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美国洛杉矶一位医师陆续接诊了好几位男性病人,这些病人都有共同的症状:发热、呼吸不畅、进行性呼吸窘迫。X线显示肺部双侧弥散性阴影。经肺部活检证实,这些病人均得了卡氏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诊断为严重免疫缺陷伴多种感染。通常情况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在正常人中是不会发生的,只有在人体免疫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经流行病学调查,这些病人均为年轻男性,且都为男性同性恋者。几乎在同时,这些病情也出现在其他病人身上,但这些病人并非男性同性恋者,而是静脉吸毒者。当年的6月5日,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MMWR(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上,报道了这种严重的免疫缺陷疾病。在此后的几年中,北美和西欧不少国家也陆续报道了这种疾病。经过此后几年的研究,科学家们终于发现导致这种疾病发生的元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并将这种疾病定名为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当人们对出现的这种疾病进行积极治疗的时候,科学家们开始了对此病病原的研究。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Montagnier等在一个持续性淋巴结综合征(LAS)病人淋巴结中分离到了含反转录酶的病毒。当时,尚无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一发现就是艾滋病的病原。大多数医生认为,艾滋病应该是由人类已知的一种病毒引起。由于当时分离发现的病毒与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相似,因此,也被认为是上述人反转录病毒家族的一员。与此同时,美国的Gallo等从艾滋病病人体内分离到HTLV,也支持上述的结论。
1983年,Montangnier等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人反转录病毒虽然在感染CD4+淋巴细胞上与HTLV相似,但这种人反转录病毒[后来被称作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在CD4+细胞中生长滴度很高且可将其杀死的特性与HTLV需要在建立的细胞系中培养不同。这些观察对LAV可能是艾滋病病原体提供了重要证据。
其他的研究还在进行。1984年初,Gallo等报道了另一种人反转录病毒(HTLV-Ⅲ)。Levy等也从病人和健康人中发现了艾滋病相关病毒(ARV),并鉴定为一种反转录病毒。经过不断地研究,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建议给艾滋病病毒一个单独的名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在HIV-1被发现后不久,科学家在来自西非、佛得角群岛和塞内加尔的艾滋病病人体内发现了第2种HIV。这种病毒与HIV-1毒株的差异>55%,并且有显著的抗原性差异,因此被命名为HIV-2。
一、流行模式
(一)含义
艾滋病的流行与人的行为休戚相关,业已明确HIV通过性接触、血液接触和母婴传播3条途径使人感染。实际上,不管哪一条途径及其所造成的影响,均取决于人的行为方式(各种传播方式详见下一节)。但是,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甚至某一人群层面分析,在当时当地的HIV流行,往往有一个主要传播方式起到关键作用,从而形成了其主要的流行模式。掌握流行模式,不仅可以了解该地区HIV发生、发展的流行规律,而且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对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类型
迄今为止,纵观国内外HIV的流行模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吸毒模式 这种模式指以毒品摄入造成一个地区HIV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其中静脉注射毒品时共用针具是引起HIV在吸毒者中传播的主要问题,因此这种模式是HIV经血传播的一种形式。这种模式还伴有相当高的丙型肝炎的流行率,为10%~60%,甚至更高。
2.性传播模式 全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约75%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形成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流行模式。这种模式与一个地区的性接触方式密切相关。所谓性接触方式,可包括口对口、口对肛门、生殖器对生殖器、口对生殖器以及生殖器对肛门等,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异性性交和男男同性性接触(也包括部分两性性交方式)两大类。其中生殖器对肛门的性生活方式大大增加了HIV的传播概率。经研究,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从精液中分别排出HIV量可达107~108颗粒/ml和106颗粒/ml。肛门及其上端黏膜细胞的结构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其坚韧度远不及阴道黏膜的扁平上皮细胞,易于破损。HIV经破损处进入血循环而引起感染。Schleches等研究了有被动肛交行为的HIV感染率比无肛交行为的HIV感染率平均高出1.5~5倍。全球HIV流行之初,美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以男男同性性接触流行模式为主。如美国洛杉矶一个城市就有415000名男性同性恋者。在既往5年中,平均每人每年有13.5~50个性伴侣,HIV感染率达65.6%。世界上流行最为严重的非洲撒哈拉地区以异性性传播模式为主,如南非成人男性中HIV感染率平均为20%,而成人女性高达27%,大多数通过异性性乱所致。
3.母婴传播模式 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可以在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中,通过胎盘、产道、母乳喂养途径使胎儿及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概率各国不尽一致,在未干预的情况下,一般发达国家(15%~25%)比发展中国家(25%~35%)低,其中非洲为25%~50%。一个地区母婴传播模式的形成,往往是吸毒传播、性传播以及其他传播模式出现后的必然结果,这种模式的出现和不断加重,充分反映这个地区HIV流行的严重程度。
4.有偿供血模式 1995年,我国中原地区在有偿供血者中出现HIV流行,HIV感染率为10%~50%,罹患的人数达数万人之多,常伴有很高的丙型肝炎流行率,这是由于在供血过程中交叉污染而造成的HIV流行。其实,这种模式也是经血传播的一种。从全球范围来说,这是属于我国的一种特殊流行模式。
5.输血传播模式 这是通过输入含有HIV的血液和血制品造成的流行模式,这种模式特别见于HIV诊断试剂盒研制成功之前屡有发生或者对血制品及其产物未经HIV筛查或者未经灭活措施而造成的传播。突出的例子是,全球HIV流行之初,罗马尼亚尚未在国内形成HIV流行之势,更谈不上有HIV母婴传播的流行模式,一大片儿童的HIV感染并不来源于HIV阳性母亲的怀孕与哺乳,而是患上β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地中海镰刀形贫血),在采用小量多次输血治疗时,由于血液污染HIV而通过接种造成HIV传播。又如先天性血友病病人,因缺乏凝血因子Ⅷ或凝血因子Ⅸ导致自发性出血,或仅轻度外伤即出血不止,极易危及生命,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输入相应的凝血因子。由于凝血因子要由2000~20000份人血浆混合浓缩制成,再加上接受凝血因子的量和次数多,一旦凝血因子被污染,极易患上HIV。这种感染概率与血友病的型别、血制品的制造方法和HIV筛查等有关。
(三)特征
艾滋病流行模式有其一定的特征,一般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HIV流行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尤其在流行之初由于长期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而会出现相应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是不稳定的,随着HIV流行的趋势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尤其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大量的人口流动,特别在不同的干预力度下,其流行模式随之变化。因此,流行模式既有相对的固定性,又有绝对的不稳定性。以我国为例,艾滋病对于我国是输入性疾病,因此在1989年之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主要是来华外国人、华裔或是与外国HIV感染者有接触的人群,也可以说是输入型的模式。自1989年起,从我国边境德宏州瑞丽市发现吸毒者中有146个HIV感染者,出现了吸毒模式。到了1995年,在我国中原地区发现供血者中有大批HIV感染者,波及的省份高达10余个,上海等地区出现血友病病人中HIV高流行率。这一切均形成了有偿供血模式。从吸毒模式、有偿供血模式和输血模式的出现,性传播模式在国内各地不断出现,目前性传播造成的HIV流行速度也远远超过了吸毒模式和其他模式,包括异性性传播模式和男男同性性接触模式。从1997年起母婴传播模式也随着上述模式的出现,开始迅速上升,目前个别地区母婴传播模式对形成的HIV流行率达15%以上。
此外,HIV在我国不同地区既有一定的主要流行模式,又有其不稳定性。西南地区以吸毒传播HIV为主,在中部地区以有偿供血传播HIV为主,在沿海华东地区以性接触传播HIV为主。在大城市中由于大量流动人口的进入,往往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中HIV的传播途径呈现明显的差别,但是流行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交织在一起,如吸毒、有偿供血为主的流行模式最后向性传播方式在配偶及性伴侣中传播,女性HIV感染者又通过母婴传播感染其胎儿和新生儿。总之,一个地区以何种形式为主,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和生活方式,并可随之变化而变化。
二、决定因素
HIV传播的流行范围和态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既有自然的又有社会的因素相互作用结果,这些因素概括如下。
(一)病因因素
这是基本的致病因素,没有HIV说不上HIV的流行。病因因素包括HIV毒种类别、感染剂量、感染阶段、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HIV基因型、病毒表型、病毒株的性质(如能否诱导合胞体,嗜T淋巴细胞系毒株还是嗜巨噬细胞系毒株)、毒株变异等。一般感染HIV-1的毒力比HIV-2为强,传播能力高,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也短;感染的发生和严重度与感染剂量成正比;接触HIV感染的急性期和发病期病人,因其血浆中HIV浓度高,容易传染;与结核、丙型肝炎、梅毒等混合感染则往往提高对HIV感染的易感性;HIV有多种亚型,不同亚型的感染情况不一;能诱导合胞体的毒株和嗜T淋巴细胞系毒株均出现在HIV-1感染的症状期,毒力较大;HIV是一类非常容易变异的毒株,一旦变异将为HIV诊断、治疗和疫苗研制带来困难。
(二)宿主因素
在疾病过程中,毒株是外因,还要通过机体对毒株的作用结果;换句话说决定于机体免疫状态和遗传状态,以及相关疾病的存在。作为机体免疫状态,任何影响这种状态的因素将会提高对HIV的易感性。例如,长期或新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感染影响机体免疫水平的各种疾病如结核、丙型肝炎、性病、静脉药瘾者等,在实验室指标上往往表现HIV中和抗体和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反应(CTL)低下。此外,遗传状态也直接影响HIV感染。例如,亚洲人一般属于HLA-B,尤其HLA-B35容易感染HIV。还有协同受体出现变异也可影响对HIV感染。正如上述,南非成年女性HIV感染率高达27%。有些科学家发现从该国首都约翰内斯堡到德班的快速公路上,每间隔一段有一个路边服务店,提供旅客吃、住、喝、拉、玩、赌、嫖系列服务。他们在这些路边店中,对从事妓女生涯5年以上的妓女作了一次HIV流行率的调查,原以为她们的HIV感染率会超过27%,但调查结果却不到5%。为什么?科学家们发现部分妓女的协同受体CCR5出现了变异,变成CCR5⊿32,对HIV进入机体不敏感。当然不能指望这种大自然的恩赐,而是启发人们如何研制某种技术来改变协同受体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变化。
(三)社会因素
艾滋病流行的20多年间,对个人、社会、文化、经济、政治、艺术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HIV和艾滋病流行的本身。它不是单纯的医学生物学问题,而是人类面临的社会挑战,是一种社会性强的传染性疾病。残酷的历史事实已证明决不能把艾滋病单纯当作一般卫生问题对待,而是应作为社会问题置于各级政府领导,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包括各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参与,形成一个由广大群众、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一起的社会力量,才能抵御该病猖獗的流行。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状态、文化教育、政治方针与策略等方面。在社会状态方面,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流动、经济不平衡性、吸毒和贩毒、性观念和性实践、安全行为、艾滋病病毒药物防治等;文化教育涉及健康教育和防护技能。在政治方针与策略上,应包括政府的重视、多部门参与、法律和法规的制定、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以及有关政策的制定。例如,我国近年来尤其是2003年“非典”以来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我国艾滋病中长期规划和5年行动计划》(2006~2010年)、《四免一关怀》等,国务院还下发了各部委办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这一切,政府的重视和承诺是关键。我国政府在2003年9月16日向联合国特别会议上宣布了5点承诺,并按此迅速地落实和部署,使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防控形势。
艾滋病流行指的是艾滋病(病毒)在人群中发生、传播、蔓延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病毒从一个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又进入另一个人体内并形成感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流行经过了3个环节:从一个感染者(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方式(传播途径),最终进入另一个人(易感者)体内。只有这3个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衔接才可能造成艾滋病的传播。尽管艾滋病是一种疾病,但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卫生问题。同样,艾滋病的流行必须经过疾病流行的3个环节,但其流行环节必然受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如果措施得当,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艾滋病流行即可以终止。
一、艾滋病的传染源
(一)传染源概念
带有某种病原体并具有将病原体传播给他人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没有证据显示其他人和动物可以传播人艾滋病病毒。人作为传染源在感染病毒的不同阶段或是疾病进程的不同阶段,由于其血浆中病毒载量水平不同,其传播能力是不同的。药物治疗也对病毒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
(二)疾病病程对传播的影响
1.急性感染期 感染HIV后的2~4周,感染者体内会出现较高的病毒载量,且有部分人可能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体内抗艾滋病抗体尚未完全产生,这一阶段的感染者传播能力相对最强,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2.无症状感染期 经过上述急性感染期,人体产生了抗艾滋病抗体,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开始下降至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人体与病毒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此时,感染者的传播能力相对较弱。但由于此期时间长(潜伏期长),体内病毒载量变化较大,活动又自如,其传播的危险性仍然很大。
3.发病期 人体进入发病期后,体内的病毒载量水平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这时其传播能力很强。但由于作为传染源的行为活动能力相对较弱,其作为传染源的能力也相应降低。
4.治疗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经过有效治疗后,其体内的病毒载量被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此时感染者和病人的传播能力相对较低,但由于治疗使病人的行为能力大大提高,其传播的危险较发病但未经治疗的病人要高。如果治疗失败,或产生治疗耐药,感染者和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会迅速上升。此时,其传播能力又将提高。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液、汗液、尿液、泪液、唾液及各种组织器官中,但主要存在于血液、组织液、淋巴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中。乳液也含有一定量的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或体液的交换传播,因此,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液在艾滋病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可以从唾液、泪液、尿液和汗液中分离到艾滋病病毒,但其传播意义不大。通常将艾滋病传播途径分为经性接触传播、经血液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3大类,没有证据证明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传播。
(一)经血液接触传播
通过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或由于含有病毒的血液污染相关器械而造成传播。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是效率最高的传播方式。经血液接触传播的主要形式如下。
1.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吸毒 静脉注射吸毒者如果共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完全的针具时,可使艾滋病病毒相互间传播,造成病毒在注射吸毒人群中蔓延。这种传播往往在流行早期较多,并可造成一个地区注射吸毒人群中流行。
2.输入含有病毒的血液 受血者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受血者就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且这种传播基本上100%被感染。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流行的早期。在对输血实行筛查后,这种情况已得到有效控制。
3.输入含有病毒的血液制品 主要发生在使用Ⅷ因子或Ⅸ因子的血友病病人中。由于艾滋病流行早期未对血液及其制品进行严格的筛查,造成血液制品受到污染。目前,经输入血液制品感染的可能性已经基本没有。
4.污染采血设备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单采血浆的机构和设备。在没有实行全自动机器采集的情况下,在血细胞分离血浆回输的过程中因污染而造成单采浆献血员中艾滋病流行。这一情况目前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5.其他经血途径 在医护人员为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由于意外刺破皮肤而造成感染的事件已有报道。公安司法干警在抓捕嫌疑犯或管理罪犯的过程也可机会接触含有病毒的血液,可能造成感染。但上述两种情况发生感染的概率很小。国外报道,发生此类事件的可能性仅为0.5%。
(二)经性传播
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与感染病毒的同性或异性发生有体液交换的性交,可以使病毒经性接触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按性行为发生者的性别划分,可以分为同性性行为、异性性行为以及双性性行为。同性性行为是指男性与男性或女性与女性间的性行为。异性性行为是指男女性间发生的性行为。双性性行为是指一个人(男或女)与男性和女性都有性行为。
按性行为方式划分,可分为生殖器-生殖器性交,生殖器-口腔性交和生殖器-肛门性交3类,其中以生殖器-肛门性交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最大。
艾滋病的性接触传播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性伴侣数量、性行为方式、安全套的使用和性伴侣的性病情况。这些将在有关章节介绍。
(三)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将病毒传播给新生儿称为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可以是在妊娠期间,经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可以是在分娩的过程中新生儿受到母亲血或阴道分泌液的污染而感染;也可以是通过乳液,在哺乳过程中受到感染。
研究证实,母婴传播的危险性为20%~50%。如果采取有效的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其危险性可以降至10%以下。应该指出的是,在实行母婴传播后,如果仍然采用母乳喂养,婴儿还是可能感染病毒的,且这种感染的概率并没有下降,与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母婴传播概率基本一致。
(四)其他传播途径
主要指因器官移植而造成的病毒感染。这种情况在各种器官移植中也有报道。
没有证据会传播的方式:日常生活接触,如一般的拥抱接吻、共同用餐、游泳、共用便器等,蚊虫叮咬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对艾滋病病毒易感。感染后,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不能将艾滋病病毒清除。人感染病毒后,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绝大多数的人在潜伏期后会发病、死亡。尽管目前的研究证实,有部分人感染了十几年仍然没有发病,但是否会终身不发病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预防规划署(UNAIDS)公布的数字,截至2006年底,在全球已造成累计7 820万例感染,3 700万例死亡;2006年估计(表2-1),全球尚存活的HIV感染者约3 950万例(3 410万~4 710万例),其中成年人约3 720万例(3 210万~4 450万例),女性约1 770万例(1 510万~2090万例),15岁以下儿童约230万例(170万~350万例);2006年新感染HIV约430万例(360万~660万例),其中成年人约380万例(320万~570万例),15岁以下儿童约53万例;当年新增死于艾滋病人数约290万例(250万~350万例),其中,成年人约260万例(220万~300万例),15岁以下儿童约38万例(29万~50万例)。
表2-1 HIV/AIDS的地区分布(截至2006年12月,WHO&UNAIDS)
近年来,全球都在努力揭示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真相,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包括不断增加有效治疗方法和阻断方案。然而,HIV感染人群数量以及死于艾滋病的数量一直在增加。截至2006年全球有HIV感染者39.5百万(34.1百万~47.1百万),比2004年增加2.6百万人,其中包括2006年新感染的成人和儿童4.3百万(3.6百万~6.6百万),比2004年增加了400万人。(www.daowen.com)
在许多地区,HIV新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15~24岁)中。在2006年的15岁以上成年HIV感染人群中,年轻人所占比例为40%。撒哈拉以南地区继续承受着全球艾滋病流行的重压,约2/3(63%)的成人和儿童感染者生活在此地区,其中位于南非。南非HIV感染者数量占全球感染总数的1/3,其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占全球死于艾滋病人数的34%。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某些国家中观察到HIV患病率降低,但就目前来看,降低的趋势不强烈,也不广泛。2006年,全球有大约3/4死于艾滋病病例发生在撒哈拉以南地区:2.1百万人(1.8百万~2.4百万人)。2006年,整个撒哈拉以南地区感染HIV的成人和儿童与2004年相比增加110万人。在过去的2年中,HIV的感染人数在世界各地均有增加,其中以东亚、东欧和中亚最为显著,HIV感染者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1/5(21%)。
2006年,东欧和中亚地区的HIV新感染成人和儿童数量为27万(17万~82万),比2004年增加了近70%,约16万人(11万~47万人)。南亚和东南亚的HIV新感染人数在2年间增加了15%,而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增加了12%。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和北美地区,2006年HIV新感染者数量基本与2004年持平。
在全球每个地区,15岁以上感染HIV的妇女数量逐年递增。截止2006年感染者数量为17.7百万(15.1百万~20.9百万),同比2004年增加了100万人。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女性感染者数量为男性的1.4倍。2006年的各个年龄组人群中,59%的感染者为女性。在加勒比海、中东、北美和大洋洲地区,两个成年HIV感染者中有一个是女性感染者。同时,在亚洲、东欧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女性感染者的比例正在持续增加。
尽管有些国家治疗和关怀的起点很低,但是近年来总体而言,全球的治疗和关怀的可获得性已经大大增加,而且效果惊人。由于抗病毒药物治疗面的扩大,自2002年以来,中低收入国家已经获得了大概200万的生命年。仅就撒哈拉以南地区而言,已经获得了79万的生命年,其中大部分人在过去2年中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按比例增加。在拉丁美洲,由于其大范围的治疗进行得很早,自从2002年以来已经获得了大概83万多的生命年。
一、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主要的高危行为,如共用注射器吸毒、没有保护措施的商业性行为和没有保护措施的男男性行为,是亚洲、东欧和拉丁美洲HIV流行病学的有力证据。例如,2005年在东欧和中亚2/3(67%)的HIV感染者是由于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吸毒而引起的,性工作者及其顾客则占了12%的感染比例。
在南亚和东南亚各国,商业性行为和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引起HIV流行的比例大致相似。除了印度,其49%的HIV流行率,在2005年是性工作者及其顾客引起的,1/5以上的比例是因注射吸毒行为引起。5%的比例是由男男性接触引起,比例虽然小但是意义重要。在拉丁美洲,1/4(26%)的HIV感染者,其高危行为是男男性接触,19%为注射吸毒。虽然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引起HIV感染比例相对较低,但仍占有17%的比例(2005年数据)。
虽然艾滋病的流行还延伸到了以上国家和地区中的一般人群中,但他们高度集中在高危人群的周围,这使得对高危行为人群实施有效的阻断、治疗和关怀政策成为必然的需要。
二、地区流行的最新发展
撒哈拉以南地区有近2 500万的HIV感染者,占全球感染者的63%。虽然抗病毒药物的可获得性已大大提高,但是2006年仍有210万HIV感染者因艾滋病死亡,占全球同类死亡的3/4。热点是南非,津巴布韦是这一地区唯一一个成人HIV流行率降低的国家。降低趋势的部分原因是与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的行为改变有关。同时,莫桑比克、南非和斯威士兰的HIV感染率继续上升。近1/3的斯威士兰成年人感染了HIV(2005年数据),是世界上流行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南非,以绝对数字来看,是世界上最大的HIV流行地区。到公共产前门诊中就诊妇女的HIV流行率为35%(2005年),较之1999年高出许多。而年轻孕妇中的HIV感染率水平却一直保持稳定,在年龄大的孕妇中感染率继续增加。孕妇人群中的HIV流行有着重要的影响。1997~2004年的25~34岁年龄组妇女的死亡率增长了5倍,30~44岁年龄组的男性死亡率增长了2倍多,其中很大比例的死亡归因于艾滋病的流行。
东非的HIV流行率比南非要低许多,总的流行率趋于稳定或降低。肯尼亚的孕妇中HIV流行率已经降低,坦桑尼亚的情况与之类同,卢旺达则略低;而在其他国家中,差异性往往在当地水平上显现。同时,一项在乌干达的新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所取得抗击艾滋病的成果正在削弱,HIV的流行率在某些农村地区再次升高。2005年布隆迪首都地区的孕妇人群中的HIV感染率突然升高,使得这个国家自2000年以来HIV的总人群感染率降低的趋势颠覆。
西非和中非更小的流行表现出分歧式的趋势。有迹象表明在布基纳法索、加纳等国家的城市,部分HIV的感染率有降低趋势,但是在马里则是升高的。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某些国家出现的一种新情况是:注射吸毒成为HIV流行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尤其是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还有尼日利亚和南非)。
亚洲的高流行地区是东南亚地区,没有保护措施的商业性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不安全注射吸毒行为以及几种高危行为的纵横交错是艾滋病流行最高危的危险因素。HIV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暴发正变得越来越明显。例如,在柬埔寨、中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和越南;而以上只有极少数国家对男男人群中性行为在艾滋病流行中的作用作过详细的调查。HIV正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中暴发,尤其是在注射吸毒人群中。未消毒的注射器具和其他的危险行为使得HIV在这两个国家较大范围内流行。
印度的艾滋病情况描述为“系列流行”最为妥当,疫情随着流行水平、感染的危险因素和传播方式的不同而广泛变动。南部某些地区的流行表现为稳定或降低,而在其他地方则表现适当的增高。在中国,当局已经大大扩大了对艾滋病的反应,HIV已经从高危人群(特别是注射吸毒者、性工作者及其顾客)向一般人群扩散,同时妇女的感染率正在上升。
拉丁美洲的疫情保持一般稳定,巴西在提供了双重的措施,即阻断和治疗之后,HIV的流行已经得到控制。艾滋病在注射吸毒人群和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暴发于南美大多数国家中出现。虽然隐蔽,但是男男性行为已被调查到可以承担加勒比海1/10的疫情报告数。虽然多米尼加共和国保持疫情的稳定,而沿海城市地区则下降,但在这两个地区一些局部的因素表明,如果不采取加强措施,两个地区的疫情可能会反弹。
美国的HIV流行在不同种族和少数民族间的分布是不同的,而加拿大土著人群中的HIV疫情严重。正如西欧和中欧一样,男男性行为人群间没有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是主要的高危因素。西欧中某些国家的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感染率为10%~20%。同时,西欧和中欧大约3/4的异性恋感染者来自移民人群。以上数据提示必须在这些人群中采取阻断和治疗措施。
东欧和中亚的HIV流行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还在增长过程中,特别是乌克兰在整个欧洲最为显著。俄罗斯联邦显著增长的疫情和增长相对较轻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吸毒是HIV传播的主要模式。这些国家中HIV疫情主要影响着年轻人。例如,在俄罗斯联邦,80%HIV感染者是30岁之前的年轻人。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妇女(其中大部分人年龄为25岁前)承受着感染HIV的重压,其感染比例在不断增长,在2005年的新诊断阳性者中所占比例超过40%。
全球HIV/AIDS流行蔓延趋势仍在继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亚洲的HIV感染年增长率较为明显。亚洲的艾滋病目前尚处于低流行状态,全人口的HIV流行率低于1%,但亚洲拥有全球60%的人口,因此该地区艾滋病流行的增长幅度将给全球艾滋病流行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全球HI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血清学反应和基因序列的差异,HIV分为HIV-1和HIV-2。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主要为HIV-1,HIV-2主要流行于非洲某些地区。根据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将HIV-1进一步分为3组:M组、O组和N组。M组内又可分为A、B、C、D、F、G、H和J、K 9个基因亚型,A亚型又可以分为A1和A2两个亚亚型,F亚型包括F1和F2两个亚亚型,另外还有34个流行重组型(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CRF)。HIV-1和HIV-2之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40%~60%,HIV-1M组内各亚型之间的基因离散率是20%~30%,同一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是7%~20%。O组是1990年从喀麦隆和加蓬分离到的,与M组的其他亚型只有50%同源性。N组是从喀麦隆的病人分离到的,在系统树上是既不属于M组也不属于O组的新病毒。HIV-2至少有A、B、C、D、E、F和G 7个基因型。HIV-1毒株在世界各地呈现出不同的传播和进化特征。HIV-1B、C亚型毒株由欧美传入非洲和亚洲后呈现出不同的进化趋势。在非洲,B亚型毒株的流行逐渐减少,形成C亚型毒株占绝对优势的局面;而在亚洲,B亚型毒株逐渐演变为B′亚型,B、C亚型毒株的流行逐渐减少。在中国已很少见到纯粹的C亚型毒株,而B′亚型逐渐成为优势毒株,在我国有偿供血人群中广泛流行,与C亚型毒株杂交形成B′/C重组毒株,并迅速传播。
HIV/AIDS在1985年传入我国,到2007年10月31日止,中国内地累计报告HIV感染者为223 501例,艾滋病病例为62 838例,艾滋病死亡为22 205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发现HIV感染者,3条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及母婴传播)均已存在。在我国,HIV/AIDS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一、主要流行病学特点
(一)时间分布特点
我国HIV/AIDS的流行历史可划分为3个时期。
1985~1988年被称为传入期,以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例高度分散为其特征,全国艾滋病报告病例仅为19例,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除4例因使用被HIV污染的进口Ⅷ因子而感染的我国血友病病人之外,其余HIV/AIDS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多为外国人或海外华侨。
1989~1994年被称为上升期。1989年10月,在云南省西南部的瑞丽市发现146人感染HIV。此后,HIV在云南德宏州的数个城市及区县蔓延开来。此时期是以瑞丽等个别地区发现静脉注射吸毒者中HIV感染呈聚集性为标志,HIV/AIDS主要在部分边境地区流行。其他省份只有静脉吸毒者(IDU)中的一些人呈HIV阳性。此外,有几例性传播感染病人、暗娼及归国华人中的艾滋病病例是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HIV的,而且这些人群中的HIV感染者数目在逐年增加。
1995年至今被称为高峰期,其特征是: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的HIV流行已在云南、广西、新疆、四川等更多地区出现,快速发展到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中部数省为主的非法采供血(浆)人群中发生HIV感染,并经人口流动和第2代传播扩散至更广大的地区;部分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的性乱人群中HIV感染率也越来越高。
(二)地区分布特点
HIV/AIDS疫情在全国各地区间的分布极不均衡,无论是以省,还是以地市,甚至以区县或乡村都是极不均衡的,多呈现为明显的灶点样分布。截至2005年6月底,累计报告HIV感染者最多的5个省(自治区)为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及广东,占全国报告数的85%,多分布在经静脉注射毒品传播为主的省(自治区);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最多的5个省分别为河南、云南、安徽、湖北和广西,占全国总数的90%;累计报告艾滋病死亡人数最多的5个省为河南、云南、安徽、湖北和山西,占全国总数的80%,主要集中在既往不安全采供血(浆)严重的地区;累计HIV感染率最高的5个省市(自治区)分别为云南、新疆、广西、河南和北京。青海是最后发现感染者的省份(1998年6月)。我国西南、西北部地区HIV感染者主要为吸毒人群,中部地区是以流动人口或既往不安全采供血(浆)人员等为主,而东南部沿海地区或大城市则是以性病病人、暗娼等为主。
就全国而言,HIV/AIDS疫情主要在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
(三)人群分布特点
从性别分布上来看,全国HI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HIV感染者中,男、女性比为2.6∶1,累计艾滋病病例中男、女性比为1.3∶1。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新发现和报告的女性HIV感染者的比例在逐年上升,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HIV的危险性在中国将会日趋严重。
从年龄分布上来看,青壮年仍为受HIV/AIDS影响的主要人群。15岁以下儿童情况是:截止2005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15岁以下HIV感染儿童2091例,艾滋病患儿773例,大部分集中在河南、云南等省的局部高流行地区。
从民族分布上来看,全国报告的HIV/AIDS人数以汉族为主,占67%,少数民族占30%,其余部分为境外人员或民族不详人员。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中HIV/AIDS的流行有其特殊原因,而且在同一风险下,不同民族人群可能遭受的危害不同。就HIV/AIDS对某些少数民族群体构成的风险而言,主要有:①生活在生产毒品地区的边境或贩毒通道地区;②某些传统的风俗(如共享的习惯)被“移植”到HIV/AIDS相关危险行为中;③受教育程度较低;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低,第2代传播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少数民族中HIV/AIDS的流行趋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在出入境口岸检出HIV感染者人数上升速度很快。外国籍的感染者主要来自东南亚及非洲地区,大多数是欲进入我国旅游、商务、留学和边境贸易的;中国籍的感染者主要是在国外劳务、商务、船员、边境从业人员,入境和回国的部分HIV感染者在居(逗)留地已造成第2代传播,甚至HIV-2的感染也开始在个别地区发现。
二、我国HIV/AIDS的主要流行因素
HIV/AIDS在中国可能的3条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目前HIV在中国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静脉吸毒者共用受HIV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
(一)静脉注射吸毒
吸毒人群是主要的HIV感染人群,全国累计报告的HIV/AIDS病例数据显示,约41.3%是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很高,一般为30%~60%,个别地区甚至高达5%以上。国家哨点监测数据表明,在整个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从1995年的0.02%到2004年的6.6%,已上升330倍。不同地区吸毒人群基数相差很大,静脉注射吸毒比例和共用注射器行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另外,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吸毒者一开始就是静脉注射吸毒。
(二)不安全性行为
在我国,通过性接触传播HIV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全国累计报告的HIV/AIDS总数中,明确经性接触途径感染者占8%。专家认为“感染途径不详者”中,大部分是通过性接触。2004年,中国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联合评估报告估计,我国现存活的HIV感染者中,近30%是源于经性传播感染。
HIV经性传播的效率虽然远低于共用注射器的静脉注射吸毒的传播效率,但前者涉及的人群规模远远超过后者,而且不安全的性行为流行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1)在我国通过异性性接触传播HIV的比例逐年增加,性乱人群逐渐成为重要的HIV感染人群。
(2)HIV感染者的配偶经家庭内无保护的性接触而被感染。
(3)HIV感染已进入MSM人群。
必须指出的是,2007年新发现5万HIV感染者,按传播途径分析,第1次出现经性传播的比例(56.9%)明显高于经吸毒途径传播的。
(三)人口流动的频繁造成了HIV/AIDS疫情的变化
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动人口总量为2.2亿,以农村流向城市为主,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为主,多数为青壮年。但近年已趋向核心家庭举家迁移,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远远跟不上流动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业和上学的机会也远不能满足流动人口增长的需求。众多的单身青壮年流动人员如果管理疏忽,便易于滋生商业性性交易和毒品交易的供需市场。全国累计报告的HIV/AIDS病例中,有31%都是“外省籍”人员,特别是在以流入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发现和报告的“外省籍”感染者比例更高。
另外,某些艾滋病疫情较重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似有组织地远嫁至华东、华北某些农村地区。有调查数据表明,该两类人群HIV感染率均在2%以上,这对于流入地明显具有较大的家庭内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危险。
再有,我国公民每年出国旅游数百万人次,国内旅游2.6亿人次,外国人每年入境旅游2000万人次,其中有些高危行为的发生自然会助长HIV的流行蔓延,甚至造成家庭内的第2代传播。
(四)大众HIV/AIDS知识较缺乏
全社会不能普遍地正视艾滋病及艾滋病相关的社会问题,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官员未足够重视,一般民众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低。另外,特别要提出的是,目前社会上对HIV/AIDS病人歧视的现象仍很普遍,这十分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严重的社会歧视甚至可能会造成HIV/AIDS感染者的反社会倾向。
三、我国HI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我国于1985年报道首例HIV感染者。云南是20世纪80年代末确定的中国第1个HIV/AIDS流行地区,当时主要是B和B′亚型毒株在IDU中流行,B′亚型显示出较强的传播能力,逐渐超过并取代了B亚型,在云南所占的比例从1990年的20%增加到1996年的90%。
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云南的IDU中发现了由印度传入的C亚型毒株。几年之内,C亚型毒株通过贩毒路线在中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流行,按照首次全国HI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几乎所有的C亚型病毒感染者都是IDU,提示C亚型是当时在IDU中流行的一种主要亚型。短短几年时间,云南的HIV-1毒株从单一的B亚型发展以B′和C亚型2种毒株为主,2种毒株共存导致了重组毒株的出现和流行,随后确定了2种BC重组毒株(CRF07-BC、CRF08-BC),并发现已经在中国的IDU中出现并流行。
重组毒株是由C亚型以及2~3个B′亚型的小片段组成的,基因组结构的大部分是C亚型,只有衣壳和RT的一部分是B亚型。CRF07-BC和CRF08-BC毒株有共同的祖先,这2种CRF在中国的西南和西北广泛流行,并保持较低的病人之间的差异。
1994年,在从泰国返回云南的卖淫妇女中发现了CRF01-AE重组亚型;1995年以后,HIV感染在云南以外的地方快速扩散,在四川、广西和新疆发现了大批感染者。AE和BC重组毒株的显著特点是病例之间的低离散率,在全基因组水平低于1%。
我国开展了2次全国范围内的HI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A、B′、B、C、CRF07-BC、CRF08-BC、CRF01-AE和CRF02-AG 8种类型的HIV-1,是HIV亚型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CRF07-BC、CRF08-BC、B′和CRF01-AE是4种主要的毒株类型,占所有亚型的95.25%;HIV的不同亚型在我国呈不平衡分布,B′亚型毒株主要在有偿供血人群中传播,流行的地区范围最广;CRF07-BC、CRF08-BC主要在静脉吸毒人群中传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流行。
上海市HI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性传播人群中,以CRF01-AE为主,其次是B亚型;异性性传播以CRF01-AE和B亚型为主;同性/双性传播以CRF01-AE为主;静脉注射吸毒以CRF07-BC为主;采供血/输血感染均为B亚型,基本与全国HI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一致。另外,上海地区还发现主要流行非洲的HIV病毒株。上海市大量国内外人员进入,是上海HIV-1遗传变异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