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国内外护理进展
瑞典等国家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也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他们专门设立了照料研究中心,研究老年性痴呆的各种护理照料问题。由医生、护士、家属和社区有关人员共同讨论确定患者出院后最合适的照料形式(独自在家、由社区工作者上门照料、住老年护理院等)。研究中心还进行社区培训,组织一些适宜的活动,研究绘画、听音乐等,对老年性痴呆进行辅助治疗。
美国社会学家霍罗维茨(Horowitz)将家庭养老功能概括为生活照料、感情上的支持、协助正式机构进行间接照料、经济供养。与20世纪早期相比,美国家庭养老的职能大为减弱;同时美国又是一个社会福利比较发达的国家。对65岁以上老年人实施老年医疗之社会保障政策(为65岁以上老人设置医疗费减免制度),然而,由于患痴呆症老年人与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为代表的需要护理的人口增加这一人口学因素,使国家作为产业社会运转的必要成本的社会保障支出日益增多。围绕需要护理的范畴不断扩大,对日益增长的老年护理费用严重性的关注,美国老年学家认为,采用居家照料或居家护理(at home),既可以使患者保持与亲友的联系,也使家庭经济负担(因依靠社会设施护理而需要支出的费用)大为减轻。同时,居家照料,从理论上说,以符合社会交换理论,即子女所获得的财产的价值与对双亲的接触程度(支付赡养的代价)相关。
因而,美国目前实施并提倡居家照料为主的方式,有70%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是在家庭中接受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的照料,部分家庭也采用雇人照料的办法。家庭照料的开支平均每年约1.25万美元;而美国整个国家用于老年期痴呆症患者的护理费用相当可观,每年约在800~1 000亿美元。
美国对老年期痴呆的护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居家为主。美国目前实施并提倡居家护理为主的方式,既可以使患者保持与亲友的联系,也使家庭负担大为减轻。有70%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是在家庭中接受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的护理,部分家属也采用雇人护理的办法。②社区和社会护理机构为主。有一部分老年痴呆患者是被送进养老院或护理院(nursing home)。这些护理机构设施比较齐全,并有专门的医疗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而在这些社会机构接受护理的患者家庭一般都有较好的经济条件。美国的老年护理院或养老院大部分是由个人和实业家筹资创办,国家建造的老年护理院一般都附属于大学医学院的教学中心和老年病研究所。因为这样可以获得国家用于医学教育和研究的资助,而呈生理个体差异的患者案例又可为医学科学研究机构提供临床科研的实例。③辅助照料型居住为主。近年来,美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之为“Assisted Living”(辅助照料型居住)的护理方式。这种方式集家庭护理和养老院之长,住房结构为公寓式,患者的配偶也可以同住,类似我国的老年公寓。公寓内除了集饭厅、护理设施和护理人员外,其环境布置和住房格局则与普通住宅相似,目的是希望这样的社会护理机构能为孤寂和衰弱的老年患者提供家庭的气氛和良好的护理。美国的一些专家认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要做到高质有效,其关键在于为患者营造一个积极、安全和富有感情色彩的环境。这种能保持家庭温馨氛围的社区和护理机构已愈来愈受到美国人的重视。
近些年,美国的一些公司和企业也开始关注员工照料老年期痴呆患者的问题,有些私人企业还设置了为方便职工护理家庭病人的项目。如IBM公司,帮助员工成立了互助组,为他们提供了解社会、社区现有的服务项目和设施的信息,以方便员工利用社会服务设施与社区资源为家庭中的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支持。
澳大利亚的经验是建立痴呆服务特别工作组,成员来自照料者、消费者代表、临床专家和服务提供者。该工作组建议所有服务机构都应建立在个人经历的基础上,以“痴呆的历程”为重点。这一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障碍、日常生活出现明显困难、自理能力下降和最终阶段。建立痴呆服务机构应采用“公共卫生”方法,必须认识到痴呆的发生对于整个社区是个重要的健康的问题,他可以得益于公共卫生措施。某些痴呆是可以预防的,为了确保痴呆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应该提到公众对痴呆的意识,而且所有保健机构必须能对痴呆患者的治疗和支持做出有效应答。
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包括老年期痴呆在内的各种老年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同时由于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照顾包括老年痴呆患者在内的各种老人的能力必然降低。怎样解决这一社会性矛盾?怎样才能实现老年人既长寿又健康的美好愿望呢?经验证明,建立老年医疗机构解决养老问题是一项当务之急。近十余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老年病院和老年病科,这样加强了对老年期痴呆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服务能力,提高了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节省了人力物力。
老年病医院门诊部:负责在门诊治疗老年患者,负责出诊。这同我国一些大医院的老年病科门诊的功能相似,医师护士多配有高年资、经验丰富者,以确保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
老年病房:在英国,老年病房分急诊病房、康复病房及长期照顾病房等三种。急诊病房、康复病房与我国国内的病房相似,而长期照顾病房是收容医院中长期不能出院的患者,他们往往有慢性疾病,但无生命危险,在家又常常不能自理,病情离不开医护人员,这些老人有的可作轻微活动,有的需要长期卧床,他们住在医院也不是无限期的,大约90%的人在2~3年内死亡。对这种长期照顾病房应该给予充分关注,因为它可以减轻独生子女的负担,由社会来承担照顾老人的责任。
老年病日托医院:在国外,这是一种新型的老年病医疗机构,它是吸取儿童的日托成功经验而建立的。白天住院,晚上回家,优点是方便老人就医,同时晚间老人回家能看到子女,享受天伦之乐,避免在医院与亲人经常隔绝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此外,由于晚间不在医院,可节省医护人员,节省经济支出,还不影响家人工作。就诊对象:需要在白天继续治疗的老人;需要进行复查的老人;需要进行护理的老人。也就是说进日托医院的老人,往往不是重危患者,也不是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
老年人在生命末期的特别医院:有的病重垂危的老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死在家里。由此出现了以专门接受生命末期及临终老人的特别医院。医院的医护人员是受过专门的训练的,他们既掌握使患者延长寿命的治疗办法,又掌握患者死后的一切事物的处理办法。由于这种医院的性质非常明确,在国内可依附在一些较大的综合医院,这样做效果更好。
家庭病房:家庭病房的建立,是解决住院难且方便患者就诊的好办法。家庭病房建立后,由医院的分管医师和护士进行定期出诊,患者日常的护理工作由家属承担。他收容的对象是病情比较稳定,诊断明确,需要治疗的老人。由于家属常在身边,可根据本人基本要求调节饮食,这样对疾病的恢复非常有利,所以说家庭病房的建立在国内外都有强大的市场生命力。
(郑立学)
参考文献
1.盛树力主编.老年性痴呆及相关疾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38-39
2.沈文娟,关奇志,朱汇平,等.老年痴呆患者照料者的健康教育探索.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9,13(6):39-41
3.张少茹,李宁,张银萍.老年痴呆照料者的困扰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A):58-59
4.丁艳萍,赵越.老年痴呆患者最佳护理模式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10-11
5.王绍红.日本家庭访问护理介绍.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2):92-93(www.daowen.com)
6.沈渔邮主编.精神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7.王玲,杨莘,张亚荣,等.4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训练方法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48-850
8.卢少萍,张月华,徐永能,等.老年性痴呆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模式评价.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70-74
9.卢少萍,符霞,徐永能,等.早中期老年性痴呆病人的家庭健康教育指导.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03-405
10.许红梅,刘化侠,李明娥.认知刺激疗法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A): 51-52
11.肖顺贞.Donna I A,王志稳,等.老人院痴呆患者激越行为的观察和描述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6
12.杨莘,王玲.老年性痴呆患者情感障碍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5-27
13.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0
14.宿英英,主编.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监护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50
15.侍红.褥疮危险性诊断标准的研究.上海护理,1998,3(3):104
16.张玉萍,李秀云.谵妄叠加痴呆的相关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9,1(24):94
17.徐永能,卢绍萍,张月华,等,全程护理干预对早中期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7):32
18.李转平.老年性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家庭护士,2007,8(5):83
19.白姣姣.褥疮预防及治疗新进展.现代护理,2002,8(10)
20.张涛,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现状及护理模式.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11):41
21.田金洲主编.血管性痴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8
22.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3.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4.Candler S.Decubital Nursing Management.Nurs Times,1994,90(4):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