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电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高校电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电视台作为校园电视文化的基地,及时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本校的制度规定,交流教学科研信息,对广大师生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高校电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浅析高校电视文化大学生的影响

李 军 盛 沛

21世纪是高科技主宰的现代化社会,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也是势在必行的规律。其中,高校电视的建立和发展至关重要。为促进教学和教育宣传工作,如今,很多高校都建立了电视台。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等高校信息传播媒体(以下简称高校传媒),构成了我国高等院校独特的新闻现象。高校传媒如何发挥好育人功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使之成为大学生人生的向导、学习的工具、课余的伴侣、沟通信息的桥梁和施展才华的园地,已成为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研究课题。我国高等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设备和资源等优势,面向在校大学生,积极开展广播电视教育,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文化传播活动,形成了具有个性特征的校园电视文化。

所谓校园电视文化,即以大学校园为传播区域,以大学师生为传播对象,以电视为传播载体,以电教机构为传播基地的文化。它具有传者构成多元、受者层次稳定、内容播出集中、收视方式群体等特征。校园电视文化在促进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开拓大学生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培养能力以加速自身社会化的进程;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昂扬精神,去追求高格调、高品位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电视文化关系着高等院校的精神状态,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变革发展,在高校文化建设及素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校电视台作为校园电视文化的基地,及时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本校的制度规定,交流教学科研信息,对广大师生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一、高校电视台在校园电视文化中的作用和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导向作用

高校教育电视台的收视对象主要是教职工和大学生。这个群体(特别是学生)的年龄、心理、文化程度和背景等都有较大的共性。他们向往真、善、美,追求高格调、高境界。高校电视台主要通过德育电视节目以典型事例、榜样人物为主要播映内容,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和熏陶大学生,使他们在接受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教育过程中,抛弃错误思想、消极情绪、悲观心理,告别庸俗无聊的消遣和浅层次的文化活动,而代之以高格调、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和新变化怀有浓厚兴趣,接受能力较强,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和定型,可塑性大。同时,高校传媒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极大地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并通过有的放矢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辨理,学会处事,学会做人,从而提高他们获取知识、明辨是非和为人处事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鉴赏水平、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其更好地立足社会,终生受益。

(二)教学科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高校教育电视台有责任广泛收集教学和科研信息,有责任将本校的科研成果、技术力量、专业设置制成各种类型的电视片,向全校师生播放。同时应该深入科研教学第一线,采制本校的科教信息,在本校播放,促使校内各院系相互了解,相互渗透,资源共享,人尽其才。

(三)兼有社会电视台和教育电视台的所有功能

教育电视台还为收视对象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学校的规章制度,报道科研、教学、后勤、外事及学生工作和活动的信息,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以至青年学生展现其青春才华的场所。同时它在促进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协调发展;开拓大学生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培养能力以加速自身社会化的进程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高校电视台的现状

部分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相继建成闭路电视系统或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并在教学中得到较好的应用。但是,由于各地各高校发展还不平衡,教育电视台的建设与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规模大、财力雄厚的高校,校教育电视台与校电教中心并列为两个单位,由党委宣传部代管,有较强专业技术力量及档次较高的电视摄录设备和演播厅。有的是高校教育电视台独立设置机构,但摄录设备和演播厅与电教中心共用,技术力量也依靠电教中心。有的是由高校电教中心承担教育电视台的工作,党委宣传部在报道思想上宏观指导,很多高校电视台都采用这种模式。

三、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电视文化

(一)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团结、稳定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真正发挥校党委的喉舌作用。(www.daowen.com)

(二)加强领导力度,提高认识水平

目前,人们对校园电视文化的认识更多地局限在感性层面,缺乏必要的理性认识。校园电视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只有从理性的高度对其加以认识,才能深刻地理解它,准确地把握它,使其坚定有效地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服务。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说得好:“所有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

(三)调整机构,理顺关系

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决定采用哪种模式建立教育电视台,但是必须明确学校教育电视台的工作在校园电视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四)添置必要的设备,提高节目传输质量和覆盖面

高校有线电视台可利用光纤电缆将信号输送到教室、教工宿舍、学生宿舍和重要的办公及学生活动场所。并逐步配齐较为先进的摄、录、编、播、特技、字幕等设备,提高其技术含量,为广大师生提供一条优质的信息高速公路。能够利用网上教学和随时查询校内外有关图书资料及科技动态。

(五)加强节目调控,提高视听质量

由于电视文化是一种导向性、示范性强的文化,我们必须警惕它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在节目播出前,应严格审查,把好思想关、艺术关、科学关、技术关,避免错误的、不健康的、低俗的内容出现在荧屏上;节目播出后,应注意收视效果的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的收视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积极改进传播内容和方式。

(六)优化栏目设置,重视节目选题

教育电视的发展,优势在教育,能否突出教育特色,这是制胜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教育电视的优势,教育电视台的栏目设置非常重要。栏目的确定要建立在对所涉及教育主题内容的深入挖掘,对收视群体的准确把握上,要有鲜明突出的主题立意,要根据自己的人员、设备、经费等情况,逐步搭建起本台栏目的结构框架,突出教育特色。

(七)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一个新闻单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该媒体的整体水平。教育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要求,去迎接未来新世纪的挑战。教育电视台应高度重视编辑、记者、播音主持人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努力为他们的学习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尽可能好的条件,建立健全工作人员队伍的培养制度,并逐步形成教育电视工作本身对他们的约束机制,创设利于人才发展的竞争环境,提高培养效率,促进教育电视事业的更快发展。学校教育电视台学生记者和播音员等大都是经过招聘考核录用的,因此要特别把好工作人员队伍入口关,切实注重工作过程中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

人才培养、节目质量是教育电视台的工作核心。要赢得教育电视工作的高效率、高效益,就要重视人才培养、优化栏目设置,重视节目选题,保持经常性的节目收视信息反馈,把握好节目播出的周期、频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教育电视的宣传,加强记者、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把握好节目选题、质量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这些都是建设好高校教育电视台、营造良好的校园电视文化氛围不可忽视的诸多环节。

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新闻宣传活动的一个重大收获就是,在这块“实验田”上的实际锻炼提高了他们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器材操作能力等多方面的技能;同时也使他们学到了课堂之外的许多知识,综合实践技能得到了有益的锻炼和培养。实践证明,凡在校期间积极参与过校内外新闻传媒活动的学生,他们在完成学业投身社会时,更多了一些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

处于21世纪的中国高校电视台必须迎接挑战,积极采用现代新技术,不断提高节目质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发挥整体优势和教育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