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广播台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总结

高校广播台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总结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谈高校广播台的建设与管理盛沛李强高校广播台作为宣传工作的喉舌,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有效信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高校传媒的一个重点部门,必须加强建设和管理。高校广播的优势在校园、在教育,突出校园与教育的特色是广播台制胜的关键。而广播台网站的建立就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

浅谈高校广播台的建设与管理

盛 沛 李 强

高校广播台作为宣传工作的喉舌,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有效信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高校传媒的一个重点部门,必须加强建设和管理。

一、加强广播台队伍建设

作为高校广播台的主干力量,学生主持人和记者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广播节目质量,做好高校广播台的队伍建设对高校广播的发展和创新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体现在入台人员的选拔上。应充分利用好新学年开学这一时期进行招新工作,通过宣传、报名、初试等,由老台员分组进行,指导老师严格把关。例如,选拔一名播音主持人,在招新考试时,可首先让其读一篇文章,从中听其普通话是否标准,音色是否优美,语句是否流畅、连贯等几方面来了解面试者的表面情况,同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地提问,提出一些有关新闻方面和政策方面的问题,对其做进一步的了解,观察其是否反应敏捷,是否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性等,通过一系列的选拔程序,使一些较优秀的符合条件的新生力量进入校广播台。此外,通过校园里举办的一些文化节活动,如主持人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还可以经各院系老师推荐等途径,挖掘优秀人才进行人员补充,及时做好广播台新老台员交替的工作。

其次,做好学生台员的培养工作。由于高校学生都较为年轻,思想比较开放,专业素质和规范程度都相对较差,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必须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辅导,在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业务能力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使之成为一支高素质的广播工作队伍。也就是,一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高校广播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引导他们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要深刻领会伟人们对文学艺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阐述,加深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理解。此外,还要学习借鉴古今中外其他优秀的文艺理论人生哲学等,打好理论根基。二要熟悉精通广播业务。在广播工作中,不管记者,还是节目主持人都要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掌握一定的业务知识。三要培养良好的作风。高校广播工作者要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达到以上几点要求后,再通过不断的实践,使他们都朝着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最后,要做好团队建设,不断提高队伍各负责人的管理水平和台员的综合素质。根据人员搭配,选好学生台长、副台长。根据节目的设置,配好新闻部、综合节目部、记者部部长。明确各部门及负责人的职责和分工,除了本身栏目管理外还要安排好细节上的管理。例如台长负责统筹和安排广播台的全面工作,副台长除了协助台长工作以外还负责广播台设备、卫生等细节上的管理,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干部管理机制。此外,还要建立一套上下级监督的机制,在每学期末要进行负责人的干部考核,对不合格的取消其职务,对优秀的实行一定的奖励。通过奖惩措施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氛围,时刻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每两周安排一次例会,一方面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另一方面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节目质量。通过在校广播台的学习和锻炼,能使学生台员成为校、院、系、班级各项活动的主要力量,起到顶梁柱的作用。在台员学生走向社会时,就会比其他同学多了一份竞争力,很多同学毕业后进入了一些专业新闻媒体工作,走上了专业的新闻工作道路。

二、加强广播台的栏目建设(www.daowen.com)

作为高校主要传媒手段的广播,具有针对性强,受众集中,节目精而多样化,非商业化运作的特征。可是由于传播的范围仅限于校区内,节目多由同学在业余时间完成,所以不可能具有社会广播的多重、复杂的特征。高校广播有其特定的听众市场,这就是学生和教职工,因此,高校广播应该科学定位,形成自身特色、凸显品牌形象。高校广播的优势在校园、在教育,突出校园与教育的特色是广播台制胜的关键。而充分发挥校园教育的优势,广播台对广播栏目的策划与定位就必须准确,即要明确以什么样的栏目作为广播的主体内容来架构整个节目的主体框架和报道主线。在重视知识性的同时,还应该注意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反映学生思想,将能引起学生情感、思想共鸣的话题作为栏目的主要内容。开设的栏目,涵盖面广,特点突出,既有《新闻特快》《实事脉动》等新闻类栏目,还有《校园点唱机》《心灵左岸》等综合类栏目,这些栏目都是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涵盖了教学、科技、文化、卫生、娱乐等方面的内容。为了丰富节目内容,还设置了每周一次的节目策划选题会,并通过宣传典型、专访、座谈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形象化地向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他们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应及时跟踪报道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对校内外的典型事例进行剖析,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对是非美丑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自觉地追求高品位高格调的生活方式,开设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向上的相关专题并及时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校的政令等。

三、高校广播建设的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因此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是高校广播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近几年来,校园热线电话节目的诞生、客串节目的不断发展、专栏节目的不断改版,新闻节目的逐步精简,都是高校广播宣传创新的举措。新世纪需要广播事业的创新,特别是高校广播宣传,更成为广播事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创新才能不断丰富传播内容,不断变换传播模式,吸引尽可能多的听众。由于局限性,校园广播主要播出时间都是在中午和下午学生和教工吃饭这一时段,而往往这个时段是大家比较疲惫、大多奔波在校园的路上,很多音乐类、时尚类、访谈类的节目根本没有心情听,也来不及听。因此,广播传播方式的创新,是急需解决的。而广播台网站的建立就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网络首先增强了互动性。师生建议、意见可反映在听众反馈专栏和BBS部分。不但加快了高校广播的效率,使前期制作思路变得清晰、明确,而且收集的反馈信息,增进了广播台和受众的交流。其次是增加了视觉化、文字化。广播节目在网上与受众的沟通首先是通过视觉完成的。平时听主播播节目,经常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通过网络,网上用户不仅可以听广播,也可以收看文字和图像。这种听觉与视觉的结合,进一步拉近了校园广播与受众的距离,也缩小了声音媒体与文字媒体的差异。最后扩展了受众的选择空间。对于网络用户来说,除通过网络获取广播文字信息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欣赏网上广播节目,使节目收听打破了原有的空间时间限制,选择更个性化,接触更多方位。另外网站的建立对各高校广播台之间的沟通交流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校广播网络的兴起及发展给高校广播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也使高校广播的宣传工作迈向了更高的台阶。

四、展望未来,开创高校广播新局面

高校广播台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必须紧紧围绕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积极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把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基础工程。充分发挥学校广播快捷、灵活的优势,合理把握理论宣传尺度,使广播宣传既体现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深入实际通俗易懂。同时,把理论宣传的落脚点放在指导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上来,放在鼓舞和激励广大师生开拓创新、立志成才的目标上来,扎扎实实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高校广播台要立足校园,唱好“服务”这台大戏,扮演好“喉舌”的角色。要以培养“适应性”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作为广播宣传的切入点,帮助师生转换思想观念。此外,通过开辟各种专题节目,强化舆论氛围,通过人物访谈、师生论坛、热点追踪、今日校园、国内国际热点等形式,多手法、多侧面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让“权威”说话,让“威信”说话,从而加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宣传力度,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摇旗呐喊,推波助澜。

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同时,我们看到“加紧时代的步伐”已不仅仅局限于内容上的变更,真正的改变传统传媒思考方式,让高校人、高校广播走在时代的前列,让高校广播这面旗屹立不倒,染红更多的地方是新世纪每个广播台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在现实中高校广播上网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校园广播要在新形势下办出新意。聚一批人才,创名牌台站,办精品栏目。加强校园广播的学术建设,不断提高校园广播宣传工作的学术含量,努力使校园广播走在时代的前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