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和招生的情况上看,受访的首都大学生中,有94.61%的学生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不同层次的学校,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比例不同。北大、清华、人大的学生中未经过高考即进入的比例要高很多,如北大有将近19%的学生未经过高考即进入北大,清华这一比例也有将近14%,而其他部属211学校未经过高考的比例仅为2.0%,北京市属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经过高考。除了高考这一途径外,目前还有自主招生、保送以及各种名目的加分或降分录取情况。从表2-21中可以看出,北大、清华、人大三所学校的学生中使用过这些特殊方式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学校,如北大的学生中有21.3%是保送进入北大的,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有36.2%,享受过其他形式的加分或者降分的比例达到了半数;清华学生中对应的比例分别达到18.0%、29.1%和59.7%。而且加分的情况不仅在较好的学校存在,在一般的院校也普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进入大学并非完全是高考成绩的比拼。
表2-21 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进入大学时的渠道利用情况
续前表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或家庭对上述渠道和方式的利用更为充分呢?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不同性别、城乡、家庭背景的首都大学生利用上述渠道的比例的情况,反映大学入学渠道对于不同地区及阶层的可及性差异问题。(www.daowen.com)
从表2-22中可以看到,整体而言,男女首都大学生当初利用高考以外的入学渠道差异不大,男生在保送方面占有优势,女生在加分或减分待遇方面略占优势。控制学校层次后,我们发现北大清华的学生中,男生保送的比例是女生的两倍,男生未参加过高考的比例是女生的1.75倍;男生的这种优势即使在女生占优势的人民大学同样存在,不过人民大学的女生中获得加分或减分待遇的比例要比男生高。
表2-22 不同类型的学生进入大学时的渠道利用情况
说明:由于缺失值的影响,各属性内部汇总样本数不都等于4771,对应合计百分比并不完全相等。后文一些类似表格作相同说明。
从城乡差异上看,高考时为农村户籍的学生参加过自主招生、获得保送资格、获得高考加分的比例远远低于城市户籍的学生。考虑到进入首都高校的农村大学生已经经过特别的筛选,全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可能比上述数据显示的更大。如果区分北京生源和非北京生源,则京外学生参加自主招生、获得保送资格的比例要高于北京本地的学生。不过,控制学校的层级之后,北大清华两所学校中京外学生除了在保送上远远好于北京本地学生外,在其他各种渠道的利用上都不如北京本地的学生,尤其是高考加分降分方面。
从社会阶层上看,自认家庭经济条件属于中层及中上层的大学生参加自主招生、获得保送资格或者获得加分或降分待遇的比例相对更高。而如果从家庭的社会地位及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来看,家庭的社会地位越高或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利用高考之外的入学渠道的比例越高。也就是说,对于高考之外的进入大学的渠道,那些文化资本比较丰富、父母学历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利用得最为充分。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复读、保送、自主招生以及其他加分降分待遇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