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观念探析与指导
高 黎 李淑琴 孙会珠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逐步提高,相对出现的大学生就业率却一路走低,使得大学生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人们所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大学生择业观对大学生的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受到来自社会、家庭、个人和体制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的诸多因素,以便高校毕业生做好择业观的调整与修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体制和社会价值观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带动了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的变化,同时也带动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受此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并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包统分”,加上人才极度缺乏,大学毕业生无一例外地被分配到国有大中型企业或是科研行政机构,终身无忧。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相对应的,大学生择业观也随之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学生的择业观是“有自己的理想,但服从国家分配”,80年代中后期是“既要地位高,也要挣钱多”,90年代前期是“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是“一步到位,找到与社会的结合点”。虽然,通过改革开放,新兴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自主择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但计划经济体制还有一定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的旧观念依然盛行,尤其是在父辈们当中,这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至于当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还是主要选择留在城市,争取进入国家企事业单位或是党政机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大学生的择业已经越来越务实,越来越功利。虽然现阶段大学生基本树立了竞争意识,但绝大多数的毕业生仍受传统走向影响,向往城市的舒适环境和国企的优厚待遇,希望端上铁饭碗。
(二)家庭状况和家庭价值观
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都是不同的。由于经济水平上的差异,每个家庭持有的价值观也会不同。家庭拥有的职业愿望、教育抱负会对大学生的择业观产生深刻的影响。一般来讲家长文化程度愈高,其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水平也愈高,反之亦然。在中上层阶级家庭中,由于父母、兄弟及亲戚受过高等教育者相对较多,使得他们的子女对大学有一种并不遥远的感觉,升学动机比较强,未来展望和心理准备也相对好些。而在下层阶级家庭中,由于亲属受高等教育者相对少些,使得他们的子女觉得大学与自己缘分不大,升学动机不强,未来展望和心理准备相对较弱。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经济回报率的不断提高,当文凭和学历成为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象征,以及成为衡量大多数人获得不同职业和个人未来职业收入的指标的时候,一些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家庭有意识地培养子女读书,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子女的命运,使之能够脱离原有阶层向上流动,这也导致了大批的毕业生宁可在城市漂泊等待机会也不愿回到自己的原籍去。这种单纯依靠教育来实现向上流动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必须认清社会发展的形势,脚踏实地,从一步一步做起。
(三)个人意愿和个人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评价事务对与错、优与劣或者决定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的一套内在标准体系。个人价值观不仅是人生处世的定向工具,也是道德行为的定向工具。我国很多学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了调查,他们认为大学生总体价值观是积极进取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现象。一种表现是极端个体化,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对集体利益漠不关心、责任意识淡漠、奉献意识缺乏;一种表现是追求物欲,认为“有钱就有一切”,甚至为了追逐金钱不择手段;还有一种表现是价值迷失。当今社会新旧观念交织,中西思想交错,传统价值观念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大学生作为比较敏感、比较前卫的群体更易产生困惑和无所适从,对诸多社会现象是非曲直认识不清,理想与奋斗目标模糊、意志消沉懈怠,行为消极盲从。
比如针对大学生就业难,但是边远地区又缺乏人才的现状,如果大学生在择业中选择了到艰苦的地方实现自我价值,那么他就必须忍受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如经济收入低、居住条件差、发展机会少等等问题。本来人就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东西都是物化的,准备为社会无私奉献往往被认为是幼稚的,少不更事的。因此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存在功利的现象不能只归结为道德问题更应该是社会问题。(www.daowen.com)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的择业观不仅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社会上很多隐性因素的影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择业指导,对目前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做出相应的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理想就业,从而争取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择业指导工作
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尤其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因为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开拓进取、拼搏向上的强大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动力源泉,也是毕业生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基础。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好的腐败的现象,大学生有时会迷失自己,缺乏正确的判断,从而在择业观上受到一定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遵循人的认识和发展规律,对大学生开展人生理想和信念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人都是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做着贡献,用正确的理论引导大学生客观地看待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并将理论教育转化为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使大学生既有个人远大理想,又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在为国家服务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二)调整择业心态,树立正确择业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一些家长与学生仍然按照精英教育阶段的择业观念进行职业选择,把就业期望值定得过高,认为读了大学之后,马上就可以找到一份能给予称心薪水的如意工作,所以改变传统的择业观刻不容缓。大学生应该积极调整择业心态,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
1.树立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准备。
首先要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如果没有主动竞争的思想准备和积极参与应聘的行为,是难以顺利就业的。其次要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包括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这都是在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塑造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正确的竞争原则,大学生只有坚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身的竞争实力公平竞争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最后,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参与竞争就难免要受到挫折,对于就业竞争中的大学生来说,尤其要注意提高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认真分析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绝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职业选择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市场经济的改革必然要求择业观也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观念。根据市场经济下人才流动的特征,毕业生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可以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在流动中学会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并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一切机会来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3.树立到基层、农村去的观念。在大城市、主要机关提供的就业机会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农村和基层单位蕴藏着较大的就业空间,是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一批新项目的上马,西部地区将需要大量的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大学生应抓住这些难得的机遇。虽然这些地区条件艰苦,但却最能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毕业生拥有择业的权利,同时也有为国家贡献才能的义务。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到西部去工作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将大有作为。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造成就业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社会、家庭、学生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的择业指导,做好充分的就业动员,掌握科学的择业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便顺利实现理想就业,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缓解就业难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