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府干预:提升市场结果的有效方案

政府干预:提升市场结果的有效方案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有了“三不放开”,国有企业也找不到买棉花的市场,只好从黑市购买。与读者侃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市场是“看不见的手”,而政府干预被称为“看得见的手”。但如果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当,不遵循市场的规律,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我国政府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

政府干预:提升市场结果的有效方案

趣味经济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上曾刊登了这样一个故事:

20世纪九十年代,老于是一家纺织厂的厂长,这是一家很有名的国营大厂。1994年,该厂需要大量棉花,计划调拨量却达不到需要的十分之一,而他们又不能到市场上公开采购。为了企业的生存,他们只好到黑市上去买棉花。

有一次,河北沧州有40多吨棉花要出手,价值90万元。对方不要汇票,只要现金。夜里12点,纺织厂的一位副厂长带两个人扛两袋钞票乘吉普车到山东河北交界的一个大堤上交换。由于带这么多钱,又是深夜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所以特地带了两条枪以防不测。到了约好的交易地点一看,对方四辆满载棉花带拖挂车的大卡车一字儿排开。再一看,好家伙!他们来了10个人,带了10条枪。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呢?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大幅度下降,出于保护纺织工业的良好愿望,1994年,国家对棉花实行“经营不放开,价格不放开,市场不放开”的“三不放开”政策,想依靠行政力量把棉花统起来,以保证国有企业的生产需求。由于不让农民在市场上卖棉花,棉花都流到黑市上去了,国家不可能像计划经济时那样收到足够的棉花,也就不能保证供应国有企业。由于有了“三不放开”,国有企业也找不到买棉花的市场,只好从黑市购买。

经济学释义

政府干预就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与读者侃经济

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市场是“看不见的手”,而政府干预被称为“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促进了市场发展,“看得见的手”为市场搭建法律和管理框架,两者完美结合,才会让市场更完善,经济发展更迅速,缺了任何一个,都会像小儿麻痹患者一样,走路不稳,容易摔倒。(www.daowen.com)

经济学认为,政府干预的手段和作用是通过制订计划(经济手段),指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通过制定法规(法律手段),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通过采取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行政手段),直接、迅速地调整和管理经济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补救“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微观经济运行中的失效。但如果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当,不遵循市场的规律,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我国政府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

(1)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

(2)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政府的责任。

(3)稳定物价。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乱涨价、打击价格欺诈),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不能完全让市场来调节,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包括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