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伊朗风情:中国学者解读的波斯之旅

伊朗风情:中国学者解读的波斯之旅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伊朗不同民族的风情礼仪伊朗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风情礼仪,其显著特征有别于世界其他一些民族。因此,在世界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了解和研究伊朗各民族穆斯林的服饰礼仪、婚俗礼仪、饮食礼仪,对于加深中伊两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两国人民业已存在的传统友谊,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今天,伊朗波斯民族的首饰极为丰富多彩。事实上,伊朗女性是不戴面罩的。

伊朗风情:中国学者解读的波斯之旅

伊朗不同民族的风情礼仪

伊朗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风情礼仪,其显著特征有别于世界其他一些民族。它是伊朗穆斯林生活化、外在化、传统和现代并存化的民俗表现,积淀着伊朗多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宗教特色,多方面展示和体现了伊朗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源流和内涵。

伊朗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风情礼仪,其显著特征有别于世界其他一些民族。它是伊朗穆斯林生活化、外在化、传统和现代并存化的民俗表现,积淀着伊朗多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特色,在多方面展示和体现了伊朗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源流和内涵。因此,在世界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了解和研究伊朗各民族穆斯林的服饰礼仪、婚俗礼仪、饮食礼仪,对于加深中伊两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两国人民业已存在的传统友谊,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伊朗主体民族:波斯人的服饰

波斯人的服饰所展现的是一种宗教信仰精神,这主要集中体现在波斯妇女极富特色的服饰上。这显然与伊斯兰教有关:“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或她们的父亲,或她们的丈夫的父亲,或她们的儿子,或她们的丈夫的儿子,或她们的女仆,或她们的奴婢,或无性欲的男仆,或不懂妇女之事的儿童”(《古兰经》第24章第31节)。因此,在伊朗,成年穆斯林妇女必用长袍遮身,以符合《古兰经》的要求。

波斯女孩的服饰

在服饰设计上,各民族大体形式是一样的,但具体的形制,如长短、肥瘦、衣领、大襟、开衩、袖子、腰带、装饰,等等,还有一定的差别和特点。即便同一民族,不同地区间也不尽一致。一般来说,不穿妖艳华贵的服饰,衣冠色泽多以白色、绿色、黑色为主调,讲究整齐、美观、干净,这仍和它们的历史渊源与宗教信仰有一定联系。

尤其在今天,伊朗波斯民族的首饰极为丰富多彩。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佩戴的部位广泛,头、顶、胸、手、脚等部位均有不同的饰品。二是原料复杂,有俯拾皆是的竹、木、藤,有羽毛、兽骨,有海贝、珊瑚等海生物,有皮毛、布帛和丝绸,还有金、银、铜、铁、玉石珍珠琥珀玛瑙、翡翠,等等。其中银的应用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极为广泛,似乎各个民族对它都很偏爱。之所以如此,除了银是财富的标志,银饰美观、耐用而又易于制作外,还因为在各族人民心目中,银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正气,佩戴银饰,就可以驱邪镇鬼。三是式样繁多,波斯各民族、各支系、各地区的首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有的原始简陋,有的精巧华丽,有的小巧玲珑,有的粗大壮硕。相对于现代首饰而言,大都较为粗大,显得雍容华贵。

伊朗少数民族服饰

伊朗少数民族在选择服饰上,注重布料颜色、图案和缝绣金银边或制作褶皱、缀上硬币(金币、银币,当今用镍币),以显示民族特征、身份和社会地位。

在库尔德斯坦地区各部落、部族、农民中穿的各种各样花色的库尔德服,男服女服各种各样,有的用金彩绣、钩针织绣、金属片装饰绣等装饰衣服,库尔德妇女的帽子则用古代和现代硬币、彩色金属片,更有甚者用金币和恺加王朝时期的银币做装饰,称为“金属片帽”和“金币帽”,有的妇女戴黑色棉织和丝织头巾。

从社会地位变化,甚至从部落或农村文化特征角度考虑,这些衣着都表明他们在社会的具体地位。当然,在此中间也不应忽视自然环境、气候、工作方式对部落、部族服装款式的影响。文身,包括在额头、面颊、唇下、手臂上弄花纹,是部落群体中流行的几种文身类型。另外,在耳、鼻、项、手、脚上戴首饰则与部族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有关。

在少数民族部落中妇女用的布料、缝制装饰的式样及各种衣服、首饰的名称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女性爱美之心,为了在干旱、单调的土地上以及在平原荒漠地带或在绿色清新的原野点缀令人兴奋的色彩,为了使自己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在选择布料颜色和衣裙款式时,伊朗女性大都喜欢令人赏心悦耳的颜色和漂亮大方的式样。喜欢戴各种式样的盖头,如北部土库曼妇女和袄教妇女戴的“迈格娜”头巾,俾路支妇女戴的网状纱巾“查尔加德”及库尔德妇女戴的各种颜色的“达斯塔尔”头巾;各式各样的带绣花边的松紧长袖衫。农村和部落妇女服装在缝制时多数都采用金彩绣布料和丝带。使用各种装饰或在衣服上缝硬币、珠串、金属片的现象也相当普遍。

农村和部落男子的服装大都是一样的。在部落地方服装中罩衫和长裤比较常见,多数长裤做得肥大并带褶,有些汗衫如俾路支男士衬衫,长过膝盖。男式衬衫也多是比较肥大,戴帽子、缠头巾、戴绣花小圆帽也是司空见惯。俾路支男士戴绣花小圆帽,库尔德人戴普通帽,锡斯坦人缠头巾。

伊朗城市男女服饰

在伊朗大城市人穿西服、长裤子、衬衫、皮鞋,冬季穿大衣则习以为常。目前,不戴帽子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并非不雅观。

诚挚的交流

城市女装在伊朗同古时相比也大有不同。现在的妇女装束包括:一般到膝盖或膝下的上衣、罩衫、长裤、西服、裙子、长筒袜、冬季大衣、皮鞋等,设计和花色各种各样。妇女在室外的装束也是各色各样:一些人衣着黑色披纱,少数人穿花色披纱,部分妇女和女孩穿各式各样的肥大披风带头巾。

通过媒体对阿富汗战争的报道,一般人都知道阿富汗女性是身穿长袍,头戴面罩的。伊朗是个伊斯兰国家,因此不少人认为伊朗女性也是如此。事实上,伊朗女性是不戴面罩的。她们只有在回家后才甩开公共场合穿的衣服,换上从时装店里买来的时髦衣服,尽情地享受时装的艳丽与妩媚。

年龄大一点、传统一点的女性、政府公务人员和大学生大多穿黑袍,戴黑头巾,把头发完全遮住;年轻一点的不少穿起了浅色袍子,戴起了浅色头巾,头发有一直露到头顶的,年轻女性更是新潮,身上已不再是宽大的长袍,而是剪裁的非常合身的黑色、蓝色甚至浅色风衣,风衣虽然长过膝盖,但已遮不住时髦的牛仔裤。伊朗还有不少女式时装店,里面的时装颜色鲜艳,款式新潮,甚至还有吊带衫。

土库曼族的族源、婚俗与风情礼仪

族源伊朗的土库曼人现主要聚居在伊朗的东北部——霍劳桑北部至马赞达兰的东部,是目前伊朗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在宗教信仰上,他们与其他民族不同,笃信逊尼教派,严守教法,礼拜朝觐和过宗教节日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种族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居民中多蒙古人种的混合成分。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古斯语支。但有关土库曼人的民族起源迄今尚无定论。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早在公元前已波斯化的古代土著居民是土库曼人形成的基础。4~11世纪又先后吸收了北方迁来的匈奴、突厥、乌古斯和蒙古人的成分,公元6世纪开始定居于现伊朗境内“西洪”河附近地区,公元10~11世纪逐渐移居于伊朗霍拉桑境内“吉洪”河附近与“马罗”地区。据中伊两国部分史学家认为,土库曼与中国唐代的回纥同出一源,蒙古北部是他们的故乡。就此,伊朗著名史学家法劳马勒齐在其著述中指出“该族是蒙古族的后裔。蒙古人于公元11世纪初到达波斯(今伊朗)。他们(土库曼族)居住在伊朗的东北部——霍劳桑北部马赞达兰东部,其体魄健壮,颧骨突出,眼睛下弯”。

现伊朗土库曼族居民主要居住在里海东部至古丽多斯坦及霍拉桑省的加尔格兰地区。居民分为“尤木特”与“姑克兰”两个部落,“尤木特”部落主要生活在里海沿岸及平原地带,“姑克兰”部落主要在山区生活,该地域位于里海沿岸地带与南部山脉之间。土库曼部落是最早在这一地区定居的居民,他们在这一地区从事农业种殖业、鱼业、畜牧养殖业、养蜂业和向日葵种植业,在这一土库曼部落居住地,也有名为塔卡的部落人。

伊朗土库曼族从事的经济活动可分为“初牧尔”和“查尔娃”两个部族。“初牧尔”在土库曼语中的意思是“在一处定居,多数人从事农业”,而“查尔娃”的意思是“有牲畜,且过游牧生活的人”。当然现今的土库曼族人绝大多数是定居在一处的。在“查尔娃”部族中流行的一个传统习惯是支帐篷,这一习惯在当今土库曼族居住地随处可见。尤其是在举行节日庆典或结婚仪式时,都习惯在他们的住房外建一土库曼帐篷。土库曼帐篷的意义在于在游牧时期是一合适的居所且土库曼妇女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帐篷组装。

土库曼帐篷是由木制圆柱形骨架、圆拱形篷顶组成,外部铺了毛毡。一般建在高处的开阔地。圆柱形木制骨架高2米,篷顶结构也是由一系列弓形木组成。这些木结构外形覆盖着毛毡,毛毡外又加盖了竹帘。在帐篷内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坐位次序。女人和孩子在帐篷内一侧,男人则坐在另一侧,中间是炉火,可以取暖和烹调食物;也可以在帐篷中间接待客人,在帐篷的角柜里还放着一些生活必需品。在篷顶内系两根绳子,绳子一直垂到地下,这两条绳子是为了把钱袋固定在高处而设置的。土库曼年轻人都努力积攒钱币,并把这种钱叫“白依拉革”。

伊朗土库曼族独特的婚姻习俗

在建帐篷之后,主人一般宰羊和烹制名为“查克多尔梅”的食物,并把羊肉和食物分给众人。

婚姻习俗 伊朗土库曼族也像伊朗其他民族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婚姻习俗。这一现象除了有宗教的因素外,还和土库曼族的历史、文化及其游牧生活息息相关。从前他们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随着现代文明生活的召唤,牧民有了居民点,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然而他们的婚礼依然与帐篷分不开。婚礼那天,分别来自男方和女方亲友的两支队伍,带着一个家庭最起码的生活和生产用品,带着各自为新郎、新娘准备的帐篷,随着一声口令,新郎的伙伴们飞快地打桩牵绳,撑起一半帐篷,新娘一方也不示弱,以同样熟悉的技术撑起了另一半帐篷。当两半帐篷天衣无缝地合成了一顶帐逢时,一个新的爱情之巢便诞生了。人们向新娘、新郎撒散玫瑰花,祝新郎、新娘吉祥如意。

婚姻价值观 伊朗土库曼族人选择配偶时,一般从自己所属的部族中选择,而不是从其他部落中选择。土库曼族人和非土库曼族人通婚的现象在伊朗也非常少见。尤其在土库曼族民间,青年男女结婚的年龄一般很小。尽管近年来这一现象有所改观,但他们仍保留着自己民族传统的婚姻习俗,并以近亲结婚的方式来增强部族和种族间的凝聚力。

土库曼族人在选择配偶时也有其特殊的价值观,比如,男方在选择妻子时,对女方母亲的人品极为重视,并通过不同方式对其进行一番深入地了解。同时,对女方做家务的能力、健康状况、手工技能的熟练程度及对待生活坚韧不拔的程度都是被男方考虑的重要因素。女方在选择和评价男方时,则比较关注男方的经济状况是否能承担结婚费用、家庭出身及是否忠诚等。

提亲 由男方的父母作出决定,并征得女方父亲的同意,在此阶段,男方的父母和其亲朋好友就其男孩的婚事商议后作出决定,并委托一位德高望重、富有经验的老者前往女方家提亲。提亲时,一般都要向女方家长通报男方的姓名、家庭经济条件、子女情况、笃信教派等,有的还要详细地介绍小伙子的相貌、性格、文化程度、手艺、擅长什么等情况。女方家长听后,觉得合适,就端上富有土库曼民族风味的红茶甜点让媒人品尝(以表示同意)。这样,双方家庭就可以正式议定婚事了。当然,有些地方女方家庭提亲之后,也有请媒人到男方家看家道的,时间一般选在盼闪拜(星期四)或主麻(星期五),主要看看经济条件和家风家教,双方都满意了,就由男方的家长选择个好日子,安排举行求婚仪式的具体时间。

定婚 男方的家庭在得到女方答应提亲的消息后,就决定举行定婚仪式的时间。在那一天,男方家属到女方家,女方家用甜点来招待男方家的来客,双方当着众乡亲互道“色俩目”,表示这门婚事已经定下,不再变更。在这一仪式中,只有妇女参加。男方向女方家送去众多食品,其中包括面包和土库曼族妇女烹制的名为“萨查格”的食物。当然,女方家也提前准备了一些面包和当地的风味食品。在通常情况下,是男女双方的亲戚来共同准备包括甜点在内的餐桌,男女双方通过交换“萨查格”的食物来加强他们之间的友谊,与此同时,还要准备《古兰经》、蜜枣、核桃仁、葡萄干、红茶等,以表示是喜庆的事。有些地方还带上一定数量的“麦赫勒”作为聘金,聘金的数额没有严格规定,一般都根据男方家庭的经济能力,不强迫,但无论多少,都要遵从这一习俗。结婚的彩礼,实际上是一种互赠的礼物,包括钱和物,包括绵羊、牛、骆驼山羊等。

婚礼 在确定彩礼之后正式议定婚期,接下来一步是举行婚礼,在举行婚礼之际,新郎一家通常宰羊以示庆贺,并将部分羊肉用银币装饰后和其他礼物送往新娘家,而这时新娘则端坐在土库曼人特制的帐篷内或弟弟、叔叔的家中,而且新娘的脸被遮盖起来,新娘对新郎家族中女性长者,特别是在新郎的母亲面前要表现的格外尊重,在她们面前尽量少说话。

在举行婚礼那天,新郎和新娘家人载歌载舞以示庆贺,当新娘将被带至新郎家时,新娘的头上一般带一个红色头巾,红色在土库曼族人中喻示着喜庆,在歌舞声中送走新娘之后,新娘家立刻大摆宴席以招待参加婚礼的客人。与此同时,当天下午在新郎家,则由一位宗教人士主持,新郎新娘参加念“尼卡哈”仪式。由阿訇宣读《古兰经》有关章节,再用土库曼语作一番解释,其大意是:结婚是成人的标志,是伉俪之间做人的开始,从此双方应尽共同的义务和责任,严守教律,孝敬父母和长辈,奉公守法,勤俭持家等。新郎只需回答阿訇的证词即可。

证词一般是这样的: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阿訇:你是否愿意遵守诺言,娶×××为妻?

新郎:愿意。

阿訇: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富贵与贫寒,你能否善待妻子?

新郎:能。

……

阿訇:以主的名义,从现在起,你二人已结为伉俪,愿真主赐予你们幸福。

念“尼卡哈”仪式进行到这里,此婚姻就是合法婚姻了。由此将婚礼推向高潮。在土库曼人的婚礼庆典上,流行着名为“赛查麦克”的风俗,这一风俗最能体现新郎部族和家族里的人们参加婚礼的欢乐心情,通常,有一位男子站在人群的高处,手里举一物品,宣布凡获得此物品的人会得到一份奖金,被投掷的物品多为木块或小盒子,参加宣布奖金和投掷者一般为10~12人,而参加这一欢庆活动的均是男人们,妇女们只是在一旁观看,这一活动通常持续1个小时。婚礼这天,举办的另一个有趣的活动是摔跤比赛,并给予获胜者一定的奖励,奖品通常由男方承担,主要有羊、衣服、一定数量的钱等。一般由部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颁发。在比赛的裁判宣布了奖品后,摔跤比赛就开始了,这种摔跤比赛通常在2个摔跤手之间展开,如果其中一人膝盖以上身体部位着地,就算是输者,观众在整个比赛期间不鼓励任何一方,“加油”的风俗在土库曼人之间不太流行。如果新郎家经济条件宽裕,婚礼那天,还要举行赛马会,此外,当地歌手在都塔尔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演唱,又给婚礼增添了无限的欢乐气氛。

在过去,土库曼人中还流行着这样一种风俗,即婚礼举行2~3天后,新娘返回娘家,在家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并把自己的部分嫁妆带回家里,送给亲人。当然,现在新娘返回娘家的时间已缩短到2~3天,新婚夫妇,主要生活在男方家里。土库曼人中还流行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风俗,它体现了该民族人民的互助友爱和互相尊重的精神。如果一个家庭决定举行婚礼,邻近7个家庭都会赶来帮助,至今这一风俗仍在土库曼族中广为流传。例如:在婚礼那天烹调食品、传递信息、架临时帐篷等方面都体现了土库曼人的协作精神。

离婚 伊朗土库曼人对待婚姻的态度是极为庄重的,离婚在该民族中特别少见。因为,在土库曼人看来,家庭婚姻结构的稳定,有助于整个部族的繁荣和发展。任何有违于这一观念的行为,都是不被接受的。离婚 被认为是更不光彩的、可耻的行为,除了获得部族当家人的首肯,离婚才被承认。离婚后,如若男女双方后悔,仍可复婚。妇女再嫁时,须按照《古兰经》的有关规定,等待四个月后才能成行。十分有趣的是,在伊朗土库曼族的民间迄今还存在一种“阿拉师—贝尔施麦克”(换亲)和“阿丹麻格”(娃娃亲)等不同婚姻形式。

“阿拉师—贝尔施麦克”,这种婚姻形式往往在两个家庭中进行,一个家庭把女儿嫁给另一家庭,同时把那个家中的女儿娶过来做自己儿子的妻子,也就是所谓的“换亲”,这种形式的婚姻通常在新娘无力支付结婚费用的情况下提出。据说,这种换亲形式的婚姻在伊朗的库尔德族人和巴赫蒂亚尔族人中也很盛行。

“阿丹麻格”,这种婚姻形式通常在有亲戚关系的家庭中进行,两个有亲戚关系的家庭在男孩和女孩年幼时就给他们定了亲,这种婚姻形式在过去很盛行,但目前由于人们对这种娃娃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了深入了解,也就是说由于娃娃亲所促成的婚姻在多数情况下,夫妻双方不匹配,并且生下的孩子患遗传病的比率较高,因此,这种娃娃亲婚姻已大幅度减少。

如果男孩或女孩的家庭对男女双方的婚姻不满,男女双方可以到该部族一德高望重的人家中寻求避护,通常男女双方均被收留,德高望重者则尽力说服他们的父母亲同意,解除男女双方的婚约。

土库曼族的节庆礼俗 伊朗土库曼族节日因受其居住特点的影响,呈现地方性特色。一般而言,伊朗土库曼族除了过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以外,还有其他节日和纪念日,如白羊节、法图麦节、登霄节等。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的教历计算的。

“白羊节” 是流行于土库曼民族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因为伊斯兰的伟大先知穆罕默德是63岁归真的,所以为了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当土库曼男子的年龄达到63岁时,都要举行纪念仪式。在这一纪念仪式上,通常要宰羊以示庆祝,这一仪式的规模根据举办者的经济情况可简可繁,如果举办者经济条件比较好,还要举行摔跤和赛马比赛。在摔跤比赛中,摔跤比赛设有奖品,往往很远村庄的村民都要来参加比赛。比赛的奖品主要有一定数量的奖金、布、衬衫,有时候奖品则是羊,奖品通常是举办者或举办者的亲朋好友来筹资。

远亲近邻和亲朋好友都来参加举办者的这一“63岁”的庆祝仪式。其间,人们朗颂赞扬先知穆罕默德的诗,叙述先知的伟大和平凡。当然,土库曼人在每年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日来临之际,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庆祝仪式,并用各种食品款待参加庆祝仪式的客人。

开斋节 也是土库曼穆斯林庆祝的另一重大传统节日,斋月它被视为一年中最尊贵的吉庆之月、和平之月。据传真主在这个月颁降了将人类引向正道的《古兰经》。因此,土库曼穆斯林十分重视在拉马丹月把斋和向真主祈祷,在伊历太阴历10月1日则举行开斋节庆祝仪式。在斋月期间,土库曼族穆斯林尤其很重视“盖德尔”夜,关于此夜的确切日期,具体时间《古兰经》中无明文可考。伊朗土库曼族穆斯林通常从最后3个单日内选取居中之日,即斋月第27夜。“盖德尔”原为“前定”“高贵”之意,土库曼族穆斯林认为在此夜,真主将《古兰经》通过哲卜利勒天使下降给先知穆罕默德,认为这“高贵的夜晚,胜过一个月”。因此,这一夜,土库曼穆斯林一般都要聚集清真寺或住宅中,礼拜、圆经、祈祷、赞主怀圣,彻夜不眠。通过一个月的把斋和礼拜望见了新月,意味着斋期结束,大家会聚到一处履行开斋节的礼拜,土库曼人也向其他伊朗人一样,做开斋节的集体礼拜。在拉马丹月,土库曼格外重视礼拜等宗教仪式,所以通常在清真寺举行集体礼拜。一般在吉祥的拉马丹月到来前几天,人们宰羊并宴请邻居,以庆祝斋月的即将到来,拉马丹月的第27晚是一个尊贵的夜晚,这一夜直到黎明,人们都向直主做祈祷,在吃完封斋饭之后,人们才去睡觉。土库曼人把开斋节时每人应给的施舍物叫“鲍师·帕特莱”,通常在斋月期间就已交付。在拉马丹斋月开始15天后,人们常举行名为“耀拉马丹”的仪式,举行这一仪式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坚持把斋到斋月结束。在节日会礼前,土库曼穆斯林都履行交纳课税的义务,通常按各家人口多少,舍散“菲土尔”钱。土库曼穆斯林一般都自愿履行这种义务,否则就失去了斋戒的完美性。

古尔邦节 也是土库曼人的一个重大的宗教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之为尔德·古尔邦,亦称尔德·阿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或“阿祖哈”含有“牺牲、献身”之意,因此亦称“尔德节”“宰牲节”“献牲节”,在伊历太阴历十二月十日的古尔邦节来临之际,做为朝觐仪式之一,所有朝觐者都要宰羊,古尔邦节是为真主奉献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的节日,朝觐克尔白天房的朝拜者,通过宰羊来寻求从现实世界的物质生活中解脱,并达到服从和归顺真主的目的。

土库曼人为举行古尔邦节庆祝仪式要进行3天的准备工作,头一天要进行家里大扫除,土库曼人称之为“戈尔甘”,第二天进行名为“古甘”的工作,在这一天土库曼人做一些油炸的点心,并把点心分发给邻里。古尔邦节前夜,男女老少都要进行特殊的沐浴,换上自己最喜爱的服饰,去参加节日礼拜,这种会礼规模之庞大、形式之庄严、气氛之隆重,令人惊叹不已,哪怕风雨交加,天寒地冻,他们也无所畏惧,情绪仍很高涨。整个会礼结束时,群众齐向宗教人士道安,接着全体互说“色俩目”,然后人们互致节日问候,互祝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在古尔邦节当天,任何一个有条件的土库曼人都要宰羊以示庆祝。在这3天内,人们大摆筵宴,欢庆古尔邦节。

在节日期间所宰的羊肉主要分给众人、亲友、邻居和济贫施舍。在节日当天,所有的土库曼人特别是年轻的男孩女孩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度佳节,令人鲜为人知的一个现象是,在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出生的土库曼族的男女婴儿,他们的名子都跟节日有联系,如:“古尔邦花”“古尔邦·穆罕默德”等。

文学艺术 土库曼族有着优秀的文学、艺术传统。诗歌传说、故事、童话、音乐、工艺美术等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郁,民族风格鲜明。

土库曼的书面文学形式产生于500年前。较著名的文学家有,伊历十二世纪的著名诗人杜拉特·穆罕默德·阿兹迪,伊历1147年~1198年的土库曼伟大诗人穆赫塔瓦·麦戈里·法拉戈,著名的古典诗人,伊历13世纪,古尔邦·达尔德·泽里尔、安鲁·戈里查马塔基等。这些著名的诗人和作家,曾给世人留下了大批经典名作。据说在所有的这些诗人中以穆赫塔瓦·麦戈里·法拉戈最为著名。他的一些作品深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其诗作中的许多篇章赞美人类美德和先知及其后裔的高尚品德。

土库曼的民间文学也很丰富,这种文学形式也对相邻的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土库曼族民间文学的主要形式有传说、故事、寓言、谚语、谜语、乐曲等。

在土库曼族人的故事中,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往往以诗歌和散文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讲述和传述者往往以诗的语言讲给大家听。在土库曼人中较为著名的故事有“兹哈莱—塔哈尔”“萨亚德—哈默莱赫”及“花与夜莺”。通常在冬天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室内,在音乐的伴奏下由民间艺人向人们讲述这些动人的故事。

土库曼的传说以生活、英雄事迹和人们反压迫的题材居多。这些英雄事迹里的英雄人物胸怀劳苦大众,在美与丑、善与恶的抉择中往往遇到重重障碍,但最终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大部分的传说以代代相传的形式被保留下来。动物故事在土库曼传说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有时民族英雄的角色往往通过动物形象来完成。

土库曼族的民间口头文学,还包括另一种形式——成语,这些成语来源于经验、思想和遗留的祖训及劝戒,如:“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

土库曼族的另一口头文学形式为谜语,在土库曼语中称谜语为“玛特尔·劳尔”,这一形式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更能深刻反映部落的生活情趣,例如:7只羊和1个小羊使人避免91个“苦难”,这句谜语是想告诉人们,用7只羊的羊皮做的衣服和毯子及1只小羊的皮做的帽子可以使人们安全度过91个寒冷的冬日。

在土库曼族口头文学中还有一种重要的形式,即由民间艺人创作的押韵曲调。这些曲调的内容包括教育和道德内容,描写自然风景、动物生活及离愁别怨。在曲调中一种名为“拉莱赫”的形式更具特色。“拉莱赫”曲调一般大都描写的是妇女们的命运和理想,并有多种形式,一般由土库曼妇女演唱。“阿格”是曲调的另一种形式,一般在人遇到不幸时吟唱。“拉拉伊”也是曲调的一种形式,土库曼族母亲哄孩子入睡时一般哼唱“拉拉伊”,在土库曼族语中“拉拉伊”被称为“胡笛”。

文学游戏和儿童游戏也是属于土库曼族口头文学的一部分,儿童游戏通常由成人组织,儿童参与。游戏的方法是这样的:20人分为两组,第一组先藏起来,第二组把第一组人找出来,这一游戏着重培养儿童们团结协作、行动敏捷、做事认真的精神,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这个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丰富多彩,说明它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感情和活泼风趣的民族。

服饰习俗 土库曼人的服饰一般都能展现该民族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特征。

土库曼族妇女的服饰绚丽多彩,一般穿花色连衣裙和绣花坎肩。但不同服装的款式也不同。土库曼族妇女夏季基本上穿的是连衣长裙。一般用普通丝绸式印花布制成,这种连衣长裙,裁剪简单,长度到脚腕,在衣服的两袖口、领周围和胸前扎上简单的绣花,土库曼妇女的裤子上也绣有花,裤长到脚腕,土库曼族妇女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因而也戴盖头,盖头花样种类繁多,一般将四角绣有花的头巾盖在妇女专用的绣花帽子上面,在结婚前一般都戴一种绣花帽子,结婚后戴另一种象征已结婚的特制帽子,帽高为4~5公分。婚后,在这种帽子上面戴上一块绣花头巾。

土库曼族有些部落的妇女,结婚后,在其头巾上放一块丝带,丝带的颜色,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各异。年轻妇女的丝带是红颜色的,这是朝气蓬勃的标志;中年妇女使用黑色丝带,标志着走向成熟;老年妇女则使用白色丝带,是理智、健康、经验丰富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其儿孙满堂、幸福美满。

土库曼妇女的鞋在过去是用皮革手工制成,但是现今,也像伊朗其他地区的妇女一样,从市场上购买现成的鞋。年轻的姑娘们爱穿绣花套裤,擅长用精致的装饰品如宝石、项链、手镯、戒指等来装扮自己,增添异样风采,更能表达出土库曼族妇女的热情、开朗性格。她们还用灵巧的双手为自己的家庭、床围、墙围等绣下多姿多彩的绣花图案,有些年轻姑娘们还将其作为自己精制美丽的嫁妆,表达出温顺、善良的性格以及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她们制作的各种甜饼,美味可口,而用肉或鱼作米饭,用以在庆典仪式上用来招待客人。土库曼族人通常坐在地上或地毯上吃饭和招待客人,吃完饭后,年长者念感谢真主的祈祷词。

手工制品 在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同时,也从事其他一些行业。如:编织地毯、轻纺织品、制毡业等。这是土库曼族家庭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除此之外,土库曼族的妇女还从事刺绣、织布等工作。在土库曼族的手工产品中,地毯编织占居十分重要的位置。大多土库曼族人家中都有编织地毯的工具,她们编制的手工地毯,不按图索骥,而是按照自然景色和生活的环境创造意境,编制色彩各异的地毯,地毯图案大都由几何图形组成,既有物质价值,也有文化价值,这也是土库曼族地毯的显著特征之一,同时也展示了该民族的文化和信仰,我们从地毯图案中就可以看到这个民族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土库曼族妇女佩带的首饰,特色鲜明,美观大方,这些首饰类型主要有:手镯、项链和耳环等。

土库曼族男士平时一般都喜欢戴传统帽,过节或办事时,则头戴礼帽。土库曼族的男式帽子是半圆形的,帽周围是黑色的羊羔毛。他们的另一种帽子上宽下窄呈梯形状,这种帽子上也绣有黑色羊羔皮。

伊朗俾路支人的婚姻习俗与民族风情礼仪

伊朗俾路支人主要起源于伊朗东北省份——霍劳桑。目前主要生活在位于伊朗东南部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部分散居于东南尽端的莫克兰地域。这片地域包括自巴基斯坦的边境至伊朗辽阔的沙漠地带。据考古学家研究表明,俾路支人属印欧民族的雅利安人种。语言属印欧语系波斯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居住在伊朗扎黑丹、哈什和锡斯坦地区的俾路支部族,说的是北方方言;居住在沙赫尔、萨拉瓦、沙卜哈尔、赛尔旺地区的俾路支部族,持南方方言。其文化深受波斯和阿拉伯文化影响,许多部族名称都来自阿拉伯语,主要以放牧骆驼、牛羊和从事农业谋生。在宗教信仰上,由于受传统袄教(琐罗亚斯德教)及其他原始宗教的影响,极少数俾路支人仍保留信仰观点,但98%俾路支人笃信伊斯兰教。

婚姻习俗 俾路支人一直是一个游牧民族,其婚俗礼仪具有独特的色彩和仪式。在选择婚姻配偶时,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是主要从亲戚、同一部族的人中,为自己选择理想的生活伴侣,堂兄妹与表兄妹是首要选择的对象;其次是舅舅姨妈的儿女或其他亲戚的儿女;在没有近亲时才考虑其他人家。他们认为与亲戚结亲有许多益处。

首先,双方家庭相互了解和认识。第二,根据游牧民族的婚俗,近亲结婚,可以使新郎和新娘成为一个家族的人。此外,根据他们的习惯,近亲结婚还有一个好处,即新郎在举办婚事时可以节省开支向新娘少送结婚礼品,而且新娘的双亲因女儿没有远嫁,而感到放心,此外俾路支人近亲结婚,还有其政治动机和经济目的,这就是近亲结婚可以维护家族的财富,不会因结婚而外流。

在选择好对象后,第一步就是提亲。提亲时必须征得女方父母亲及其长辈的同意,俾路支人的求婚程序通常是:男方的一亲戚去女方家,向女方的父母说明情况,女方的父母或其监护人要求几天以后给答复,在约定的时间,女方的家人将向男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如果同意,就商量送彩礼的问题,彩礼通常是钱或礼品,一般还包括首饰、耳坠、衣料和生活用品,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礼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逐渐增多。送彩礼时,席间由男方家人介绍彩礼的数量名称,并当众将彩礼钱交给女方的父亲,然后确定订婚的日子。

通常订婚仪式在新郎父亲家举行,届时新郎和新娘的所有家人、亲戚都欢聚在一起,席上放有核桃、瓜子、无花果、葡萄干、糖果等七色干果,并由男方家长不断道“色俩目”,新郎的家人向新娘家送礼,实际上可以说这些礼品是婚事得以确定的标志。

在正式婚礼举行的前几天,俾路支人还要举行一项传统仪式,这一传统中所有亲朋好友、同村或同部落的人将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向新郎赠送钱或礼品,仪式举行完后,新郎的家人向道喜的客人介绍新娘的家庭情况。

而正式婚礼首先在女方家举行,这是俾路支族婚姻习俗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天新郎在亲戚的陪同下来到新娘家,由阿訇主持“尼卡哈”仪式,并询问新郎关于伊斯兰教义的一些常识,然后撒一些蜜枣给贺喜的人们,以示将吉祥和幸福留给父母,报答亲人的养育之恩。在俾路支族人看来这是人生最美好的一天。宰羊、煮肉、制作甜点,这都是宴席上必备的食物。前来欢庆的客人往往要为新婚夫妇赠送生活用品和各种礼品,并向新郎和新娘及其父母表示祝贺。新婚仪式根据男方家庭的经济条件而定,但婚礼必须在女方家举行。如果经济情况好,可持续3~10天。热闹的婚礼场面往往是在第二天进行,亲朋好友都会前来欢聚一堂,唱歌、跳舞,年轻人表现得尤为活跃。

这些仪式在女方家举行后,再由女方家的亲属送新娘前往男方家。带着面纱,穿着长袍的新娘乘坐男方牵来的马或车上,新娘的舅母和姐妹则从两边搀扶着新娘,新娘在乘马或坐车前哭声不断,低头弓腰缓缓退出家门前往新郎家。俾路支族的婚礼往往还穿插一些小插曲,使得婚礼更加丰富多彩。当新娘的亲友在送亲途中,将新娘“叫回”娘家,新郎就会即刻带上礼品再去新娘家“接回”新娘。新娘则抱着母亲哭泣,这时父亲则会出来安抚女儿,要女儿明白这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并从心中祈祷真主,赐予这对青年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幸福美满。而俾路支人结婚时最精彩的仪式之一就是染指甲花,这一传统风俗是双方完成的,即:新娘家给新郎送指甲花,新郎家给新娘送指甲花,尽管俾路支人举行婚礼时,男方承担着女方的一切开支,但是婚礼在新娘家举行,并把新郎接到新娘家,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庄重严肃的举止,而这一传统习俗,在伊朗其他民族中并不流行,新娘和新郎结婚后通常在新娘家住一段时间后,回到新郎家,然后,正式开始两人的新生活。

俾路支人的服饰习俗 在广袤的伊朗高原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自然环境、信仰、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社会生活习俗的不同,所以他们的服饰也不相同。尽管在今天伊朗的各大城市,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俾路支人的穿戴,因历史原因很少发生变化,尤其是妇女的服饰,仍保持了自己的传统样式。

伊朗俾路支人的服饰流行于伊朗俾路支斯坦省和伊朗的东南部,如西斯坦省和霍拉桑省南部。俾路支妇女在缝制服饰、刺绣方面工艺精细、风格独特。俾路支妇女的服装主要由头巾、衣服、裤子、鞋、大袍、外套等组成。俾路支妇女的头巾主要用各种布料制成,在头巾上绣有金线、钱币和小穗子吊垂在脸前。

俾路支妇女的传统服饰之一,是一种被称为“杰姆戈”的衬衫。这种衬衫又长又大,袖子宽大,袖口窄小。其领口是简单的圆形,领子前端有一个开口。衬衫大多色彩鲜明。如: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等。妇女的大部分衣服都款式新颖,刺绣图案分明。

俾路支妇女的裤子一般都绣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俾路支妇女所穿的另一种款式的服装,被称为“撒里”,即“小袍子”。俾路支妇女常穿一种从头罩到脚的大袍。大袍的料子一般都非常精致,小孩子们的大袍用黑色做成,而青年妇女的大袍则用五彩缤纷的布料做成。有时在大袍的边缘用刺绣或钩针来装饰。这些衣服宽大,在遮挡她们身体的同时,还遮光、遮挡盛夏炎热天气的烘烤。

俾路支男子的服饰包括:头巾、衣服、裤子、鞋。头巾被当地人称为“帕克”。帕克一般长3米,颜色单一,质地很薄,他们将头巾缠在头上,在头的后面有一部分顺着肩膀垂下来。俾路支男子衣服的颜色一般是白色、红色或咖啡色。衣服的袖子长长的,领小呈圆形,在两肩处开有长缝。他们的裤子又宽又大,凉鞋形状多样。

俾路支人的丧葬仪式 俾路支人将死亡看成是部落的头等大事。当某人临终之时,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要聚集在他(她)的病床前,陪着他一起度过难关。他们一起参加送葬。并帮助和安慰死者家属,使他们不要因这一打击而疏远社会关系,对生活继续充满希望。在亡人归真后,部族首领会及时通知所有部落的人参加死者的葬礼。在亡人下葬之后,用椰枣招待前来参加葬礼的人们,并认为这样做可以得到善报。

按照俾路支族葬礼习俗,妇女一般不能到坟园去。在埋葬了亡人之后,人们一起帮助死者的家属,举行葬礼仪式。丧葬仪式一般持续3~7天。在这几天,亲朋好友和邻居都会纷纷前往死者的家里,向死者的家属致哀。并聚在一起诵读《古兰经》,以此纪念亡人。在致哀期间,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向人们提供1~7天的便餐。而前来致哀的人们,根据自己的情况一般给主人带一些钱、米、小麦、羊肉等一类的物品。这一仪式一般在第40天或周年纪念日重复举行。

人们参加葬礼时,一般男女分开。在俾路支人看来,一切都是真主的意愿,遇事不能冷静,会被人瞧不起。为死人哭泣是不可取的。因此,在致哀仪式中,男人们庄重,而女人则伴随着死者家属的哭泣声哭泣。死者的母亲、妻子或姐妹可以为亡人作悼念诗,赞美亡人生前所具有的优良品德。当一个人念累时,另一个人接着念。亡人的家属穿4个月或1年的黑色衣服,以此来纪念亡人。

俾路支的地方音乐与诗歌 表达伊朗人民纯真感情的伊朗多民族地方音乐,是世界音乐学家公认的最优美、最丰富多彩的音乐。毫无疑问,这一优美动听的音乐是世界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本地区民族风情的真实再现。

实际上,地方音乐的作曲者一般都是那个民族或那个地方人民音乐的代表者。更有趣的是,伊朗各地方的不同音乐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俾路支人的音乐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同时也与邻近的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等地的音乐具有相同之处。(www.daowen.com)

俾路支斯坦地区美丽的大自然,使俾路支人的音乐优美动听。这一音乐不仅充满活力,而且意蕴深刻,与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紧密相连。俾路支的乐器种类繁多,主要乐器有:冬不拉、手鼓、大鼓、索呐、三弦琴、戈齐克等。戈齐克是俾路支斯坦最流行的乐器之一。

俾路支人擅长吟诗。人们从英雄史诗、爱情诗、历史事件、社会事件中汲取其精华,到处吟唱,吟唱的同时还伴随一定的音乐。

俾路支族人认为,那些能弹能唱的人才是真正的诗人。俾路支人的诗歌丰富多彩,诗歌题材范围非常广,是伊朗多民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俾路支人最杰出的作曲家所创作的充满爱国激情的歌曲:

异国他乡美丽、繁荣,         

哪怕蜜流成河;            

对于俾路支来讲,           

寸草不生的家园,甚过世界上的每一角落。

传统手工艺品 俾路支斯坦地区最有价值的传统手工艺品就是刺绣。这一艺术品充分体现了俾路支妇女的欣赏能力、耐心及爱美之心。俾路支的刺绣,民族特性鲜明,人们也将这种刺绣称之为“俾路支刺绣”。俾路支人的刺绣远近闻名,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手工艺。意大利旅游家马可·波罗也在自己的游记中谈到了伊朗俾路支妇女在刺绣、绣花方面的高超手艺。这一手工艺术其实就是在简单的布面上,绣制各种五颜六色的美丽图案。

俾路支人的刺绣

刺绣先前只是妇女衣服上的一种装饰品。但是,在最近几年来,伊朗的手工业组织在该地区努力发展刺绣行业,如台布、床罩、钱包、眼镜盒、灯罩等,并且每年都向世界各地出口类似的手工刺绣产品。

绣钱币是俾路支斯坦人的另一专长。一般被挂在墙上来装饰俾路支人的室内,或铺在床单上。俾路支斯坦的绣钱币艺术就如刺绣一样,流行于俾路支斯坦的各个乡村。绣钱币的原料主要有:五颜六色的布匹、扣子、镜子、小钱币、小珠子等。

本书作者好友马生贵(左一)欣赏伊朗传统手工艺产品

陶器这一传统手工艺产品在俾路支斯坦的凯尔甫尔岗地区极为流行。该地的陶器业历史悠久,工艺价值较高,在伊朗国内外享有盛名。

谚语在俾路支民俗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谚语与俾路支人的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交往、经济和精神需求紧密相连,被认为是俾路支人日常生活的口头文学和口头用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俾路支人的谚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陶冶情操、赞美优良的道德和否定不道德的行为。如:

本书作者(左一)观看金属制作技术

头可掉却不可食言。            

死亡确是可怕的,但是为了祖国而战是值得的。

撒谎对男人来说是一大缺点。        

摇篮曲是俾路支口头民间文学的另一种形式,被俾路支人称为“鲁里”。任何阶层的俾路支妇女都能为自己的婴儿唱摇篮曲。由于各部落民族的妇女们经常在一起交流社会经验,所以,她们的摇篮曲以原始的风格被保留了下来。往往是母亲用手轻轻地摇动婴儿摇篮的同时,将自己对孩子的希望、未来和感情融入简单明了的诗句中,并用优美的歌声唱出来。摇篮曲的语句简短,非常押韵,当母亲背诵诗歌时,用手轻轻地摇动摇篮,如:

我为我的宝贝唱摇篮曲,  

我的孩子,我的光明,   

我的光明,我心中的希望; 

举起你的宝剑,名扬天下吧,

你的家庭因你而光宗耀祖。 

俾路支人的口头文学的另一部分是“泽希鲁克”。妇女们对这一文学的创作和复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泽希尔”在俾路支人的语言中是纪念、忧伤、怀念天涯游子的意思。这种文学发自内心的忧伤、痛苦和思念。俾路支妇女一般在生离死别时才吟诵泽希鲁克。它是灵魂的一次升华,妇女在最艰难的时候用这种方式来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如:

绿色的鸽子啊,           

绿色的鸽子啊!请将我的问候带给他。 

时间似流水,一年又过去了,     

不知你身在何方,何时才能归来?   

我将自己的思念深埋在心中,     

绿色的鸽子啊,请将我的问候带给他……

“斯帕特”和“泽伯特”是俾路支文学的另一部分。斯帕特是对真主、先知以及伟大的神秘主义学者的描述,因为他们受到俾路支人的深深爱戴。由于俾路支人对宗教极为虔诚,所以,在书面文学中,他们非常重视赞扬真主和先知的品德。这种诗歌短小精悍,简单明了。如当伟大的真主赐给人类最美的礼物——孩子时,面对真主的恩典,她们往往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伟大真主的感激之情和内心喜悦之情。

本书作者(右一)参观工艺精细的波斯铜制产品

伊朗卢利斯坦人的服饰与婚俗礼仪

卢利斯坦人是伊朗雅利安部落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也是伊朗穆斯林民族之一。又译为“卢尔人”。现主要居住在伊朗西部洛雷斯坦地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操卢里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现代卢里人系古代埃兰人与波斯人混血的后代。至今仍是典型的山地流牧民族。继续保留氏族部落组织与原始信仰,崇拜树、石、山泉等。主要从事畜牧业。古代卢里人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其青铜文化饰品闻名遐迩。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推翻伊朗萨珊王朝后,大力传播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到11世纪,伊斯兰教成为伊朗的主要宗教后,卢里人才转向什叶派。卢里人信奉什叶派中的阿里伊拉希派,该派认为阿里是“永恒真理的化身”,一切先知都要通过阿里才能得到天启。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政府加强了伊斯兰化,在卢里人居住的地区大力修建清真寺,设立专门的宗教学校,并在普通的中小学增设宗教课程。同时,还派宗教教职人员在卢里人中掌管伊斯兰教事务。

关于“卢利斯坦”一词,众说纷纭,但是像“哈姆丁拉·穆斯塔瓦菲”等大多数著名历史学家认为:卢利斯坦是一个地方名,在这一地方居住着不同的部落民族,据说卢利斯坦人分两种,即“大卢利”和“小卢利”。所谓“大卢利”,现一般指居住在“恰赫巴哈尔”“巴赫塔兰”“布耶艾哈迈德”以及拉雷斯坦和胡期斯坦的卢利斯人,而“小卢利”,则指居住在拉雷斯坦的卢利斯坦人。

卢利斯坦人讲两种方言,这些方言大多数术语和讲语方式与波斯语接近,当然,在卢利斯坦各部落中间的方言又有一些区别,卢利方言中的一种方言与克尔曼省的库尔德语相近,拉雷斯坦的大多数部落都讲这种方言。现大多数卢利斯坦人都信仰伊斯兰教,遵循伊斯兰教教法,在他们身上友谊、集体观念很强。

卢利斯坦人的男女服饰卢利斯坦男士服饰通常很简单,有毡帽、衬衣、裤子、外套。他们的裤子款式是直筒裤,大多数为黑色,裤腰周边打折。卢利斯坦男士帽子是半圆形毡帽,大多为黑颜色。巴赫塔兰地区男士帽子与卢利斯坦地区的男士帽子样子相似,只是比卢利斯坦男士的帽沿低,帽子的颜色为白色、咖啡色和黑色。

男士衬衣裁剪简单,其款式为前开胸,颜色为白色或其他颜色,卢利斯坦男士喜欢在衬衣上套一件外衣,这种外衣样式简单,没有领扣,长至膝盖,用宽腰带系紧,巴赫塔兰和卢利斯坦男士的鞋也是手工作的布鞋。

伊朗卢利斯坦妇女服饰

卢利斯坦和巴赫塔尔妇女的服饰有帽子、头巾、衬衣、裤子、马甲和大衣。卢利斯坦妇女用柔软细腻的布制作帽子,出门时先戴上帽子然后再戴头巾,头巾有绣花的,有带穗的,颜色一般为黑色、白色或其他多种颜色。戴头巾的方式也很漂亮,即遮盖了头发,又显得很整洁大方。而巴赫塔尔妇女的帽子样式,从布的质量和款式方面来讲,与卢利斯坦妇女的帽子样式有所不同,在帽子顶部,绣有首饰、金币等,出门在帽子上面顶上一块长3米、宽1米的头巾。当然只缠在头上,遮住头发。卢利斯坦和巴赫塔尔两地区妇女的衬衣样式很相近,裁剪简单,既宽松又长,领为圆领,前开胸。

衬衣布料,一般为有印花和鲜艳颜色的布料,有时用丝绒制作。衬衣下摆周围和袖口绣有各种花边,卢利斯坦妇女的裤子一般在裤角绣花或扎上花边,但是,巴赫塔尔妇女的裤子,是用花布作的长裤裙,卢利斯坦妇女还喜欢穿马甲。

此外,卢利斯坦和巴赫塔尔妇女平时还爱穿短大衣,大衣一般也绣有各种颜色的花或用首饰点缀。总之,卢利斯坦和巴赫塔尔地区妇女的服饰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这给她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卢利斯坦人的结婚仪式 众所周知,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婚姻习俗,随着各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显得特色尤为不同。在卢利斯坦各部落中间,男女双方的结合为各部落之间建立友好、亲密的社会关系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当今居住在城市的卢利斯坦人的婚姻仪式,受到城市婚姻习俗的影响,而发生了一些变化;居住在乡村的卢利斯坦人,仍保留着传统的婚姻习俗。

结婚的第一个过程是求婚仪式,如果男方家庭看中一位女孩,并决定为自己的儿子提亲时,通过女方家庭向女孩转达其意,如果女方家庭表示同意,确定日子,双方就此问题进行面谈。在确定见面的那日,男方家邀请亲戚一起去女方家,在女方家招待完毕后,男方的一位亲戚开始与女方的父亲交谈阐明自己的来意,并请求接受他们的求婚,此时女方家人同意促成这门婚事之后,男方家中的一亲戚,一般为男方的弟弟站起来,亲吻女方父亲和其长辈们的手,然后,就聘礼、嫁妆、哺乳钱问题进行商讨,这些实际上是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要交的一笔钱,而女方则用其中的一笔钱购买嫁妆,准备结婚。

在巴赫塔兰部落之间,男方向女方交哺乳钱的习俗,广为流传。当然,这一经济上的帮助是相对性的,因此,男方根本不觉得自己无能或矮人一等。如果双方就聘礼、哺乳钱和嫁妆问题达成共识后,确定为新娘购物的时间,由女方家中的妇女和新郎新娘一起去购物,两枚戒指,一枚给女方,一枚给男方,同时为新娘购买其他的首饰和衣物,新郎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为陪同购物的妇女新娘的母亲以及自己购买一些礼物。购物工作完毕后,开始确定订婚的日期,一般订在宗教喜庆假日或周末,订婚仪式通常在女方家举行,而一切开支由男方承担。订婚之后,确定结婚的仪式。

结婚时的所有开支,也由男方承担,男方除了招待自己的客人外,还要招待女方家的客人。在结婚那天晚上,男方的家人、亲戚朋友和新郎一起用完晚餐后,乘车去新娘家,征得女方父亲的同意,把女方接到男方家。结婚仪式通常要持续几天,而招待客人的主食一般是米饭和熟肉。

在卢利斯坦村庄中,还有一个习惯是在结婚仪式上招待完客人后,几位青年手托盘子,盘子中有用真丝手绢包好的蜜饯糖果,当新郎新娘进入婚宴会场后,大家一起赞圣之后,把盘子端到会场中最有名望的长辈前面,这位长辈从盘中取出一个手绢,然后在盘中放些钱(钱的数目根据其经济能力而定),将盘子端到众人的前面,对方拿走一个小手绢,然后在盘中放些钱币,这项仪式完毕后,大家对新郎新娘表示祝贺,然后欢欢喜喜地各自回家。第二天,被邀请的客人都来到新郎家,与双方亲戚共进晚餐。离别时,客人们又向新郎和新娘赠送礼物,这一习俗在伊朗大多数地区广为流传。

在卢利斯坦居住的大多数地区,结婚仪式上人们一般都喜欢放卢利音乐,唱民族歌曲和跳各种民族舞蹈,在结婚仪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玩木棒游戏,这种游戏类似击剑。

在巴赫塔兰部落中,结婚时玩的游戏很多,有骑马射击、赛马、骑赛马从地上捡东西等。巴赫塔兰部落中最好的一个习惯是,新郎结婚后,大都很尊重新娘的家人和亲戚,此外,新郎作为新娘家庭中的一名成员,一年四季新娘家有大小事情,都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认为,自己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有责任帮助双方父母,为双方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此外卢利斯坦人很注重婚姻的牢固性,离婚在他们中间很少见。

在卢利斯坦游牧民中,通常结婚仪式在河边或大草坪上举行。他们往往在草坪上支起几个帐篷,供客人们用餐和休息,男女双方亲戚中的一些青年人负责招待客人。在结婚欢庆仪式中还举行一些当地的游戏,如射击表演、赛马比赛等。

结婚仪式在男女双方家中要持续一周,这几天来自双方家庭的亲朋好友向新郎、新娘和其家人表示祝贺,有吟诗的,有唱歌的,大家欢聚一堂,沉浸在快乐和喜悦之中。结婚的前一晚上,举行染指甲花仪式,新郎家的几位亲戚带着送给新娘的衣服、礼物和指甲花去新娘家参加染指甲花仪式。

订婚仪式是在女方家举行,双方亲戚应邀出席,在仪式一开始,新郎的一位近亲用宽腰带在新娘的腰部缠七圈,并祈祷真主赐给她(他)们七个孩子,之后,婚礼主持者给新郎新娘念订婚的祝福词,订婚祝福词念完后,男女宾客鼓掌庆贺,有的男士还鸣枪道喜。

在结婚的那天早晨,新娘的家人为送新娘制作一些糕点,给前来送新娘的宾客吃。与此同时,还举行一场吃糕点的精彩比赛,届时由新娘的母亲手拿着做好的糕点,站在比赛场一端,骑士们从另一端骑马来取盘中的糕点,谁的马跑得快谁可以先从新娘母亲的手中取走糕点盘,自己吃一点后,又相互传给其他的骑士们,每人吃一口糕点。客人们吃了新娘的喜糖之后,用马或汽车把新娘送到新郎家。新郎家为迎接新娘,在大门口摆上《古兰经》、镜子,此外为了欢迎新娘的到来,新郎的家人向新娘赠送几匹马、几头牛和几只羊以示祝贺新娘新郎新生活的开始。

卢利斯坦妇女在游牧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在卢利斯坦家庭生活中,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内,但妇女相对来说辛苦一些,因为她们除了做家务事外,还要上山去森林中捡柴、到泉中挑饮用水、挤羊奶、做奶酪、织毛衣等。巴赫塔兰牧区妇女精于用羊羔毛编织各种毛衣毛裤,为家中织地毯。剪羊毛、捻毛线、染毛线、织地毯等,占去了她们大半的时间。实际上,制作帐篷是每个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家庭的首要工作,这是一件艰难持续的工作。妇女们用羊羔毛捻成毛线,然后在黑帐篷需要的地方编织,此外,她们还编织小毛毯、垫子和购物袋子,并根据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现有的简单工具进行纺织,可以说卢利斯坦妇女们肩负着家庭中的重任。

卢利斯坦人的民间体育活动 民族体育是卢利斯坦人的一种古老的大众化活动。从伊朗西部各地区,特别是卢利斯坦省挖掘出的短剑和青铜器,以及其他战争遗物均证明了数千年前,在卢利斯坦地区生活的各部落在击剑赛马和投掷铝球方面的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例如,大约在4000年前生活在卢利斯坦地区的“卡斯坦”民族遗留下来的各种铁器和铜具,均阐释了他们在使用兵器和体育器械方面所具有的技术。尤其从塞尔柱和卢利斯坦阿塔花龛王朝时期起,制造军事武器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作战用的各种兵器成了部落间进行民族体育锻炼的体育器械。如舞棍、击剑和扔铝球等都是此前的作战工具。

今天卢利斯坦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仍保留有30多种。经研究证明,这些体育项目完全与部落中流行的风俗习惯溶合在一起,过去这些体育活动曾经用来防御和抵御敌人的袭击,而现在这些体育项目是卢利斯坦人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100年前到卢利斯坦旅游过的法国游客对当时卢利斯坦青年人的勇敢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如卢利斯坦青年人可以从五米宽的河流上跳越而过。一位英国旅行家在其旅行记中写道:当时卢利斯坦的男女老少用羊羔毛制成的绳缠在河流两端,供人们从上面通行。一位俄罗斯中东学家也在其旅行记中写道:卢利斯坦人在当时不但重视自己的精神价值,而且也很注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体育活动。

现今在位于伊朗西部地区生活的卢利斯坦人中间,广为流传的体育和游戏种类多达100余项,这些体育项目不但增强了人们的体质,而且给卢利斯坦人的精神和道德修养注入了活力。因为,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它不需要特殊的体育器械或场合,也不限定人的年龄,从小孩到老人,都能参加锻炼。

摔跤是卢利斯坦中广为流传的一项体育活动。参赛时必须穿当地民族服装、赤脚。在比赛前或在比赛中击鼓。比赛在两个人中间进行,时间为15分钟,在比赛中不准停止或休息。如果两人都未获胜,允许休息1分钟,然后延长5分钟时间继续比赛,只要把对方摔倒在地就是获胜者。

舞棍是卢利斯坦人中流行的另一项体育活动。这种体育活动在两个人中间进行,双方手持木棍向对方腿部发动攻击,棍的一头用于防守,一头用于向对方发动攻击。比赛时间为1个半小时,这种比赛大多在节假日或结婚仪式上举行。

登山运动。在卢利斯坦也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说是从卢利斯坦各部落在伊朗各地定居时开始的。卢利斯坦人驱赶着羊群和其他牲畜,从南迁到北,从北迁到南,需要经过高山峡谷和山丘,旅途的艰辛造就了他们吃苦耐劳和擅长长途跋涉以及登山的顽强精神。

卢利斯坦人的丧葬仪式 在卢利斯坦各部落之间,如逢宗教仪式或有人去世,他们都要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卢利斯坦人很尊重和爱戴先知穆罕默德以及先知的家族,因此在先知或其家属,如法图麦、阿里和玛目侯赛因等殉难日周年来临之际,他们都要举行悼念仪式,陈述这些伟人的英雄业绩和崇高的品德。卢利斯坦人在伊斯兰教历1月和2月,禁止举行任何喜庆活动。在这2个月,卢利斯坦人大都前往清真寺诵读《古兰经》,念祈祷词和倾听清真寺伊玛目,关于玛目侯赛因殉难前后发生的历史性事件的讲演。

当今,在城市居住的卢利斯坦人中,如果有人去世,他们在亡者去世的第3天、第7天、40天和1周年,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而在农村生活的卢利斯坦人因经济状况有所区别,如果有人去世,根据亡者的社会地位,举行葬礼仪式。如果是当地有名望的人士或青年人,葬礼仪式就举行得比较隆重。亡者的亲戚朋友,给亡者生前骑过的马披上黑纱,然后把亡者生前用的枪和穿过的衣服,系在马背上,亡者的亲戚们赶着马,口中诵念着哀诗,部分人吹着哀乐,纪念亡者。葬礼举行完毕后,亡者的亲人用自制的甜食招待客人,而亡者的一位至亲则邀请所有的客人和亡者的家属到自己家吃晚饭或午饭。

第二天早晨,有专门的人吹奏哀乐,通知本村和邻村的人们,向其家属表示慰问,如果人多房子小,他们就在院子里搭帐篷招待来慰问的客人。

在悼念仪式上,身穿黑色衣服的妇女们分为两批诵哀诗悼念亡者。男士们也穿着黑色衣服,站在另外一个屋里举行悼念仪式,来自邻村的客人也穿着黑色衣服或肩上披着黑纱参加哀悼仪式,陈述亡者的美德,并安慰亡者的家属。

在农村的悼念仪式有时持续很长时间,各邻村的村民们,无论何时得知这一不幸消息后,都会主动来慰问亡者的家属,卢利斯坦人很爱助人为乐,大家一起为亡者举办吊唁仪式,其开支由参加哀悼仪式的人捐资,这类帮助活动已在卢利斯坦人中形成一种风俗。当然,除了捐钱外,有的人还赠送大米、油、糖、牛或羊等。一般而言,在亡人去世后,其亲戚和家人都要穿黑色衣服。40天过后,根据习惯,亡者家属带着布料、香皂和指甲花等礼品到亲戚家中,要求他们换去黑色衣服。

卢利斯坦人在从事生产活动和畜牧业时,都相互帮助,具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精神。如果某家的奶牛牛奶减少后就无法做奶制品吃,大家共同商量,每天轮流向这家定时提供鲜奶,以保障他们用鲜奶做奶制品吃;在剪羊毛季节到来时,大家互相合作,按顺序剪完每家羊的羊毛;在耕种和收割季节,大家也互相帮助。实际上大多数卢利斯坦人,从小就知道在生活中要互相帮助,都把大家的事情当成个人的事情来做。

伊朗民间乐器

卢利斯坦人的民族音乐 伊朗的音乐是在伊朗民族音乐基础上创作形成的。如果我们从伊朗的北部到南部又从东部到西部周游一圈,就会看到各民族的文化礼仪、语言、艺术、风俗民情均呈现着不同的特色。如卢利斯坦音乐是受高山、狭谷和山峦的影响而形成的地方特色鲜明的音乐,其音乐包括歌曲和曲子,歌曲中唱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并高度歌颂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高尚美德。他们的歌曲尤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是豪放、动人,歌词内涵深刻,令人回味无穷,有战争卫国方面的,还有宗教和人间婚喜丧事方面的。从歌曲中可以了解,这个民族是一个热情奔放和纯洁善良的民族。劳动歌曲在打谷、打稻米、剪羊毛、挤羊奶或在运送货物和砍柴时使用。劳动时唱这种歌曲,一方面可以活跃气氛,减轻人们的疲劳,另一方面随着音乐的快节奏,人们会非常起劲地完成工作。

伊朗卢利斯坦人的民间音乐

卢利斯坦的另一音乐是哀乐和喜乐,特别在伊斯兰教历1月——即禁月时,人们时常可以听到在大街上演奏的哀乐。在婚嫁仪式上,当然演奏的是喜乐,唱的是欢乐的歌曲,唱歌仪式也随着结婚仪式的长短持续几天。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卢利斯坦人民也很喜欢像“菲尔多西”和“尼托米”等伊朗著名诗人的诗歌。他们带有节奏地吟唱以上两位诗人的诗,“菲尔多西”的诗一般在重大仪式和咖啡厅由一个人吟唱,大多数卢利斯坦人都能背诵这两位伊朗诗人的诗。

卢利斯坦人的饮食习俗 卢利斯坦人自己制作和食用各种各样的大饼。大饼和奶酪是卢利斯坦人的主食。一种叫“法提尔的大饼”,是将面发酵后放在铁板上,然后用火烧,不到10分钟大饼就烤熟了。还有一种大饼是用玉米面做成的,把玉米面发酵后也像其他大饼一样放在铁板上烤。卢利斯坦人制作的大饼有的用糖、香料和牛奶制作而成,一般用来招待客人。

伊朗吉兰人的婚俗与民族风情礼仪

吉兰人是伊朗穆斯林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伊朗北部的吉兰省、里海南岸萨菲德河一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操吉兰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无文字。一般认为他们与相邻的马赞德兰人同为这一地区古波斯人的后裔。平原村民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麦、玉米、甘蔗、棉花、烟草和柑橘等;山地村民主要从事畜牧业和林业,饲养山羊、绵羊、马和水牛;沿海居民兼营渔业。过去吉兰人主要信奉袄教、基督教和犹太教。7世纪,阿拉伯哈里发帝国占领伊朗以后开始传播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1502年,伊朗建立了萨法维王朝,确定什叶派为国教。此后,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在吉兰人中得到传布。后由于蒙古人的入侵,伊斯玛仪教徒多数迁往巴基斯坦,吉兰人开始信奉白哈教派。但伊朗政府不承认白哈派为正式宗教派别,吉兰人信奉白哈派的信徒日益减少。现代吉兰人大部分信奉什叶派的诺克塔维教派(栽德派的一个支派)。在偏僻山区的居民中仍保留万物有灵论的原始信仰。自1979年通过《伊斯兰宪法》后,在吉兰人居住地区的学校中加强了宗教教育,成立中等宗教学校,系统传授什叶派教义和伊斯兰教法。吉兰人在社会生活中严守“五功”,也保留某些传统民族习俗,不戴面纱,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妇女社会地位与男子相等。在吉兰的农村和一些小城市,通常大家都喜欢参加青年人的结婚仪式。但是在吉兰省的大城市中,邀请的客人却大都是自己的亲戚和朋友,结婚仪式的举行一般都安排在节假日。男孩在选择对象时比较主动,男女双方的父母在决定自己孩子婚姻大事中只起到顾问和参谋作用,而不是婚姻的决策者。

在吉兰大多数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结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成亲后,两家在工作或生活中互相帮助,相互合作。尽管在结婚前后举行的各种仪式中,两家之间礼尚往来,相互之间赠送一些贵重的礼物等,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为帮助新郎和新娘,两家互赠的无论是礼品还是现金,都送给新郎新娘,两亲家之间的诸多合作的确令人瞩目。

在家庭生活中,收割、畜牧、园圃、养蚕等农活都是男人的事。在农忙时,已订婚的男孩子们一般都要到岳父家帮忙。结婚后,也继续帮岳父做一些农活;而女孩子在结婚前往往到未婚夫家帮助种稻和采茶叶。通常已订婚的女孩,约几位朋友一起去未婚夫家帮婆婆做农活。而此时,新郎家也给未来的新娘赠一些礼品。在结婚仪式中木柴是必不可少的燃料,通常由新郎的朋友和年轻人们一起到森林去收捡木柴,并把收集到的木柴一半分给新娘家,一半分给新郎家,而两家的妇女则淘米拣菜一起做饭。

选择好对象,并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后,男方开始正式到女方家求婚,在求婚仪式上参加的大多数是长辈和老年人,他们就订婚仪式和与之相关的一些事宜作出决定。订婚仪式往往在新娘家举行,所需的镜子、灯、糖、糕点、蜂蜜、冰糖、大米、《古兰经》以及新娘的鞋和衣服都由男方准备齐全后,送到新娘家。在订婚的同时大家开始吃喜糖、糕点,并由女方的家人向新娘的亲戚一一介绍新郎,从订婚到结婚之间的距离,可短也可长。在这期间,新娘家开始为女儿准备嫁妆。此外,在新年、开斋节、古尔邦节或其他节日来临之际,新郎和新娘两家会相互往来互赠礼品。染指甲花也是结婚时的一大特色,这在吉兰地区普遍流行。由于染指甲花象征着喜庆将要来临通常是放在新娘结婚的头天晚上进行,但在办丧事和禁月期间禁止染指甲花。在染指甲花仪式上,新郎和新娘两家互相交换放有指甲花、糕点和蜡烛的大盘子,然后在新郎新娘的手和脚上染指甲花,而在场的年轻人们则谈笑风生共度良宵,染指甲花仪式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下一步是最隆重的仪式,也就是接新娘到新郎家,当接到新娘后,欢呼声四起。在吉兰有些村庄一般都是新郎的家人在门口向新娘的家人赠送礼品,以此来迎接新娘。

吉兰人的丧葬仪式 一般而言在吉兰地区如果有人归真后,死者家庭要连续3天举行哀悼仪式,《古兰经》诵读仪式一般在死者埋葬后的第三天在清真寺举行。在此期间亲朋好友都来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有的亲友则晚上也住在死者家属的家里,以便减轻死者家属感到失去亲人的孤独感。在第三天,根据死者家属的经济能力,部分或所有客人都留在死者家中吃午饭。如果经济条件不宽裕,《古兰经》诵读仪式结束后,死者家属则用大枣和茶叶招待大家。此外,吉兰人还举行亡者归真7日、40日和周年纪念仪式,其中40日纪念仪式最为隆重。

当今在伊朗各大城市穿黑色衣服是举丧的标志。在办丧事期间,不举行婚嫁和庆祝等仪式。而举丧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在吉兰省的农村,没有必须穿黑色衣服的习惯,只是不穿红颜色的衣服,此外最主要的是在举丧期间不能染指甲花和参加结婚仪式。如果在亡者归真前死者的某一亲戚就已定好婚嫁日期,那么在征得死者家属的同意后,可以如期举办婚嫁仪式。

吉兰人的待人礼仪 伊朗人民自古以来就以热情好客而闻名,到过伊朗观光旅游的游客都有这样的感受。吉兰地区人民也像伊朗其他地区一样,至今保留着这一优良传统。在吉兰人民的眼中,一般都认为客人的到来将给家中带来吉祥,因此往往热情欢迎亲朋好友和远方的客人到来,并热情款待他们。在吉兰省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即:客人的到来能消除主人家的灾难。

吉兰人的传统服饰 当今在吉兰边远地区的村庄,特别是在妇女之间,仍流行穿传统民族服饰。妇女的服饰有:女式披肩、盖头、连衣裙、裤子、毛袜、鞋。女士披肩是三角形的,通常使用的是白颜色,顶在头上后用夹子夹住,这样就完全遮住了妇女的头发,妇女们的上衣选料,大多都绣有各种花纹图案,鲜艳美丽。此外他们的上衣一般是过膝盖的长衣服,而裤子则是单一色的黑裤子。吉兰妇女穿戴的另一种服饰是大袍。这种大袍的布料是用棉线和丝线织成,一般长2米,宽2米,呈四角形,妇女们干活时,往往将大袍围在腰间。

吉兰地区男士服饰有:衬衣、裤子、袜子、鞋、大衣、宽腰带和帽子。男子长袖衬衣,裁剪简单,缝制方便,大多数为白色、红色或棕色,其裤子样式是萝卜式的,上宽下窄,黑色为流行色,而具有地方特色的鞋在吉兰地区历史悠久。这种鞋是用各种牛皮制作而成的,其款式一般是平底,高靴,过去吉兰的大多数村民和牧人都穿这种鞋,今天,随着各种布鞋和皮鞋的上市,吉兰村民和山区人民也逐渐穿这种流行鞋。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吉兰各大城市逐渐有许多大商场和超市,商品琳琅满目,价格优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人民的需求。山村和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在政府的许可下,乡村各行业商人组织集市。这种集市是每周某一天在特定的地点临时进行。集市上手工业产品、农产品、食品、服饰、家具、日用品、蔬菜、家禽和牲畜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品种齐全,价廉物美,深受当地群众欢迎。现今在整个吉兰地区就有75个这样的集市。

吉兰人的住宅形式 吉兰地区的建筑风格分为:农村建筑和城市建筑两大部分。农村建筑物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关系,其建筑风格与城市的建筑有所区别。吉兰农村地区的住宅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而建造的。其特点是吸收充足的阳光,为避免潮湿通常不使用第一层,屋顶一般使用檀木作材料,建筑表层与地平面之间有间隔的距离,房屋下面是空的,用来养鸡或作停车场等。而由稻草、水、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是吉兰农村建筑物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用于做墙皮,其作用是隔风避暑,冬暖夏凉,坚固耐用,价廉物美。屋顶一般用瓦片檀木或用细木片铺设,现在在伊朗北部也流行使用用木墙带砖墙。大多数人家庭院围墙一般是用砖和石头砌成的,院内种植有各种花卉,出门就可以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观。

吉兰人的通俗歌曲 吉兰通俗歌曲可分为英勇歌曲、职业歌曲、节假喜事歌曲、描述大自然的歌曲、抒情歌曲和儿童歌曲等。

英勇歌曲表达了吉兰人民对英雄的赞美之情。类似的名歌有歌颂“米尔·扎·汗”英雄事迹的颂歌,以此纪念这位为伊朗的自由和独立而奉献自己生命的爱国者的崇高精神。此外,在吉兰地区最著名的英勇曲是《叶顿·拉》,这部英勇曲可追朔到伊历706年蒙古人侵略吉兰时期。这部英勇曲讲述了生活在吉兰森林地区一村庄的兄妹俩,哥哥“叶顿·拉”以砍柴和捕猎来维持家庭生计,妹妹负责家务事,“叶顿·拉”擅长吹笛,妹妹擅长诗歌。后来,蒙古军入侵吉兰地区。有一天,“叶顿·拉”正在森林中砍柴,一伙蒙古军进入他的家。在掠夺家中的财物后,又来到羊圈,残忍地用刀刺死了所有的羊,他的妹妹看到这一残景,便用歌声呼叫哥哥“叶顿·拉”,歌中唱出羊群已残死在蒙古军的枪口下。“叶顿·拉”得到消息后,手持大锤和镰刀冲向蒙古军,最后,他和妹妹消失在森林中。

描述大自然的歌曲,其主题往往歌颂森林、河流、小溪、瀑布、农田、牧场等大自然的恩惠。当然还有许多赞颂先知和其家属的诗歌及颂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