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 合理定位 切实帮助——从贫困生帮助工作中的两个问题谈起
肖 琼
一、贫困生帮助工作中的两个问题
当前,全国高校在大力加强对贫困生的“经济扶贫”的同时,也进行着贫困生的“心理扶贫”和“能力扶贫”工作,然而,这个工作并不好做,其原因一是贫困生数量多,增加了工作的繁重程度;二是贫困生问题复杂,增加了工作的艰难程度。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贫困生群体的理解偏差和工作偏差,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加以分析。
二、为贫困生正名——贫困生不是问题生的代名词
由于社会的偏见和少数贫困生极端案例的出现,在人们的观念中,“贫困生”这个词伴随着以下偏见:
1.贫困生的问题比非贫困生多。人们观念性地认为:贫困生适应性差,现代操作能力薄弱,生活习惯不好,不会与人交往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在非贫困生中也常存在,而且贫困生们并不普遍地具有以上问题,有些问题是个案,有些问题只时暂时的。从我的咨询经历来看,贫困生来访的数量和所表现出的问题与非贫困生并没有显著差异。
2.贫困生多是心理不健康的,而且容易制造恶性事件。人们观念性地认为:贫困生们多自卑、敏感、害羞、脆弱、易被激惹、仇富、虚荣,心理普遍不够健康。从我的咨询经历看,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和客观,证据如下:(1)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多,但未必程度极严重,也不一定会产生恶性事件。(2)很多贫困生是自卑甚至过度自卑的,但贫困不是造成他们自卑的唯一原因,即除去贫困这个自变量,这个个体依然可能是自卑的。他们的自卑夹杂着多重原因:如本人不善于进行人际交往、从小与父母的沟通很少、自己身体不好、父母之间关系不好、父母脾气不好等,这些原因有的跟贫困有关,有的则无关。很多贫困生自己认为经济因素并不是他们自卑最重要的因素。
之所以要给贫困生群体正名,是希望教育工作者不要对这个群体另眼相看,避免陷入对贫困生帮助的误区,这样会令我们对这项工作更有信心、更有成效。
三、为工作定位——走出贫困生帮助工作中的误区
(一)过度关注
如上所述,有些心理问题不光是贫困生特有的,非贫困生也存在类似情况,因此,不必将贫困生的问题都归因于“贫困”,将贫困生的行为与金钱挂钩。时常有老师这样对贫困生做工作:“你家里条件又不好,父母那么辛苦,把你送进大学,你还不认真读书,你对得起他们吗?”“学习苦不苦,想想家里的老父与老母;学习甜不甜,想想工作以后挣的钱”。将钱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因,这样一来,非贫困生似乎就没有了学习的理由,这样就是明显将两类人分开来看。关注贫困生本在情理中,但过度关注可能让他们总是暴露在众人的焦点下,引起内疚或逆反。
(二)过度保护
认为贫困生们是自尊而脆弱的,不敢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强调对他们说话要谨慎、政策要倾斜。然而,如果他们在校园中得到了过度保护,到了“无情”的社会上该怎么办?同时,过度保护还会使学生产生新的心理问题,如依赖、顾影自怜倾向的消极暗示,甚至因“贫困”而成为校园中的“优势”群体。某高校,学生拖欠学费近2000万,于是出台了清缴学费的政策:不交清学费暂停校园卡的使用、暂不登记考试分数,对少量确实困难的学生可以缓交。这个政策本是保护师生利益的,可是,部分学生宣称:“我们可是贫困生啊,学校现在雪上加霜,不信媒体就不管,到时可有学校好看。”从他们的言语中,可以看出这些20来岁的年轻人心中只有自己,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和客观的角度看问题。所以从政策上来说,保护贫困生是无可厚非的,但从人的成长角度看,过度保护是不利于人的成熟的。
(三)过度标签化
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时,总是把贫困生归类、排队,使帮助带有明显特征和“标签”。有些活动或奖励,一看就是给贫困生搞的,而且以“白”给为主,他们并不需要付出智力、能力甚至体力,当然也存在竞争——就是要比谁更穷,这样,每一次得到资助都是对贫困生自尊的“摧残”,所以贫困生往往并不领情,甚至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得到了利益,这种内心渴望与外在掩饰的矛盾常常使他们处于焦虑之中。
所以,正确理解贫困生心理,客观认识贫困生群体,科学地、人性化地帮助他们,在管理中让学生成长、成熟,才能使贫困生帮助工作更为有效。
四、正确理解贫困生的心理特征
贫困生群体总体是积极向上、勤奋刻苦、淳朴善良、忠诚感恩的。然而由于生活背景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校园生活的适应过程中必然出现新的心理状态:虽然在智力上与非贫困生无差异,甚至一部分人在学业上很有竞争力,然而,学习成绩好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优越感,或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相应地位;同时所谓的学习好,也不代表这些学生知识广博、见解独到、语言交流顺畅等。他们中的很多人为自己不能真正融入校园主流文化而沮丧、退缩,出现了部分贫困生学习成绩强优势,心理状态强劣势的状况。
(一)他们在认知上的偏激(www.daowen.com)
这里说的认知,是对事物的看法、角度与态度。贫困生的认知更多地表现为:看消极因素多,看积极方面少;常常将正常的帮助等同于怜悯;常常将家庭的贫困迁怒于社会;常常将自己的某些不足非理性地泛化。由于贫困的背景和经历,他们的很多愿望不能轻易实现,很容易得出自己是微不足道的这一结论,而且由于生活中受挫,他们常常怀疑价值观和美德的存在,即“去圣化”。“我家境不好,也没有社会关系,再努力也没用”“我什么都不如别人”“老师表面在批评别人,但是肯定是指向我的”“我说的话没有什么意思,没有人愿意听”“我的舍友们都太有心眼,我斗不过他们”等认知观念必然使他们情绪低落,不能自然、坦然地面对环境。
(二)他们负性情感体验强烈
主要表现在:(1)更容易体验到挫折,无助感强烈。挫折是指个体在达到目标的进程中受阻而产生的心理感受。贫困生中的大多数在原来的中学是优秀的,并且由于当时没有太大的经济差距,所以他们虽然贫困但没有太多的失落,但是在大学,原有的学业优势已经不明显了,经济劣势却突显出来,这会导致更多的挫折,认为遭受了不公正,从而更加否定自己。由于经济贫困问题又是学生个人努力很难改变的,很容易滋生出学生的无助感和压抑感。(2)苦恼更多,但释放的渠道很少。他们为钱发愁,强烈地想要挣钱,更需要机会;他们为自己能力不全面而焦虑;他们对家庭亦恋亦叹,且急于回报家人。这些苦恼在现实中很难解决,又不知如何排解,成了学生的心病。(3)压力更大,但动力不足。由于多了一层经济压力,又不知从何下手、从哪里找到社会支持,无目标无计划,所以他们想得多做得少,还经常在尝试中半途而废。(4)更迫切地希望成功成才,但自强自立的底气不足。一方面急于摆脱现状,另一方面,由于胆怯、能力不足、缺乏自控力等个人因素,自强自立仅仅成为一个口号。
(三)他们人际交往心理更复杂
他们内心里渴望交往但交往时又不能自然坦诚,在人际交往时更被动、敏感、脆弱、掩饰。为了得到认可、迎合别人、表现自己而交往,所以,更容易紧张,在很多场合自惭形秽,不敢参与,尤其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时间一久便倾向于独来独往,成为集体生活的旁观者,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性格上的孤僻,有事也不跟外界交流,有了苦恼多是闷在心里。
(四)他们更容易产生人格发展中的矛盾
青年初期是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所谓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尝试把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判断“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能建立同一性的人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形成自我同一性混乱。当将城、乡生活中的“我”进行对比时,贫困生易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在当地或亲友中自己是出色的,内心也充满了自信;在大学环境中,自己又是那么微不足道,内心的自信自尊与现实中的地位相比,产生了人格矛盾。同时,渴望交往的内心与回避交往的现实矛盾导致了孤独感增强。
五、切实帮助贫困生群体
(一)引导合理认知,增强自立意识
关于“家庭贫穷的原因”“上大学是改变家庭现状和服务社会的契机,我抓住了吗?”“是什么导致了我不能积极地生活”等问题,看似简单,但很多贫困生并没有深刻思考过,客观、理性地思考这些是贫困生在大学期间无法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引导他们将失败和窘境归因于外界,将成功和顺境归因于个人努力,认识到贫困是外在因素,它不应该影响到人的积极态度。“我无权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道路”“我是有不少缺点,但谁没有呢”“我能考上大学,说明我的智力是不错的,只要多努力,我会更加出色”等观念的建立,可以让学生理性看待贫困现状,培养自我认同感及与环境的亲近感,面对现实时内心坦荡,产生自强自立的动力。
(二)增加人际交往的互动性
贫困生的交往以被动、顺从为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可以分四步逐渐加强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第一步:走进人群。个体尝试先做听众或观众,仔细听、耐心看、微笑着欣赏别人,拉近人际距离;管理者可以多组织无经济因素限制的活动,半强制性地带领学生进入群体。第二步:相信人群。将别人单纯的言谈举止复杂化往往是个人内心自卑的投射,只有相信、欣赏别人,内心才能平衡,才能坦诚相待。第三步:参与人群。可以有言语参与,也可以有行为参与,如帮同学收衣服、照顾生病的同学、为班级的活动出谋划策等都是积极的参与;为了克服言语的弱势和胆怯心理,可以事先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反复熟悉,再表达出来;平时多读书、多思考,以增加谈话的话题。第四步:服务人群。互动的人际关系是相互付出又彼此得到的,多想想“我能为别人做什么”,从生活小事做起,在互动中体验友情,培养交往能力。
(三)选择负性情绪的释放渠道
鼓励学生不要回避负性情绪,选择写日记、运动、读书、听音乐等健康方式积极地排解。最好的方式是倾诉,在与别人的交谈中明辨是非、释放情怀、取得支持。
(四)提供岗位,培养能力
贫困是社会问题,靠心理扶贫并不能治本,改善贫困生的经济地位更为关键。但经济资助只能暂时解决部分学生的部分问题,提供岗位、培养能力更是长远之计。学校可提供岗位让学生有偿地做教师的助教或科研助手,既缓解经济压力,也有助于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尝试成立一个以贫困生为主干力量的组织,专业互补,以学校的名义与外界进行联系,争取到更多的实践和创业机会。
(五)营造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的问题跟环境密切相关,这个环境需要其中的每个个体来构建。提倡人际间的与人为善:能理解的要理解、不能理解的就要宽容、不谈论别人的是与非、不激惹别人、多给别人做点事。校园中的师生和谐、生生和谐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传递的真善美都能在学生心中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让学生更顺利、幸福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