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改革:创新思政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改革:创新思政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大学校园文化促进学风建设朝阳刘喜军张丽娜一、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的关系什么是校园文化?它与“三育人”工作密不可分,努力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参与性强、而持久的校园文化,才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这既是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学风建设,同时也是建立和谐校园

创新学校文化 促进学风建设

朝 阳 刘喜军 张丽娜

一、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传统、风气、习惯等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综合表现形式。简言之,一所大学选择什么样的办学思想,建立怎样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就会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特色和象征,而这种特色和象征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要与时俱进,既要建立创新型校园,还要建立和谐校园。一所高校的优良学习风气的建立应体现在“教与学、学与教”的关系上。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者,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有感召力。学生获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讲授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研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思维活动方式也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一个具有良好教风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使学生树立起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的学风。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努力学习的紧迫感,逐渐培养出提出问题的勇气,形成研究问题的氛围,从而具备全新的视野、独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情况都非常了解,你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给出一个建议,也许就能改变这个学生的一生。因此学风建设不但要靠班主任、辅导员、任课老师从学习的态度、方法来完成,更重要的是自上而下、自广而聚要靠所有的部门,所有的教职工投入到学风建设的行列中来。浓烈的学习氛围是一所大学长期历史文化的沉淀。它与“三育人”工作密不可分,努力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参与性强、而持久的校园文化,才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改进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攀比和浪费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其原因有三点:我们采取高压政策强制管理而产生的对抗行为;以教育为主,但教育的方式通常是指挥命令式的,容易引起逆反的行为;精神和物质处罚的挑衅行为等,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和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模式。

学生对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形式挑战的具体表现是:食堂用餐经常剩饭剩菜,稍不可口就倒掉;洗衣刷碗长流水,教室宿舍长明灯;怕苦、怕累、怕脏,躲避劳动;讲吃讲穿,摆阔气;迟到早退,自由散漫,荒废学业;心浮气躁,眼高手低,学业不精;意志脆弱,依赖性强,没有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患得患失,不思进取,没有奉献精神;几天几夜打游戏,病态缠身;校园外包房,夜不归宿。思想政治工作总是抓不准,从大的方面讲:学生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转,大张旗鼓的正面教育,好像没有其他不和谐的音符。从小的方面讲: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大量的细致工作我们并没有做好。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

三、创新校园文化促进学风建设的几点设想(www.daowen.com)

(一)从多方位建立和创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大学里的学生综合工作,应从两个方面去建立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应采取:创建本校特色鲜明的、积极向上的、参与性强而持久的校园文化;创建气氛浓烈、形式多样的学习氛围。其实这两点大家都在做,但效果不显著。究其原因,是因为缺少灵活性、参与性、和趣味性而导致枯燥乏味。说教和命令式的强制管理而适得其反。要建立长效机制,就不能急功近利,要采取循序渐进和目的诱导等方法来完成。浓烈的学习气氛是一所大学长期历史文化的沉淀。因此要从学生思想和行动上的自觉自愿入手。比如:举办中文和外文的读书会诗歌朗诵会、英语角、大专辩论会、数学建模比赛、高数竞赛、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竞赛和金工实习竞赛,帮助他们学好基础课。以上活动办得越热烈,学习的氛围就越浓厚,也就越能体现一个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举办诗词大赛、歌曲大赛、绘画大赛、书法大赛、围棋大赛、象棋大赛、演讲大赛、文艺晚会比赛等这些催人奋进的精神文化,可造就多才多艺的本领。举办各类学术报告,可增长见识,易引导个人发展方向。定期举办教师与学生的座谈会,改进课堂教学。主要是指每节课留5分钟的学生反讲和教师的答疑点评,这样可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努力实现将本校所有实验室24小时向全校师生员工开放。为方便管理,进室人员及时间,均以小组形式实行申报制。开放实验室其目的是:既可灵活安排正常实验课,又能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完成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发明创造,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在本科期间就设立指导老师,要把他们引导好,就会少走很多弯路。鼓励学生写论文、搞科研,允许他们申报一部分学校自主研发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和行业的科技项目。他们是最有想法和容易出成果的年龄,因此要积极引导,不能忽视。

(二)把被管理者变成管理者和参与者

这样的大学其学习的氛围能不浓吗?只是我们当前的学生工作是从正面进攻,结果打偏了。我们没有认真琢磨从学校的各个方面开展工作效果会更好。比如学校所有管理学生和服务学生的部门,在每个学生楼、每个学生宿舍,设岗参与管理和服务。这样做既提高了自觉性又提高了自律性。那个学校都希望自己培养出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那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身心健康、多才多艺的人才。这就是我们大学培养学生的标准和宗旨。为此我们要精心组织,安排好各项工作。实际上很多内容在一些大学里本身就有。为什么我们一开始组织很多活动,都是轰轰烈烈而来,往往过后却很快烟消云散。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只是一般的参加者而已,并没有参与组织策划和管理工作。因此,学校组织任何大规模活动,都要有学生骨干分子参与组织策划和管理工作。(骨干分子辐射面要广一些,少了没有号召力)那么,有了大量骨干分子的参与组织策划和管理,同时就有了大量的学生参与,我们的工作也就有了更宽泛的群众基础。如果每一次的活动都能达到上级组织,群众整体自觉参与,我们不但能顺利完成任务和达到预期目的。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得每次活动都会精彩纷呈、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上述的各种活动当中,也就蕴含着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和对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行的培养,就容易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生。这既是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学风建设,同时也是建立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树立正确荣辱观,形成优良学风

优良的学风建设应从大学生的荣辱观抓起,“荣”是指社会对个人道德行为的肯定和赞誉;“辱”是指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的否定和谴责。培养大学生勤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理念。要珍惜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体,一个人蓬勃向上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节俭持家,勤俭富国,既积累了财富,又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健康人生。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才会有和谐校园、和谐宿舍。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建立了良好的班风,也就能够形成优良的学风。

校园文化和学风建设密不可分。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它们需要用智慧来浇灌,用思想来哺育。她是由各级组织和各种社团组织、群众组织,通过常年开展活动的次数和效果堆积而成的。由于学生的自然流动性,而形成不间断的新老更替,保证了各个组织有新的血液输入,始终充满着旺盛的活力。有新的思想加入就能创新我们的工作内容,也就创新和促进了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按照这样的模式,我们就可以培养出学习成绩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多才多艺、动手能力强,既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又有时代气息的创新型大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