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经济全球整合:大国兴衰与路线之争

中国经济全球整合:大国兴衰与路线之争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围堵是国家博弈的方式,交往也是国家博弈的方式。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是一个艰巨而不平等的过程。2001年11月12日,中国签署了世贸条约。这一天将作为中国和外部世界关系的标志性日子而进入历史。中国失去发展中国家待遇是中国入世谈判的第一个挫折。中国的经济主权,成了别人争夺的对象。然而,美国总统在最后一分钟,拒绝了中国入世的双边协定。中国有13亿人口,粮食问题从来是中国的战略问题。

中国经济全球整合:大国兴衰与路线之争

中国经济是如何整合进世界的?

美国对华战略的另一方面是自由主义战略。概括起来就是“交往”,主要是经济上的交往。围堵和交往都是实现战略目的的手段。为了捍卫神圣的国家利益,必须透过交往的酒杯,看到对方实用主义战略的实质。美国经济交往战略的核心就是推动中国全球化,推动中国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把中国经济发展引导到符合美国利益的轨道(不是符合中国利益的轨道)上。围堵是国家博弈的方式,交往也是国家博弈的方式。有时候,经济交往就是经济战争。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交往的过程,但是交往中有国家利益。交往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交往的过程、交往的条件和交往的目的。我们透过中国加入WTO来了解这种交往的性质。

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是一个艰巨而不平等的过程。2001年11月12日,中国签署了世贸条约。这一天将作为中国和外部世界关系的标志性日子而进入历史。这个涉及13亿中国人民长远利益的条约,不仅以不平等的条件打开了中国的广义市场,还以同样不平等的条件干预中国经济主权,要求中国深化一系列新自由主义体制的改革,全面改变政府的性质和功能,强化市场和私有企业的作用和地位。全面的新自由主义将会给中国带来更大的贫富悬殊和更大的社会痛苦。美国有人认为,在十几年的秘密谈判中,中国谈判代表之软弱和让步之多,在许多方面比150年以前的中国谈判代表表现得还差。[8]

漫长的入世谈判有几个关键的转折点。中国于1986年正式申请恢复GATT的席位。GATT还为中国复关建立了工作委员会。在最初几年,中国复关谈判似乎进展顺利。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东欧集团的解体,西方国家几乎共同采取了对中国的严厉立场,拒不承认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不愿给予中国发展中国家享有的条件。中国70年代恢复联合国席位,是发展中国家努力的结果。按毛泽东的话讲,是第三世界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然而,仅仅在十多年以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入世谈判中,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站在中国一边,它们同意对中国进行具有歧视意义的区别对待。没有得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是中国入世谈判的主要败笔,使中国在与西方强权的艰难谈判中倍感孤立无援。中国和大国交往,没有得到大国的平等对待,却失去了许多第三世界的朋友。中国失去发展中国家待遇是中国入世谈判的第一个挫折。中国本来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时是,现在也是。这本来就不是一个谈判的问题。

到了1994年乌拉圭回合以后,GATT变成了WTO。在美国的主导下,西方国家增加了对中国的要价,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体制和政策改革、金融服务、农业等关键领域。入世不再是简单的贸易问题,而成了别人推动中国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放弃产业保护的经济战争。从1994年开始,西方国家就把中国内部的经济改革、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等内政问题当成了谈判内容。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道路、中国十几亿人民福利、几千万国有企业职工的利益、几十万家国有企业的前途、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国有资产,都成了别人放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中国的经济主权,成了别人争夺的对象。关系中国前途的许多决定,居然是在与强权的谈判中界定的!有些国家居然通过入世谈判,把手伸得长长的,伸进了中国经济内政,俨然一副当家作主的样子。西方把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目的,就是要按照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来改造中国,想通过WTO把中国推向私有化、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放弃产业保护、丧失科技创新能力的道路上。

1999年,美国把炸弹扔在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当时的中国总理访问美国,进行让美国“出气”的外交。然而,美国总统在最后一分钟,拒绝了中国入世的双边协定。最后中国终于入世,但是中国被迫在几乎所有实质性方面放弃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却不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入世的。中国入世承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市场进入。通过大规模降低关税和废除非关税壁垒,更大程度地开放中国的市场,承诺允许外资进入中国的服务领域,主要是银行和金融领域;另一类是行为规则。它规定了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打交道的方式。

在这场谈判中,美国实际上主导了西方对中国采取不断强硬的立场。美国宣称,只有在其所主张的苛刻条件下,才会支持中国入世。中国是按符合美国利益的条件,而不是符合中国利益的条件入世的。早在1990年,美国贸易代表就节外生枝,越过工作小组,采取单边主义,告知中国,最后文件必须包括许多工作小组没有讨论的问题。十几年的谈判过程表明,这种不平等的交往与围堵实际上没有什么差别,实际上就是另一类形式的围堵。(www.daowen.com)

中国融入世界的条件是苛刻而不平等的条件,中国入世协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贸易和商务协定,里面有很深的战略用心。从美国历史上看,美国有在商务协定下追求国家战略的传统。例如19世纪初期和大英帝国签订的《杰伊条约》、1818年战争的条约、19世纪下叶和中国签订的那些“门户开放”的条约等,从来不是单纯的商业条约。在谈判和签订这些商务条约时,眼睛不能只看是商业利益,脑中不能只想商业利益,要有大战略。世贸条约透出了什么大战略?

粮食战略。在许多敏感农产品上,中国被迫接受的关税水平甚至低于日本水平,中国还承诺开放重要农产品市场。像小麦玉米大米大豆棉花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产品上,中国做了大量的承诺。[9]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中国8亿农民的利益,要求中国不给农业出口提供任何补贴,要求中国承诺对国内农业的补贴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要求中国改革粮棉供销体制。美国却对自己的农场提供大量的补贴。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每年对农业出口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补贴,却要求中国降低农业关税,废除国内农业补贴。中国农民人口众多、收入相对低下,农业依然是中国最重要的产业,发达国家对中国农民的这种歧视,很难说没有别的战略用心。假如中国严格遵守关于农业的条款,将导致更大的分配不公,甚至导致社会不安。WTO针对中国农业的条款,是影响中国社会安定的不公平条款。中国有13亿人口,粮食问题从来是中国的战略问题。限制中国农业政策的目的,是要让中国失去粮食自给能力,依赖世界市场布热津斯基指出,中国社会内部的紧张和粮食是制约中国崛起的重要武器。对中国农业的施压,可以一石二鸟。

安全战略。电信产业一直是美国的战略产业。现代战争中,打击一个国家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打击其通信系统,瘫痪其指挥协调系统。通信系统是关系国家安全、保密和公民私有权的关键系统。通信系统是一个国家的神经中心。让外国人控制通信系统,将危害国家安全。美国在两次伊拉克战争和巴尔干战争中,都首先集中打击对手的电信系统。美国从来不允许外国企业加入美国的通信系统,却要求中国允许外国企业对中国通信产业拥有高达49%的份额!假如中国严格遵守这一条款,将给中国安全带来长远的隐患,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安全独立。WTO针对中国通信产业的条款,是涉及中国安全领域的不公平条款。安全战略还表现在对高科技的垄断和压迫中国实施高科技零关税上。在日本一篇中我们已经看到,美国是如何看待国家安全和高科技的。打击中国高科技上的自立,就是直接打击中国防务能力的提高。

金融战略。中国被迫承诺全面开放中国的金融和银行体系,实行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导致数以万亿计的国际金融资本在不同国家间自由流动,增加了私人资本的自由和权力,降低了各国政府的金融主权和经济主权,尤其是削弱了发展中国家政府(央行)对汇率控制的能力和监控资本流动的能力,大规模增加了国际投资者、投机者的影响。尤其是美国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评级机构、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控制作用越来越重要。金融全球化将彻底改变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美国金融资本的权力将越来越大。拉美、日本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教训表明,金融体系全球化程度越高,宏观经济稳定越脆弱;金融体系越开放、越脆弱,金融风险的可能性越大。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开放的金融体系中,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注定是不安全的:(1)美元是安全货币,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本就会流向美元。从这个角度看,其他货币永远可能是金融资本阻击的潜在对象。(2)美元基本不具有汇率风险,而其他货币则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债务风险。这更加深了美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中国金融体系的不安全性。(3)由于美国资本市场规模巨大,而国际游资又主要是美元,国际游资对美国的冲击相对较小;而中国由于资本市场规模较小,国际游资的自由进出将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4)这些国际资本的中心主要在美国,这些国际游资又主要受美国金融中心支配。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美国有能力通过金融资本发起对中国的金融战争。(5)由于美国金融企业(在危机以前)实力雄厚,可以通过掠夺式竞争来抢占中国金融市场,打击中国金融机构。中美金融体系的这种不对称性,注定中国应当建立一种不对称的金融体系——一种强调政府管制的金融体系,而非全球化的金融体系。在这种不对称下,金融全球化对中国而言,是一次无法获胜的战争。

技术战略。世贸条约从三个方面打击中国的科技发展:(1)知识产权保护。(2)西方强迫中国同意将进入中国市场和技术转让分开。在入世以前,中国要求进入中国市场和投资中国的外商,必须对中国转让技术和实现某种程度的产业国产化。在世贸条约下,进入中国市场和对中国投资,不再受到技术转让和零部件国产化的限制,不必提供相应的研发投资。这迫使中国第一次以公开的、国际法的形式同意放弃通过开放政策获得先进技术的发展战略。这项条款,撕破了全球化所有温情脉脉的面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和投资中国的目的只有一个:占有中国市场。以上两条,实际上把西方国家对中国长期的技术封锁合法化。(3)打击中国科技创新。一方面通过世贸条约为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提供法律基础,另一方面毫不手软地打击中国在关键领域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例如,中国曾在2004年宣布在中国境内采取WAPI标准。采用这种新标准,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标准,将有助于在这个领域内形成中国自主技术和知识产权,破解西方的技术垄断。西方国家的五大跨国公司(摩托罗拉、AMD、英特尔诺基亚思科)担心在新标准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会打破它们在中国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优势,从而打破它们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它们马上开始公开抱怨。布什政府和国会开始施加巨大的压力,甚至威胁终止对中国的芯片出口。最后迫使中国放弃WAPI标准。这一事件表明,所谓自由竞争是何等虚伪,西方跨国公司和政府为了打击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为了自己的技术垄断,居然直接干预中国的经济主权,到了何等不择手段的地步。

体制战略。世贸条约最不平等、对中国的未来影响最深的是,西方企图迫使中国实施新自由主义的改革,企图使中国放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实行私有化。这就是为什么,十几年的谈判就是四个字“市场经济”。这种融合是一种体制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