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当代心理学的困境:多元化趋向与《意识心理学》产品

当代心理学的困境:多元化趋向与《意识心理学》产品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序:当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向叶浩生自从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科学心理学以来,心理学经历了120余年的时间。造成这种个体主义取向的直接原因是心理学方法论的限制。女性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西方主流文化是父权制文化,主流心理学是大男子主义的心理学。

当代心理学的困境:多元化趋向与《意识心理学》产品

总序:当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向

叶浩生

自从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W.)建立科学心理学以来,心理学经历了120余年的时间。在这120余年的时间里,心理学的进步是明显的:学科的科学地位得到巩固,成为科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分支学科之一;学科队伍逐渐扩大,世界上各个角落都有心理学工作者的存在;学科的研究成果丰硕,在心理和行为的解释上取得长足的进展。可以说,现代心理学是一个有着一定规模、对人类生活各个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的学科。但是,现代心理学也有着许多的矛盾和冲突,面临着分裂和破碎、脱离社会生活等尴尬处境,有时这些问题似乎非常严重,以致直接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和生存。在这些困境面前,心理学内部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声音,许多心理学家试图消解矛盾和冲突,倡导与主流心理学不同的道路。这就导致了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向。

一、现代心理学的困境

现代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是明显的,但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也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当属心理学的分裂和破碎。

心理学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用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T.S.)的话来说,心理学缺乏一个稳定的“范式”,从来没有像其他规范科学那样具有一个学科共同体都接受的理论基础。在心理学创立之时,学科内部至少存在着四种不同的研究取向或研究方式:以冯特、艾宾浩斯(Ebbinghaus,H.)和铁钦纳(Titchener,E.B.)等心理学家为代表的,以意识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内省为研究方法的模式;以布伦塔诺(Brentano,F.)为代表的,以意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非实验研究模式;以弗洛伊德(Freud,S.)和荣格(Jung,C.G.)为代表的,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和使用临床方法的模式;以高尔顿(Galton,F.)和詹姆斯(James,W.)为代表的,以适应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模式。上述几种研究模式强调人类经验的不同方面,各自构建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心理学内部早期的分裂。在心理学随后的发展中,出现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等不同的学派,学派纷争使得心理学分裂现象变得更加严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分裂出现了新的特点:原来的流派争论趋于缓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折中主义的态度,但折中主义并非统一,实际上,在折中主义的掩盖下,西方心理学的分裂现象愈演愈烈。其表现是:(1)研究课题的破碎。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往往互不相干,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往往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而且各自都有自己的经验研究的支持。得到的研究结论更是琐碎和缺乏体系,同为心理学家,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却越来越少,缺乏“心理学学科共同体”的认同感。(2)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分裂。心理学家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存在着两大阵营: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阵营以实证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而人文主义阵营以现象学和释义学作为其哲学基础,在科学观、方法论、人的价值与科学的价值、决定论对非决定论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对立。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在心理学的内部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对立范畴,如遗传对环境、主观对客观、意识对无意识通用主义对特质论、还原论对非还原论、动力论对静态论、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理性对非理性等。(3)当前最为严重的要数科学家—实践者的分裂,即从事基础研究的心理学家同从事临床等应用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的分裂。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往往认为从事临床应用的心理学家过于肤浅,属于“工匠”范畴,是低层次的工作;而应用心理学家则认为基础研究的心理学家钻到科学的象牙塔里,脱离实际生活。(4)组织机构解体的危机。由于学科恶性分化,许多以前属于心理学范畴的课题被其他新兴的学科所蚕食。美国心理学家斯彭斯(Spence,1987.p.1053)的下面这段话代表了心理学家的这种担心:“在我一个最可怕的梦中,我预见到心理学组织机构的解体:实验心理学家被发配到正在兴起的认知科学学科中,生理心理学家愉快地到生物和神经科学系报到,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被商业学院抢走,心理病理学家在医学院中找到了他们的位置。”

现代心理学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无法解决心理现象的社会植根性同研究取向上的个体主义倾向的矛盾。个体主义是当代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典型特点。个体主义取向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表现是,忽视心理和行为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影响,从个体内部寻求行为的原因,从个体本身寻找心理和行为的解释。西方主流心理学一直坚持这种个体主义的方法论。构造主义心理学探索意识的元素及其结合的方式,对文化的影响丝毫不感兴趣;行为主义致力于刺激和反应的分析,把社会文化背景作为无关的因素加以控制;精神分析挖掘行为的潜意识动力,文化成为性本能压抑后升华的结果;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把人看成是追求潜能的自我实现的个体,而潜能只不过是一种“类似本能”,本质上还是一股生物动力;当代的认知心理学也没有跳出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范畴,它把个体内部的图式和结构作为分析的重点,文化的影响被置于关注的视野之外。造成这种个体主义取向的直接原因是心理学方法论的限制。现代心理学最崇尚的方法是实验法,实验法对于实验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控制所有的变量,而文化因素、社会影响在实验室中无法控制和操纵,更无法操作化和数量化,结果为了维护科学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只能弃之于不顾了。

但心理学现象就其本质来讲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心理现象就其起源和发生、发展来讲,都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植根于具体的历史和文化之中,带着文化的深刻烙印。脱离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去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歪曲心理生活的现实,阻碍人们对心理和行为本质的正确认识。

因此,现代心理学因其个体主义取向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女性主义心理学(feminist psychology)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取向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女性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西方主流文化是父权制文化,主流心理学是大男子主义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从个体主义的研究方式着手,忽视父权制文化的现实,把男性作为一般的人,以男性心理作为标准衡量女性,曲解和扭曲了女性的心理,为维护男性在社会上的优越地位和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新兴的多元文化论(multiculturalism)思潮也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对心理学中的个体主义取向提出批评。多元文化论指出,文化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但传统的西方心理学在忽视文化背景的方法论指导下,忽视文化的作用,而实际上它并没有脱离文化,只不过是仅仅反映了西方主流文化。多元文化论者认为,西方心理学倾向于从民族中心主义的观点出发,把得之于主要人口的成果和理论应用于所有的群体。这种研究取向指导下的结果是歪曲其他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心理,造成了心理学中的通用主义、白人中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流行。

现代心理学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我们所说的脱节并不是指现代心理学缺乏应用研究,实际上,应用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应用研究对军事工业、航天工业以及其他一些高科技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在科学技术原则下进行的,换句话说,它不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从人类生活的意义出发的。因此,我们所说的脱节,是指心理学同人们日常生活的脱节,这种脱节表现在心理学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忽视,心理学过于重视经验方法,以致无法以经验方法研究的精神领域被排斥在科学心理学的范围之外。传统的行为主义曾经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可观察的行为上,随着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这种状况有了一些好转,但行为主义的操作化和客观化原则仍旧限制人们对精神领域的探索。事实上,像高峰体验、超越自我的意识、变异的意识状态等对人类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这样一些问题却成了心理学的边缘问题,研究这些问题的心理学家也成了心理学学科领域的边缘群体,从来没有在心理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马斯洛(Maslow,A.H.)、罗杰斯(Rogers,C.R.)和罗洛·梅(Rollo May)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公众领域和大众传播媒介中受到广泛的、积极的关注,但是在学术圈里却受到冷遇甚至蔑视。”(Schneider,1998)即使那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也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不注重人们精神生活的实际,片面追求标准化、操作化,其结果是临床实践同精神生活背离,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治愈精神的疾病。所以,现代西方心理学中的许多有识之士都大声呼吁放弃标准化的追求,从生活的意义出发,考虑患者的特殊需求。

二、困境的归因分析

现代心理学面临的上述问题或困境,即分裂和破碎、个体主义取向、与现实生活脱节等,虽然有着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究其根源,还在于现代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在于现代心理学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采纳的基础假设和理论。自从科学心理学建立之日起,主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效仿自然科学,成为像物理学和化学那样的规范学科。效仿自然科学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在探索自然规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牛顿的物理学原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等自然科学的成就使得科学家发现了变化万千的自然界背后隐藏的规律。这些科学的规律应用于改造自然的实践后又推进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收益。心理学创立之初,在摆脱哲学母体的欲望激励下,一心要成为不同于哲学的学科,而自然科学的成功给心理学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自然科学不就是一个可资利用的现成模式吗?二是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实证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它把经典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上升为一种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只有经典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才是唯一正确的,除此之外的任何科学观和方法论都是非科学的。接受这种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就意味着心理学必须走自然科学的道路。所以,心理学采纳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为了符合一种哲学的期待。

任何科学观和方法论都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和理论的基础上,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就意味着心理学全盘接受了自然科学的基础假设和理论。经典自然科学的基础假设是决定论、还原论、机械唯物论和元素论的观点。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基础假设的意义及其在心理学中的表现。

决定论是经典自然科学的一个基础假设。依据这一假设,任何自然现象都是有原因的,任何自然现象都处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中,发现这种因果关系,从而对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预测是科学的主要任务。决定论原则贯彻到心理学中,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就成为心理学家的主要任务。行为主义在这方面是最典型的,行为分析的基本目标就是发现行为的原因,从各种各样的环境刺激中确定反应的决定因素,以便为预测和控制行为服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采纳的是心理决定论,任何一个心理现象,无论多么琐碎和细微,都是有原因的,都反映了潜意识的欲望和追求。人本主义心理学也难逃决定论的制约,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那里,人的一生都是由“类似本能”的自我实现潜能决定的。所有的学习理论、心理治疗方案、教育和干预策略无一不是以发现决定行为的因素作为前提和基础。可以说,决定论原则贯穿现代心理学的始终。

还原论也是经典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之一。还原论的观点可追溯至欧洲中世纪奥卡姆(Ockham,W.)的思想。奥卡姆认为,对于某一现象或事件最好的解释是那些最简单、需要最少假设的解释,任何多余的假设、概念、理论都应尽可能地排除出去。后来,人们把这一思想称为“奥卡姆剃刀”。遵循奥卡姆的原则,科学的解释应该是越简单越好。任何复杂的现象在其最基本的水平上,都可以归结为某种更为简单的现象。这种思想贯彻到心理学中,出现了所谓的“吝啬原则”,即对于心理现象的解释应该越简单越好,尽量不使用“目的”、“情感”、“意识”等词汇,而应该使用“刺激”、“反应”、“受纳”、“向性”等概念。总之,复杂的心理现象应该进行归并和还原,在更为简单的水平上得到解释。

现代心理学以各种形式承袭了还原论的原则。早期的行为主义把行为还原为刺激和反应,刺激无论多么复杂,最终都可归结为某种物理、化学的事件,反应则最终可还原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也具有物理、化学的性质,所以在行为主义那里,行为不过是由一种物理、化学变化导致的另外一种物理、化学变化。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认知过程比拟为计算机的符号操作过程,认为复杂的认知过程不过是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社会生物学则认为复杂的社会行为可以在基因水平上得到解释。总之,形形色色的还原论泛滥成灾,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大特色。

与决定论和还原论有关的另一个基础假设是机械唯物论。经典自然科学在牛顿物理学定律的指导下,倾向于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部运行和谐的机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部分都按照自然的规律,像一部机器那样和谐运转。法国哲学家笛卡儿(Descartes,R.)更进一步,认为动物也是机器,并以机械运动的方式描绘了反射的过程。另一位哲学家拉·美特利(La Mettrie,J.O.)把这一思想运用到人类,提出“人是机器”的观点。行为主义承袭了机械唯物论的思想,认为人就像一架“自动机”,刺激引起反应,反应相应于一定的刺激,所以控制了刺激也就控制了人的行为。认知心理学在本质上也建立在机械唯物论的基础上,“尽管所谓的认知革命取得了许多进步,但是机械论和还原论的痼疾仍困扰着我们,就像相对论出现之前的物理学。仔细观察你就可以发现一架机器——这次是一架多用途的计算机——处于灵魂的深处”(Bevan,1991)。

经典自然科学始终坚持物质世界尽管丰富多彩,但在本质上都由共同的元素组成,分析和发现这些元素,确定这些元素的组合规律,构成了各门自然科学的主要任务。心理学在接纳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时,也接纳了这种元素论的基础假设,寻求心理或行为的元素,确定心理元素或行为元素的结构和组合规律,就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心理学家期待着有一天能像化学家那样,以元素周期表的方式解释心理和行为的元素。虽然这种元素主义的方法论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这种思维方式仍处处表现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难以彻底根除。

经典自然科学赖以维系的这些基础假设同它所处的时代、生产发展的水平、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程度是一致的。同时,经典自然科学的这些基础假设同它的研究对象也是一致的。换句话说,经典自然科学家是根据他们对研究对象——物质世界——的认识确立这些假设,选定研究方法,规划研究程序。而现代心理学在采纳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在接纳自然科学的基础假设的时候,不是根据要研究的问题,而是在一种摆脱传统思辨的形而上学欲望的推动下,根据实证主义哲学的要求进行的一种选择。美国心理学家库克(Koch,S.)早在1959年就指出,心理学是一个奇怪的学科,它不是根据要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模式和程序,在心理学确立要研究的东西之前,它的研究方法和程序就已经存在。这恰恰是现代心理学的悲剧之所在:它的一切标准都是外在的,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程序和模式,而是为了满足作为科学的标准。自然科学是根据它要研究的问题确立方法的,而心理学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向自然科学看齐,它不管自己要研究什么,只要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就足够了。这种对自然科学的盲目崇拜是造成现代心理学困境和各种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现代心理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分裂和破碎。分裂和破碎的原因有多种,究其根源还在于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心理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在研究自然现象方面是有效的,但在应用到心理现象的研究时就出现了问题。心理现象的社会文化属性使得它不可能轻易地归入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这样一来,分裂就出现了。面对运用自然科学模式研究心理现象的困难,一些心理学家削足适履,满足自然科学的要求,另外一些心理学家掩耳盗铃,回避问题的存在,部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学科借鉴不同的方法,各自形成不同的研究取向,导致了学派的分裂。元素论模式则使得心理学家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小的、细微的问题上,完整的心理现象被分割成互不相干的碎块,心理学的分裂和破碎因而在所难免。

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同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取向之间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自然科学以自然现象——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物质世界不同于人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自然现象不因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也不会因研究者的态度的不同而不同。闪电就是闪电,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面对任何研究者,闪电的性质都不会改变;但心理现象不同,不同时代、不同文化条件,人们的心理特征不同,而且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的特征,当面对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心理学在采纳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时,没有考虑研究对象的差异,把心理现象当成自然现象来进行研究,试图像自然科学那样,对某一现象进行控制,排除其他条件的影响,以因果决定论的模式,使用还原的方法,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这样一来,排斥文化影响,从个体本身寻找行为原因的个体主义倾向就不可避免了。

脱离日常生活也是心理学错误地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所致。心理学家在确定研究的问题之前,方法已经确定了,即必须使用经典自然科学的方法,因为科学哲学教导他们只有使用经典自然科学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换句话说,心理学研究什么问题不是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而是根据方法论的要求,以现有的方法能研究哪些问题,而不是需要研究哪些问题。“测量先于存在”、“方法先于问题”,可被量化、操作化、客观化的问题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不是。这样一来,必然脱离日常生活,脱离社会实践的要求。邪教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巨大伤害,邪教的影响究其本质是一种心理暗示作用,这是心理学应该研究的首要课题,但是心理学家对此却无话可说。至今没有听说哪个心理学家对邪教的心理机制进行系统的探讨,原因就在于以现有的客观、量化、操作化方法无法对这种略带“神秘”色彩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而其他非经验的研究方法又是“非科学”的。“科学”的心理学在邪教面前哑口无言。这就是心理学错误的科学观和方法论造成的悲剧。

三、出路:科学观的转变

种种事实表明,现代心理学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境在根基上皆由于错误地采纳了经典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这种科学观和方法论在研究自然现象方面有它的合理性,并且取得了成功,但是当心理学家在一心一意摆脱哲学的愿望驱使下,在“物理学的殷羡”推动下,不假思索地把这种研究模式应用于人的研究时,其局限和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因为人虽然源于自然,但又超越了自然;虽然心理现象有它的自然性一面,但人的心理和意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超越了产生它的物质,是高于自然现象的精神现象,其本质是它的社会文化属性。因此,研究人的科学不同于研究自然的科学,二者分属不同的领域。心理学若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其出路只有摆脱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困扰,确立适合意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许多思想家早就意识到研究人的科学同自然科学的区别。狄尔泰(Dilthey,W.)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狄尔泰是哲学家,但他在心理学方面有许多建树,甚至撰写了《描述的心理学》一书。狄尔泰区分了两种科学,即精神科学(或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精神科学以心理学为基础,同自然科学一样也是严格的、合理的科学模式。自然科学使用客观的量化方法,其基本取向是解释(explanation),即发现因果关系;而精神科学则使用质化的描述方法,其基本取向是理解(understanding)。从这种观点来看,心理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但心理学并没有脱离科学,而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科学。早期的德国心理学家布伦塔诺针对实验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取向明确提出,心理现象不同于物理现象。心理现象具有意向性,即总是有所指向,包含着自身之外的一个对象,而物理现象不具有这种特性,所以心理现象的研究不同于物理现象的研究。即使作为布伦塔诺对立面的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作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者也不是一个自然科学模式的彻底崇拜者,他也意识到自然科学方法在研究意识方面的局限性,因而提出以人文科学色彩的民族心理学弥补实验心理学的不足。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则更是大声疾呼不能以研究物的方式研究人,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然而,这些与自然科学取向不同的“他者的声音”没有引起主流心理学的重视,自然科学取向占据了优势地位,成为“强势话语”,而人文科学取向的心理学家成为“边缘群体”,主流心理学在自然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导致现代心理学诸多的困境和问题。

现代心理学若要摆脱目前的困境,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在改造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上下工夫,进行一场“范式”的革命。经典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哲学基础上的。这种科学观和方法论仅仅是多种形式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中的一种,并不是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全部。而且这种科学观和方法论适应的是传统自然科学的研究,现代自然科学早已超越了实证主义的传统,确立了新的基础。因此,这种过时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根本不可能作为带有人文色彩的心理学的基础,心理学只有依据自己研究的问题,根据研究对象——活生生的人和人的经验世界——确立自己的研究程序和模式,实现科学观和方法论的转变。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的经验世界。经验世界有这样几个维度:一是它的原初特征,即这种经验先于任何反省和推理,是未受触动的心理状态,包含情感、直觉、想象等心理活动。二是它的整体特征,即经验世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就像实用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的意识流,它是一个整体的流动,虽然可以从中抽取不同的主题,但各个主题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组成一个经验的“格式塔”。三是它的意向特征,即布伦塔诺所说的意向性,经验世界总是与经验世界之外的某个对象相联系的,有时经验世界也以自身为研究对象,但是当它把自身作为对象时,自身是外在于自己的。最后一个维度是,当经验世界成为研究对象时,经验世界包含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有关经验世界的知识的一个部分。经验世界的这些维度决定了它不同于物理世界,也决定了研究经验世界的心理学与研究物理世界的自然科学的本质不同。

物理世界是逻辑的、规律的、决定的和被决定的,有因果关系可循,可以采取一统的模式。经验世界有时像物理世界一样,但更多的时候往往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无规律可循,因此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采取一统的模式,在全体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和谐的研究。经验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心理学研究模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在一个后实证主义的时代里,心理学应该从现象学、释义学、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等不同的哲学取向中吸取不同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观点,形成一个多元的、互补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当我们主张一个多元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时,并不意味着鼓励心理学家在缺乏共同性的基础上走向多极化。相对主义的科学观是不可取的,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也不适宜作为心理学的“游戏规则”,那种视所有的理论观点都是合理的、正确的和平等的相对主义观点,只会导致心理学的进一步分裂。尤其是在心理学分裂危机加深的今天,心理学科尤其需要共同的规则或基础,需要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站在这个共同的出发点上,通过多样化的方法,使用多元化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去达到认识心理和行为本质的目的。因此,这种科学观不是一元的、极权的、一统的,而是多元的,有时不同成分之间可能还是冲突的,因为“对现实主义的多元论来说,冲突具有潜在的建设性意义,这些冲突通过共同分享的价值观而得到解决”(Spence,1987)。同时,这种多元化的科学观又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多元成分之间是互补的、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现代心理学需要的是一种开放的态度,一个站在人文科学基础上的以理解经验世界为基本目标的多元化科学模式。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多元化的科学模式需要多元化的方法论,需要多种适合经验世界研究的多元化方法。传统上,现代心理学在自然科学取向的驱使下,把经典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量化方法作为唯一的科学方法,排斥其他方法的运用,认为只有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理”。科学哲学的发展已经动摇了这种信念的基础。库恩的范式论表明,知识主张的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这一范式内是正确的,运用到另外一个范式就可能是错误的。用库恩的观点来解释,所谓客观、量化的科学方法也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模式的。换句话说,这种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表明,客观、量化的方法虽然一直伴随着主流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但这种方法并没有统一整个心理学,相反,却给心理学带来了诸多的困境和问题。所以,心理学应改变它的方法论观点,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只要这种方法有利于精神生活的理解。

多元化的方法可以促进我们对复杂的经验世界的全面理解。单一的经验科学的方法往往限制了人们认识问题的方式,心理学中的许多问题是客观方法所不能解决的,如果我们坚持认为只有使用客观、量化的方法才是科学的,并因此而排斥对这种现象的研究,那么心理学就只能停留在“科学”的范围内,永远脱离现实生活。心理学家应该认识到,质化、描述的方法并不是主观、随意的,“尽管包括现象学、释义学、民族学、场的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论并不意欲形成有关生活世界的客观定律,但它们的确努力反映生活世界的本质和意义结构”(Hall,1997)。这类研究为心理学作出的贡献并不比客观、量化的方法逊色。著名的例子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马斯洛从自己的成长过程、朋友、老师、历史人物那里收集资料,通过质化的分析,形成了自我实现的理论,这一理论同他的需要层次论一起对人格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常的情况是,一种方法适合这种现象的研究,另一种方法适合另外一种现象的研究,即方法总是使自己适合对象的某一方面,易于揭示问题的某一侧面,而难以揭示问题的所有方面。就质化的研究方法来说,在描述人们的心理体验方面,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这种方法对研究心理体验的生物关联因素,如生物电反应、激素分泌水平等却无用武之地。所以,若要对人们的心理体验有全面的了解,至少需要质化和量化两种方法的结合。“在这种意义上,那些坚持方法论多元化的科学家通过多样化方法的使用,可以对心理生活的各个侧面有所了解,可以提供一个有关心理现象的更为全面的叙述。”(Yanchar & Slife,1997)

四、走向多元化的现代心理学

主流心理学的困境引发了众多的争论与冲突。在困境面前,许多心理学家另辟蹊径,开始寻找一条不同于主流心理学的道路,因而导致了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势,出现了后现代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女性主义心理学、话语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生态心理学、解构主义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主体心理学、意识心理学、多元文化心理学和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等不同形式的心理学。我们这套丛书就是反映心理学在这些方面的新进展。在这里,我们选择其中几个有突出特色的加以简要介绍。(www.daowen.com)

1﹒社会建构论心理学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是活跃于西方心理学领域的一股重要学术思潮。它是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基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主要有三种形态:(1)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亦称激进的社会建构论,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格根(Gergen,K.J.)为主要代表,主要特征是完全否认心理现象的实在特性,认为所谓的意识、心理仅仅是一种社会建构。本丛书中所谈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主要反映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2)实在论的社会建构论,以英国心理学家黑尔(Harre,R.)为主要代表,其特色为话语心理学和后结构主义倾向。(3)修辞—反应(rhetorical‐responsive)的社会建构论,以肖特(Shotter,J.)为主要代表,强调语言的修辞和反应特性。这三种社会建构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其基本主张有下列几个方面:第一,知识不是经验归纳的产物。所有的知识皆为一种社会建构,是植根于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人们协商、对话的结果,是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明”的,而不是通过所谓的客观方法“发现”的。建构是社会性的,并不是个体的、内在的。人际互动、社会协商、共同意识决定了知识和知识的类型。第二,实在(reality)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所谓的心理现象,包括意识、情绪、认知等,并不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某个地方,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语言的建构。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格、态度、情绪、认知等并不是一种内在的实在。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来看,心理现象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第三,语言并不是具有确定意义的透明的媒介,也不是表达思维内容的中性的工具。我们用以理解社会和自身的语言系统与语言系统指涉和描绘的对象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以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来看,语言是先在的,语言并不是一个中性的工具和媒介,相反,它为我们认识世界和自己提供了范畴和分类的方式,使我们能对意识和心理进行分类,并用于解释新的经验。它不是表达思维,而是规定思维。可以说,这些基本观点构成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2﹒女性主义心理学

西方的女性主义运动有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始于19世纪中叶,结束于20世纪初;第二次高潮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持续至今。两次女性主义思潮尽管在形式、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其基本目标是相同的,都认为西方社会是一个父权制的社会,妇女处在从属和附庸的地位,因此必须为妇女享有与男子同样的权利而奋争。心理学中的女性主义运动是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与第一次女性主义思潮的基本区别在于:第一次女性主义思潮追求的主要是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如选举权等;而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更注重改造传统的学术道路,消除在社会生活、学术研究、科学技术领域的男性中心、性别歧视等思想观念。女性主义心理学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它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性别关系中的不平等状况和社会性别系统中不平等的权利关系,同时,它也对传统心理学无视女性的存在、歪曲女性心理的“大男子主义”做法表示强烈的不满。女性主义心理学力图改造传统的心理学,使心理学成为“女性中心”的,或至少是“性别中立”的,而不是“男性中心”的。

最初的女性主义心理学争取的是把女性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合法对象,即把女性作为心理学知识的客体,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淡化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强调两性的类似性,以便为男女平等提供心理学的依据;另一种趋向是强调男女有别,认为女性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如关爱、照顾、温柔、体贴,这些特征对人类的生存与男性的奋斗、进取、竞争、独立等特性具有同样的积极价值。两种倾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尽管观点不同,但在本质上都追求男女的平等,因此都可以概括在平等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名下。当代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则在不同哲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力争把女性作为心理学知识的主体,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经验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认识论女性主义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

经验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忠实于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传统。它认为心理学研究中出现的对女性的忽视和偏见是由于心理学工作者没有真正遵循科学研究的客观程序,因此主张更严格地贯彻科学研究的客观、公正原则。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性别中立”,排除信念、价值观和男性中心的偏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建立一门以经验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无性别偏见的客观心理学。这种形式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在女性主义心理学中不占主导地位。

认识论女性主义心理学认为传统的科学是男性的事业,得出的结论因而也是男性中心的。因此,为了达到科学知识中性别的平衡,应该以女性为中心,充分考虑女性的认知能力、认识方式、思维风格的独特性,重视性别差异。在解释女性的经验和行为时,应该寻找适合女性的概念和范畴,而不是简单地套用男性的经验范畴,不能以男性的标准衡量女性,更不能把得之于男性的结论和定律不加选择地运用到对女性心理的解释中。这种形式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引发了大量有关妇女特殊心理的研究。

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并不是一项价值中立的事业,信念与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心理学工作者。传统心理学中有关女性的知识并不是一种客观真理的反映,而是男性偏见的反映,是男性为中心的科学的建构产物;这些有关女性的“真理”并不是科学的发现,而是男性支配的科学的建构物。因此,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主张使用解构的方法,重新解读传统心理学中有关女性的所谓“科学”知识,从中发现所隐含的男性的偏见,发现矛盾,发现对女性的压抑成分。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心理学是女性主义心理学中的主流。

3﹒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运用进化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探讨人类心灵的结构和起源。

进化心理学对心灵的理解采取的是“过去式”。换言之,进化心理学关心心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祖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已经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神经环路(neural circuit)。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神经环路就表现为各种心理机制。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心理机制决定的。没有心理机制,就不可能产生任何行为。

那么,这些心理机制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们具有什么特性?在这一问题上,进化心理学家强调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观点。依据进化心理学,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是复杂的神经环路和相应的心理机制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心理机制的物质基础——神经环路的建立有着生存的目的。任何一种神经环路或者心理机制,只要它有利于有机体的生存和繁衍,就会被自然“选中”,具备这一机制的有机体就比没有这种神经环路或心理机制的有机体有更大的生存机遇。因此,心理机制的形成与人类祖先面临的生存环境有关,这些心理机制因为有助于人类祖先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因而在进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进化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去发现、描绘和解释这些心理机制及其特性。

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心理机制是一般性的,如同存在一种“一般智力”一样。心理机制独立于它的内容,可以适用于多种目的。但是进化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机制是具体的、特殊的,针对生存和繁衍中不同的适应问题,人类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机制。我们的身体分成很多器官,如心脏和肝脏等。不同的器官处理的问题不同:心脏主管供血;肝脏主管滤毒。基于同样的原因,心灵也是由执行不同功能的心理机制组成的。每一种心理机制针对生存和繁衍中的一个问题。每种心理机制解决的是一个特殊的、具体的问题,但是人类面临的问题却复杂多变、数不胜数。这样一来,问题的复杂多变必然要求有为数众多的心理机制。就像我们的身体具有供血、供氧、滤毒、消化、吸收、代谢等多种多样的生理机制那样,心灵同样具有数以千计的心理机制。少数几个一般性的机制并不能帮助人类解决不同的适应问题,人类的心灵必然包含了大量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进化心理机制。

但是进化心理学也面临着众多的批评:第一,进化心理学从过去的角度理解现在,依据的事实大多是推测性的,更多的是一种历史叙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种研究不具备可证伪性,不符合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第二,进化心理学继承了社会生物学的传统,有意或无意地夸大了基因的作用,贬低了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其他因素,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基因决定论的虚假性;第三,进化心理学主张心理的模块性,认为不存在一个一般性的心理机制,但是来自心理学和生物学的研究都表明这种观点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4﹒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研究的是超越自我的心理现象和超越个体的价值观念。超个人心理学家认为,人不仅有实现自我的潜能,还有超越自己的倾向,个人能超越自己,与更大的整体相融汇、相认同,并能通过超越自己得到美好、高尚、圣洁、完善、永恒和极乐的体验。超个人心理学试图扩大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把那些与高度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密切相关的人类经验和行为包括进来。

超个人心理学是西方的科学思想与东方哲学和宗教中的神秘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在东方印度的瑜伽功和中国的佛教与道教中早就有过超越自我的心境和意识的论述与实践。超个人心理学力求把西方的实验精神与东方传统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超个人的意识体验。瑜伽和佛教都强调所谓的“入静养性”,强调通过沉思(meditation)达到人性与宇宙本源的结合。佛教中有所谓的清虚坐禅进入无我的境地,也有消除人我的界限,以达“普度众生”的超越自我的体验。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体验都强调了个人可以通过沉思的训练进入无我的高级意识状态,而使人生的痛苦得到超脱。这在古代东方固然带有回避人生的空想成分,但对于物质丰富而精神空虚的西方人来说却有强烈的吸引力。然而,东方智慧的神秘主义传统同西方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传统是格格不入的。超个人心理学家要做的就是调和西方科学与东方智慧之间的矛盾,以西方科学证明东方宗教和哲学的智慧。他们认为,西方科学研究的科学知识是语言的和数字的,涉及的是大脑左半球的理智功能,而东方智慧探讨的超越性的意识状态是一种难以用科学方式说明的精神现象,涉及的是大脑右半球的非语言功能。两种传统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排斥关系。

意识论是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核心,但是它的意识论观点不同于以往的意识论观点。传统的观点仅仅注意表层水平的意识,而把超出日常意识状态的转换的意识状态看成是病态的。超个人心理学家对这种观点提出质疑,认为意识是分层次的,日常的意识状态仅仅是一种低水平的意识状态,实际上,人还具有高级的意识状态。

超个人心理学的这种观点主要是吸收了东方宗教和哲学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佛教强调所谓的无念、无心、“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把纯粹的意识或空净的佛性看成是理想的意识状态。它把意识区分为两种状态:一是低级的状态,关注的是感知的世界和肉体的欲望,这带来的是虚妄的世界,充满了痛苦和黑暗;二是高级的状态,是超常的状态和直觉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状态下,人能超脱世俗世界,进入觉悟解脱的状态,也称“涅槃”。

怎样才能达到高级的意识层次呢?东方宗教在此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是沉思或称入静。超个人心理学从一开始就把沉思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把沉思作为一个实验课题来加以系统研究,力图找到一种适合西方人的非宗教的意识训练方法。

超个人心理学突破了西方的文化传统,吸收了东方智慧的成分,以西方的实验科学方法研究带有神秘色彩的东方宗教和哲学中的一些实践和理论观点,因此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有利于东西方心理学思想的结合。

5﹒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它是当代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美德、力量等,而不是把注意的重心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它的主要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幸福感、满足感、幽默、愉悦、欢乐、希望、好奇心、谦虚、审慎等,利用各种现有的方法探讨这些积极情感体验的机制和影响;二是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如自尊、创造、努力、宽恕、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正直、领导能力、合作能力、自制、感恩、虔诚等,探讨这些特征和品质的形成过程;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如积极的工作制度怎样促进和谐的工作环境,积极的家庭关系怎样促进个人的成长等。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二战”后的西方心理学把研究重心放在了问题和障碍心理的研究上,心理学正在成为一门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成为一种“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M.)指出,在过去,消极心理学的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正如塞里格曼在美国心理学会1998年的年度报告中提到的,现在心理学家们已经能对至少14种50年前我们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对精神病患者的了解也大大增加了,但就在我们为心理学的这一成就欢呼的时候,我们同时发现这个世界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也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出现了成倍的增长。已有实践证明,我们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因此,心理学必须转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学来实现这一目的。

虽然积极心理学的历史极其短暂,但是它的影响却日益增强,已经超出美国,波及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界,成为一场名副其实、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

除了上述新形式的心理学以外,还存在着另外一些新的心理学模式或取向,如文化心理学、生态心理学、叙事心理学、意识心理学和主体心理学等。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介绍。所有这些新形式的心理学都表现出当代心理学的多元化趋势和新的发展。主流心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现代心理学。我们撰写这套丛书的目的就是要让国内的心理学工作者和爱好者了解国外心理学的新发展。相信读者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开阔眼界,了解心理学的新动态、新方向,增进知识,奠定心理学创新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Bevan,W.(1991).Contemporary Psychology:A Tour inside the Onion.American Psychologist,46(5).

Hall,C.C.I.(1997).Cultural Malpractice:The Growing Obsolescence of Psychology with the Changing U.S.Popula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52(6):642.

Pedersen,P.(2001).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aradigm Shift in Counseling:Controversies and Alternative Futures.Canadian Journal of Counseling,35(1):18.

Schneider,K.(1998).Toward a Science of the Heart:Romanticism and the Revival of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st,53(3):277-289.

Spence,J.T.(1987).Centrifugal and Centripetal Forces in Psychology:Will the Center Hold?American Psychologist,42:1053-1060.

Yanchar,S.& Slife,B.(1997).Pursuing Unity in a Fragmented Psychology:Problems and Prospects.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3):2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