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毛泽东的高参部门:建设与工作制度创新

毛泽东的高参部门:建设与工作制度创新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叶剑英到任之后,非常重视参谋部的建设,为参谋部建立了一整套工作制度:定期汇报情况;编辑出版《作战周报》;研究对敌斗争政策;建立情报网等。工作规范化,渠道畅通,对于保证中央、军委首长准确及时地掌握情况,指挥作战,起了重要作用。参谋部的工作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北伐军攻占南昌后,敌人迅速组织优势兵力进行反扑,北伐军被迫退出南昌。

毛泽东的高参部门:建设与工作制度创新

1941年叶剑英从重庆奉调回延安,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兼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协助毛主席、朱总司令领导和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这是叶剑英再一次回到毛泽东身边。他向毛泽东汇报了“皖南事变”前后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和斗争的经过。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周恩来、叶剑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同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亲切谈话,并于当晚亲自拟稿,打电报给在重庆的周恩来:“剑英本日上午十时抵延,畅谈5小时。”1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向全军发出通令:“叶剑英同志已回延安,现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兼十八集团军参谋长,驻延安办公。”从这以后到抗战胜利,叶剑英一直住在王家坪,协助毛泽东领导和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

叶剑英到任之后,非常重视参谋部的建设,为参谋部建立了一整套工作制度:定期汇报情况;编辑出版《作战周报》;研究对敌斗争政策;建立情报网等。工作规范化,渠道畅通,对于保证中央、军委首长准确及时地掌握情况,指挥作战,起了重要作用。参谋部的工作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等领导的高度评价。

这次毛泽东把叶剑英调回延安,一是抗日战争形势严峻,二是毛泽东十分欣赏叶剑英文韬武略,智勇兼备。的确,叶剑英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作为最佳“参座”,屡出奇计,巧于用兵,留下了许多佳话。

那还是在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叶剑英随军由湖南来到江西。

北伐军攻占南昌后,敌人迅速组织优势兵力进行反扑,北伐军被迫退出南昌。这时苏联军事顾问加仑将军建议,停止进攻两周,观察一下形势再打。但是第一军总指挥王柏龄不听加仑的劝告,为争夺攻占南昌的头功赶到前线,急于攻城。

叶剑英分析当时的敌我态势,认为孙传芳部据守的人数比中路军多;地形条件也于我不利,故力主不打。他向王柏龄建议:“南昌三面环水,如果敌人断了我们的退路,进去了也出不来;我军刚退,城内局势不稳,暂不进去为好。”

王柏龄拒不采纳他的意见,孤军突进,结果孙传芳来了个两边包围,部队损失惨重,仓皇撤出。王柏龄自己也只身逃跑,险些当了俘虏。

在最后攻占南昌战役中,叶剑英和一师师长王俊援助李宗仁的第七军攻打江西武宁县昆仑山下的王家铺。

叶剑英随师到达,观察战场,看到孙传芳部下陈调元的三个师据守铺南一列高地,顽强抵抗。第七军全线向各山仰攻,很是吃力。这时,双方都打得精疲力竭,战斗已近尾声。

叶剑英看后便向代师长王俊说:“他们已经打了三天三夜了,我们稍加点砝码,敌人就退。”

他建议将部队主力迂回到敌人侧后去,用一小部队佯攻,命炮兵上山开炮,迫使敌人退却,在运动中歼灭之,战果必大。

王俊不听,说:“那不行,我不能分兵!”结果将部队全部拉到山上去,刚打几枪,敌人就逃跑了。(www.daowen.com)

王俊得意地喊道:“敌人退了,我们追吧!”

看到这个不讲战略战术的打法,叶剑英气坏了,他强忍着愤怒说:“还追个屁!等你下了山,人家已经跑到几十里路外了,什么也缴不到。”

王俊不听叶剑英的意见,在江西已打过一次败仗,这次又打了个消耗战,只缴到一个破炮筒。参战的官兵都气炸了肺。大家埋怨王俊的指挥无能,越发钦佩叶剑英的军事才干。

后来,蒋介石听到王柏龄逃跑和王俊作战无能的事,立即将王俊、叶剑英和团长薛岳叫了去,大发雷霆,骂王柏龄不是带兵人才,并要撤王俊的职。从此,蒋介石对叶剑英的才能很欣赏,想要拉拢他为自己效力,只可惜打错了如意算盘。

1947年3月,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失败后,转变战略为重点进攻。为了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根据形势与任务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把中央和军委两大机关分成三个部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同志主持中央工作,继续留在陕北指挥作战;刘少奇朱德同志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进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叶剑英、杨尚昆同志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进入晋西北地区,统筹中央的后方工作。行前,毛泽东与他们约定,一旦他这一部分发生意外,由刘少奇部承担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如万一刘等也出意外,由叶剑英的后方工作委员会担任领导全党的责任,表现了毛泽东对叶剑英的特别信任。

后方工作委员会在晋西北临县三交镇,不仅担负中央的后方保障工作,更主要的是做了参谋部的大量工作。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叶剑英领导的后方工作委员会的工作非常满意,对他们在三交镇的安全也很关心。那时候,国民党的飞机经常到晋西北侦察后方工作委员会驻地,三交镇曾多次遭到轰炸。有一次,毛泽东问王震:三交镇那个地方的安全有没有保障?国民党还派飞机去轰炸吗?王震回答说:“问题不大,叶参谋长他们警惕性很高,在驻地山上,设有观察哨,安装了防空警报器,发现敌机,马上报警。而且,三交地处山区,后委机关大部住在窑洞,又挖了防空洞,即使敌人派飞机去轰炸,也无济于事。”听了王震的汇报,毛泽东放心地点了点头说:“这就好了!”

在三交镇,叶剑英为保证中央作战的需要,狠抓了情报的收集整理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军委机关的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每天不仅向中央提供国内情报,后来还提供一些国际情报。

由于后委的情报做得比较及时准确,使转战陕北历时一年零五天的毛主席,对全国情况了如指掌,从而保证毛主席不仅顺利地指挥西北我军的作战,而且有效地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

除了情报工作,后委还组织作战经验介绍和组织全国党政军民各方面的通讯联络。中央的经费、物资供应及部分兵员补充等也是由后委承办的,为前委警卫部队征集了高质量的兵员。

叶剑英领导后委机关,默默无闻地担负着中央后方的保障并作了大量的参谋工作,每天都向统帅部通报敌我态势,成了中央的“耳目”,可称最佳参谋部,而这个参谋部的参谋长就是叶剑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