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认知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对意识的日益关注

认知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对意识的日益关注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认知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这不可避免地涉及意识问题。其次,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的心理结构或心理组织。再次,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积极的、建构的、有计划的和有目的的主体。实验心理学对无意识和内隐学习等问题开展的大量实证研究,有力地提高了意识心理学的科学水准。

认知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对意识的日益关注

二、认知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对意识的日益关注

认知心理学促进了意识问题的重新回归。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认知革命时代的认知心理学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派,从60年代开始便分化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皮亚杰、布鲁纳等人为代表的认知结构主义,从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角度阐述个体知识获得和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另一派则以安德森、西蒙等为代表的信息加工心理学,他们坚持以计算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并分析个体认知加工活动的具体机制与规律。因此,早期的认知心理学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首先,认知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这不可避免地涉及意识问题。

其次,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的心理结构或心理组织。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知识经验有其内在的结构,人的心理过程也有着内在的结构。人们总是倾向于将过去的知识经验解释、同化或吸收新的经验和知识。(www.daowen.com)

再次,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积极的、建构的、有计划的和有目的的主体。它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成是强化刺激的消极接受者。人不仅接受外界信息,同时还从过去的知识经验中选择、解释和储存信息,并赋予信息以特殊意义。这种认知建构主义的观点对意识心理学的研究影响极为深远。

认知心理学从功能角度出发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开辟了探讨人的意识行为活动的一种新取向。认知心理学认为,没有必要等到神经生理的微观机制完全研究之后再开展对人的活动机制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功能性的,能够使用即可。例如,骑自行车的人只要会骑就行了,而没有必要再去认识和理解自行车的制造原理和运行机制。认知功能主义的研究取向否定了行为主义驱逐意识的简单做法,在一定意义上直接推动了对意识的回归,引起了对意识研究的再一次重视,而不仅是对于注意、初级记忆和想象的研究。

由于认知心理学在主流的实验心理学中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意识研究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之后”(杨治良等,1998),实验心理学的意识研究补充了认知心理学研究意识的局限性方面,掀起了一个以实验方法研究意识问题的新高潮。特别是在研究范式上,雅各比提出了对意识与无意识研究的加工分离程序,这对意识的复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意识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实验心理学关注的对象,这是出乎我们心理学界多数人预料的一件事情。正像潘菽所说,一般的实验心理学只考虑的是“实验、实验、再实验”的问题,往往不关心意识这类的问题,只有关心心理学理论的学者才关注这个问题。行为主义支配了实验心理学近半个世纪,抛弃了研究人的主观心理活动,但是在6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实验心理学内部出现了回归意识心理学的趋向,传统上被行为主义拒绝的心理学概念,诸如意识、心理、认知、思维等,再次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合法对象。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有某些证据表明,心理学正在经历某种类型的革命。由于实验加工分离技术方法“是90年代意识与无意识记忆加工中最富有创见性和影响最大的一种方法,它使得意识和无意识加工成分得以在一个简单的记忆范式中分离”。实验心理学对无意识和内隐学习等问题开展的大量实证研究,有力地提高了意识心理学的科学水准。20世纪90年代是国际心理学发展历程中又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心理学的知识领域和研究技术方法更新速度之快,涉及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之广,均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特别是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这两大前沿性领域的不断纵深发展,使人们对大脑和认知信息加工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在深层次上促进对意识研究中一些关键性的基础问题的实验研究与理论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