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行的市场化为资产泡沫提供了前提。在日元升值和持续升值的预期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人类历史上堪称奇迹的资产泡沫。吹大日本资产泡沫的资金来源有二:一是日本国内资金。转型后的日本银行在利润动机的推动下,争先恐后给投机炒作发放贷款。二是国际资金。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金融改革开放了资本项目,国际资金来去自如。这两项都要拜改革之赐。
日本的金融改革,一方面给日本银行注入了利润冲动,另一方面导致传统的大企业客户纷纷奔向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银行业务的部分对外开放,使日本银行业面临内外夹击的困境。生存压力和体制变革改变了银行的商业行为。为了追求业务和利润,银行开始大量投资于远离资本市场的中小企业,大规模投资房地产。住房贷款成了银行主要的新增业务和利润来源。《广场协议》导致房地产升值预期和日元升值预期,大批国际金融资本纷纷“寻租”,涌入日本房地产市场,推动日本房屋价格大幅度上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住房贷款被银行当成优质业务。到后来日本银行肆无忌惮地发放投机贷款,资产泡沫进一步泛滥。
日本银行的市场行为带来了许多后果。其中主要有五个方面:推动资产泡沫、加剧二元经济、导致实体经济衰退和创新下降、引发单纯数量扩张的增长模式和实行大规模的海外投资。
银行行为的改变加重了日本固有的二元经济,妨碍了内需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由于银行和实体企业的分离,银行不再像过去一样关心企业的需要。日本银行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财团内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再接受日本大藏省的指令,日本银行业的目的是要创造大规模的会计利润。在利润动机的推动下,银行行为开始出现两极转变:一方面大量增加房地产和其他投机性的贷款;另一方面大量削减对内需产业和高风险新兴产业的贷款。结果在资产迅速泡沫化的同时,内需产业、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投资严重不足,从而加剧了内需产业的萎缩,抑制了科技创新。经济的二元化现象更加严重。
汇率升值和汇率升值的预期、汇率的动荡不安和资产泡沫的膨胀,增加了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投资实质产业的热情,也进一步降低了银行支持企业投资的贷款热情。日本实体经济的衰退,实际上开始于日元升值、银行转型时期。在长达5年左右的资产泡沫中,日本的资源被大量引导到投机上面,大量资金涌入证券、房地产等投机性高和流动性高的市场,结果导致基础投资不足、内需产业投资不足、内需不足、科技投资不足、科技创新不足等,这些弊端为日后漫长的衰退埋下了伏笔。(www.daowen.com)
内需产业的投资不足、科技创新的弱化和基础设施的相对萎缩,导致日本经济的增长方式向数量扩张的道路上滑行。当时日本的GDP虽然以比许多发达国家高的速度增长,但是日本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大规模的投资推动,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推动。它需要投入35%的GDP来取得别的国家只需投入25%的GDP的增长率。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投资回报率降低。为了维持相同的经济增长,需要越来越多的投入。日本经济开始出现结构性危机,开始滑向数量扩张的道路。日本经济从此难以再造奇迹。
对实体经济失去热情的日本银行,大规模地追逐资产泡沫,发放了大量的房屋贷款和其他投机贷款。在银行和外国资金的交相推动下,自1986年产生的日本泡沫经济像脱缰的野马,日本房产和股市频频打破世界纪录。1986年,日经指数只有12 000点,到了1989年下半年,达到39 000点,涨幅超过300%。房地产也不甘落后。有人估计,在日本房地产泡沫顶点时,东京房地产总市值,超过了全美国房地产总市值!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像龙卷风一样,吸走了银行的大量贷款。这些建立在不动产泡沫基础上的贷款,大部分在后泡沫时代成了不良贷款、呆账、坏账等,彻底败坏了日本银行体系。从这个角度上讲,日本的资产泡沫和后来日本银行体系几乎全面破产的危机,是金融改革的直接后果。
日本银行在吹大资产泡沫的同时,也吹大了自己的资产和利润。房地产泡沫形成,信用极度扩张,日本银行业资本急剧扩张。房地产价格似乎没有止境地往上涨,银行利润频频高升。金融改革在解放资本、解放银行的同时,似乎也解放了银行的经济效益。新自由主义的金融自由化,似乎果然创造了奇迹。银行利润极度增长,银行股价格迅速上升。银行股成为最诱人的股票,银行业不断报出令人炫目的盈利和同样令人炫目的增长率,将银行的市值不断推向高峰。日本银行和金融企业迅速成为全球金融的超级明星,许多日本金融机构一跃成为国际金融界的风云霸主。1980年,日本银行在世界前十名中只有一家,1988年囊括前十名。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银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遍布全世界,全球十大商业银行皆是日本银行。日本银行和企业在股票泡沫中,发行股票如同印刷钞票。日本银行和企业走向世界,到处投资、收购和扩张。
为了缓解日元升值的压力,日本政府一方面实施低利率政策,另一方面鼓励日本银行到海外发展。这一政策的出发点很简单:据说日元升值的压力是日本的美元储备太多,从市场供给关系看,降低日元升值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日本的美元储备。对外投资是减少美元储备的最佳方式。于是日本政府大力鼓励和推动企业尤其是银行发展海外业务,大规模发放海外债券。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银行业在海外大力扩张的10年。日本银行尤其对美国市场感兴趣,日本银行在美国发放的贷款曾经达到美国全国新增贷款的17%。[1]日本在美国的投资如此巨大,以至于有人认为日本银行可以影响选举、影响利率。许多人担心日本银行不仅会控制美国金融,而且会控制世界的金融命脉。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期,商业不动产贷款引爆了美国银行危机。日本在美国发行和购买了大量的商业不动产贷款,这些贷款基本被美国银行危机冲洗干净。日本银行在给美国金融危机买了单以后,加剧了自身的危机,最后黯然离开美国。大规模对外投资的结果,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内需投资的不足、产业的萎缩、创新能力的弱化,成为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之一。而日本银行和企业能大规模移资海外,同样是金融改革的结果。
日本的危机是金融改革带来的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