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经济学
有个卫国人对燕王说:“我能在针一样的棘刺尖端雕一个母猴。”燕王听了很高兴,就用丰厚的俸禄供养他。过了些日子,燕王对卫人说:“我想看一下你在棘刺上雕的那个母猴。”卫人故弄玄虚:“要看到它可不容易啊!您必须半年不进宫,不喝酒,不吃肉,还要在雨止日出、半明半暗的一刹那,才能看到这个棘刺母猴。”
于是,燕王长期供养这个卫国人,却又看不到这个棘刺母猴。有个工匠知道了这件事,便对燕王说:“我是打制刻刀的,据我的经验,随便什么小巧的东西都要用刻刀来刻,而被刻的东西一定要大于刻刀的刀锋。现在棘刺的尖端连刻刀的刀锋都容不下,是难以雕出母猴的。大王只要看一看那个卫国人的刻刀,就知道他能不能雕了。”燕王一听,恍然大悟,说:“对呀,这个办法好!”
于是,燕王又召见卫人,问:“你是用什么工具在棘刺上雕刻母猴的呢?”回答说:“用刻刀。”燕王说:“我想看一看它。”卫人推托说:“让我回住地去拿!”一离开燕王的宫殿,卫人便立即逃走了。
工匠根据他所掌握的知识,知道雕刻的东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锋大,而燕王却不清楚这样的知识。当燕王掌握了这个知识后,卫国人的骗术就被揭穿了。在这个故事里面,推导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掌握了有关刻刀与雕刻物品间关系的共同知识。
经济学释义
共同知识的概念最初是由逻辑学家李维斯提出的。对一个事件来说,如果所有当事人对该事件都有了解,并且所有当事人都知道其他当事人也知道这一事件,那么该事件就是共同知识。
与读者侃经济
由“共同知识”我们可以引出一个“脏脸博弈”模型。(www.daowen.com)
三个学生的脸都是脏的,但是他们各自都看不到自己的脸。老师对他们说,你们中至少有一个人的脸是脏的,请脏脸的学生举手。三个学生对视一番后无人举手,随即又都举手表明自己的脸是脏的。这是为什么?
我们可以还原一下他们的判断过程。
(1)三个学生对视后,都看到了另外两个人的脸是脏的,满足“至少一个脏脸”的判断,因此无人举手。
(2)三个学生都没有举手,这意味着,每个人的眼中都看到了至少一个脏脸。但是,更重要的推断是,三个人中至少有两个脏脸。很简单,如果只有一个脏脸,那么肯定有人在第一步的时候就举手了。由于三个学生同样聪明,因此大家都得出了同样的推断。这个关键的推断就是三个人之间产生的共同知识。
(3)既然“至少两个脏脸”,从任何一个人的角度而言,他已经看到了两个脏脸,他仍然可以不举手。
(4)三个人都还是不举手,意味着三个人看到的都是两个脏脸,即所有人都是脏脸。因此,所有人都举手了。
这就是共同知识的作用。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共同知识起着一种不可或缺的作用,只不过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留心而已。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王决定做一个体检,在经历抽血、B超等多种检查后,发现有一项“屈光不正”需要去眼科诊疗。花了八元钱的挂号费后,根据指引去做光学检验,但仔细一看,原来就是配眼镜的地方。原来,“屈光不正”就是近视眼!“屈光不正”是医学工作者的共同知识,但小王却并不清楚这样的知识,以至让自己多花冤枉钱。
由此可以看出,不懂得共同知识,会无端增加许多交易成本。这类知识无处不在,对于我们而言,多掌握一些共同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太有裨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