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高中是进入高校的主要起点
首都大学生中,来自非重点中学的学生仅占10.8%,来自全国重点中学的占12.0%,来自省(直辖市、自治区)重点中学的学生占47.6%,来自地市级重点中学的占16.8%,来自县级重点的占11.3%,其他的占1.4%。也就是说,约60%的首都大学生来自全国及省重点高中,远远高于此类中学生在全国高中生中的比例,这说明了大学尤其是北京地区的大学在学生来源上的选择性。从表2-6中还可以看到,学校越好,来自全国及省重点高中的学生的比例越大,北大、清华、人大三校这一比例甚至达到80%左右。
如果区分北京生源和非北京生源,那么非北京生源的大学生中来自省重点的比例更高,来自地市级以下重点高中及非重点高中的学生的比例仅占15%左右。也就是说,想到北京上大学,外地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争取上一个地市级以上的重点高中才能扩大此种机会。如果想上北大这样的学校则,最好争取进入省一级重点高中,因为北大的外地学生83%来自全国重点或省重点高中,人大、清华等顶尖大学的京外学生中来自全国及省重点高中的比例同样非常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上名牌大学,高中学校的层次非常关键。
表2-6 首都大学生的高中来源情况
高中学校的层次作为一个标签反映的是对应学校的水平与质量。尽管各地学生对于自己所读高中的层次有着相对清晰的认识,但国家层面对重点高中的划分并无统一的规定,因此我们让受访大学生对高中学校的校风校纪进行了评估,试图以此反映高中的质量对于进入首都高校的影响(当然,是从现有首都大学生的结构来反推此种影响,这种反推由于尚不知道全国普通高中的平均面貌而缺少参照系)。
第一,在校风方面,我们让受访学生从“学生旷课”、“学生早退”、“学生打架”、“学生不服从学校管理”、“学生言语顶撞老师”和“学生收保护费”6个方面对所读高中进行评估。数据表明,大体上而言,级别越高的重点高中,学生出现不端行为的比例越小(见表2-7)。前面的分析指出,越好的大学中来自级别越高的重点高中的学生越多,因此层次越高的大学的大学生来自的高中的校风也就越好。不过,两者之间的联系要比大学层次及高中层次之间的联系要弱,如在学生是否服从管理、是否有学生顶撞老师、是否有学生收取保护费等方面,不同层次的大学的学生中反映其所就读的高中有上述现象的比例相差不大。另外,由于北京市属高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北京本市,而北京市普通高中的校风状况似乎要好于其他地区,因此,北京市属高校的学生中反映其就读高中在其就读期间很少有表2-7中所列的不端行为。这说明高中学校的校风并不是衡量学校“高考表现”的好指标,校风好,学生不一定能上更好的大学,校风差一点的学校也有学生能够进入较好的大学。
表2-7 首都大学生所读高中的校风情况
续前表
说明:各属性的缺失值多少不一,因此各分类的汇总样本数与末行汇总样本数略有差异,后文多属性表格中有同样的现象,不影响整体结论。(www.daowen.com)
第二,在校纪方面,我们考察了首都大学生当年所读高中对学生服装穿戴和发型的规定。数据显示,在学生的外表限制方面,非重点校往往更加严格,重点校则相对宽松;各级重点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程度差异,往往是级别越低的重点高中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层次较高的大学的大学生反映其所读高中校纪较严的比例显得并不高。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本地的大学生高中时的校纪要求比外地大学生高中时的校纪严格得多。因此北京市属高校学生反映自己所读高中校纪严格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学校,特别是相对于北大、清华等外地学生较多的学校(见表2-8)。
表2-8 首都大学生所读高中的校纪情况
既然高中的层次对于进入大学有重要影响,那么谁能够进入更好的高中呢?对于这个问题,最为科学的回答是对全国的初中生及其中考结果进行调查,直接对比谁进入了哪种层次的高中;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是对比全国高中生的构成与对应届别的初中生构成,通过构成差异来反映不同等级的高中的筛选性和谁能够进入不同层次的高中的问题。通过对比已经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的构成与当年对应届别的初中生的特征,则反映了高中和大学的累积筛选效应。作为尝试,我们分析了首都高校学生的背景特征与其所上高中层次的关系。数据表明,首都大学生原来是否就读于重点高中受到城乡、社会阶层、民族、父亲受教育程度及其职业类型的影响。
第一,与农村大学生相比,无论是北京生源的大学生还是非北京生源的大学生,城市户籍的大学生曾就读于高级重点高中的比例更大,而农村户籍的大学生更多地读于县级重点高中或非重点高中。家在大城市中的首都大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就读于全国重点中学,有47.8%的学生就读于省重点中学,有13.9%的学生就读于地市级重点中学,有5.9%的学生就读于县级重点中学,在非重点校的比例为13.8%;与之对应,家在一般城市的大学生,分别有11.4%、53.1%、18.7%、8.7%、7.0%就读于上述5类高中;而家在农村的大学生中相应的比例为7.1%、38.8%、18.0%、22.1%和13.1%。
第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高中阶段越有可能是在重点高中学习。出身社会中上层的首都大学生中,有74%的学生就读于全国及省一级重点高中,有13%就读于地市级重点高中,有13%就读于其他一般学校;而出身社会下层的首都大学生中,就读于上述高中的比例分别为42.0%、19.2%、38.7%。相对于本地学生,外地学生即便家庭属于社会下层,要进入北京高校,其高中阶段就读于全国及省一级重点的比例也高很多。首都大学生中父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地位越高,其来自重点高中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父亲受过研究生及以上教育,其子女就读于全国重点的比例为23.3%;相比之下,父亲的教育程度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的,其子女就读于全国重点的比例分别只有13.7%、8.8%、8.6%、9.8%。父亲为农民及工人的首都大学生高中就该于全国或省重点高中的比例合计为41.4%及53.2%,而父亲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的大学生中这一比例为68.0%。具体数据见表2-9、表2-10。
表2-9 首都大学生父亲教育程度与子女所上高中类型的关系(%)
表2-10 首都大学生父亲职业类型与子女所上高中类型的关系(%)
因此,如果说普通高中的毕业生进入北京高校上大学比重点高中更难的话,那么农村及家庭背景不那么好的学生进入北京高校就难上加难,因为他们中有更多的人是从普通高中毕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