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学常识书:博弈论揭示的真相

经济学常识书:博弈论揭示的真相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学释义所谓帕累托最优,指的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是满员后再超载,全体乘客的安全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就不是帕累托最优了。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无疑是一颗闪烁着迷人光泽的宝石。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描述的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状态,在现实中比较难以达到。“帕累托改进”的特点是自己变好,同时又不使他人变差。正是由于“帕累托改进”没有损害到他人的利益,其行为所遇到的阻力往往很小。

经济学常识书:博弈论揭示的真相

帕累托最优——谁也不愿改变的最佳状态

趣味经济

某个海岛上,在每次大风暴后,总是有些漂流木材留在海岸上。因此,每次大风暴之后,村民们便竞相奔到海岸去捡木材。许多年来,村民们遵守一种“先到者得”的习俗,即最先到达海岸者可以任意捡漂流木材,然后把捡到的木材堆积在海岸边的高处,并在木材堆上压放两块石头,以表示这是他自己的所有物。他可以把这堆漂流木材留在海岸边两天。在这两天之内,别的村民会尊重他的这种事实上的产权。如果过了两天,他的这种事实上的产权就不再存在。

据说,在这个小渔村中,没有人知道这种“先到者得”规则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以及如何形成的。但每个村民都遵守这种习俗,并且遵守得那么自然,那么有序。

实际上,这种自发的秩序安排就是一种帕累托最优选择。

经济学释义

所谓帕累托最优,指的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一旦达到了这种理想状态,想要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就必定要使另外某些人的境况变坏。相反,如果还可以在不损害其他人的情况下改善某个人的处境,我们就可以认为资源尚未被充分利用,这时就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

与读者侃经济(www.daowen.com)

根据帕累托的说法,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的状态——任何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情况变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是最有效率的。如果没有达到这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而使某人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坏,那么说明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是缺乏效率的。

试举一例。球迷们去体育场观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球场能坐5万人。假如在比赛开场前,坐到了4.9万人,那么,体育场在此时还没有处在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因为如果再进入1 000名球迷,他们也可以看到比赛,即“他们的处境会变得更好”,这个增加球迷的过程就是“帕累托改进”。但是如果已经坐满了5万人,如果再进入1 000名甚至更多的球迷,这些新增加的球迷可能会因为看到球赛而使“自己的处境变好”,但对于那原有的5万名观众来说,处境却会变差,原因很简单,超过规定人数,安全性就受到损害了。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长途汽车。在没有满员的情况下,可以再上乘客,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满员后再超载,全体乘客的安全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就不是帕累托最优了。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帕累托最优是一个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无疑是一颗闪烁着迷人光泽的宝石。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均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及他人,最终将实现社会的充分富裕。由此看来,帕累托最优确实令人神往。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描述的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状态,在现实中比较难以达到。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所以便有了“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没有使任何人处境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处境能变得更好。“帕累托改进”的特点是自己变好,同时又不使他人变差。正是由于“帕累托改进”没有损害到他人的利益,其行为所遇到的阻力往往很小。以我国初期的改革开放为例,其政策大多都是帕累托改进,比如“分田到户”和“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们的特点是广大农民获得了切实的好处,而其他行业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所以推行起来阻力不大。但是如果不是“帕累托改进”的话,即在使一部分人变好的同时,肯定会使另一部分人变差,阻力就会增大。

在工作生活中,就要学会合理利用帕累托效率准则。当你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时,只需要保持就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