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废除开启了金融全球化进程。日本金融改革是世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日本开始了渐进的金融改革,要构造一个市场化、自由化和开放化的金融体系。日本开始了向“现代金融”的进军。历史表明这是一场漫长而痛苦的进军。改革之前,日本拥有堪称模范的银行体系。日本传统金融体制以银行为主体,日本传统企业体制以银行为中心。日本金融改革工程浩大,其核心却是将银行推向市场。日本银行的市场主体化,不仅是改革传统金融体系的核心,也是改革传统财团体制的核心,从而摧毁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银行地位的这种结构性变化,是导致资产泡沫和持续衰退的主要原因。
要了解日本的银行体系改革,有必要回顾一下日本银行业的历史。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对银行实施放任自流的政策,极少政府管制和自由竞争体系是日本银行工业化初期的特色。到了20世纪20年代,尤其是大萧条年代,日本出现了一系列银行危机。严重的银行危机,使日本政府从此对银行业实施严格的管制。这种管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一步加深,银行的基本功能是为战时的经济和政府开支筹措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占领日本。美国占领时期,并没改变这种政府管制的状况,制定的某些改革措施还强化了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控制。例如,基于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ll Act),日本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严格分开。
日本传统的金融体制以银行为中心,资本市场极不发达,证券(股票和债券)市场相当初级。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都在大藏省的严格管制和监督下。整个金融体系实际上是日本政府达成政策目标的经济手段之一。大藏省通过直接的、间接的指导或指令,如行政指南、价格设定、竞争限制等,来引导银行的行为。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而不是资本市场支撑高速发展。规避风险的消费者将钱主要存在银行里面,而不是投资于资本市场。日本银行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日本银行在企业体制中处于中心地位,其首要冲动不是盈利,而是政府的经济目标和财团的整体利益。
日本传统银行设计,体现了防止金融风险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思路。日本银行分为大银团和小银行。前者主要是城市银行、信托银行和长期信贷银行,它们主要给大企业提供贷款;而后者则包括信用社、地区银行和互助储蓄银行,主要给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这种银行体制的核心是确保金融安全和推动经济发展。为了避免由竞争带来的金融风险,政府控制存贷利率差,利率竞争是不允许的。这种由政府确定的存贷利率差,保证银行体系能够盈利,从而保护了存款者和股东。日本银行体系还曾经有一种所谓的“护航(convoy)体系”,这种体系保障所有银行的资产以几乎同等的速度增长,避免竞争。
这不是一种竞争的体系,而是一种强者有责任保护弱者的体制。陷入困境的小银行将会被并入大银行。合并以后,其股东、职工和存款者的利益都得到保障。银行业的准入和准出都受到严格控制。这套系统曾经相当安全和成功,它不仅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成功防范了风险。在日本金融改革以前,除了几个孤立的小银行外,几乎没有银行失败的例子。
这是一种顾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体制。在这套银行体系下,企业得以获得低息贷款,银行得以保障利润。由于没有竞争带来的风险,银行自有资本的需要相对较低,金融风险被限制在最低限度。
这种银行体制受到太平洋另一边的盟友的指责。许多美国学者、记者称日本的这种银行体系为封建体系。美国政商两界对日本施加持续而巨大的压力,要日本将银行体系市场化,甚至认为日本整个经济体系改造的关键是银行金融体系的改造日本国内也有一种声音要求改革日本的银行体系,使日本成为像美国一样的世界资本金融中心。由于政府与银行间的关系,要改革日本的银行金融体制,必须改革其行政体制。为此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还成立了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的“行政改革研究委员会”。
日本传统经济体制的核心是银行体系,是银行和企业的关系。要彻底摧毁“日本体制”,而彰显“美国体制”的优越性,关键就是改造日本银行,切断银行和企业的传统关系,让日本的银行转型为被利润动机推动的“现代银行”。日本银行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和全球化。
日本金融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要彻底把银行和金融体系从实体经济中剥离出来,将银行和金融体系的功能从服务实体经济中剥离出来,使银行和金融异化为独立于实体经济的市场主体,开始为自己、为自己的利润而生存。日本的银行改革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场协议》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开始银行改革的发轫期。这个阶段的重点是以下几点:(www.daowen.com)
第一,培育资本市场。主要是培育债券市场。1975年,日本大藏省放开了企业发行债券的限制,日本长达30多年的金融改革从此揭开序幕。以前政府允许大企业和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企业发行债券,现在几乎所有达标的企业都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日本还放开“回购协议”(repurchase agreement)等短期融资市场,允许日本企业在海外发行无担保债券(unsecured bond)。1975—1985年的11年间,日本相继允许企业发行无担保债券、非抵押可转换(成股票)债券(unse-cured convertible bond)、担保债券(warrant bound)、债券期货等。资本市场的培育,使日本企业得以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筹资,从此不再单纯地依赖银行。企业和银行的分道扬镳从此开始。资本市场开始作为银行的竞争者,与银行争夺银行的传统客户——企业。
第二,培养现代银行。日本力图将银行改革成以利润为中心的“现代企业”。利润动机是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核心。日本银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改革以前,长期扮演经济政策的服务者的角色。它的主要责任不是会计利润,而是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日本的金融改革试图为日本银行注入利润动机,银行的目的不再是财团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必须赚取会计利润。与此同时,日本放开了类似于定期存款(CD)的利率。
第三,开放外汇市场。在1980—1984年间,日本逐步放开严格控制的外汇市场。日本于1980年修改了《外汇和贸易管制条例》(Foreign Exchange and TradeControl Act)。新条例与旧条例的根本不同是:旧条例原则上禁止自由的外汇交易;而新条例则允许外汇的自由交易,除非政府明令禁止。外汇市场的开放在1984年达到了阶段性的高峰,日本允许外汇投机的存在。在改革前,日本的外汇交易必须以真正的需要(real demand rule)为基础。诸如对外贸易的需要等,就是所谓真正需要。1984年的改革废弃了这一要求,外汇交易可以是纯粹的以交易为目的的交易。改革前后的根本差别是:改革前外汇交易为经济服务;改革后外汇交易可以与实体经济活动无关,外汇投机从此成为可能。日本还相继允许外国机构在日本发行以日元为基准的债券和以外国货币为基准的债券,开放互换协议(swap agree-ment)和外汇期货对冲(hedging of forward foreign exchange transaction)。外汇市场的自由化和开放,为资本大规模自由进出打下了体制性基础,为后来的大规模日元升值埋下了伏笔。外汇市场的改革,为日本银行向外扩张和外国资本在日元升值过程中投机创造了条件。
这一系列的改革使日本银行开始转型为“现代企业”:
第一,日本银行地位的改变。日本银行从大藏省的“指导下”解放出来,得以作为市场主体“自由”从事业务,银行被“自由化”。
第二,日本银行功能的转变。日本银行从支持服务经济、从政府实施经济政策的工具,转化为利润中心。利润冲动被改革注入了日本银行的肌体里,银行被利润化。
第三,银行与企业关系的改变。改革前银行是日本企业体制的中心,银行扮演企业主要的资本提供者和监督者的作用。一系列资本市场的改革,使企业开始脱离银行而转向资本市场。
第四,银行业务的改变。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日本银行失去了大量的传统客户(企业)。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使日本企业开始大规模以债券融资。资本市场为了与银行争夺客户,提供了较低的利率,结果导致大批的企业离开银行。银行业因此而失去了许多传统客户,日本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利润压力。利润冲动迫使银行寻求新客户、新业务,以抵消传统客户的流失。银行业被迫从产业贷款向其他贷款(如不动产贷款)转向;从推动经济发展到追逐利润转变。从此以后,不动产或房地产贷款取代产业贷款,成了日本银行的主要新增业务。
这一系列金融改革是对日本传统企业体制的致命打击。企业和银行开始分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开始与银行自身的利益分家,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企业体制开始解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