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世纪50-80年代的意识研究

20世纪50-80年代的意识研究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潘先生早在20世纪30—40年代便开始思考探讨意识这一问题。

20世纪50-80年代的意识研究

一、20世纪50—80年代的意识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最早见诸刊物的关于意识问题的学术论文,可能是吴江霖于1956年在《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创刊号上发表的《意识的本质及其发生和发展问题》一文。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国内学界围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学科性质等问题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其中便涉及意识问题。对此,曹日昌曾在《心理学界的论争》一文中作过很好的总结。他指出,当时在关于心理学的任务的看法上主要有两种主张:一部分心理学者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意识的起源、发生、发展和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进一步论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高度组织的物质的产物、意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些唯物主义哲学命题,使唯物主义彻底粉碎了唯心主义和二元主义。它解决“物质怎样思维着”的问题,也就是解决认识问题,人类如何认识客观世界以及如何认识自己的认识的问题。同时,“意识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头脑的产物”,对于大脑内部活动的情况了解越多,对于意识的了解也就越深入。而持不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研究脑的活动规律不是心理学的当务之急,不研究脑的活动,一样可以探索心理活动的规律。关于意识的起源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还应当研究重视动物心理,探讨各个演化发展阶段动物的心理活动。另一部分心理学者则认为,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应当揭示“人的心理、意识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以及如何发挥它的能动作用的一切规律”。“对于人的心理活动,一部分心理学者着重它的基本过程,从反映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再进而阐明全部的意识现象。另一部分心理学家着重人的意识活动的特殊表现,如意识的倾向性、能动性等,想从这里直接研究人的意识的本质特点。这两部分心理学者如各照自己的看法进行深入的研究,获得丰富的成果,就可能形成不同的学派,如‘反映过程派’、‘意识倾向派’,或‘生理机制派’、‘社会制约派’等。”曹先生还指出,“科学研究不仅要看今天,还要看明天,心理学掌握了人的意识活动的基本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祖国的建设”;心理学“必须解决人类认识的问题,人类如何认识客观世界和如何认识自己的认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在其发展的最后阶段达到‘自我认识’。这代表着人类认识自己的愿望,也表示认识自己的认识是认识的最高成就。黑格尔不能完成这个使命,他的绝对观念是唯心主义的虚构。只有心理学研究意识活动规律,才能对人的认识有所认识,达到认识的高峰”(曹日昌,1959)。

改革开放初期可以说是中国心理学研究意识问题的第二个高峰时期。中国理论心理学界对意识心理学的研究与讨论非常热烈,1982年12月在烟台举行的中国心理学基本理论学术年会的主题便是“集中讨论意识问题”,并出版了论文集。当时中国心理学的权威刊物之一《心理科学通讯》还开辟了“意识专栏”。80年代中国心理学者对意识的性质、自我意识和无意识的研究与学术论争比较集中,特别是对西方意识理论的评述、无意识问题等方面研究令人瞩目,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逐步缩短了与西方的差距,极大地促成了中国心理学研究意识问题的第二个高峰时期的到来。这一时期学术建树最多的无疑首推老一辈心理学家潘菽。

潘先生早在20世纪30—40年代便开始思考探讨意识这一问题。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时,华生行为主义盛行,他的导师哈维·卡尔虽然与华生是同学和同事,却不同意抛弃意识。卡尔不止一次地说,“意识像阳光,是否认不了的”。导师在学术上的这种不跟风的批判精神,深深影响了他。潘菽早年曾对心理学的发展寄希望于实验研究,认为要取得一致的正确看法,靠空洞的论争是于事无补的,只有通过实验取得可靠的结果,才能求得共识,从而推动心理学的发展。后经过一个时期的实践和对心理学各流派分支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同一个科学事实和实验结果,仍会有很不同的乃至相反的解释。关键在于看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只有把看问题的根本观点搞端正了,才能够对心理事实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而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心理学的科学性。基于这种认识,他转而更加注重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www.daowen.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潘老一直是中国心理学的主要领导者和学术研究的领军人物,在他的积极研究和有力倡导下,中国心理学界在80年代对意识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达到了一个高峰。在80年代中期(1984—1989),潘老又在“中国科学院基金研究项目”的资助下,率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批专家对意识的心理学问题进行了比较长期而系统的科学攻关,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其最主要的标志性成果是《意识——心理学的研究》著作的出版。潘菽对意识、身心关系等心理学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意识在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潘菽看来,意识是人和客观世界发生关系时的心理活动的基本特点。他认为,意识问题是心理学理论中的根本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将有利于心理学体系问题的解决。心理活动最基本的特点是具有意识。意识是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有了高度复杂的发展并获得了新的特质的表现,是思想的表现,是错综联系的表现,是在更高级的水平上对环境取得较全面的认识,以致能做出较全面的正确反应的表现。而传统心理学的一大问题就是未能对意识作出科学的解释。(2)意识是一种认识活动。心理活动可分为意向活动和认识活动,区别于传统的“知、情、意”三分法体系。意识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它不是全部的心理活动,而只是代表心理活动中“知”的这一方面,即认识的方面。(3)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全部的认识活动。意识包括感觉、知觉、思维的一种结构的认识作用或认识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感觉、知觉、思维。思维是意识中的核心成分。如果没有思维,人就不会有意识。思维把意识的各个部分联系为一个整体。(4)意识的对象就是客观世界的种种事物。人自身也是属于客观世界中的一种。因此,人对自身的状况和活动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5)无意识就是没有意识。(6)意识的起源问题实质上就是思维的起源问题。要搞清楚意识的产生,一方面需要认识整个人类意识是怎样产生的——这就需要联系到动物的研究,考察从什么动物开始有了思维的萌芽;另一方面则要考察人类个体的思维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这就必须考察儿童是什么时候产生思维的。研究清楚了思维的起源,也就研究清楚了意识的起源(潘菽,1998,pp.3-17)。在与意识关系十分密切的身心问题上,潘菽认为,身心问题是体用问题,即身体是心理的主体,人脑是心理的主要物质器官,而心理是身体尤其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和作用。他提出人脑产生生理和心理两种机能(潘菽,1982)。此外,他对心理学理论建设与西方心理学意识研究的评述等重要问题都有独到见解。

车文博先生是我国理论心理学的另一面旗帜。中国心理学会于2003年为表彰他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杰出贡献给他颁发了终身成就奖。他在《意识与无意识》(1987)一书中,从历史、理论和实验材料相结合的高度,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实质、机制、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根据车先生的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心理学界由于受苏联心理学的影响,“长期以来居统治地位的观点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心理与意识相等同(‘心理就是意识’),否定无意识的存在,否定行为的研究。这样不能批判地吸收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两派积极的因素,进而难以避免地把我国心理学引上狭隘的脱离实际的意识心理学的轨道。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心理学既要研究意识又要研究无意识,既要研究心理又要研究行为。在他们看来,人的心理是由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构成的精神世界。固然,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主要特征,但是无意识也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重要形式。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意识起着主导作用,无意识起着辅助作用,因此,只有把意识和无意识统一起来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才能全面地理解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充分地调动有意识心理和无意识心理的两个积极性,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车文博,1987,p.65)。关于80年代意识与无意识问题研究的学术成就,车老指出,学术界一致认为,意识是人特有的自觉的反映机能,是人的心理最高级和最主要的形式。在研究意识问题时,“应注意:一要坚持意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即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二要坚持意识的发展观点,即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形式;三要坚持意识的社会历史观点,即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四要坚持意识的能动性观点,即正是由于意识的作用,人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和进行创造”(车文博,讲义打印稿,p.137)。

此外,其他老一辈心理学家也发表过不少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如胡寄南先生(1984)的《人的意识和意识活动的产物》一文;王景和、李沂、陈大柔、林方、李铮、王启康、乐国安、李令节等学者,对西方和苏联意识研究的进展特点进行了深入的专题性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