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搭建成功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搭建成功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仅如此,大学生沉溺网络还直接危害学生身心,由于沉溺于网络而引发的“网络心理障碍”如网恋、游戏成瘾从而导致孤独抑郁、自我评价低、混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等症状已成为困扰大学生“网虫”的主要病症。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和文化环境,这种校园现实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密切联系的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入了一个新的育人环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搭建成功

建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

李 强 李 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不断完善,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信息网络社会,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中,互联网不仅扩展了人类的传播空间,而且正在演绎新的思想控制和文化引导。进入21世纪,互联网以超出人们预期的速度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当前高校年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心理发展、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不断受到冲击,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大学生上网现状与网络给大学生成长带来的巨大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历年发布的《中国因特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无论是年龄还是职业分布都表明,在我国上网用户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上网一族中的主力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使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样有助于大学生更快更多地了解学术动态以及科技发展前沿,利于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同时,网络传递信息的双向性或多向性使大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现象发表意见、展开讨论,有助于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购物、读书、听音乐,甚至求职,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活。然而,技术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决定了技术有满足人的需要,促使人的发展的积极正价值,也能产生有损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负价值。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其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特征使得网络既传播信息文明,但也同样会产生信息垃圾,既给人以广阔自由,又会带来失律、失范,既使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但又易于产生虚假。网络正负价值的二重性,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网络空间带来了一种有别于物理空间的交互性。在网络空间中,感知通过信息方式传达,信息可真可假,以致信息可以制造出多重身份,网络空间的虚拟身份导致了自我的多重性,于是,网络极易成为大学生躲避学习压力、感情受挫等现实生活的避风港。在网络交往中,网络改变了现实交往中作为吸引力来源的诸要素排序,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身份要素和个人的相貌、体态、表达能力等交往条件不再成为交往的制约,这使得一部分在日常交往处于劣势、存在自卑心理的大学生能在网络中找回自信,他们就可能因感觉到网络给予他们融入其中的快意而沉溺于网上聊天、讨论、交友。此外,网络游戏带来的角色扮演对于好奇心、好胜心都比较强的大学生来说能够使他们的个人意志获得满足,网络游戏通过虚拟实在的音像和传感系统使游戏者产生浸没于虚拟世界中的幻觉,这种感观沉浸在心理上可以使游戏者重新塑造自我,成为建立自我认同的一种重要形式。当他们在虚拟世界获取的自信与快乐的感受比在现实世界多时,就可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之中,而每次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便很容易去网络中寻求慰藉。一些在真实生活中不善于交往的学生,在网络上却异常活跃,如鱼得水,在真实生活中胆小懦弱的人,在游戏中成为勇敢的斗士,这种创造自我的活动的结果虽然能使参与者树立改变自我的勇气,但也可能会使参与者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而同时对真实生活中的问题采取更为消极的态度,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冷漠无情。

上海市信息咨询服务公司2006年7月初提供的数据,目前上海各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中,接触过网络的人数高达77.2%,其中经常上网的(指平均每周上网6小时以上)占全部受访学生的近三成半。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6.4%大学生网络成瘾,每周使用网络38小时。目前,在各大学校园中,由于长时间上网荒废学业的“网虫”不乏其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80%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合肥工业大学去年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该校退学的学生中有90%是因为沉溺于网络导致学分修不满被勒令退学的。同时,还有百余名在读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的情况。不仅如此,大学生沉溺网络还直接危害学生身心,由于沉溺于网络而引发的“网络心理障碍”如网恋、游戏成瘾从而导致孤独抑郁、自我评价低、混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等症状已成为困扰大学生“网虫”的主要病症。

二、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相应对策

1994年,我国正式成为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国家,从此开启了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历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12年来经历了以基层的自发探索为特征的被动适应阶段、以各类“红色网站”的建设为特征的主动应战阶段和以综合性网络社区的发展为特征的自觉深入阶段,如今,网络思想教育研究进入到一个比较全面的发展期,面对网络媒体的严峻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要进一步加强,以此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育人环境

(一)充分运用思想教育的政治优势,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建设高校新的育人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全面深入,网络活动已经明显成为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人际交往和文化环境,这种校园现实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密切联系的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入了一个新的育人环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网上和网下的结合上,来认识和看待高校育人环境。(www.daowen.com)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增强时代意识,拓展和改变传统观念中的工作职能,主动自觉地深入到网络环境发挥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影响全面覆盖学校的育人环境。

1.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技术性强。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其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更为突出。网络在我国发展速度极快,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跟上网络的发展步伐,在实践中探索,并加快从实践到理论的能动飞跃,防止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点。技术网络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载体和运行机制,技术网络这个载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也必须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的支持。

2.认识网络对高校育人环境的深刻影响,占领网络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现代网络是一种非常开放的、多向度信息传播平台。一方面,思想文化信息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顺应了当代大学生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这些信息良莠不齐、正反交错。大学生正处在思想、价值观的成形期,长期接触网络,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混乱和动荡,容易受网上内容隐含的意识形态影响和腐蚀,成为各种有害思想渗透的主要对象。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阵地。要在新环境下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巩固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战斗力,主动、自觉地占领网络阵地制高点,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勇于迎战错误思潮。

3.增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训。信息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在当今新的育人环境下,高校要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网络知识培训,通过培养复合型人才担当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从而适应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要求。其次,要建立一支应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队伍,增强网络意识,注意从网上收集信息,摸准学生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同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封杀”某些不良网站,应用“推送”技术,把符合传统价值观,并认为是重要的信息传播给受众,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增强网上正面宣传的影响力。

(二)充分认识大学生上网行为与心理特征的关系,建构高校网络德育自我教育模式

大学生上网成瘾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研究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各种因素。要针对教育有效性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性研究,不断积累经验,总结规律。要清楚地认识到不存在一劳永逸的高校网络教育体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

1.充分认识大学生网络空间基本心理特征,增强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动性。据调查,高校大学生沉溺于网络除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外,更有其复杂的不良心理因素,加之不积极寻求正常的输出渠道,在网络上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尽可能地逃离现实,将现实空间存在的自我与网络空间“虚构”的自我相混淆,混沌了自我的现实感和内心存在的虚拟自我,无法通过自我回归现实。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角色扮演、网络聊天中的多重身份交替、在线电影中的自我情节投入、淫秽网站中的虚拟想像空间成为“网虫”们流连于网络空间中不能自拔的四大现象。国外曾有报告对网络空间的基本心理特征做了总结,其中包括:有限的感知经验,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空间界限,时间的延伸和浓缩,永久的记录,易于建立的大量人际关系,梦幻般体验以及黑洞体验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研究和认识大学生上网行为现象和具备的心理特征,在现象与特征间建立连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不同的情形,“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2.充分利用网络互动模式,将教育模式由“灌输”转为“引导”,强化学生主体意识。网络建构的是一个开放的、多项度的信息交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使思想工作的触角更敏锐和迅捷。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采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是一种灌输式教育,教育只是单项地传授,受教育者则是被动地接纳,其思想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及时反馈给教育者,交流话语的单一性使教育的方式完全由教育者决定。而利用网络,教育者可以通过BBS、聊天室等不同方式与学生交流,学生不再只是一味地接受,他们也可以一种主动的方式参与。网络教育中师生之间地位的平等性和身份的隐匿性创造了宽松的对话环境,教育者可以和学生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心里话,及时把握学生心态和思想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把网上网下工作相结合,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各种关系。

3.通过网络主体性教育,发展道德自觉性,建立网络自主型教育。大学生生理上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网络社会中,面对信息的多元化强制他们选择,将十分困难。处于心理成熟期的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通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再加上浩如烟海的网上游戏,如果没有自律,行为很容易出轨。网络自主型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我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采取有效行动的能力。在网络教育中,大学生面对网络所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应加以积极引导和充分运用,使大学生们能够增强控制和驾驭网络行为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动地选择网络资源并创造性地参与网络各项实践活动,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从而形成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和品质,形成自主型的网络教育体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探索网络社会环境的特点和大学生网络行为规律,引导大学生把握自己,驾驭网络,让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积极的正面效应,做好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消除网络所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