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宗教媒体:定位与责任

宗教媒体:定位与责任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及宗教知识是宗教媒体的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我国的宗教媒体产生于清代。据研究者的成果介绍,中国最早的宗教媒体是由外国人创办的。媒体的根本目的是宣传,宗教媒体则是服务于宗教工作的,也是我国宗教对外宣传的窗口。改革开放以后,宗教开始从恢复进入了发展阶段,宗教媒体也开始增多。中国人的这种信仰心态与生活方式,造成了大多数中国人不了解宗教知识,甚至非常浅显的宗教知识也没有。

宗教媒体:定位与责任

普及宗教知识是宗教媒体的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 黄夏年

我国的宗教媒体产生于清代。据研究者的成果介绍,中国最早的宗教媒体是由外国人创办的。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中国享受特权,于是创办了一些报刊。从1815年到19世纪末,外国人一共在中国办了200余份报纸,其中80%是英文报纸。1815年传教士马礼逊在中国开办了第一份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之后在澳门、广州等地出现了不少中文报刊,其中《蜜蜂华报》是在广州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广州纪录报》是在广州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作为杂志,最早的是美国传教士俾治文办的《中国丛报》,时间在1832年。内地最早出现的月刊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这个刊物是由马礼逊等传教士于1833年办的。中国佛教界的第一份刊物《佛学丛报》(1911年)的出现,则晚了整整100年。而道教伊斯兰教的刊物则出现更晚。但是所有的这些刊物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减少,乃至在“文革”期间不再出版。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宗教媒体重新开始创刊,并且显示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佛教刊物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数目不少于50种。现在出版的宗教刊物既有报纸,又有期刊等等,还有不少媒体也刊出大量的宗教文章。

媒体的根本目的是宣传,宗教媒体则是服务于宗教工作的,也是我国宗教对外宣传的窗口。虽然互联网的作用现在越来越明显,但是传统纸质媒体的作用依然不可轻视。

如前所说,现代化的宗教媒体从创办到现在只有150年的时间,但是却对中国宗教的格局与风气的改变发生了深刻影响,使2000年来中国的宗教一下子就迈进了现代化语境。而在这些媒体中,基督宗教因为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与占先的地位,以及社会氛围影响,在中国宗教市场中占据了相当的一块,佛教媒体虽然晚于基督宗教媒体100年,但是也借着传统宗教势力的影响和后来居上的速度,将佛教在社会上与公众的公信力拉回了距离,特别是民国期间佛教媒体密集发展,中国宗教市场基本被确定下来。而道教与伊斯兰教也得益于文化事业和媒体的影响,保持了自己原有地盘。总之,由于近代媒体的建立与发展,对近现代中国宗教的发展与格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宗教开始从恢复进入了发展阶段,宗教媒体也开始增多。宗教媒体的增多,与宗教在社会的传播与影响加大形成了正比的关系,媒体的责任与任务也相应地加大,但是这并不等于媒体的工作有了根本的成就,因为我们宗教媒体的任务与现实社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远没有尽到责任。

宗教是人类最早出现的精神活动之一,它不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渊源,在历史上曾经推动人们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且在当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不时地受到它的影响。当然宗教里面也有不少糟粕,对古代精神文化发展起过摧残和阻碍的作用,这也早已由有识之士指出了。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至少有13亿人口。但是中国不是宗教大国,虽然中国人口众多,基数大,匡算起来信仰宗教的宗教徒却只有1亿多。然而仔细想一想,一个人口大国,宗教徒的数字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何况其中有多少是宗教所说的“正信”的宗教徒呢?所以宗教徒在中国人的总数里是不算多的。正是由于宗教徒在中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外国人或喜欢把中国人的宗教称为“Confucianism”,这是把中国人信奉的传统儒家思想看作宗教,可是中国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儒家思想被看作“儒教”,似乎就与鬼神列在一起了,这是中国人心中不能接受的。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神论国家,按有关方面的统计,世界50亿人中,无神论者有12亿,尽在中国,这既是历史上中国人的宗教观不强所致,也是这几十年来我们大力宣传无神论思想的结果。也有人把中国的绝大多数不信教的人看成“无神论”者,似乎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士是什么都不信的,这也是一个误区。虽然中国人不过宗教生活,不去寺庵观堂礼拜,但也不能说中国人没有宗教观念或宗教思想,实际上正确地说法是:中国人有宗教观念,但不是西方宗教学所说的那种虔诚信仰罢了,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有事拜神,见神就拜的情况。

中国人的这种信仰心态与生活方式,造成了大多数中国人不了解宗教知识,甚至非常浅显的宗教知识也没有。于是在中国人的心中,要么就是认为宗教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学问,要么就是看得一文不值。毕竟宗教是传统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传承,宗教是不能没有的,否则认识上将会走上误区。回想我们在这100年来对宗教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到宗教对人们的影响已经非常弱了,真正边缘化。然而,当今世界,宗教还在影响着大多数人的精神,宗教的市场并没有减少,反而正在扩大。所有这一切告诉我们,对待宗教是不能忽视的,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一点宗教的知识,哪怕是常识也可以,那么这个人的一生的知识结构肯定是不完整的。(www.daowen.com)

无神论在中国传播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对中国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有重要影响,但是坚持无神论观点,并不等于不要去了解宗教知识,因为宗教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知识之一。

我长期主编《世界宗教文化》,这本刊物曾经是一本普及宗教知识的读物,出版之后我送给不研究宗教的朋友阅读,请他们提提意见。却没料想,这些朋友一听到是有关宗教文化的刊物,马上就说:“宗教是鸦片!”紧接着再来一句:“宗教是唯心主义!”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宗教学研究的人,听到这两句话后,不得不生感慨。如果是30多年前,我们对宗教的这种定义也许不感到陌生,问题是现在早已过了“文革”时期,那些极“左”的思想早已受到批判,我们的国家也进入了现代化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影响也让国人的观念大大地改变,信息的频繁已经将我们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中许多人对宗教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这不能不让我们引起深深的思考。

不懂宗教并不可怕,因为我们可以去学习,可以去请教。问题是我们现在的宗教知识宣传非常不够,这不仅表现在普及这类通俗知识的人不多,而且可以刊出这方面内容的刊物更少。改革开放以来,宗教研究已经成为人文科学中的最显著与进步最快的一门学问,参与这方面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出版的学术专著也成倍增长,至于学术论文更是如雨后春笋。学术研究能取得如此的成果,的确可喜可贺,表明了我国宗教界的进步,与世界学术研究的接轨拉近了距离。但是所有这一切并不能弥补宗教知识的普及任务,学者写的专著与文章毕竟不是给一般大众看的,而且这些专著与文章总是与现实有距离,不能贴近人们的生活,更多的人还是不了解宗教,可是他们确实有这个需求。学术乃天下之利器,宗教是用来教化人的,如果宗教只成为学术,只是学者的专利,那么这个宗教还有什么用呢?你就是拿到了话语权也无处可用。所以宗教不与现实结合,宗教不用来教化群众,则一事无成,到头来真的成为一种死学问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没有为好。

当前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浮躁的社会,许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精神疾病。得了病就要找医生,对心理的疾病,宗教可以起到一定的疗心作用,这是整个社会需要宗教存在的原因之一。但是由于人们不能了解正确的宗教知识,于是就会出现乱投医的现象,其结果是信仰宗教信到了偏门,不仅没有把自己解脱出来,反而陷进去了,得不偿失不说,还会祸及家庭子女,在这方面我们见到的例子已经太多了,所以我们需要普及与现实结合的正确的宗教知识,也要有能够刊出这方面内容的刊物,让学者真正为社会服务,为众生提供好的精神食粮。

我说“有必要懂点儿宗教知识”是说从世界的历史和现状及其发展上看很有必要。现在的世界正在处于一个多元、发展的世界,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世界性大战虽然不大可能发生,但是局部的战争和种族之间的对抗仍没停止。例如,多年前的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家园的斗争、阿富汗内战、斯里兰卡猛虎组织与政府军战斗、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以及近年来的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与波黑之间的民族内战,非洲国家的种族仇杀,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间的核竞赛,等等,其中虽然有的纠纷已经解决,但也有一些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重新爆发的因素仍然存在,至今仍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面对此景,虽然我们可以列出很多理由来说明原因,但是,我们更不得不指出,在众多的原因后面,宗教的因素不可忽视。世界上的许多战争与争斗,说到底,都有信仰宗教的行为在支持。至于近年来一些国家发生的邪教徒自杀与恐怖活动事件,则更不用讳言了。举例来说,如果我们不知道犹太教的产生和犹太人的历史,不知道伊斯兰教的历史,就不能了解以色列建国和巴勒斯坦人民为争取返回家园的斗争的复杂背景。如果我们不了解伊斯兰教内部的派别特点,就不知道两伊战争的历史渊源。如果我们知道了战后印度被分为两个国家,就能了解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印度教国家印度,为什么要进行核竞赛。所以有的西方国家学者进而认为,未来的下一个世纪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对抗,所谓“不同文明”,就是指的“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教文明”、“佛教文明”、“犹太教文明”等,它们都是在传统宗教及其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种“文明”。

“有必要懂点儿宗教知识”对国人来说也很有必要。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成为第一生产力,社会走上法制,民主思想深入人心,宗教信仰自由更是得到了真正的贯彻和保护。如今的中国大地,各种宗教的寺院林立,宗教徒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宗教读物得到出版,宗教界的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信仰宗教的信徒,特别是历史上有很多民族全民信教,因宗教信仰而衍生的民俗已经成为一些民族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去国内名山大川旅游,碰到很多与宗教有关的名胜,所以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些知识,仅用一二句话来理解宗教,确实有些太片面了,也和历史事实是不相符合的。

值得指出,强调“有必要懂点儿宗教知识”,并不是要人们都去信仰宗教,而是说懂些宗教可以更好地正确了解悠久的中华历史文明,正确看待世界发生的各种事件。信仰宗教是私人的事情,每个人可以信仰宗教,也可以不信仰宗教,所以了解一些宗教知识也是改革开放形势不断深入的需要,也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必备的日常知识之一。由于我们的人民缺少对宗教的认识,很多人对宗教的了解以及信仰产生了偏差,最典型的就是不知哪些是正信的宗教,哪些是邪教,也有因不懂宗教常识而产生一些纠纷,乃至酿成了不该发生的令人痛心的事件,政府为之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与物力来处理,这些教训对我们来说非常深刻,至今仍在时时提醒我们要注意宗教的动向。

要让国人了解一些正确的宗教知识重要性显明,这成为媒体的一个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宗教媒体更要将这个重任担当起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当前我国的宗教媒体可以区分成几种情况。一是纯学术性研究的刊物,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办的《世界宗教研究》和四川大学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办的《宗教学研究》;一种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办的宣传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宗教工作部门提供舆论支持,如国家宗教事务局办的《中国宗教》等;还有一种是由教会组织和寺庵堂观创办的在教言教的刊物,如中国佛教协会的《法音》、中国道教协会的《中国道教》、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中国穆斯林》、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的《中国天主教》,以及中国基督教两会的《天风》等等。以上各种宗教刊物总数加起来不下百种,对宣传党和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教育广大信众,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面对一个有上亿宗教徒的国家,百十来种宗教媒体不能算多,而且非常不够,远不能满足广大信众的需求。这些刊物不仅发行量少得可怜,而且真正能够刊出普及宗教知识的文章的刊物还是不多的。学者是没有偏见的,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传播知识是学者的责任,出版知识读物是学术界的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