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总结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总结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支持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条重要原理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最完美的形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总结

关于大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严长亮 郭 荆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按照高等教育标的要求,主要在高校共青团等组织的指导下,利用暑期等相对集中的时间,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实际,深入社会的教育实践活动。自1982年2月北京大学等高校155名家在农村的学生受原国家农委的委托,在寒假期间就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情况进行“百村调查”以来,恢复高考制度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到现在已经历了20多年。尤其是近8年来,全国近千万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县、市,极大地推动了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意见》阐明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意见》同时要求:“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有必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担负起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创造良好环境的责任。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

支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石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求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因此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指出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无一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承认由于历史的、认识的和阶级的局限性,我们的认识可能犯错误,需要由实践来检验。总之,人的全部的认识活动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在目前的大学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更多地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里,通过书本间接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学生与校园外的世界接触有限、了解有限。这使得他们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对其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也就无法对这些知识获得更高层次上的认识、体会并进一步产生新的认识。显然这样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求。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支持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条重要原理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理论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两大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大工业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劳动者,而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又必须接受全面的教育。现代科学乃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教劳结合是教育的规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要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

建国以来,我国几代中央领导人也高度重视知识青年的“教劳结合”问题,支持知识青年将知识的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劳结合”的思想,并对此理论作了创新,使其更加接近中国国情。邓小平同志也多次谈到,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前两代领导人的“教劳结合”思想,同时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做出了重大的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主张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该理论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自身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的本质规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定内涵,那就是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自由而又充分的发展。劳动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主要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同时在马克思看来,正是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出现,而社会分工则直接造成了劳动者的片面发展。只有消灭旧式分工,劳动者将体力与脑力结合于自身,才能够适应社会不同类型的劳动要求。只有这样,人的自身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正是遵循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必然规律,适应了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指导意义

考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指导意义,应主要从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人成长三个角度出发。

(一)社会实践活动是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有效措施(www.daowen.com)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部分学校、部分学生的个别探索到普遍展开,规模上由小到大,组织形式上由相对单一与散乱到形式多样且规范有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

该体系有力地配合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大学生服务团共开办各类讲座2万多场,培训农村青年技术骨干近百万名,建立图书站2000多个,发放各类图书10万余册,文艺演出10万多场,为近百万群众负责义诊,赠送价值240余万元的医疗用品,形成各类调研报告1000多万篇,受到地方党政机关、群众的真诚欢迎,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协同进行,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正是这种结合的最好形式。

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对社会缺乏了解,缺乏实践知识和劳动锻炼。而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方式,它能把学生从有围墙的校园带到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使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实际,参与生机勃勃的现实生活,亲身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举世瞩目的成就,更加深刻地认识国情、民情,学会历史地客观地观察和分析问题。通过参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同时,在与广大工农相结合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懂得,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依靠全国人民的长期艰苦奋斗,深刻体验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质朴而深厚的感情,感受一个个普通劳动者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动人事迹,从而更加坚定他们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信心,有助于明确他们的政治信念,坚定他们的政治方向。

(三)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

首先从性格形成角度来说,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经历真正的磨难与挫折。然而在象牙塔外,无论是生产实践还是科学实验,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经受磨炼,可以认识到自身能力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变好高骛远为脚踏实地,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形成戒骄戒躁,锲而不舍的良好性格。

其次从吸收知识的角度来说,一方面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吸收、转化,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实践能够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虚心向各行各业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学到书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三、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建议

反思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我们也同样深深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实践教育体系不完整、暑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建设不健全、社会实践成本过高等等。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必然产物。它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及与地方“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能够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期使用的较为稳定的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大学生施展才华,顺利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力地促进了协作单位经济文化的发展,它在整个社会实践中具有示范作用。所以,积极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就显得相当重要。

但学校往往单纯考虑基地的建设能够给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场所,同时使学校的组织工作更容易操作,却忽视了地方或企业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所应得的回报,从而使地方或企业缺乏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积极性。因此当前高校在与地方或企业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时,务必要坚持“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既要使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又要为地方或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使地方或企业有付出、有回报,达到共赢局面。

(二)根据基层需要确定社会实践主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取得实效、得到社会认同、产生较好社会影响,就必须针对社会所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服务,从基层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服务。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原则,在社会实践团队组团之前,对拟开展活动的地区进行调研,了解情况、摸清需求、确立项目,再根据所确立的服务项目寻找合适的服务人员,组织精干的服务团队,使得地方和高校“双赢”。

在这一过程中,前期工作做得越细、调研越深入、对基层需求把握得越准,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就越明显。但由于时间、财力、人员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高校的前期调研工作往往不够充分、具体。因此有必要对了解基层信息的方式、渠道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在有些地方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与主题,比如北京市举行社会实践项目招标会,就能够很好得实现基层需求与高校人才的对接,既减轻了高校前期调研的困难,又增强了地方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实践活动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三)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资源,降低成本

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转变观念,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互利多赢的社会实践模式。通过努力整合社会资源,寻求社会力量对实践活动予以经费和物质上的支持。比如通过向知名厂商出让冠名权,换取他们对活动在物质上的支持。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减轻高校的负担,可以使高校利用有限的经费完成更多的项目,使得更多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更多的地方或企业解决他们在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另外这种合作方式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具有相当动力的。因为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参与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又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甚至能进一步为企业吸引高校中的优秀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