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用痴呆学:揭示痴呆细胞和动物模型

实用痴呆学:揭示痴呆细胞和动物模型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五章痴呆的细胞和动物模型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痴呆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是近20年来神经科学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而大多数的研究需要借助疾病模型来进行,痴呆模型的建立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也是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痴呆的模型,包括细胞模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各种制作方法的优劣和进展。

第十五章 痴呆的细胞动物模型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痴呆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是近20年来神经科学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而大多数的研究需要借助疾病模型来进行,痴呆模型的建立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也是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痴呆的模型,包括细胞模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各种制作方法的优劣和进展。

一、细胞模型

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脑内特征性病变主要为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皮层海马等区域神经元的缺失,为了研究AD的发病机制,寻找防治AD药物作用的靶位点,人们建立了大量的细胞模型来模拟AD的特征性病变。常用的老年性痴呆细胞模型有如下几种。

(一)模拟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细胞模型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eptide,Aβ)是AD特征性病理改变之一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在AD病理发展和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Aβ由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分解而来。

1.模拟血管淀粉样蛋白沉积的细胞模型外皮细胞(perieyte)可以合成和代谢APP,产生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补体等。Verbeek等[1]从成人脑组织中分离出外皮细胞,以研究淀粉样蛋白与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后又比较Aβ1-40对不同基因型ApoE的外皮细胞的毒性,发现ApoEε2/ε3基因型的外皮细胞比ε3/ε3或ε3/ε4基因型的细胞对Aβ1-40有更强的抵抗力,而ApoEε4/ε4基因型的细胞死亡率最高。结果显示ApoE4可增加AD发病几率。而ApoE2有相对的保护作用[2]。此模型可用于研究脑血管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机制。

2.用于研究淀粉样蛋白纤维形成机制的细胞模型AD的病理标志之一是在患者脑内形成淀粉样蛋白纤维的沉积,而淀粉样蛋白纤维的主要成分为Aβ42,后者来源于大分子的膜结合糖蛋白——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虽然一般认为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源于APP的异常降解过程,但详细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在APP的C末端片断包含有Aβ42及胞浆区域,并具有自我聚集的倾向,Maruyama等将编码APP C末端100个氨基酸残基的cDNA转染人COS-1细胞,在此转基因细胞的核周区发现了包涵体样的沉积,与抗C末端的APP抗体或抗Aβ的特异性抗体有较强的免疫反应,并且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核膜及其周围有直径为8~22 mn的珠状或螺旋形淀粉样纤维的聚集[3]。此转基因细胞系提供了一个可研究脑淀粉样蛋白生成过程的分子基础的细胞模型。

3.用于研究Aβ生成和释放的细胞模型Aβ可在胞内不同位置生成.形成了含Aβ的两个池:分泌池主要包括Aβ31-40,胞内池(不分泌)主要包括Aβ1-42。Aβ的生成可受APP基因、PS基因的突变或其他一些因素(如能量代谢障碍、胞内钙离子增高、PKC激活等)的诱导而增多。人类APP695 cDNA或APP751 cDNA转染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简称SY5YAPP695或SY5YAPP751,它们可稳定表达人类野生型APP695或APP751[4],因而在这些转染细胞的培养基中用免疫沉淀的方法可测得Aβ(4 kD)和sAPPα(90~100 kD),利用这种转染APP异构体cDNA的细胞系可以研究Aβ产生增多的机制[5],并可用于寻找拮抗Aβ生成和释放增多的药物。

4.用于研究Aβ神经毒性的细胞模型Aβ可引起膜脂质过氧化、葡萄糖摄取和利用降低、Ca2+超载等病理生理状况,发挥神经毒性作用。用聚集的Aβ1-40或Aβ1-42损伤人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系HCN-1A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或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可模拟AD患者脑中Aβ导致的皮层和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可通过形态学观察、生长活力、LDH漏出率和钙黄绿素(Calcein)及相关指标观察神经细胞损伤的情况及判断药物的药效。

此外,以下一些细胞系也是基础研究常用的Aβ诱导的老年痴呆模型细胞。

PC-12老年痴呆模型细胞:PC-12细胞为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克隆化的细胞株,具有典型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特征,表现出神经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化学特性,对神经生长因子(NGF)有可逆的神经元显形反应,不合成肾上腺素。一定浓度的Aβ25-35、Aβ1-40等可引起PC-12细胞凋亡或抑制细胞突起,也抑制ATP酶的活动导致ATP合成受阻,可直接损伤细胞膜引起Ca2+大量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死亡。

由Aβ诱导的NG108-15细胞老年性痴呆模型:采用Aβ1-40或毒性片段片段Aβ25-35诱导培养的NG108-15神经细胞也可以建立了AD细胞模型。NG108-15是小鼠成神经细胞瘤与大鼠神经胶质瘤的杂交瘤细胞,在十二烷酰佛波酯(TPA)和二丁酰环腺核苷酸(diBu-cAMP)诱导刺激下,向分化方向发展,显示出神经细胞的功能和性质,NG108-15细胞膜上存在多种受体,如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乙酰胆碱受体、阿片受体和ATP特异的P8 purinergic受体,因此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受体后信息传递机制和兴奋性神经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模型[6]

另外,还有由Aβ诱导的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的细胞老年性痴呆模型。

(二)模拟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的细胞模型

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是AD的另一个特征性病理改变,NFT存在于神经元的胞质中,由双螺旋细丝(paired helical filaments,PHF)组成的,而PHF是由过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和泛素构成。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可使微管骨架遭到破坏,轴浆转运受阻,进而导致突触的丧失和神经元发生退行性病变。

1.用于研究微管相关蛋白tau过度磷酸化的细胞模型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是由于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失衡所致,蛋白激酶的活性增强或蛋白磷酸酶的活性降低都可导致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7]

(1)通过激活蛋白激酶建立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细胞模型用NGF、丁酸钠(Na-butyrate)等激活激酶的方法可在IMR-32细胞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TR14、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中诱导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在蛋白激酶GSK-3β转染的细胞内也发现了与AD相似的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产生。

(2)通过抑制蛋白磷酸酯酶建立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细胞模型冈田酸(Okadaic acid,OA)是一种磷酸酯酶抑制剂,它可以选择性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酯酶1A和2A,可诱导IN-5、TR14、NT2-N等细胞系和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皮层细胞出现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并可导致细胞的轴突回缩,甚至可以引起细胞死亡。

(3)本身具有高度磷酸化tau蛋白的神经细胞系Tanaka报道在SH-SY5Y细胞系中,tau蛋白在tau-1、Ser-199/202、Thr-231、Ser-396及Ser-404等位点是过度磷酸化的。磷酸化的tau蛋白沉积在核周体和突起中,而未磷酸化的tau蛋白则存在于核内。该细胞系可用于研究AD患者脑中微管的变化。

2.用于研究PHF形成的细胞模型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IMR-32 K在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时,可持续表达一些对PHF的抗体反应阳性的物质,在细胞的核周质和轴突纤维中聚集着不连续地排列着的纤维,这些纤维有时会形成扭转的二聚体,呈现的空间构型与AD患者脑中神经元的PHF很相似。因此,IMR-32K细胞系可用于研究PHF的形成。另外,该细胞系还产生APP,并在培养基中可检测到分泌型的sAPP。因此,该细胞系可同时用于研究PHF的形成和APP的表达和水解,还可用于研究Aβ和PHF形成的可能联系[8]

(三)与早老素相关的细胞模型

AD可分为散发性AD(sporadic AD,SAD)和家族性AD(familial AD,FAD)。FAD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AD发病相关的基因有APP基因、早老素基因1(PS1)和早老素基因2(PS1)等[9]。早老素(Presenilin,PS)是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基因,在外周组织和脑内均有表达。早老素行使多种生物学功能,除了是γ-分泌酶的活性基团,还参与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研究发现约90%的FAD患者中出现早老素基因突变,已明确的与FAD相关的早老素PS1突变约有140种,PS2仅有10种突变[10]。突变型(M146L)PS1就是常用的一种AD模型。

(四)模拟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的细胞模型1.与胆碱能神经活性下降有关的细胞模型在AD患者脑中,新皮层、海马等部位的胆碱能神经元大量丢失。因此,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从而提高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仍是目前治疗AD的主要途径[11]

虽然许多细胞系有AchE的表达,但AchE的

构型及各构型之间的比例与人成熟神经元差异较大。而人恶性畸胎瘤细胞系(NTERA 2)可被诱导分化为有丝分裂后期的中枢神经元表型,至少可表达类似于人脑的两种AchE构型(G1和G4),并与原代培养的中枢神经元的AchE特点相同。该细胞系可用来研究人神经元AchE的表达、代谢和释放的调节,并可用来评价抑制AchE生成和释放的药物的药效[12]

2.谷氨酸致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兴奋性氨基

酸(EAAs)毒性学说是近年来提出的关于AD发病机制学说之一。在哺乳动物体内,EAAs主要包括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谷氨酸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正常兴奋性递质,许多神经活动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记忆)的完成,都需要谷氨酸的参与。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显示,EAAs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在很多神经系统疾病中,EAAs尤其是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不可忽视。从急性损伤,如脑卒中、脑外伤、癫痫,到慢性神经变性过程,如亨廷顿病、肌萎缩侧索硬化,都与EAAs介导的毒性密切相关[13]。EAAs毒性是各种致病机制的最后通路,而在临床实践中,EAAs受体非竞争性阻断剂美金刚(memantine)在治疗AD中的有效应用,更为EAAs毒性在AD发病中的作用提供了证据[14]

根据EAAs毒性学说,升高的EAAs通过和突触后特异性受体(主要是NMDA受体)结合,使得突触后细胞膜上由NMDA受体组成的离子通道开放,离子通透性增加,一方面使钠、水潴留,引起Cl-和水的被动内流,细胞内外渗透压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神经元及胶质细胞肿胀;另一方面,膜电位去极化,钙通道开放,Ca2+超载引起级联反应而导致迟发性神经细胞损害。相应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花生四烯酸堆积,前列腺素、白三烯等产生增多,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形成;激活蛋白酶Ⅰ、Ⅱ导致细胞骨架降解,形成黄嘌呤氧化酶,自由基剧增;蛋白激酶C的激活促使长时程Ca2+内流增加;核酸内切酶激活分解DNA片段,造成既有单链也有双链结构的破坏等。在以上各种途径的综合作用下,神经细胞不断受损或死亡,可能最终导致了AD的发生[15]

谷氨酸可剂量依赖性地损伤许多神经细胞系和原代培养的皮层、海马神经细胞它可使胞内钙离子升高,并可阻断胱氨酸的摄取和诱发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缺失,引起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发PHF形成,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因此谷氨酸致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可提供一个药物筛选的细胞模型[16]

(五)用于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的细胞模型

载脂蛋白E(ApoE)基因与迟发型AD和散发型AD的发病有关,ApoE有三个等位基因,即ε2、ε3、ε4。在AD病人典型的老年斑、血管淀粉样蛋白沉积、NFT中,均可见ApoE的沉积,ApoE异构体在体外与Aβ和tau蛋白有不同的结合特性。利用初期的ApoE异构体转染的BHK-21细胞系发现初期的ApoE2、ApoE3和ApoE4在生理条件下可与Aβ1-40反应。并且发现ApoE单体-Aβ复合体形成效率的顺序为ApoE2>ApoE3>>ApoE4,而ApoE4和迟发型AD发病有关,ApoE2有相反的作用,这表明ApoE的异构体与Aβ的结合效率与迟发型家族性AD的发病危险性呈负相关[17]。另外,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和视黄酸分化的人NTera2/D1细胞系表达ApoE3,而另一种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Kelly表达ApoE3和ApoE4两种异构体。这些细胞模型可以用于研究不同异构体的ApoE对其他因素的影响[18]

除上述模型外,用氧自由基、铝、汞等损伤神经细胞系来模拟AD患者体内的一些病变,用来研究这些因素在A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概括起来,阿尔茨海默病的细胞模型不外乎分为两大类:其一为表达老年性痴呆发病关键物质的细胞,具体包括:①表达老年性痴呆的关键性致病物质Aβ的前体蛋白(APP)和相关分泌酶,并能分泌Aβ的细胞。②具有高度磷酸化tau蛋白的神经细胞系。③表达突变早老素的细胞如突变型(M146L)PS1。④表达不同ApoE异构体的细胞系,如前面提到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和视黄酸分化的人NTera2/D1细胞系表达ApoE3,而另一种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Kelly表达ApoE3和ApoE4两种异构体。其二为由Aβ或其他参与AD发病机制中的关键性物质包括兴奋性氨基酸、干预后诱导产生的能够反映老年痴呆病理生理改变的细胞。

AD的细胞模型是进行发病机制研究的很好的工具,选择合适的细胞模型可以使我们在机制的研究中得到更有说服力的结果。

二、动物模型

(一)血管性痴呆的动物模型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疾病,如急性或慢性脑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脑组织损害,继而产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智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随着脑血管疾病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V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建立理想的可复制的可靠VD动物模型是研究VD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措施和疗效评价的关键。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引起VD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大多数的VD动物模型建立在脑缺血的基础上。

1.血管阻断VD模型

(1)四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模型(4-VO) 1979年Pulsinelli[19]首创4-VO模型,最初方法是电凝双侧椎动脉,然后分离双侧颈总动脉(CCA),用手术缝线打活结,次日动物清醒状态下拉紧活结,致全脑缺血,但是动物全脑缺血情况下常常难以存活,以后出现改良的4-VO法,称为4-VO改良法[20],方法是先永久性阻断双侧椎动脉,再用微血管夹可逆反复夹闭双侧CCA,是全脑反复缺血再灌注模型,每次夹闭和间隔的时间各家有差异,大致为夹闭持续时间3~5 min,间隔0.5~1 h,共夹闭3次[21~24]。4-VO改良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VD造模方法之一。其优点为:其制作过程与VD的发病机理(反复脑缺血)相接近,病理改变较为充分、明确,海马、丘脑、尾状核、皮层记忆区受损严重,且缺血后生理指标稳定,无明显的肢体运动障碍。缺点为:手术复杂,制作有一定的难度,创伤大,动物的死亡率相对较高。

(2)两血管阻断模型(2-VO)

1)永久性结扎模型:是经典的两血管阻断模型,将实验大鼠麻醉后,颈部正中切口,分离双侧CCA后用手术缝线作永久性结扎,缝合伤口,造成一种慢性脑低灌注状态,是两血管阻断的经典模型[25]。优点为:制作简单,创伤小,重现性好,死亡率低。缺点:仅结扎双侧CCA,由于大脑动脉环的代偿作用,侧支循环的建立,难以达到理想的脑缺血,从而影响模型的可靠性;再者造模需要的时间长,范文辉等报道手术后2~4月水迷宫实验显示学习能力下降;而且动物难以长期存活。

2)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是用小动脉夹反复夹闭双侧CCA恢复再灌注。优点:手术简单,操作容易,重现性好,模拟了人类短暂脑缺血发作过程,且动物死亡率低。缺点:缺血和再灌时间的长短同实验结果有密切的关系,多用于急性脑缺血的研究,不宜长期观察。

许多研究者在上述基础上对2-VO进行了改进,称为改进的2-VO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两血管阻断+尾端放血VD模型:此方法主要用于制作小鼠VD模型。基本方法为阻断CCA加上尾端放血。具体操作为用丝线结扎双侧颈总动脉20 min,再灌注10 min后再次结扎20 min,然后在小鼠尾端1.5 cm处剪断尾部进行放血。2-VO+尾端放血可有效制作脑缺血模型,降低动物学习记忆能力。为保证动物的存活放血量应控制在10%以内,术毕应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 ml以补充血容量[26,27]

两血管阻断+高脂饲养:通常将大鼠先用高脂饲料喂养,在造成大鼠高血脂的基础上再结扎双侧CCA或反复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进行性和长期性的学习功能障碍。具体方法可参照以下将实验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证实其血脂已经升高后再用2-VO法,缺血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3次,每次10 min,每次间隔10 min,之后缝合伤口即可[28,29]。本改良法符合患者发病的病理基础,与实际具有较大的相似度。

两血管阻断+硝普钠降压法:大鼠双侧CCA反复夹闭并再通,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降低血压。王蕊等观察到术后7 d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可见明显的变性、死亡、丢失,而CA3区细胞未见明显的异常;无明显的运动系统损伤表现,存活率高。利于缺血及再灌注后能量代谢、神经递质代谢、组织病理的研究。缺点:硝普钠注射量的准确、可靠以及环境温度的恒定都很重要,否则会对血压造成影响,进而影响造模效果,如果注射不准确或注入不到位会影响降压的效果,最终影响造模的效果,而环境温度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降压效果[30]

(3)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普遍被认为是局灶性脑缺血的标准动物模型,与临床上患者半球局灶性梗死高度近似。

1)大脑中动脉凝闭模型:是最经典的MCAO模型,Thmaru用电凝器热凝固大脑中动脉(MCA)主干,MCA阻塞后易发生严重的机能障碍,较易获得VD模型。优点:缺血效果可靠,模型动物有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MCA供血区有典型的神经细胞缺血、坏死梗死灶。缺点:创伤较大,需要开颅,脑脊液外漏,使得血脑屏障和脑压发生改变,动物容易死亡[31,32]

2)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是在MCA凝闭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动物麻醉开颅后在MCA上敷吸带有FeCl3溶液的滤纸,待MCA变黑后,取下滤纸,缝合伤口[33]。优点:缺血效果较好,MCA梗死后出现严重的机能障碍。缺点:需开颅,可导致脑脊液外漏,动物死亡率高。

3)大脑中动脉线拴梗死模型:此模型动物是目前最常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是在MCA凝闭模型的基础上为了建立更接近临床发病特点的VD模型改良建立。从CCA切口插线经颈内动脉到达MCA,实现MCA阻塞导致脑缺血[34]。具体方法为麻醉大鼠后,分离CCA、颈内动脉(ICA)及颈外动脉(ECA),结扎ECA与CCA,用动脉夹夹闭ICA远心端后,迅速于ECA与ICA分叉处做一切口,从切口处插入一端加热成光滑球形尼龙线(直径为0.25 mm,据球端2 cm处做标记)。线插人ICA后,于入口处稍稍结扎尼龙线与入口处ICA段,然后松开夹闭ICA的动脉夹,继续插入尼龙线至稍有阻力后略撤回,线插入深度为(18.5±0.5)mm左右时为恰当的MCA阻塞部位,导致MCA供血区缺血,在此结扎入口处,尼龙线处留约1 cm,缝合皮肤。2 h后轻轻提拉所留线头至有阻力,实现大脑中动脉再灌注,造模完成[35]。优点:缺血灶明确、可重复性强,模型动物存在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缺点:操作需要技巧。

2.血管内栓塞VD模型

(1)颈内动脉注射微小栓子模型 从大鼠双侧CCA推注微小栓子经颈内动脉进入颅内至大脑各动脉,而造成多发性脑梗死模型[36~38]。目前国内学者大多采用陈俊抛等[36]根据Kaneko[39]方法改进的多发性脑梗死痴呆(Multi-infartion dementia,MID)大鼠模型探讨抗VD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并从多角度验证了MID模型用于该类疾病研究的可行性。优点:不需开颅,且缺血效果较好,很好的模拟了临床血栓入脑途径。与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双侧CCA结扎致前脑缺血、四血管闭塞致全脑缺血等模型相比,MID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临床MID的行为症状和病理形态学改变[40],更接近于人类自然栓塞现象。MID模型大鼠可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造模成功率高,手术创伤小,是迄今为止用来评价抗VD药物作用及探讨药物作用机制较为常用的动物模型。缺点:操作较复杂,梗死部位和梗死灶大小无法预测。

(2)舌下静脉注入铁粉模型 以颅外安置小磁铁,吸附经舌下静脉注入的四氧化三铁粉,使磁铁区域血管栓塞,建立了VD动物模型[41]。优点:可控制栓子的梗死部位。缺点:实际操作有难度,铁粉在血管内聚集可能会对局部脑组织产生其他影响从而干扰指标测定结果。

(3)尾静脉注入铁粉模型 是在舌下静脉注入铁粉模型基础上的改进,相对于前者操作更简单,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化三铁粉,颅外安置小磁铁,使磁铁区域血管栓塞。具体方法为:麻醉大鼠后,在耳间线嘴侧5 mm,正中线向左旁开2 mm处用自凝牙托水和牙托粉固定一直径8 mm,1 100 Gs磁场的小磁铁。次日再次麻醉大鼠后,用四氧化三铁粉56.4 mg/kg溶于1.5 ml生理盐水,于1 min内经大鼠尾静脉注入,动态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两周后可以导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这一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重复性好、较快导致痴呆的优点,而且在脑皮质、海马组织中可以观察到梗死灶和软化灶,较好地模拟了人类的多发性脑梗死,可用于研究血管性痴呆的病理机制。但是缺点是注入的四氧化三铁不仅进入脑血管,也进入肺、肝中,影响动物的生活质量,也影响日后药物的干预作用[42]

(4)左心室注射液体石蜡模型术 将液体石蜡注入大鼠左心室中,产生多发性脑梗死,而造成大鼠多发性脑缺血模型。手术方法相对较简单,避免了颈部手术。具体方法为将动物麻醉后,用0.25 ml注射器,6号针头于胸骨左缘心跳最强处进针0.5~1 cm,见鲜红色回血后推入0.5 ml/kg液体石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造模后7 d水迷宫实验证实。该模型既是一个急性栓塞的缺血缺氧模型,同时,由于液体石蜡栓子有一个消散过程,因此又是一个慢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此模型的石蜡入脑的途径与临床病理变化相似。缺点:由于此种方法易使石蜡误注入右心室或肺中导致急性肺栓塞,死亡率较高[43]

(5)颈内动脉插入尼龙线模型 颈内动脉内插线,并长时间置留,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此方法可用于长时间研究,可以有效地阻断大鼠MCA供血区的脑血流,缺血效果明显,还可以模拟血管再通后的再灌注情况,相对来讲它不需要复杂的手术操作过程,创伤小,脑缺血损伤程度稳定,术后动物存活期较长,因而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但由于在该模型制备过程中尼龙线堵塞动脉血管的过程是在非直视下进行的,尼龙线入颅后的操作不可控,需要技巧,制备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44]。制作时应注意分离动脉过程中要保护沿着颈外动脉(ECA)、颈总动脉(CCA)走行的迷走神经,避免刺激气管,否则会使大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严重时窒息死亡。

3.高脂血症VD大鼠模型 先以高脂饲料或高脂乳剂喂养大鼠,再以脑缺血再灌注方法造模。模拟了VD发病的危险因素,接近人类实际情况。有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的行为学改变,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智能衰退更显著,可用于对VD发病机理的探讨和治疗方面的研究[45]

4.VD自发模型 在自发性高血压脑卒中倾向大鼠(Stroke-Prone SHR)中,80%超过100日龄雄性大鼠和60%超过150日龄雌性大鼠发生脑出血[46]。但大鼠来源有限,价格较昂贵,同时自发性VD大鼠的发病与临床VD患者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病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5.去大脑皮层VD模型 动物麻醉后钻孔并翻开颅骨,剪开硬脑膜,暴露软脑膜,在解剖显微镜下用棉签轻轻擦拭至软脑膜下见不到血管为止[47]。优点: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皮质、海马、丘脑等处细胞变形萎缩、数量减少。充分模拟了VD的病理改变,重复性强。缺点:创伤较大,需要开颅,脑脊液外漏,使得血脑屏障和脑压发生改变,同时可能损及硬脑膜窦,动物容易大量出血,死亡率较高。

6.光化学诱导VD模型 在动物体内注入光敏染料,在特定波长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引起内皮细胞过氧化,释放自由基,导致内皮损伤,诱发血小板凝聚,血管内血栓形成,是一种新的脑缺血动物模型[48]。优点:操作简单,损伤性较小,梗死部位明确,重现性好,学习记忆障碍明显,动物存活率高,存活时间长,并且病理改变和超微结构变化与人类血管性痴呆相似。缺点:由于微血管损害和血脑屏障开放早,与人类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存在差异,且光敏物质的导入对研究掺入了复杂因素。

V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其发生发展是多种致病因素、多个病理环节相互作用和累积的结果。而目前VD动物模型的制备都是从模拟人类VD发病的某一侧面来完成的,不能模拟实际的病理生理过程。

(二)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模型

AD又称老年性痴呆,其临床特征为进行性智能减退包括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以及人格改变,以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域出现细胞外老年斑(senile plaque,SP)、细胞内NFT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减少和缺失为病理特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AD的动物模型对于探明其发病机制,开发预防和治疗AD的新药有着重要意义。

在实验动物身上模拟AD患者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和行为异常可以构建AD动物模型,这是研究AD发病机制并试验和判断治疗AD的药物和疗法的重要手段和试验对象。迄今为止完全理想的AD动物模型目前尚不存在,但随着神经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许多AD动物模型相继被制作,并在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些模型为理解AD的发病机制和试验新的药物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的AD动物模型是根据不同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大多是只能模拟AD的某些病变或症状,以下对AD动物模型的制作与选择作一介绍。

1.以衰老为基础的AD动物模型 AD发生于老年人,衰老是AD肯定的危险因素。目前研究认为衰老可能与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有关,也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能量障碍所致,还有人认为是由于与某个控制衰老的基因作用有关。此类模型就是以衰老作为AD发病基础,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动物的衰老(包括自然衰老)来达到制作AD动物模型的目的。

(1)自然衰老认知障碍AD动物模型 AD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衰老因素在AD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衰老所特有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他病变的影响,是用年轻动物制作的动物模型所不能替代的。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模型之一是用老年的灵长类(称猴、恒猴、罗猴)或鼠类,通过行为筛选的方式,选择带有认知和记忆严重缺失的个体,它们的行为损害与老年人和AD患者的认知损害相类似,同时还可出现某些相应的脑组织病理改变。灵长类在神经生理、结构和行为上最接近人类。恒河猴20岁以后逐渐产生认知和记忆功能的障碍,并且能出现神经元的退性行变化、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特殊神经递质的变化[49],这些都与老年性痴呆患者类似,但灵长类价格昂贵,使用受到限制。鼠的平均寿命是30个月,通常大鼠24个月、小鼠18~20个月以上视为老年鼠,用行为筛选的方式将认知损害明显的鼠筛选出来。自然衰老鼠隔区,斜角带核及meynert核中的神经元萎缩,运动学习记忆等多种功能下降[50],可作为研究学习功能的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自然衰老,其神经系统的损害亦属自然发生,多用于药物治疗AD的筛选和疗效评价以及研究AD的病理生理学特征等方面。

(2)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SAM) 模型SAM是通过对AKR/J自然变异小鼠进行近交延代培养得到一种自然快速老化小鼠,该鼠有许多品系,诸多品系中SAM8和SAM10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处于一种低紧张、低恐怖的痴呆状态。可作为自然发病的老化痴呆鼠模型,其平均存活期340 d,4~6个月的成长期后,它们有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和老年性痴呆的诸多神经病理特征[51],如脑组织中神经元减少、β淀粉样颗粒广泛沉积及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等。SAM被作为研究学习记忆功能衰退为特征的快速老化模型,且与自然衰老模型相比,其病理特征更加明显。

(3)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 D-半乳糖衰老动物模型是由我国学者龚国清等在1991年构建的。与其他几种衰老动物模型如SAM系小鼠衰老模型自然和衰老模型等相比,该模型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结果稳定,因而得到广泛运用。D-半乳糖(D-gal)是一种二醛糖,体内注射可引起各器官受损,系统功能衰退,产生早衰、脑老化,D-半乳糖损害模型动物表现出学习记忆力下降、行动迟缓、毛发稀疏等老化征象。皮质神经元中细胞器减少,线粒体膨胀呈空泡样变性,粗面内质网脱颗粒,蛋白质合成减少,神经元丢失,这与老年动物的表现一致[52]。D-半乳糖造模简单、试验周期相对较短,故目前广泛应用于衰老试验研究。具体方法为用D-半乳糖按120 mg/kg背部皮下注射6周,1次/d,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53]。D-半乳糖模型鼠虽然某些指标接近自然衰老鼠,但免疫、行为等方面与自然衰老鼠相比尚存在较大差异。D-半乳糖模型鼠是由化学损伤造成的,难以真实反映衰老的生理生化改变[54]

其他衰老动物模型还有臭氧损伤衰老模型、去胸腺衰老模型等。通过模拟衰老过程而得到的动物模型比较真实地再现了AD病理改变,与AD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衰老只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AD是在衰老的基础上发生的病理改变,不同于正常的生理衰老过程,故衰老动物模型不能真正代替AD模型。

2.以胆碱能学说为基础的AD动物模型 现已确认胆碱能系统的活性与人的学习记忆与认知活动过程密切相关。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海马和皮层及它们之间的通路,是学习记忆功能的重要结构基础。AD患者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大量损伤或死亡、突触前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合成、胆碱乙酰转移酶的活性以及对胆碱的摄取能力都明显下降,这些变化的程度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胆碱能神经元的减少和缺失继而引起脑内Ach递质的减少是导致AD患者学习认知功能减退的一大主要原因,这就是AD发病的胆碱能学说。以这个学说为基础,人们采用各种方法来破坏动物大脑的胆碱能系统的功能,促使其发生学习记忆障碍而达到制作AD动物模型的目的。该类模型是建立在“AD认知障碍的胆碱能假说”的基础上,主要着眼于模拟AD的认知缺失和前脑胆碱能系统损害。根据损害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型。

(1)穹隆海马img184损害模型 参照动物脑立体定位图谱,外科切断海马穹隆伞。手术后动物出现了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但病理上未出现SP和NFT。这种方法损毁范围较大,目前已基本不采用[55]

(2)鹅膏草氛酸(ibotenic acid,IBO)损害模型 IBO是一种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具有强烈的神经兴奋毒性作用,通过与神经元胞体或树突上的NMDA受体相结合导致神经元中毒性损伤而溃变。基底前脑的Meynert基底核、隔核和Broca斜角带核中含丰富的大中型胆碱能神经元。而ACh为基底大细胞核群含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神经递质,Meynert基底核、隔核和斜角带核分别有90%、10%、70%的神经元是胆碱能的,这些胆碱能神经元的靶区主要是大脑皮质和海马,隔核神经元提供了主要的向海马的投射纤维,Meynert基底核提供了主要的向前额叶皮质的胆碱能投射纤维。正是基于基底前脑神经元丢失在衰老和AD有关的认知缺失中的重要作用,以谷氨酸类似物微量注射到基底前脑导致其神经元溃变和认知缺陷,在大鼠和猴都已被模拟。

制作AD模型最常用的谷氨酸类似物主要有海仁酸(kainic acid,KA)、IBO和使君子氨酸(quisqualic acid,QA)。其中以IBO为首选,尽管IBO和QA都能造成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溃变,但只有IBO能恒定地损害动物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行为。基底前脑细胞对KA的敏感性较低,故用量较大,易引起动物死亡,并往往在导致基底前脑细胞损害的同时引起其他部位神经元(如海马锥体细胞)的死亡[56]

(3)免疫毒素切除基底前脑胆碱能细胞模型 有研究者使用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NG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IgG与同样带有NGF受体的细胞毒性Saporin结合,制成了具有对胆碱能神经元有选择性的免疫毒素(immunotoxin)192-IgGSaporin(192-IgG-SAP),此免疫毒素能够选择性地破坏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细胞,而留下基底前脑的其他化学属性的细胞成分,如生长抑素、神经肽Y和促生长激素神经肽等神经元,是大鼠特异性胆碱能缺损的有用工具[57]。192-IgG能够被胆碱能神经元选择性地摄取,进入细胞后,皂素(saporin,SAP)逃漏出细胞的内化池,通过破坏蛋白合成酶系统杀死胆碱能细胞。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门齿线在耳杆水平下3.3 mm,行双侧侧脑室注射192-IgGSAP,每侧1μl。免疫组化染色表明脑室注射192-IgG-SAP后第5天,内侧隔核胆碱乙酰转移酶阳性细胞绝大多数丢失。行为测试显示经192-IgG-SAP处理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到明显损害[58]

这一类模型主要用于:①研究前脑胆碱能系统选择性损害与AD的记忆减退和认识障碍等临床症状的关系和机制;②拟胆碱药物治疗AD的药物筛选、疗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的研究;③胚胎基底前脑胆碱能细胞脑内移植治疗AD的实验研究;④神经营养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等脑室投递治疗AD的研究以及NGF或其他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细胞脑内移植对AD进行基因治疗的研究等。

胆碱能损害模型的3种损害方式在用于上述不同研究目的时其作用又有所不同。实验时应根据需要选择。比如,研究NGF或转基因细胞对AD的治疗应选择隔—海马切断模型。因为该模型前脑胆碱能神经元胞体尚存,NGF可以促进其修复、轴突再生或抽芽。如果研究胆碱神经元选择性损害与AD认知障碍的关系则应选择免疫毒素切除模型较理想,因为这样可以排除其他化学属性神经元损害对结果的干扰。

3.以AD发病的遗传学为基础的转基因动物模型1993年,第23届美国神经科学年会上,Felenstein宣布建立了转基因大鼠,1995年美国一家公司宣布建立了转基因小鼠模型,随后各国科学家也分别建立了不同的转基因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以遗传学说为基础,常用的转基因动物模型是用实验的方法将外源性野生型或突变型的基因导入,使其在染色体基因组中稳定整合、表达,并遗传给后代。已筛选出的AD相关基因包括APP基因、早老素1基因(PS1)、早老素2(PS2)、载脂蛋白E基因(ApoE)、tau蛋白基因,其中,位于21号染色体长臂上的(21q21.1-213) APP基因经水解可生成Aβ分子,其717位密码子的突变最为常见。利用此基因制作的转基因动物模型目前最为常见的。

(1)转APP基因动物模型 该类模型是建立在APP基因突变导致Aβ沉积是AD病理改变的中心环节即“淀粉级链假说”(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学说的基础上,这一假说认为脑内Aβ产生、清除或降解之间的平衡失调是AD的始发事件,最终导致突触和神经元功能的紊乱和变性,继而导致认知功能失调。用实验的方法将外源性APP基因(野生或突变型)导入,使其在染色体基因组中稳定整合、表达,并遗传给后代。动物过多地表达APP基因或其突变基因产物,引起Aβ的沉积和相关的病理损害或临床症状。转基因的方法能够直接试验是否野生型或突变型的APP,或者Aβ包含片段的过度表达为AD的病因,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

现有的模型大多数是将不同结构的APP基因转移到受精卵,但真正理想的转基因模型尚不多见。Games等报道了APP突变体(Va1717-Phe)转基因小鼠,显示了老年斑、Aβ沉积等AD的病理改变,该模型认知能力尚不清楚[59]。转基因鼠(JU)表达人野生型APP751,显示了空间记忆的损害,但只有4%的转基因鼠饲养到12个月以上才出现了那的沉积,且Aβ沉积的量很少,不能被刚果红染色[60]。最近Hsiao等[61]报道用人的APP595基因进行转染,该APP595是来自瑞士一个家族性AD,将突变基因的DNA插入到金黄地鼠的prion蛋白质粒载体,结果Tg2576鼠饲养到14个月时出现了空间学习和记忆的损害,同时Aβ40表达量较Tg-鼠高出4倍,大量Aβ阳性斑在脑组织内沉积。提示这一转基因AD模型在很大的程度上模拟了AD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APP的表达和代谢型异常是AD发病的中心环节,该类模型主要用于研究:①是否APP野生或突变或者含Aβ片段基因的过度表达与AD的病理改变有关;②AD患者APP或Aβ异常表达的分子机制;③AD时APP或AR的代谢发生了什么变化及其与老年斑形成的关系;④试验新的AD治疗药物。

(2)转tau基因动物模型 从1995年起研究者已经建立了多种tau转基因模型,第一个tau转基因小鼠模型表达最长的人类脑tau异构体是由Goedert等建立的[62],此后相继有数个过度表达不同野生型tau异构体小鼠系建立起来[63]。已经知道17号染色体相联帕金森综合征额颞叶痴呆(frototemporal dementia with parkinsonism linked to chromosome17,FTDP-17)关联的tau基因三个突变位点P301L,V337M和G272V,将人类FTDP-17突变tau基因导入小鼠中进行表达,可以制作转tau基因小鼠[64]。Lewis等[65]将tau突变和APP突变的基因转录到小鼠中,其后代为双重转基因鼠(JNPL3),该小鼠到10月龄大时,90%的小鼠产生了运动和行为学紊乱,边缘叶和嗅皮质区出现NFT的病理改变。

(3)转PS基因动物模型 AD是由多基因多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PS突变与大部分早发家族性AD发病密切相关。在超过258个家系中发现近140种PS1突变,而在15个家系中观察到了10种PS2突变,这些突变显性遗传并且引发早发性AD[66]。γ分泌酶是Aβ产生过程的关键性的酶。γ分泌酶为多亚基复合物,早老素是其中的一个亚基,其他的亚基包括nicastrin,APH-1和PEN-2蛋白。PS1突变能导致Aβ42蛋白增多,Aβ42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随后的研究又显示早老素通过调节APP膜内蛋白水解过程,引发Aβ蛋白的释放。PS1利用其γ分泌酶活性作用于诸多蛋白,这些蛋白大部分都是被PS1剪切之后,使得其胞内片断游离入细胞内,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或者是作为转录因子进入细胞核内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67]

目前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突变型PS小鼠模型,该小鼠由于脑内PS基因突变导致功能性失活,出现了类似AD病程中的记忆缺失以及神经退行性病变,而一些过表达Aβ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并未出现明显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其次,在该转基因小鼠模型中发现,PS的病理性突变能够提高Aβ42多肽的生成量,降低Aβ40的产生,同时破坏PS参与的其他通路的活性[68]

4.以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为特征的AD动物模型 AD的另一主要脑病理改变NFT,是AD患者神经元变性的基础,其数量与AD临床痴呆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对NFT干预显得尤为重要。而NFT的主要成分是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聚集形成的双螺旋丝,国内外学者普遍公认,骨架tau蛋白的异常、过度磷酸化是NFT形成的关键步骤。过度磷酸化tau蛋白的聚集不仅以缠结的形式存在,它也是神经毡纤丝和老年斑中的营养不良突起的主要成分。有关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发生过磷酸化的机制十分复杂,目前研究认为蛋白激酶(催化磷酸化反应,如GSK-3,CDK5和MAPK等)与蛋白磷酸酯酶(催化去磷酸化反应,如PP1,PP2A,PP2B等)的相对活性失衡,是造成骨架蛋白磷酸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以蛋白激酶激动剂和(或)磷酸醋酶抑制剂为工具药,都可以在体诱导tau蛋白的异常、过度磷酸化,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在此过程中的细胞病理改变与动物学习、记忆的联系。

(1)冈田酸(okadaic acid,OA)慢性损害模型OA是一种磷酸酯酶抑制剂,它可以选择性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酯酶1A和2A,引起大鼠脑内出现类似老年性痴呆病理改变的双螺旋细丝(paired helical filament,PHF)样的磷酸化tau蛋白和Aβ沉积。通过ALZET微渗透泵向大鼠侧脑室灌注OA,持续6周后,大鼠脑的纹状体、海马和皮质等部位出现高度磷酸化tau蛋白免疫阳性神经元、APP免疫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Aβ免疫阳性斑块,并伴有工作记忆和参考记忆的损害[69]。(www.daowen.com)

由于OA对蛋白磷酸酯酶1A和2A的抑制作用和提高蛋白激酶C抑制剂(PKC)活性的作用,并能同时复制出AD的二大分子标志有关的病理改变——老年斑和NFT,该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适用于:①研究AD发病的病理机制,Aβ和tau蛋白代谢异常与AD病理的关系以及Aβ和tau在AD病变中的相互作用;②从另一角度验证现有AD治疗方法和药物的疗效。

(2)Wortmannin和GF-109203X联用损害模型 王建枝[70]同时在大鼠侧脑室或双侧海马注射wortmannin(磷脂酸肌醇3激酶抑制剂)和GF-109203X(蛋白激酶C抑制剂),大鼠出现明显行为学障碍,即水迷宫测试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手术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GSK-3酶活性增加到原来的3.7倍;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手术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au蛋白Ser198/Ser199/Ser202和Ser396/404位点磷酸化明显增强,并出现NFT样病理变化;而骨架蛋白tau的这些特殊位点的磷酸化程度与动物的学习、记忆障碍正相关,即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程度越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越差。该类模型可用于筛选针对蛋白激酶过度激活引发的tau蛋白AD样异常过度磷酸化、NFT样病理变化及学习、记忆障碍的AD治疗药物,还可用于研究蛋白激酶和AD发病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

5.多重复制AD模型 多重复制AD模型是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模型方法获得的一种复合模型。这类模型可以综合获得各种已有模型特点,符合AD的多因素发病机制。目前已有的动物模型有,将Aβ和小剂量的IBO共同注入大鼠海马。2周后,水迷宫测试结果表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神经化学变化有:海马线粒体的膜流动性降低,S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71]。罗焕敏等[72]选用NIH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 mg/kg和亚硝酸钠90 mg/kg,每天1次,连续60 d,制备老年痴呆动物模型。模型组小鼠出现触须脱落,大脑皮层出现类老年斑病理改变,海马和大脑皮层神经元变性坏死。模型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而采用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AlC13)合并制备AD模型,模型组小鼠出现了胆碱能神经元及其他神经元不同程度的丢失,学习记忆能力减退,脑组织出现Aβ沉积并有类SP和NFT形成,成功地模拟了AD的发病及病理特征。该方法造模简单,造价低廉,适合大规模药物筛选[73]

6.铝中毒模型 铝具有神经毒性,张雪飞[74]等采用AlC13造成大鼠痴呆模型,发现大鼠在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中潜伏期缩短,他们认为铝可导致神经元纤维变性,大脑皮质萎缩,从而推断铝对形成痴呆有直接作用。此种动物模型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中tau蛋白没有磷酸化成PHF,且中枢胆碱能活性正常,因此,该模型不是较好的AD动物模型。

7.持续光照AD动物模型 持续光照模型是通过将大鼠置于持续光强度为10~1 000 lx的光照环境中,时间1~10周,结果大鼠出现明显行为学障碍,即水迷宫测试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并伴有血液中褪黑素含量下降等;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和皮质中Aβ42、Aβ40的含量明显增多;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和皮质蛋白激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升高、磷酸酯酶活性下降。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tau蛋白Ser198/Ser199/Ser202和Ser396/404、Ser214、Ser262位点磷酸化明显增强。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大鼠脑组织神经原纤维增粗,密度加大,出现部分交联,呈现NFT的初始特征。该类模型可用于研究在AD发病早期或过程中可能的机制以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75]

综上所述,目前建立痴呆模型的方法很多,尤其是AD的模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建立,但是尚缺乏理想的、能准确全面地模拟出AD主要病理、生化及行为等全部特征的动物模型。如何在一个模型上体现出AD典型特征,对于AD根本病因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的研究和完善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相信更加完善的AD动物模型一定会随着对AD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和相关知识的积累出现,借助于理想的模型良好开发前景的AD治疗药物将得到更加有效的筛选。

(郭春妮)  

参考文献

1.Verbeek MM,de Waal RMW,Schipper JJ,Van Nostrand WE.Rapid degeneration of cultured human brain pericytes by amyloid-protein.J Neurochem,1997,68:1 135-1 141

2.Wilhelmus MMM,Otte-Holler I,Davis J,Van Nostrand WE,et al.Apolipoprotein E Genotype Regulates Amyloid-Cytotoxicity JNeurosci,2005,25(14):3 621–3 627

3.Maruyama K,Terakado K,UsamiM,et al.Formation of amyloid-like fibrils in COS cells overexpressing part of the Alzheimer 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Nature,1990,347: 566-569

4.王雪,何其华,阮燕,等.神经节苷脂促进β淀粉样蛋白生成及其二者协同分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89-93

5.Chafekar SM,Zwart R,Veerhuis R,et al.Increased Abeta1-42production sensitizes neuroblastoma cells for ER stress toxicity.Curr Alzheimer Res.2008,Oct;5(5):469-474

6.WANG Ren-Gang,ZHU Xing-Zu.Toxicity of dopamine to mouse neuroblastoma rat gliom a hybrid(NG 108) cells in vitro.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1995,16(4):294-296

7.朴景华,李林.阿尔采末病的细胞模型及其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生理科学进展,2001,32(4):350-352

8.Bandyopadhyay B,Li G,Yin H,et al.Tau aggregation and toxicity in a cell culture model of tauopathy.J Biol Chem,2007,282:16 454-16 464

9.Goate A,Chartier-Harlin MC,Mullan M,et al.Segregation of a missense mutation in th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gene with 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Nature,1991,349(6311):704-706

10.Sherrington R,Rogaev El,LiangY,et al.Cloning of a gene bearingmissense mutations in early-onset familial Alzheimer s Disease.Nature,1995,375(6534):754-760

11.Inestrosa NC,Sagal JP,Colombres M.Acetylcholinesterase interaction with Alzheimer amyloid beta.Subcell Biochem.2005,38:299-317

12.Llanes C,Collman RG,Hrin R,et al.Acetylcholinesterase expression in NTera 2 human neuronal cells:a model for developmental expression in the nervous system.J Neurosci Res.1995 Dec15;42(6):791-802

13.Ho YS,Yu MS,Yik SY,et al.Polysaccharides from wolfberry antagonizes glutamate excitotoxicity in rat cortical neurons.Cell Mol Neurobiol.2009 Dec;29(8):1 233-1 244

14.Lipton SA.Pathologically-activated therapeutics for neuroprotection:mechanism of NMDA receptor block bymemantine and S-nitrosylation.Curr Drug Targets.2007 May;8(5):621-632

15.Tanovi'cA,Alfaro V.Glutamate-related excitotoxicity neuroprotection withmemantine,an uncompetitive antagonist of NMDA-glutamate receptor,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Rev Neurol.2006 May 16-31;42(10): 607-616

16.Kobayashi MS,Han D,Packer L.Antioxidants and herbal extracts protect HT-4 nemonal cells against glutamateinducedcytotoxicity.Free Radic Res,2000,32:115-124

17.Aleshkov S,Abraham CR,Zannis VI,et al.Interaction of nascent ApoE2,ApoE3,and ApoE4 isoforms expressed in mammalian cells with amyloid peptide beta(1-40).Relevance to Alzheimer disease.Biochemistry,1997,36:10 571-10 580

18.Dupont Wallois L,Soulie C,Sergeant N,et al.ApoE synthesis in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s.Neumbiol Dis,1997,4:356-364

19.PulsinelliWA,Brierley JB.A new model of bilateral hemispheric ischemia in the unanesthetized rat.Stroke.1979 May-Jun;10(3):267-272

20.Toda S,Ikeda Y,Nakazawa S.Improvementof highly reproducible technique of four-vessel occlusion model and its study on metabolic changes of cerebral reperfusion in rats 1995 Apr;47(4):369-75

21.蔡晶,杜建.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评价.中医药学刊,2002,20(5):617-619

22.李小刚,汤洪川,黄克维.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区和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1996,3(4):130

23.金杰,陈海燕,关明智,等.健脑益智液益智作用的实验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1):48

24.陈建宗,张珊红,黄青松,等.脑力健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3):20

25.刘汇波,叶翠飞,李斌,等.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6):62-62

26.李巍,张世仪,赵惠敏,等.小鼠缺血性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建立.基础医学与临床,1995,15(6):46

27.赖新生,余谨.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1,21:38

28.唐启盛,黄启福,郭建文.高脂血症大鼠缺血再灌注诱发行为学障碍模型的实验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5):34

29.雷燕,黄启福,王永炎.复圣散对高脂大鼠脑缺血再灌后的脑保护作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2):22

30.王蕊,杨奉飞,唐一鹏,等.大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的改进.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16(10):914

31.Yamamoto M,tamura A,Krino T,et al.Beharioral changes after force cerebral ischemia by left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Brain Res,1988,452(12):323-328

32.Longa EZ,Weinstain PR,Carlson S,et al.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ncy in rats.Stroke,1989,20(1):84-91

33.赵玲,徐秋萍,唐民科.聪圣胶囊对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及对脑血流与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5):375

34.Nagasawa H,Koguro K.Correlation between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histologic changes in a new ratmodel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1989,20(8):1 037-1 043

35.尹军祥,田金洲,黄启福,等.MCAO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建立.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2003,19(8):1 144-1 147

36.陈俊抛,田时雨,于薇薇,等.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模型的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24(6):311

37.王形,于建春,姜文,刘存志,韩景献.多发梗死痴呆动物模型的改进与评价.天津中医药,2006,23(3): 234-236

38.梅建勋,张云岭,张伯礼.多发性梗塞性痴呆动物模型的改进与应用.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16(2):100

39.Kaneko D,Nakamura N,Ogawa T.Cerebral infarction in rats using homologous blood emboli:Development of a new experimentalmodel.Stroke,1985,16:76-84

40.应凤博,薛景风,高燕军,米艳娟,赵晓丽,陈志宏.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模型的形态学研究.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8,28:1 050-1 051

41.林坚,王子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中国应用心理学杂志,1998,14(1):89-92

42.赵小贞,陈春鹏,徐剑文,王玮,康仲涵.两种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5): 484-486

43.吕虹,王晶,陈华德,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3):1 537-1 538

44.关云谦,孙明,徐超.大鼠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影响因素.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3):151-153

45.扈荣,钟晓明.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1):137-138,140

46.Saito H,Togashi H,Yoshioka M,et al.Animal model of vascular dementia with emphasis on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tion rats.Clin.Exp.Pharmacol.Physiol,1995,22:257

47.司楚银,朱培纯,吴海燕,等.去大脑皮层血管痴呆模型的建立及评价.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2):45

48.Watson BD.Induction of reproducible brain infarction by photo-chemically initiated thrombosis.Ann Neurol,1985,17:497

49.Schultz C,Dehghani F,Hubbard GB,et al.Filamentous tau pathology in nerve cells,astrocytes,and oligoden drocytes of aged baboons.J Neuropathol Exp Neurol,2000 Jan; 59(1):39-52

50.Lucker M,Walker LC,Kuo H.Age-related fibrillard deposits in brains of C57BL/6 mice.A review of localization,straining characteristics,and strain specificity.Mol Neurobiol,1994,1-3:15-33

51.Kumar VB,Vyas K,Franko M,et al.Molecular cloning,expression,and regulation of hippocampal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of 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SAMP8).Biochem Cell Biol.2001,79(1):57-67

52.龚国清,徐献本.小鼠衰老模型的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1,22:101-103

53.秦红兵,杨朝晔,范忆江,等.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7):1 275-1 278

54.刘克明,王春花,李国星,等.D-半乳糖模型鼠与自然衰老鼠的比较研究.卫生研究,2007,36(6):685-688

55.TorresE M,P erryT A,B lokland A,et al.B ehavioural,histo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consequences of selective immunolesionsin discreter egionso fthebasal forebrain cholinergic system.Neuroscience,1994,63:95-122

56.Dunnett SB,Whishaw IQ,Jones GH,et al.Behavioral,biochemical and histochem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neurotoxic amino acids injected into nucleus basalis magnocellularis of rat.Neuroscience,1991,20:653-669

57.盛树力.老年痴呆AD——从分子生理学到临床诊治.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34

58.WenkG L,St oehrJD,G uintanaG,et a l.Behavioral,biochemical,histological,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effect s of 192-IgG-saporin injection into the basal forebrain of rats.J N eurosci,1994,14:5 988-5 995

59.Games D,Adams D,Alessandrini R,et al.Alzheimer type neuropathology in transgenic mice over expressing V717Fbeta-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Nature,1995,373: 523-527

60.Moran PM,Higgins LS,Cordell B,eta l.Age-related learning deficits in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the 751-amino acid isoform of human beta-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roc Natl Acad Sci U SA,1995,92:5 341-5 345

61.Hsiao K,Chapman P,Nilsen S,et al.Correlative memory deficits,Aβelevation,and amyloid plaques in transgenic mice.Science,1996,274:99-102

62.Gtz J,Deters N,Doldissen A.,et al.A decade of tau transgenic animal models and beyond.Brain Pathol,2007,17: 91-103

63.Wang JZ,Liu F.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tau in development,degeneration and protection of neurons.Prog Neurobiol.2008 Jun;85(2):148-175

64.Santacruz K,Lewis J,Spires T,et al.Tau suppression in a neurodegenerativemousemodel improvesmemory function.Science,2005,309:476-481

65.Lewis J,Dickson DW,Lin W L,et al.Enhanced neurofibrillary degeneration in tranagenic mice expressing mutant Tau and APP.Science,2001,293:1 487-1 491

66.Bertram L,Tanzi RE,et al.The current status of Alzheimer's disease genetics:what do we tell the patients.Pharmacol Res,2004,0:385-396

67.Vetrivel KS,Zhang YW,Xn H,et al.Pathological and physio1ogical functions of presenilins.Mol Neuredegener,2006,12:1-4

68.方瑾,张连峰,秦川.早老素与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进展.综述与专论,2008,18(4):70-72

69.Arendt T,Holzer M,Fruth R,et al.Paired helical filamentlike phosphorylation of Tau deposition ofβ/A4-amyloid and memory impairment in rat induced by chronic inhibition of phosphase 1A and 2A.Neuroscience,1995,69(3); 691-698

70.王建枝.一种早老性痴呆大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号:CN1636601A

71.Li Y,Qin HQ,Chen QS,et al.Neurochemical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the intrahippocampal co-injection ofβ-amyloid protein1-40 and ibotenic acid in rats.Life Sci,2005,76:1 189-1 197

72.罗焕敏,陈子晟,一种新的老年痴呆动物模型.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79-182

73.罗焕敏,肖飞.仆半乳糖和三氯化铝诱导小鼠产生类阿尔茨海默病变,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4,18: 22-26

74.张雪飞.氯化铝中毒小鼠不同脑区M受体含量的比较观察.青海医学院学报,2002;23(1):10-12

75.凌智群,王建枝,一种早老性痴呆大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号: CN1558383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