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反思与创新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反思与创新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道德教育的反思与创新秦林在当前社会中,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尽管各个方面对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是,对有效地达到道德教育目标的方法研究却未能有很大的进展。可以说,学生中出现对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药性”与此不无关系。其次,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时代特征。我认为,当前的道德教育,在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主体性。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反思与创新

高校道德教育的反思与创新

秦 林

在当前社会中,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尽管各个方面对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是,对有效地达到道德教育目标的方法研究却未能有很大的进展。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思考,希望在促进学校德育实践方面有所裨益。

一、传统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般地说,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系统道德知识学习、行为规范训练、重视教育人格和现实生活中榜样典型的诱导、集体的影响和舆论的扬抑以及奖惩措施强化等方法。这些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天仍然还有一定的效果。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的核心是道德规范的识记、模仿和训练,他们强调道德的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注重他律,对于培养学生在某一静态时空条件的良好品德的表现有一定作用。但是,从德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活动理论的角度来看,他们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片面性。

首先,传统的德育虽然在内容上估计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能逐步做到由浅入深,由简至繁,但是在方式方法上却忽视了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就拿道德规范或知识学习来说,在儿童道德思维发展的初期,还未有完善的理性思维,其人际交往活动区域和与外界有效交流量较小时,直接向儿童传授具体的行为规范,先入为主,排斥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影响,使正确的道德行为在大脑中形成条件反射,也许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当他们成长到一定年龄,逻辑思维开始发达,人际交往频繁,对外界社会交流和了解增多,单纯地进行灌输,容易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导致其道德教育价值观的混乱,进而会感到成人社会的虚伪,并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反感。可以说,学生中出现对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药性”与此不无关系。总之,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在内容上,也应该在采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适应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忽视学生心理发展变化,依然沿用大中小学生一个样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劳而无功。

其次,忽视了道德教育的时代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特有的心理倾向。对上一代人极为有效的方法,若全盘照搬,对下一代则可能收效甚微。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德育方法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时期有效而在另一个阶段或另一个时期又不那么有效的现象。当今的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的青年人活泼好动、喜欢创新、变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与他们的时空距离较远的内容,对他们作用自然十分有限。无论是哪一个年级的学生,如果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较单调和枯燥,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其效益必然递减。

第三,忽视了道德的内化过程,学生的道德认知过于感性化而理性程度不足。对大学生采取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进行道德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对他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有很大的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与情感体验实质内化,他们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操作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则难以培养其自律品质。因为他律必然是有时空条件限制的,当学生处于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中,不少人就可能会有不道德的言行。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与在家、教师在与教师不在表现不一样,在国内与出国后道德言行判若两人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在他律的环境中,学生对行为规范的遵守也并非完全是出于内在良知的需求和自身的道德责任感,也可能在不道德的动机驱使下做出符合道德规范或貌似道德的行为。

第四,存在忽视道德教育形式和本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有机联系和统一的倾向。在道德教育中,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它们只是为了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手段。单纯的活动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活动一定要和必要的事先和事后或进行当中的道德诱导和启发密切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做好事,而忽略了必要的思想引导,没有帮助学生去正确认识学雷锋活动的实质,以至于这一活动流于形式化。在情感教育中也存在片面性倾向,如仅仅强调了教师这一边以情感人,却未能很好地研究如何激发学生那一边的道德情感升华。

第五,忽视学生潜在能动作用。学生达到一定年龄,自我意识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他们逐渐形成自我评价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逐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内心世界,自我评价逐步成为他们行为的主要调节器,并开始调节、控制自我。当然,学生的自我认识、评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主观片面性,他们评价别人的品质比较清楚,但评价自己的品质则显得模糊和软弱无力,而且他们的自控能力还比较薄弱。如果学校、教师能引导学生从道德的角度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挥他们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潜力,逐步深入地剖析自己个性品质中的优缺点,并设计和调节自我,加强自制力,就能推动他们的自我道德的发展和完善。但在我们学校目前的道德教育活动中仍存在由教师布置、组织、安排等包办代替、从头管到脚的现象,致使学生在品德和心理上不是有严惩的依赖性就是有很大的随意性,而缺乏自主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自制力也得不到发展和提高。(www.daowen.com)

二、构建主体性的德育策略体系

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和创新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了。我认为,当前的道德教育,在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将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一味地以一种强迫的方式使学生被动地去接受学校和社会所灌输的思想,而是要使学生主动地从内心去接受正确的思想,抵制不良思想侵袭。因此学校作为教育者应改变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以一种平等和对话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扮演主角,这样他们就更容易从内心接受这种教育,而不会再出现逆反和抵触情绪。

任何道德都以一定的规则、原则的方式客观地呈现着,它蕴涵了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应有的关系、人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的基本要求,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只有在活动中,只有在体现这些要求的社会关系中实际地处理这些关系才能实现。在协作和活动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形成和发展学生团结协作及集体思想。活动更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而自我教育是衡量道德教育是否成功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成功的重要标准。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从而为自我的道德教育提供基础。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科学性,即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要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水平。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厦门大学的主要做法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自己组织开展活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时代性,即要注意学生个性心理的时代特征。当今的大学生,自立意识非常强烈,特别是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他们摒弃权威,厌恶别人对他指手画脚,而要自己探索和追求。他们认为,教师没有权利命令他们相信什么、怀疑什么。对于许多事情,假如明知是自己分析错了,宁可要自己思考后改正,也不要正确的现成答案。对于这样的学生,教育的方法主要在于提出某个道德问题,启发引导他们进行思索。江泽民同志指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思想工作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大众传媒文化设施,采取容易为群众所接受、所欢迎的方式方法进行。”

内在化,即道德教育活动方式方法要抓住内在本质,使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现在大多数的学生并不是没有道德认识,而是“知情脱离”或“知行脱节”。比如学雷锋活动,他们也会去参加,但未学到本质的东西,在活动日或活动月里,大家表现不错,但过了这一段时间,依然如故。德育方法要有成效,就要抓住本质,有针对性。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后,通过让学生经常把自己置于对方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以培养他们宽容礼让、相互理解和情感融洽的品质。

理性化,即促使学生的道德思维、道德反省,使之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便于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正确地应对千差万别的具体道德情境。

总之,道德教育要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不能用一成不变的、僵化的、教条的方式去进行,而教育的内容也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的高校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起到完善健全人格、塑造高尚灵魂的作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