,然而历代儒家所遵奉的价值观及其所提供的思想智慧,是一脉相承的。儒学不仅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

四书五经”是儒家学说的代表性典籍,它由九部儒家经典组成。“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论语》和《孟子》分别记录孔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北宋时的程颢程颐兄弟对这两篇十分重视,他们认为,《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这两部书与《论语》、《孟子》一样是儒家最重要的文献。到了南宋时期,著名学者朱熹把这四部典籍编在一起,按由浅入深的原则,将“四书”按《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排列,并对其一一作注释,形成了著名的《四书章句集注》一书。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原与《乐经》并称为“六经”,据传因秦时焚书,《乐经》失传,汉初时仅存其余五经。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五经”成为儒家经典。相传“五经”都经过孔子的编辑或修改。

这九部经典蕴含了华夏先哲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包括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各方面的内容。自西汉“独尊儒术”始,这些经典即受到推崇,及至南宋以后,更成为历代政权科举选拔人才的必读书,足见其对于历史的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