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事实上德国社会当中热衷政治的人并不多,因此它的核心选民数量也比较有限,导致大部分人的参选和投票都要靠政党通过各种形式的努力去争取,因此,德国社民党力求通过前沿阵地和贴近社会的各种政党组织形式,来凝聚社会的政治意愿。
媒体作为与公众交流的重要形式,德国社民党努力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自己的主张,拉近与民众的距离,力图不断扩大党的民众基础,实现加强党的领导与各级党员之间的联系。
德国社民党将“走访和会见选民”制度化,规定社民党议员每周必须安排一个晚上走访选民,各地区党支部必须每周安排一个晚上接待民众,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与选民和社会各阶层的互动联系。同时,社民党也进行大量专业的民意调查,以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形式,聚集选民对于社民党及其政策的看法,并及时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在注重加强社民党在现有党员中的影响力的同时,德国社民党还积极拓宽党在社会各阶层非党员中的影响力,强调“邀请一切社会力量与之合作,要依靠从雇员到企业家、从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到工程师、科技人员,从工会员工到所有中间阶层的一切人”[11]。
“项目党员”制度便是德国社民党努力推进的创新,它按照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或项目设立党组织,允许那些对党的部分政策主张持赞成态度、但又不准备承担党员所有义务的人在一段时间内入党,项目完成即不再是党员。这些只参加党的某些项目活动的成员被称作“项目党员”。社会民主党认为“将跨领域的、来自不同方面的人员组织在一个活动之中,这对于完成一些公开项目来说是有利的;而从民主的观念来看,吸收非党员参加党内项目可以使党内讨论活跃,并缩小非党员与‘党’这一政治行动主体的距离”[12]。
社民党为了将党员个体与党组织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资源优势。它允许各级党组织成立各种论坛,允许这些论坛向同级党员代表会议提交提案、派送代表,允许非党员参加基层党组织的生活,参加各级论坛和主题工作委员会的讨论。社民党设在柏林“勃兰特之家”的文化论坛会定期邀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就某些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问题进行探讨,在为社民党出谋划策的同时也起到对党员的素质进行培训的作用。
为适应现代通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德国社民党也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建立“网络党”的主张。它充分利用起互联网,成立“青年网络管理之家”、建立“网络资格认证学校”[13],帮助党员掌握信息技术,成为连结各地、各类党员的桥梁,信息传递的平台。同时,社民党除了利用党报党刊等传统媒体的力量,将党的政策纲领、党的主张公之于众,以纸质版的形式寄给党员之外,其每一级组织都有互联网,使普通党员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随时了解党的政策主张、领导人的言行和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安排,甚至还包括详细的会议记录。[14]除了了解党的信息外,也可以通过网站留下的电子邮箱与党组织进行交流,或者实现与党的领导成员网上见面。它启动了“红色电脑”、“红色手机”两个重要计划,分别将全部的基层党组织联入内部信息网中,通过移动通讯终端向所有党员发布消息。
依靠这些党建形式的创新,德国社民党利用互联网搭建起一个党的信息平台,利用现代传媒改进党的传播宣传方式,将党的领导与基层,党内与党外人士聚集,加强中央与地方、党员与公众的沟通,形成一个扁平化的共同参与的政党建设网络。
通过这些党的前沿阵地和组织形式,德国社民党有效地凝聚社会群体的政治意愿,提高了该党在德国社会中的政治影响力,为其成为执政党和执政的巩固打下坚实组织和社会基础。
【注释】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2000-11-09。
[2] 刘红凛:《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www.daowen.com)
[3] 本部分参考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李书琴硕士论文的部分研究成果,邱柏生教授特别指出了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比较研究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4] 美国、英国和德国的政党动员机制的资料由复旦大学城市治理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张彦青整理,并且完成了初步的写作。
[5] 刘建飞:《英美两党制比较》,《国际社会与经济》1996年第6期。
[6]韩隽、王国新:《美国式党政关系探析》,《学术探索》2004年第12期。
[7] 高新军:《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和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8]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 张文成:《英国工党密切党群关系的主要做法及其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10] 陈露:《西欧社会党的组织改革及政党现代化进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
[11]吴辉:《用世界眼光看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趋势》,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10235640.html。
[12] 张文红:《德国社会民主党处理党群关系的经验教训》,《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第5页。
[13]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政党研究所课题组:《德国社民党和基民盟党内民主建设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14] 张文红:《德国社会民主党处理党群关系的经验教训》,《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第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