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研究成果

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研究成果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心理危机检测与预警机制研究王建利郑林科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危机”事件常表现为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个人危机等。本文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为例,试探讨心理危机的预警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以严重抑郁症状和自杀倾向或行为居多。但是,心理危机只要开展经常的心理普查和科学的检测筛查,就可及时做出预警预告,使危机干预做到未萌或萌芽状态。

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研究成果

西安石油大学学生心理危机检测与预警机制研究

王建利 郑林科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危机”事件常表现为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个人危机等。对个人而言,“危机”表现为外在危机事件和内在危机心理,潜在心理危机和现实心理危机等。对于潜在心理危机,可以事先预警和干预;对于现实心理危机,只能心理援助和帮助。因此,危机预警是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为例,试探讨心理危机的预警机制。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资料来自西安石油大学2005年全校1~4年级本科生心理健康普查数据,总有效样本为13154名学生。其中,男性8391人,占总样本的63.8%;女性4763人,占总样本的36.2%。年龄16~26岁,平均年龄20.75岁。

(二)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检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包括4项健康项目和56项症状项目,均为“0无/1有”变量,时限为一年内。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1]检测大学生生活应激水平。该量表为美国心理学家Gadzella编制由国内心理学教授王欣引进修订,检测学生近三个月内51个项目,包括9个因子:5个应激源(挫折、冲突、压力、变化、自我强加);4个应激反应(生理、情绪、行为和认知反应),评分5级(1从无—5总是)。采用“抑郁症状检测”,主要依据为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DEP),检测诊断大学生一个月内的抑郁症状。采用SPSS程序作统计分析和拟合预警模型。

二、结 果

(一)检测筛查有“心理危机”学生的疑似入围与个案预警

检测筛查有“心理危机”学生的心理预警程序步骤:第一步,心理危机学生的“疑似”人群:或符合以上一年内轻生意念标准者,或符合三个月内企图自杀标准者,或符合一个月内反复想死标准者,或符合以上抑郁症状标准者;符合这一范围的个案较多,只能作为心理危机“疑似”入围来观察。第二步,心理危机学生的“预警”对象:须同时符合抑郁症状诊断和持续自杀倾向(1年、3月、1月均有)者,按这一标准筛查出心理危机学生38人。第三步,严重心理危机学生的“预警”对象:须同时符合严重抑郁症状诊断和持续自杀倾向(1年、3月、1月均有)者,按这一标准筛查出严重心理危机学生9人。

(二)拟合有“心理危机”学生的UPI心理症状预警模型

以心理危机(有1/无0)为应变量,以UPI心理症状(有1/无0)为自变量,做UPI心理症状对心理危机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4项心理症状中7项进入方程:(1)显著心理症状:不同于13116人非心理危机者,38名心理危机学生UPI显著性症状主要为社交障碍、自我迷茫、抑郁障碍、睡眠障碍、焦虑障碍、头晕不适和关系妄想(P<0.05);(2)发生比或危险率(OR):患有抑郁障碍、自我迷茫、焦虑障碍、关系妄想、头晕不适、社交障碍、睡眠障碍等症状的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危险率分别为8.34倍、4.23倍、3倍或近3倍于无此症状的学生。此7项心理症状识别心理危机的预警模型方程经检验拟合较优(P<0.01)。见表1。(www.daowen.com)

表1 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UPI显著症状Logistic回归模型

img1

注:a应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大学生心理危机

(三)拟合有“心理危机”学生的SLSI生活应激源预警模型

以大学生心理危机(有1/无0)为应变量,以其SLSI生活应激9项(挫折、冲突、压力、变化、自我强加;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为自变量,做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生活应激源主要是挫折刺激和生活变化(P<0.05);(2)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应激反应主要是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此应激源诱发心理危机的预警模型经检验拟合较优(P<0.01)。见表2。

表2 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SLSI生活应激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

img2

注:a应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大学生心理危机

(四)讨论

心理危机是指某些较强烈的刺激作用于个体,超过了个体所能耐受的程度,从而使其面临着精神崩溃的边缘。危机分为生理危机(如严重躯体疾病所致死亡危险)和心理危机(如严重心理障碍所致自杀危险)。大学生心理危机以严重抑郁症状和自杀倾向或行为居多。心理危机的严重性在于“危”,它危害自己、他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心理危机的难断性在于“机”,它发生出乎意料使人防不胜防,具有随机性特点;它的复杂性还在于“心理”隐蔽性,危机藏于内心不易暴露,只有时机成熟才会发作,故造成干预的滞后性。但是,心理危机只要开展经常的心理普查和科学的检测筛查,就可及时做出预警预告,使危机干预做到未萌或萌芽状态。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筛查和预警方法较多,如传统的筛查精神异常测量工具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表”(MMPI)等。也有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工具如“大学生人格调查”(UPI)等。本课题筛查心理危机的技术为多次实践后不断修订的结果。主要预警机制是:第一,自杀倾向的检测筛查:用UPI检测大学生一年内的心理症状,其中符合“轻生意念”(一年内)项目者;用SLSI检测大学生三个月内的应激源和应激反应,其中符合“企图自杀”(三个月内)项目者;用DEP检测大学生一个月内的抑郁症状,其中符合“反复想死”(一个月内)项目者;此三项均具有者被筛查为“自杀倾向”;第二,抑郁症状的检测筛查:用CCMD-3中“抑郁症状”诊断标准,严格筛查抑郁症状者及严重抑郁者,因抑郁症状具有“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无价值感或绝望感”的核心症状,严重时也会出现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因此被选作心理危机的内容之一;第三,符合自杀倾向和抑郁症状者,被最后确定为心理危机者。这样筛查的结果,效度和信度都得到检验,准确性较好,既能防止筛查中的扩大化而被“误诊”的现象,又能防止筛查中的缩小化而被“漏诊”的现象,而且心理危机真正发生的个体往往都是在事发之前具有严重抑郁症状背景的自杀倾向者。因此,本研究的筛查标准实现了“两个结合”:自杀倾向既往病程和当前症状的结合筛查,自杀倾向和抑郁症状的结合筛查。虽然检测过程较为复杂,但筛查结果比较真实有效,避免了“虚势预警”的信息失真和“危机四伏”的过高报道。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多元成果。本课题按照应激模型理论,采用SLSI对可能引起心理危机的应激源和应激反应所做出的“病因学”意义上的预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学生具有高于非心理危机学生的挫折刺激、生活变化、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等应激变量。本课题还采用UPI对因应激而引发的心理症状所做出的“病理学”意义上的预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学生显著高于非心理危机学生的症状主要是抑郁障碍、自我迷茫、焦虑障碍、关系妄想、头晕不适、社交障碍、睡眠障碍等;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大学生在一年内均有此7种心理症状,就需要预警和干预其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本课题还采用了临床心理学的DEP诊断标准,筛查出抑郁症状和严重抑郁者,并将抑郁症状与自杀倾向相结合做出了心理危机个案的预警,此心理危机学生38人(其中严重心理危机9人)不仅是被预警的主要靶目标,更是及时实施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的主要对象。在重点干预心理危机和严重心理危机学生之后,需要对有抑郁症状而无自杀倾向和有自杀倾向而无抑郁症状的“疑似”危机学生开展进一步的心理危机识别确认和必要时的危机干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