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霞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理论界尝试从不同视觉分析和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方面因素。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从理念的层面——即价值因素切入,探析这一问题。
一、价值意识、价值观念与人的心理健康
价值意识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全部反映中有关价值内容的心理、认识、思维的总抽象、总概括。作为一种主体性的意识内容和人们价值关系在精神上的反映,它体现着主体的内在尺度,以价值判断或评价为主要内涵。价值意识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欲望、动机、兴趣、趣味、情感、意志、信念、信仰、理想等等。依据人们精神活动的层次特征,可以把价值意识分为个体心理水平上(欲望、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水平上的(信念、信仰、理想)。本文所讨论的价值因素,侧重于观念水平的价值意识。比起心理水平的价值意识来,观念水平的价值意识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它们是比较自觉的有意识的。这种价值意识不管在哪种形式中,总是包含着“我应该这样想、这样看,因为有如此这般的理由”这种成分。例如,人们的价值观就是有这样前提的。为什么“应该”这样想和看的理由,主要还是价值,即“这样才好,才有效,才能成功”。这比起一般来说只意味着“我要如何”的心理水平,在理智上是前进了许多。就是说,它们已经从直接受个人心理和生理制约的状态,上升为比较不受这种制约的、抽象精神活动的高度。第二,与上述特点相联系,它们具有某种可以系统化的、进行社会交流的思想形式,因此,它们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真正成为社会的意识。信念、信仰、理想,是三种最典型、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价值观念形式。个体的价值意识,尤其是价值观念对人的心理健康的意识、评价、维护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的心理建构的基石,为人们的现实行动提供合法性依据,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驱动、导向和制约作用。
社会学理论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有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化过程,对群体阶值的认同和内化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参数。所以,个体的价值观不仅仅是个体的,也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受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共同的价值观有助于个体在一定的文化中获得归属惑、自豪感,在与人的交往中获得信任感、安全感。反之,价值观的冲突与多元化会影响个体的归属感、自我认同和安全感,引发个体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价值观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和对人生目标的追求,这必然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比如在大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们常见的心理问题多数关系到学生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好恶、取舍和偏好,这就涉及价值因素的问题,而且多数情绪问题的背后也都存在认知的非理性化,这同样是价值因素的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成年的早期阶段,从这个年龄段的特点看,价值意识的形成过程虽然仍存在着生物性需要因素的支配,但是已经内化、整合、建构起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价值意识的发展中已经逐步取得了主导地位。当外部环境与自我价值意识所决定的兴趣、爱好及各种观念的倾向性相一致时,便会顺利地接受和吸纳;反之则会产生内心的冲突与困惑,甚至产生自我否定和排斥的心理体验,最终导致心理的不健康。在目前阶段,价值冲突特别是社会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冲突所导致的个体适应性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二、价值冲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磨合、交融的过程中,价值多元化是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这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个性发展空间,同时也导致了他们价值选择的困难,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价值冲突之中。这种价值冲突表现为个体的心理冲突,冲突不能及时解决,个体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导致情绪问题,发展成为心理问题。
从实际接触的情况分析,大学生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价值取向模糊”,指面对价值选择的混乱、无序且麻木的状态。在原有价值观念内化不深的情况下,原封不动地将接受的各种价值信息作为自身评判依据。这类学生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自己不清楚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什么都想获取,却缺乏动力和毅力,见风使舵、无信仰、无理想等。这类学生内心最为冲突、焦虑,过度的焦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是大部分心理症状和少部分生理症状的直接原因。第二,“价值评价偏差”,指个体的价值判断与真实情况大不相符或大不一致。评价偏差大致有三种:用自己的需要来衡量一切事物,对自己不好的总以为对别人也一定不好:从一定的角度看待客体,以偏概全、以点代面,造成价值认知结果的片面性;个体对自己与他人的评价不一,持有双重标准,即一方面把功利尺度指向自己,另一方面却以道德标准去衡量他人。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求义务,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等特点。大学生的价值评价偏差跟自卑、自负、妒嫉、空虚、虚荣、双重人格、自杀等许多心理问题有很大关系,或者说这些心理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价值评价的偏差上。第三,“价值认同失衡”,人格同一性的确立有赖于同一性文化价值的影响,如果文化越复杂个人认同就越易引起混乱。价值认同失衡容易导致自我封闭、盲目从众等心理,这种心理的学生最易导致社会角色混乱,严重者还会形成妄想症或戏剧化人格。第四,“价值观念错位”,指那种由不正确、不合理的价值认识概括形成,并占主导地位的错误价值观念,与正确理念“对立”,是对合理观念的全面“否定”。价值观念错位会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如逆反心理、自私心理、享乐心理等。
诸如此类,我们不难看出个体的价值问题对心理问题的诱发作用。(www.daowen.com)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价值意识、价值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确的价值理念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捉高,而健康的心理又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不断优化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
(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坐标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能够引导、培植人的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助人成长的理论,应当担负起重建人的意义世界的历史使命。我们首先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尤其要加强对新形势下青年学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调查研究,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切实解决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的问题。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要以创新的精神探索思想政治实践育人课程化的新途径,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特点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要求,建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课的目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教育资源,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因为,人的正确思想(包括价值观)只有从社会实践中得来,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为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本质,是一个较长的社会实践过程和青年社会化过程,因此在大学期间开展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最本质和核心的问题是健康人格的培养。我们要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为目标,遵循面向全体学生、学生主体性、活动性、情境性、协同工作等原则,综合运用专题训练、教育渗透、咨询辅导等基本教育途径,有效发挥学生、学校、家庭等基本要素的作用,着眼于“自我认知——晓理动情——行为导向——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的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大学生进行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的培养,重点突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等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与互动,优化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
众所周知,大学生的许多问题行为,有些是由学生的情绪紊乱所引起,有些是与他们的智商有关,但绝大多数则由于他们缺乏清晰的价值观念、价值意识所致。因此,要改善学生的问题行为,必须帮助这些学生看到自己具有一些什么样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怎样相互冲突的,以及怎样来辨析它们,从而使这些问题学生产生一种更为积极的、有目的的行为。从教学实践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要进行基本原理、政治观点等内容的教育外,还应包括心理品质的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形成与人心理健康状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成功的思想教育常常本身就能起到心理支持的作用。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解决了学生们的某些思想困惑,也就消除了学生们的某些心理困扰,从而间接地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因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更易于接受思想教育,并能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事实上,目前许多学校已经把心理教育的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去了,而一些咨询活动也常常是在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如有些心理咨询活动,可使情绪低落的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树立起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振作精神,顺利完成学业。因此,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一个新举措。
今天,大学生们感到困惑的所谓“问题”,常常是思想矛盾和心理矛盾的混和物,仅靠某一种手段是很难解决问题,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心理咨询取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或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取代心理咨询。我们要根据学科间内在的联系,加强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融通与借鉴。在现有情况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遵循发展性心理咨询的原理和教育规律,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心理咨询功能和心理咨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