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与创新

大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与创新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立德树人做好新时期大学班主任工作韩春伶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造就人才。这一准则应该始终贯穿于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每个班主任的重要标志。凡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必须坚决做到。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和创立需要班主任老师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大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与创新

立德树人 做好新时期大学班主任工作

韩春伶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造就人才。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G·卡斯帕尔在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说过“对于高校,知识和技术转化最成功的方法是教育一流的学生”。毋庸置疑,要培养一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关键在于大学教师,而充当着首席责任教师角色的大学班主任,则是完成这一神圣使命的重要载体

大学班主任所面对的是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青年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的世界观道德观正处在形成和稳定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敢于探索,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看问题容易片面;他们绝大多数人心理变化多,矛盾多,动荡多,情感容易冲动偏激,有时则会感情用事。鉴于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对他们进行道德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大学班主任,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更应该注重自身综合素质(如思想品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等)的提高。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在强调教师“身教”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品格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灵魂去感化学生和塑造学生。

一、加强班主任师德建设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懂得科学的教育和管理方法,而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既是对班主任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判断班主任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标准。这要求班主任应该具有更高更全面的道德意识水平,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求班主任在道德行为上具有更强烈的典范性,既“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榜样,又接受社会和学生的监督。在道德影响上,班主任教师道德则具有深、广、远的特点。这一准则应该始终贯穿于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

(一)热爱教育,修身为本

班主任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带好本班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要热爱教育,忠诚教育事业,这是班主任,也是全体教师对整个社会负有的崇高职责和义务。当然,这也就意味着班主任教师要树立崇高的理想,把从事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人才作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维护自己的职业尊严,忠实地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全心全意地通过教育活动来为班级服务,为学校服务,乃至为整个社会服务,充分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面对在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班主任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开拓创新,勤于进取,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崇高的社会思想和道德情操、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等的素质全面的班主任。这是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社会使命。

(二)教书育人,德教为先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每一个,包括班主任在内的教师,对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每个班主任的重要标志。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教书和育人,二者紧密联系、统一存在于教育的整个过程。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则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

换言之,在德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的关系上,应该坚持以德育为先为主的原则,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班主任必须从德、智、体诸方面关心学生,必须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注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只教书,只管传授知识,而不育人,不关心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方向,不按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培养人才,那就是失职,是对班主任称号的玷污。

(三)为人师表,以身垂教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想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一点疏漏。凡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必须坚决做到。因为青少年学生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而班主任是大学生进入高等学府以后的最直接、最经常接触的师长代表,这种特殊的角色关系就决定了班主任形象本身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一个有修养、身教言教并重的班主任,其精神境界、道德情操、生活目的、学识才华,乃至于其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都会在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上起到极为广泛和深刻的渗透性影响。所以班主任老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楷模。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如是说。

当然,为人师表并不意味着妒才嫉能,一成不变。班主任老师应该善于听取学生和外来的各种不同意见,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探索新的、合乎时代特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创造优异的教学和工作成果。

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班主任则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凝聚全班同学团结向上的主导。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和创立需要班主任老师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www.daowen.com)

(一)加强思想教育,注重道德培养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大学生是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现阶段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班主任首先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学生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其次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并且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他们进行系统深入的素质教育,以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同时班主任要不断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大胆创新,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抓好班风建设,创建和谐班级

班集体是学生为学为人、读书长智、赖以成长的前沿环境,是他们成长成才最重要的场所。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好的环境可以改造人。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首先要着手打造一个健全的班集体,使全班同学形成团结、向上、文明、进步的班级风气。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班级的每个成员都会产生积极的约束、感染、熏陶和激励作用。毕竟学生们要在这个集体里共同学习、生活、成长,要代表这个班集体去参加年级、系部、学校的各项活动,要在这个集体里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风貌。因此这个集体需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敬业精神、和睦相处的友爱精神。那么,这种精神又源自何处呢?它来源于班主任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来源于班级健全的管理措施,来源于班主任和全班学生的共同参与。

(三)选拔培养班干部,提升班级凝聚力

要做好纷繁复杂的学生工作,要使良好的班风保持下去,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要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仔细谨慎地去选拔培养一批作风正派,处处以身作则,事事身先士卒的班干部,建立一支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不过,制定班干部时切不可盲目草率,要耐心培养,严格筛选。班干部一旦选定,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就要与他们通力合作,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一方面,对于他们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另一方面,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班主任可以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要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这对于班级的发展进步,对于全班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对于充当骨干角色的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尊重学生个性,融洽师生关系

在班级教育活动中,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目的的实现。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关心、帮助、支持、赏识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不偏爱,不歧视,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和个性,才能使他们自觉接受教育,才能消除他们心灵上对老师的恐惧感,拉近他们与老师的心理距离。只有在这种平等、和谐、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成长,学生的个人爱好、个性品质、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诚然,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就是面对面地与学生进行交谈。谈话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交谈,学生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情述说个人的思想感情、意见要求,反映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家庭的情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应该善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会形成和谐的班集体,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开展文娱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大学生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根据其心理和生理需要,班主任应该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能缓解学习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又能活跃班级气氛,增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团结协作之情。这既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教育学生,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也能帮助班主任更清楚直观地了解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中发现人才。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他们增长知识,结交朋友,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而对于参与活动组织工作的学生来说,这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六)重视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往往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正呈上升趋势,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大学生行为偏差的个案也不断增多。现实生活中的众多诱因,如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就业压力等,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在心理压力太大时,他们往往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人甚至会因此而走向极端,最终酿成悲剧。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和心理学专家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做出了一些可贵的实践和探索。那么,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最基层单位的班主任老师,则更应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以确保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不辱自己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大学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组织者,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者、执行者。其道德品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学生的道德面貌,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班主任的师德威信,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最明媚的阳光。因此大学班主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作风,用高尚无瑕的品质去熏染学生,用美好敬业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