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新的美国将不再是白人的天下,而会变成一个恐怕连乔治·华盛顿总统都认不出来的国家。
——约翰·H.富兰克林(John H.Franklin),非裔美国历史学家
奥巴马的胜利描绘出了美国的“真实”未来。美国将不再是一个“白人”的国度……
——乔·克莱恩(Joe Klein),2008年11月5日
从人口、经济、地缘政治等多个方面看,美国白人都正在走下坡路。
——《国家》杂志,2009
“文明正在消亡……我不得不成为一个万念俱灰的悲观主义者,”汤姆·布坎南(Tom Buchanan)如是说。“你读过戈达德(Goddard)写的《有色帝国的崛起》这本书吗?”汤姆的朋友们没读过。
“嗯,这是本不错的书,每个人都应该读一下。其主要思想是,如果我们不加倍小心,那么白人将会——将会被完全淹没。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已被证实的事实。”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Scott Fitzgerald)所著的《了不起的盖茨比》(Great Gatsby)中所描述的这一幕场景,让人不禁联想到美国音乐批评家、瓦萨学院教授华秀(Hua Hsu)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长篇连载《美国白人的终结?》。“戈达德这个人物”看起来就像是亨利·戈达德(Henry Goddard)、麦迪逊·格兰特(Madison Grant)和斯罗普·斯托达德(Lothrop Stoddard)的综合体。
戈达德是一名优生学家,他将比奈智力测验翻译成英语,将“低能儿”一词引入到智力测验领域,还起草过关于智障儿童应接受特殊教育的首部法案。格兰特所著的《伟大人种的消亡》(The Passing of the Great Race)一书将高加索人细分为日耳曼人、阿尔卑斯人和地中海人,其中日耳曼人被认定为高级人种。从以下摘录的原文中,格兰特对于优生学的痴迷可见一斑:
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但如果错误地认为这是神的准则及一种情感信仰,则往往会导致具有先天缺陷的婴儿得不到淘汰,而同样具有类似缺陷的成年人亦不会实施绝育手术,尽管他们对于整个群体而言已毫无价值可言。自然法则讲的是优胜劣汰,人的生命只有在可以为群体或种族作出贡献时,才能体现价值。
斯托达德(Stoddard)在其著作《有色人种崛起挑战白人世界霸权》一书中警告道,鉴于在1914—1918年期间,美国发生了“白色内战”大屠杀,而同时亚洲非洲的人口出现激增,欧裔美国人目前正面临着多重困境:有色人口泛滥、世界霸权的丧失以及其文明的消亡。“有色移民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危险,他们对白人世界的各个部分均产生着威胁。”但是,“有色移民的涌入却又出人意料地那么平静,它儒雅地、绅士地将仇恨合理化,用汤姆·布坎南的话来说就是‘科学化’”。
毕业于常春藤名校的格兰特与斯托达德在学术界广受尊敬,他们也是支持优生运动、玛格丽特·桑格(注:Margaret Sanger,1879—1966,美国控制生育运动的领导者)和绝育法案的精英人士。尽管斯托达德是一名当之无愧的种族主义者,但他也颇似一位预言家。他曾经成功预言了日本的崛起、日美之战、第二次欧洲战争、西方帝国的衰落、大规模有色移民以及崛起的伊斯兰对于西方文明的威胁等。
汤姆·布坎南和“戈达德”所害怕的,恰恰是华秀教授所欢迎的:“在文化方面和人口方面,美国白人的终结均是不可避免的。”
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预计到2041年,美国白人将成为少数民族。就18岁以下人口而言,白人将于2019年成为少数民族。每一名2001年之后出生的美国孩子都将属于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第三世界后裔多于欧洲后裔的时代。于是,关于未来的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如果美国白人的终结在文化方面和人口方面均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美国未来的人口主体将会是什么样子——什么样的理念或价值观才可能使美国团结一心?当人口主体不再被定义为‘白色’时,身为白人又将意味着什么?是否会有人来祭奠美国白人的终结呢?”
华秀教授还提到了一种反应,那就是,在文化精英中,有一些人正试图除去他们的白人身份。“如果美国白人正在逐渐‘失控’,且如果美国的未来最终将落在那些对后种族时代和多文化背景游刃有余的人的手中——那么就算出现大量白人迫不及待地除去自己白人身份的情况,亦不足为奇。”也是,在其2002年畅销书《愚蠢的白人》(Stupid White Men)中,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描述了白人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如何漫不经心的,又有谁想要在这一书中榜上有名呢?
在奥巴马就职演说的第二天,电视主持人拉里·金(Larry King)不假思索地向紧张的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爆料了他儿子的一个秘密愿望。“我的小儿子坎农8岁了。他说他希望自己是个黑人。我不是在开玩笑。他说黑人有许多的优势。黑人得势了。这会不会是历史潮流的一个转折点?”
“这是老虎·伍兹和巴拉克·奥巴马的十年,是种族融合的十年,”美国人口普查局负责人罗伯特·格罗夫斯在看到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后激动地说。“我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不同种族会以何种方式作出回应。那将是一个直观的指标。”
华秀教授举例说明了在如今的流行文化中,白皮肤已经不再代表时尚了,艺术家们都在试图千方百计地摆脱白人身份。(www.daowen.com)
《迷失》、《超能英雄》、《实习医生格蕾》等电视节目成功地风靡网络,其共同特点就是多样化的演员阵容,以及半小时喜剧的风格。从脱口秀《科尔伯特报告》到电视剧《办公室》,这些节目似乎就是要诚心捉弄那些愚蠢的白人男性角色。在青少年市场上,时兴的亦是相同的风气。
今天的流行文化正在扎堆儿推崇着一种多文化融合的道德规范,该规范貌似在尊重每一种身份——除了白人。“金头发、蓝眼睛的白人演员的处境变得越发艰难了,”拉丁Enlace市场公司的CEO罗谢尔·纽曼-卡拉斯科如此评价道。
人难免随波逐流。在音乐家和众多艺人们因其白人身份而倍感难堪的同时,我们发现白人工薪阶层也正在脱离社会文化聚集地,比如那什维尔(Nashville)和全美赛车协会(NASCAR)。这一新兴的少数民族的“核心冤屈”与文化、社会、经济的全面错位有关——那个曾经能确保白人工薪阶层稳定性的体制已经开始失衡了。
华秀教授的话说到点子上了。2009年,在茶党和市政厅的抗议活动中,参与者几乎全都是白人。《寻找白人乌托邦:一条通向美国白人心脏的不归路》一书的作者里奇·本杰明对此嗤之以鼻,他解释了这些人心中恐惧的究竟是什么:
到2042年,白人将不再是美国的多数民族了。该人口预测向乔·威尔森等人敲响了可怕的警钟。它预示着美国的文化、政治选举及资源分配等方面将产生重大变化。回顾过去,直面未来——包括我所说的“白人的最后期限”是2042年,你就可以理解威尔森为何要爆发了。
随着“混血美国”的到来越来越近,本杰明的书读起来就好像一本指南,指引白人如何抱头鼠窜。
回想当年在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市,警官萨金特·克罗利与盖茨教授之间发生的种族争端,以及奥巴马随后的“啤酒峰会”,《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兰克·里奇同样也引用了“2042年”来表达白人濒危的处境:
盖茨事件不过是一个最新的例证,证明大约在30年之内,美国白人就会转变成为少数民族,且该转变是不可阻挡的——据人口普查局预计,该转变最迟将于2042年发生——在白人主导的体制内,即便这没有给我们带来恐慌,也至少让我们感到不安。也许我们将经历长达30年的抗争,现在才刚刚开始而已。有一天,在美国的种族概况中,他们的民族将不再出现,倘若无法接受这一现实,那么啤酒也浇不息他们心中的愤怒。
当民主党人通过了奥巴马的医保议案时,茶党人士正在国会外声嘶力竭地抗议。里奇仿佛看见了“碎玻璃之夜”(1938年纳粹对犹太人发动的袭击)那一幕——种族问题将成为“出离愤怒的真正源泉”。他还写道,截至2012年,“非拉丁裔白人的出生人数将不占主要部分。茶党运动终究将变为纯白人运动。面对快速变化的美国,他们心怀焦虑并不是杞人忧天,”即将到来的将是一场“民族存在的重新排序”。自从1964年《民权法案》的颁布打破了部分美国人的界限后,还从未发生过如此重大的格局转变。
随着茶党在2010年取得了胜利,蒂姆·怀思在著名的网络论坛Daily Kos写了一篇题为《年老体弱白色权力的最后喘息》的文章,文章认为,白人取得的这一胜利不过只是一个濒死的民族在一场已经失败的战争中打出的一场胜仗:
有钱的白人们,你们尽情享受那香槟,或苏格兰威士忌或随便什么狗屁好喝的吧。要不然降低点标准,来杯蓝带啤酒,或随便来点儿什么你们爱喝的劣质啤酒吧。
不论身处何种境地,无论你们的经济如何停滞,赶紧去喝吧。你必须喝完。快点喝,多喝点。因为你们快没时间了。真的快到头儿了。所以及时行乐吧,不过在你们潜意识中的一个角落,别忘了时光正在滴答滴答地消逝。时钟在提醒着你和你们的人,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听着拉里·金的节目,读着里奇·本杰明和华秀的书,不禁让人回忆起上世纪60年代的随笔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在《下次将是烈火》(The Fire Next Time)中的评论:“如果你还认为自己是个白人,你就已经没戏了。”
奥巴马就职典礼当天,在MSNBC电视台的《早安,乔》节目中,汤姆·布罗考看穿了奥巴马的胜利将会给白人盲从者带来的回报,这对他并不陌生:“上世纪60年代,我去过南方和洛杉矶,也去过沃茨和北方乡村,当时美国上下一心,我脑子里想的全是盲从者、南方佬以及身边路过的每个人。我对他们说‘请拿着’。”罗伯特·莱克貌似也有同样的想法。当奥巴马的刺激法案即将提交国会讨论时,前劳工部长(现在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教授)表示,希望能够明确谁将是受益者而谁不是:“我对此深表关切,我相信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这些就业机会不应该简单地划分给那些已经属于专业人士的高技能人才,或是划分给白人建筑工人,我想说的是,还有其他人同样也有就业需求。”莱克的愿望成真了。2009年中期,女性的失业率为8%,而男性失业率则达到10.5%,进而形成了劳工统计局有史以来报出的数字鸿沟。在男性建筑工人中,失业率上升至大萧条时期的19.7%,与此同时,非法移民在建筑业中的就业率为17%;2003年时,该比例仅为10%。
2010年10月,《华盛顿邮报》报道了在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7月1日期间,境外出生的拉丁裔美国人获得了9.8万个建筑就业机会,而本土出生的拉丁裔美国人则失去了13.3万个就业机会。同年,黑人和白人建筑工人中有51.1万人失业。2010年二季度,境外出生的移民获得了65.6万个就业机会;而本土出生的美国人则有120万人失业。
经济学家马克·佩里将这种现象称为“男性大萧条”,在建筑业及制造业等蓝领工人集中的行业中,这种男性失业的情况普遍存在,且白人占了绝大比例。Politico网站的大卫·库恩写道,“成千上万的为奥巴马投过票的白人如今已经不再支持民主党了,而看起来他们也极有可能在今年11月份的总统大选中弃民主党而去。”库恩指出,蓝领阶层在男性大萧条中的失业率高达57%。“尽管白人蓝领工人仅占总劳动力的11%,但在失业者中,白人占比却高达36%。”
白人中产阶级与工薪阶层感觉到国家正离他们越来越远,同时亦感受到白人精英对他们的抛弃,因此只好求助于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及电视台评论员了,比如拉什·林堡、格伦·贝克和萨拉·佩林等。然而,士气低落的程度仍十分严重。仅在奥巴马就职后9个月,《国家杂志》进行的一项调查就发现,大多数30岁以上的美国白人不仅对华尔街和美国公司丧失了信心,亦对美国政府丧失了信心。
2010年11月,民主党遭受了自二战以来在非选举年的最大挫败,丢掉了63个席位,进而失去了对众议院的控制权。在选民中,白人占了四分之三以上,他们对共和党投票结果为62比38。而在南方,白人选民投票给共和党的投票结果为73比27。目前,在南加州、佐治亚州、阿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仅有1名民主党国会议员是白人。在广袤的南方大地,白人民主党人已几近绝迹。
2011年,《华盛顿邮报》针对白人工作者在美国感受到的孤立与绝望进行了报道,称如果存在“一个经济压力和挫败的震中,那就一定在没有大学文凭的白人中间。”在这部分美国人当中,仅有14%的人认为奥巴马的政策有助于恢复经济;有56%的人认为美国最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有61%的人觉得经济复苏将不会在短期到来,而高达64%的人则认为华盛顿政府应该受到谴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