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学生网络影响及对策探讨

高校学生网络影响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网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及对策1.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满足大学生思想需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抵制网络社会不良影响的有效途径。帮助他们认识网络传播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帮助他们排除不良心理,塑造其健康的内心世界。

高校学生网络影响及对策探讨

网络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李明飞 张云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十四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其中,大学生是最大的网上群体,而且是最活跃的群体。如何做好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搭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是当前高校必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所谓“网络”是指通过通讯硬件介质,运用相关协议把处于不同地域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的快速传播,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交互性、即时性、便捷性、全球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

二、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1.网络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网络对人们包括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人们观念的更新,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具体说来,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开放观念、平等意识、效率观念和参与意识。

2.网络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其个性更好地发展。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强化和个性不断完善的重要时期,而网络则为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化、多样化与全面化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

3.网络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网络空间里充满了有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信息,可以接触到任何地方的信息资源,网络远程教育方式的出现更实现了学习者不必走出家门就能接受到良好教育的可能,这样的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接触面和知识层次,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1.西方意识通过网络渗透加剧,可能会使大学生政治观念模糊。在网上不断挤压、排斥我们的民族文化,淡化我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识,最终造成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扭曲和流失。这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形成的高校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很容易引起他们政治观念的淡漠、民族意识的淡化。

2.网络中的“垃圾”信息,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在因特网上汹涌而来的信息中,混杂着不少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此外,还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生活方式。长期接触因特网的大学生,很容易受这种生活方式的腐蚀而渐渐抛弃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3.网络的虚拟化,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道德观念的弱化。据调查,有16%的同学每周上网六小时以上,甚至出现上“通宵网”的现象,直接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减少,这势必会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人际关系淡漠,部分还会产生孤独、多疑、焦虑、消沉或网络依赖等情绪,不利于他们承担起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4.恋网成瘾不利于大学生学习和心理健康。“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传播的伴生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很大危害与威胁。一般说来,大学生恋网成瘾主要表现是网上交际成瘾、色情成瘾、游戏成瘾和信息收集成瘾。恋网成瘾的人,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情绪低落,消极对待学习和生活,甚至为了上网而放弃上学。(www.daowen.com)

三、网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对策

(一)网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1.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载体。网络既能传播文字、又能传播声音和图像,可以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个人、任何地方,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声、像、文字相结合的教育课件来辅助教育,使教育手段直观化、形象化、现代化,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2.网络丰富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统教育受制于信息知识量少、覆盖面较窄,教育空间相对比较狭小等因素,一直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取得实效。而网络具备有资源共享的特点,解决了这一难题。其一,网络使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性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其二,网络的超大信息量和信息的固有本质,使教育内容变得丰富而全面,并且具有客观性和可选择性;其三,具有极高的文化与科技含量,可以使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大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3.网络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网络特别是高校校园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网络教育更具娱乐性,更具说服力,能够声情并茂地阐述复杂枯燥的事理,从多种感官综合促进受教育者对教育的接受程度,而且更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从这一点上来看,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及时性、针对性、直接性。

4.网络促进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互联网是一个浩瀚的信息海洋,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客观上构成了影响大学生思想的环境之一,极大地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二)网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及对策

1.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满足大学生思想需求。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在当今世界,谁掌握了网络这个当今思想舆论的制高点,就意味着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性。

2.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是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但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从知识传递者转变为辅导者、启发者,充分认识、把握和熟练运用网络工具,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抵制网络社会不良影响的有效途径。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和提高,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适当开设网络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及心理素质培养等综合课程或讲座。帮助他们认识网络传播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帮助他们排除不良心理,塑造其健康的内心世界

4.充分利用学生和网络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网络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寻找信息、选择信息、接受信息,他们不仅仅当受教育者的角色,相反,在网络上他们常常扮演教育者的角色,他们喜欢交流信息、发布信息,教育者应抓住大学生爱上网的特点,大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与领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5.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由网络所构造的数字化空间更多的是对现实社会的模拟,若长期沉溺于其中,会造成大学生对现实认识的不足。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投身现实社会的大课堂,有助于其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适应性,为踏入社会担任角色做好准备。

总之,网络既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手段的现代化,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思路、拓宽视野,我们才能从容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主动有效地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唱响网上主旋律,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