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佛学观察》的办刊实践
《佛学观察》是校园文化的产物,本着“做自己愿做的,做自己能做的”原则,主要为佛学研究和教学服务,并通过网络辐射到社会,以期为佛教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刊设讲坛、视点、专访、禅茶、分享、足迹、书品等栏目。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教内外学者和法师就共同关心的课题进行研讨。各期以“视点”为纲,突出一个主题,组织相应的演讲和专访,并尽可能作进一步的延伸讨论。现以讲坛、视点、禅茶三个栏目所刊文章,略述我们的办刊理念与实践。
(一)讲坛——复旦佛学讲坛
禅学会筹办之初,即配合复旦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承办“复旦佛学讲坛”,迄今已举办近20期。所请法师和学者,皆为一时之选,议题紧扣佛学核心问题,冀使听众直指人心、关怀群生,已在校园内外产生强烈反响。除刊登在复旦大学演讲的佛学论文和演讲记录稿,在这一栏目中,亦发表学术性和思想性的佛学论文。
演讲纪要及相应专访,多由禅学社成员协助整理,他们是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亲近佛学先进、闻熏法要的同时,也藉此提升自己的佛学素养和写作能力。我们期待通过这类报道和专访,培养自己的编辑和记者,今后能有更好的表现。
在两年共十期的“讲坛”栏目,共发表了26篇论文和演讲稿。有些重要论文和演讲,则另外列入各期的“视点”和“禅茶”中。
释净旻:《从〈地藏菩萨本愿经〉谈佛教的孝亲观和轮回观》(第一期)
洪启篙:《如何以中华禅开创人类新视野》(第一期)
赵跃辰:《禅定今说——现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径》(第二期)
释济群:《〈心经〉的般若正观说》(第三期)
释宗净:《禅修略说》(第三期)
李向平:《缘分·功德·共同体——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第四期)
释传明:《禅修杂谈》(第四期)
汲喆:《复兴三十年:当代中国佛教的基本数据》(第五期)
王雷泉:《海峡两岸“人间佛教”之现况、前景与瓶颈》(第五期)
释能忍:《明心见性——〈楞严经〉与生命的超越》(第五期)
释心皓:《佛教结社与天台制度》(第六期)
汲 喆:《别为一学的居士佛教》(第六期)
王雷泉:《佛教在新时代的社会化和组织化》(第七期)
王新水:《“空”义辨析》(第七期)
释心皓:《〈法华经〉重要褐颂解读——以〈方便品〉与〈寿量品〉为主》(第七期)
释圣凯:《生死的探索与生命的尊严——佛教生死学序说》(第八期)
王雷泉:《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第八期)
释圣凯:《生死的探索与生命的尊严——佛教生死学序说》(第八期)
释如瑞:《华严与人生智慧》(第九期)
释济群:《有与无——论三性与三无性》(第九期)(www.daowen.com)
释贤崇:《禅与现代生活》(第九期)
谈锡永:《认识如来藏》(第十期)
(二)视点——本刊关注议题
按照《大学》内圣外王的格局,举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为本刊关注的视点。各期分别以佛教与环境保护、家庭与婚姻、禅修与心理治疗、戒律与日常生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佛教的社会化与组织化、佛教道德与菩萨精神、佛教网络与网络佛教、佛教建筑与艺术等议题为视点。下面试举“禅修与心理治疗”、“家庭与婚姻”和“佛教的社会化与组织化”三个议题说明之。
佛学不仅是理性的探讨,更重在个人的禅修和利生的社会实践。第二期的视点为“禅修与心理治疗”,“讲坛”栏目刊登了释达照的《大乘禅法的修证路线》和赵跃辰的《禅定今说——现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径》二篇在复旦大学的演讲稿。
禅学会的基础佛学课程和外出游学活动,必安排有禅堂坐禅的科目。达照法师是中国佛学院培养的研究生,为汉传佛教重建修证体系,近年来著书立说,尤以弘扬天台止观和永嘉禅法而崭露头角。我们同时请达照法师在上海萧泾寺主持永嘉禅法,并同期发表《禅与心理救治——访达照法师》和相关报道《禅堂·禅法·禅心——忆萧泾寺禅修活动》。
赵跃辰博士出身理工科背景,他由禅修而进入佛门,以其透彻的空性见和锐利的批判精神,弘扬正法,批判外道,以“二麻子”网名享誉网络世界,是佛教虚拟社区中的传奇式人物。“网海莲舟”网站所凝聚的佛教知识分子,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对当代佛教的推动,必将进入佛教研究的视野。同期配发《二麻子的“悖论”论——越尘居士专访》。
禅修的心理机制和治疗作用,早就是国际学术界的前沿课题,第二期刊出在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举行的“佛教与心理治疗会议”综述,表示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同期还组织了《慈心的修习——〈清净道论〉选读》和《心对所缘影像的观察——〈解深密经〉选读》,以期对北传和南传禅法有更进一层的理解。在以后各期中,相继发表了宗净法师在苏州指导禅修的《禅修略说》(第三期)和传明法师在南华寺禅堂中的开示《禅修杂谈》(第四期)。
佛教正日益回归社会,开始切入老百姓所关注的日常事务。本刊命名为《佛教观察》,首先就是观察人的生存状况。在禅修和禅茶活动中,有会员提出心中一直困扰的问题,如何处理世俗的事业、家庭、爱情与佛法修行之间的矛盾张力?发出类似“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感叹。我们应有什么样的智慧,以消弭在情与理、身与心、善与恶的两极之间所造成的对立和焦虑?特别是作为人类一半的女性,她们的生命特质、生存困境、情感挣扎、权利和地位,当然是今天佛教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第一期围绕《玉耶女经》展开讨论,刊登了昭慧法师《从普世价值观察女性婚姻观——重读〈玉耶经〉》、伊雯《从〈玉耶女经〉到当代女性婚姻观》、杨奋强《重读〈佛说玉耶女经〉有感》和小拙《两性关系与“妇妇”之“妇”——读〈玉耶经〉》。第五期的视点依然是关注佛教的女性观和婚姻观,刊登了解读《未曾有因缘经》的两篇专文:伊雯《从〈未曾有因缘经〉谈女性爱情与婚姻》,刘梅《问世间情为何物——也看女性情爱与修行》。同时报道了现场讨论,还有对女性法师的专访《以众生心为心:关怀·批判·包容——昭慧法师谈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作为思想背景的链接,还组织了一篇关于女性神学的文章《西方女性主义神学研究概述》。
笔者在这期卷首语中总结道:婚姻家庭是人类伦理的基础,情感是维持婚姻家庭发展的本质要素。佛教说我们这个世间为“娑婆世界,有情众生”。有情者,指一切有感情、意识的生命,离开了情,也就无所谓众生。由此看来,众生与菩萨的区别,关键在于当下一念之转。凡夫之情,系于贪著;圣人之情,系于慈悲。佛教对待社会人生的态度,是深观缘起,在领悟实相中珍惜生命,提升生命境界,并非消极避世。对待情感问题,若能舍一丝贪著,怀一念慈悲,则人世间必可少一点虚伪,多一片真诚;去一些烦恼,增一分平和。
正如老子所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佛陀是为众生而说法,针对众生存在的问题而应机指出解决的方法。在生命和环境的发展变化中,众生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当然会随因缘的变化而有变化。对此,佛陀早有明言,故对佛经的产生和解读,有基于真俗二谛论基础上的“四依”、“四悉檀”等解经方法。佛经对于男女平等和情感婚姻的论述,不同性别和社会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理解,这很正常,也符合现代社会“众音喧哗”多元开放的特点。
衡量一个宗教的标准,应有信仰素质、组织规模和文化品味三大指标。佛教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在信仰素质上尚有待提高,在组织规模上则远不如其他宗教。既然佛教的组织规模是薄弱环节,那就必须使僧人、居士和向道人士处于一种有序化的结构组织中,否则就无法真正提高佛教的信仰素质和文化品味。有鉴于此,“佛教的社会化和组织化”成为《佛教观察》第六期的视点。
第六期在“论坛”栏目刊登了:旅法学者汲喆的《别为一学的居士佛教》,闽南佛学院释心皓的《佛教结社与天台制度》。“视点”栏目集中以下论述文章:佛光山释慈惠、释觉冠合著的《佛说修齐治平——〈孛经〉导读》,北京大学田凯的《关于加快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复旦大学程群的《介绍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新兴宗教团体——创价学会》和孙克昱的《从夏令营看当代佛教的弘法理念及实践模式》。第七期继续刊登王雷泉的《佛教在新时代的社会化和组织化》。
在第六期的卷首语中,笔者引述了台湾学者郑振煌《兴盛即灭亡?——从印度佛教的灭亡看台湾佛教的兴盛》一文,认为下述观点值得我们深长思之:佛陀在摧毁安定社会秩序的种姓制度之后,并没有提出新的社会结构。佛教对僧团之外的在家居士团体的建设,对在家众切身的生活问题,如婴儿出生、男女感情、结婚生子、士农工商等营生细节,都远不如擅长此道的婆罗门教祭司。其次,社会的风俗习惯或家庭祭拜,往往都由女性来传承,由于妇女在佛教中的地位不高, 自然就不会那么热衷于维系佛教的传统,佛教从家庭中渐渐消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禅茶——读经讨论会
“禅茶”是禅学会新创的活动范式,每月举行一次由会员或嘉宾主讲的读经会。所读经典,首先从如何做人、如何过好合理的世俗生活开始。透过对《十善业道经》、《玉耶女经》、《百喻经》、三皈五戒等经律的学习讨论,以普世视野关注家庭婚姻和男女平权等问题。以修身为本的立场,兼善天下,则经济、政治和各类社会问题,也进入禅学会活动的视野。下面试举“佛教与环境保护”、“学术与信仰”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三个议题说明之。
佛法不是坐而论道式的玄谈,应该也完全能够形成改善环境、提升人类命运的巨大实践力量。继禅学会2007年第四期《简报》发表王雷泉的《心净则国土净》和吴春艳的《能源、环境与佛教》二篇长文之后,《佛教观察》第一期采编了一组会员的回应和分享心得《精神指引与身体力行》。
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所造成,也必须通过人心的变革得以化解。佛陀当年把佛教托付给国王大臣和长者居士,就是希望最有能力变革社会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在佛教智慧的指引下,实现心能转物,在人间创建净土。本刊持续刊登这类关注环境问题的文章和专访,如吴春艳《关上一盏电灯,亮起一盏心灯——记地球1小时主题活动》(第七期)。在第四期发表专访《人成则企业成,助人者必自助》,常熟新锦江印染公司董事长李国清学习佛法之后,从缘起法体认宇宙万事万物的相互关联,从而由完善一己出发,面向对他人、对社会、对未来的关注。他投放巨资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打造当代“放生池”,为“心能转物”作了有力的见证。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佛教自身的发展和佛学研究都取得长足进步,信仰与学术间的张力也随之凸现。早在10年前,基督宗教与学术研究之间已经产生这样的问题,比如关于“文化基督徒”的争论。按照宗教学的说法,无非是在内的(inside)和在外的(outside)两种方法。这两种径路奇妙地结合在圣凯法师身上,他身处寺院、高校两种体系,身兼出家人、学者两种身份。2009年11月28日,藉邀请圣凯法师在复旦大学演讲《生死的探索与生命的尊严——佛教生死学序说》之机,复旦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与禅学会举行“信仰与学术”禅茶。
《佛教观察》第八期发表了长篇报道《当学术遇到信仰——“信仰与学术”禅茶活动纪要》,讨论了如下内容:从事佛教学术研究的意义,信仰与学术间的张力,理性标准与生命的安顿,佛法的诊释方法,信仰与学术需要相互尊重,内在者的视角和外在者的视角,心安在于理得、殊途可以同归。这篇报道在《佛教观察》博客中引起了激烈反响,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信仰与学术的问题无处不在,包括学生社团禅学社都会因此自动分成两派:信仰者的读书小组读经,学术爱好者的读书小组读论。学术对信仰需要同情默会,信仰同样需要学术的梳理和添砖加瓦。只要这种张力存在,信仰与学术的讨论就不会停止,只会发出越来越强的声音,来回应时代的挑战。
为信仰与学术划界,不等于在两者之间树立围墙,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化解。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也需要有更大的心量,用包容的态度来容纳各种各样的观点,使我们能够活得更自在些,也就是心安理得。
复旦禅学会成员多为企业家,陆峰会员曾在英国马克思墓前反思:“我们以前为了追求思想丢掉了马克,最近三十年为了马克又丢掉了思想。”面对经济危机和社会道德急剧滑坡的现状,领导着数百人乃至成千上万员工的企业家,如何以佛法的精神克服人心和社会之恶?2009年的元宵节在南华寺内举行的禅茶,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为主题,《佛教观察》第四期刊发了这次禅茶的报道《社会责任,从心开始》。
事实上,佛学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始终是《佛教观察》各期所关注的课题,各期各栏目所刊登的有:《菩萨商主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洪启篙)、《稻盛哲学的特质与佛教渊源》(张杰)、《如法以获财,得利与人共》(刘红青)、《责任与资本》(陆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谈企业的社会责任》(吴春艳)、《浅析佛教思想与企业社会责任》(李文静)等。在这个课题的讨论中,也引申出基金会等课题,直面当代佛教发展的瓶颈问题。如同独木只有融入森林才能成材,我们也只有走向社会,才能在组织和制度层面真正落实佛教的社会责任。
2010年7月初在五台山举行的禅茶中,亦涉及佛学的定位及社会责任。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物质层面或许到了赵本山所说的“不差钱”,那社会在精神领域还差什么呢?缺德。我们在生命成长和事业发展中,也有无穷的烦恼,社会又有很多恶形恶状。我们在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选读《维摩经》的《文殊师利问疾品》、《观众生品》、《佛道品》、《入不二法门品》,紧扣文殊与维摩间对话,讨论大乘佛学的重要课题。 目的就是要像文殊与维摩那样出污泥而不染,能行于非道而通达佛道,在滚滚红尘的污泥中,绽开高洁的莲花。
笔者在五台山上的演讲,整理为《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以〈维摩经〉中维摩与文殊的对话为中心》,谨引此文中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佛教是以改变人心而改变世道的。要让有力量者更有智慧,有智慧者更有力量。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社会精英掌握佛教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宣扬真正如理的佛法,从而形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我们之所以选读《维摩经》,就是说明佛法不仅仅存在于围墙内的寺庙,佛法遍布于士农工商的社会生活中。所以,佛教必须跳出围墙,走向社会,走向民众,这才是佛教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