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研究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加速器。赣州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缺乏产业发展投入、缺少产业发展人才、缺少产品销售市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是产业发展弱的差距,因此,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无疑是赣州发展产业、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捷径。中共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指出:“当前,我市正面临新一轮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特别是受全球经济‘滞胀’、人民币升值、产业升级加速、土地约束加大等因素影响,长珠闽及港澳台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的速度加快,能否抓住这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决定着赣州未来的命运。”因此,如何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对于实现赣州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史回顾
从历史上考察,产业转移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市场经济发展史看,比较典型的梯度推进及产业梯度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由市场经济率先发展的美国由于种种因素(包括对外开放度仍较低),经济开发先集中在东部大西洋沿岸;继而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开发密西西比河以东和五大湖地区;接着又开发西部太平洋沿岸,部分产业相应转移,并呈现比较明显的梯度推进特征。
2.20世纪50年代,美国把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转移到日本、加拿大、西德等国,自身则重点发展计算机、医药、通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西德等国家和地区有效承接了产业转移,大力引进美国的传统产业,迅速从二战伤痛中恢复经济实力,借此大大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3.到了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把国内产业定位于电子集成电路、机械制造、精细加工、家电、汽车等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少而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这次产业转移中,“亚洲四小龙”一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最终实现经济腾飞。
回顾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我们发现迄今为止世界已出现了三次产业中心的转移:第一次是德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第二次是美国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结束了德国的合成化学时代;第三次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以机械电气为代表,包括电子工业在内,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美国转到日本。
4.上世纪80年代初起,我国开始将计划经济体制下追求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转变为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非均衡发展政策。在此背景下,“梯度推进”及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在国内广受推崇。人们设想: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并先富起来之后,相当一部分产业将从沿海“高梯度”地区向中部,继而向西部“低梯度”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内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也因为商务成本偏高等原因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出现了制造业“退沿进中”的浪潮。
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也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随着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加速向东部地区的转移,东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要求日益迫切,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东南沿海地区一些产业开始出现了向中西部地区迁移的趋势,但真正形成规模则出现在2004年以后,吹响“集结号”则是在2007年。
(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区低成本、低价格优势正在逐步弱化,资源、环境、市场的约束,也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腾笼换鸟”已势在必行。东部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呈现加速之势。与以往相比,这次东部产业转移呈现出这样几个新的特点:
1.政府推动成为产业加速转移的新趋向
当前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已进入了所在地政府推动的新阶段,特别是沿海大城市迫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产业转移所在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动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些中端甚至高端的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周边转移。如广东省政府早在2005年3月就出台有关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政策(“粤府22号文”),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又召开了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配套文件。为了配合和切实推动做好“双转移”工作,广东省委、省政府一改以往以“压”为主的政策为向企业让利及资助的方式加以引导,决定未来5年内投入500亿元,鼓励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粤北山区、东西两翼;再比如“十一五”开局之年,苏浙沪三地不约而同地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新引擎”。苏浙两省启动了“创新型省份”建设,上海市颁布36条配套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在长三角诸多县市,每亩土地产出率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和评价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准。一种新的企业排名方法在绍兴市引起人们关注。当地开始推行“亩产效益”评价机制,并通过媒体每月向社会公示每亩销售额和缴纳税收前50强的工业企业名单。过去那种一味圈土地、造厂房,靠消耗资源、投资驱动的增长方式已经行不通了;上海在全国首次编制开发区工业用地指南和能耗指南,通过对产出率、能耗、污染等指标的综合考评,来决定取舍。上海已有1000多家企业因此被淘汰出局。无锡市提出,要在5年内将单位土地的产出强度提高30%至40%。从长珠闽所在地政府来看,都不约而同地对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设定一些门槛,动员企业外迁。如广东的佛山2008年初出台了一个计划,到2008年底要完成175家陶瓷企业的转移和关停,占佛山陶瓷企业的50%,三年内调整到位,最后只保留42家。
2.规模化、企业抱团式和产业链整体迁移成为产业转移的新态势
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长三角龙头上海市的化学原料、化学纤维、橡胶制品、机械制造等九大成熟行业,都将大幅度对外转移。“十一五”期间,上海将有5000家企业需要外迁。民间资本雄厚的浙江省,大约有7000多亿民间资本需要对外寻找商机。在规模化转移的同时,产业转移呈现出了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2005年,温州145家紧固件企业与江西万年县签约,整体搬迁至江西万年。浙江省14家汽配企业整体搬迁至安徽芜湖县机械工业园,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汽配产业链和产业群。
3.产业转移园区成为产业转移的新亮点
对于产业输出地而言,政府动员企业外迁的方式主要是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共建工业园;对于承接地而言,承接产业转移也需要有一个承接的载体。开发区以其信息共享、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服务功能齐全等特点,具备了充当承接产业转移载体的条件,使得产业转移园区成为新亮点。如深圳响应国家关于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要求,目前已启动重庆(深圳)工业园、湖南衡阳(深圳)工业园、江西吉安(深圳)工业园、云南昆明(深圳)工业园,还在与其他地方洽谈建设深圳工业园。深圳等地的经验表明,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在同一园区,既有利于园区内企业分工协作,增强企业竞争力,也有利于增强对同类企业的吸引力,增强园区竞争力。
4.加工贸易成为产业转移的新重点
国家推出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政策后,加工贸易在今后将成为产业转移的一个重点,具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两头在外”的纯加工贸易企业,由于它们的原材料和产成品都依赖国际市场和便捷的海运物流,它们转移到内地的可能性很小;二是市场主要依赖国际市场,但原材料和配套已演化为依赖国内市场的企业,这类企业有可能转移到内地原材料、资源所在地或者配套能力强的地区;三是转型为开拓国内市场,或拟在国内扩大生产能力的企业,这类企业是拥有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和营运成本优势的内地城市可以争取的。
5.“成本倒逼”是这一轮产业转移最突出的特点
决定产业转移的核心因素是综合成本比较,一个企业在搬迁前后的综合成本对比直接决定着企业向什么地方搬迁,把哪些业务进行搬迁。近年来,先期进入东部沿海城市的外资生产企业,许多都遇到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要素紧张、竞争优势下降的问题。据调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珠闽地区综合商务成本上升了76%,工人工资平均上升了51%,石油、煤炭、钢材和土地等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人民币汇率进入了长期上升期。福布斯2007年对中国城市经营成本指数进行了汇总排名,北京经营成本指数为1,沿海地区包括的上海、广东、深圳、宁波、青岛等平均城市经营成本指数达到了0.87,而中部南昌、武汉、长沙、株洲、昆明、合肥等平均城市经营成本指数达到0.67,东部比内地高出了约3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吸收的近30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中,近一半是来自港澳台的“成本降低型”投资,是以服装、纺织、鞋类和五金工具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项目。这些企业面对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涨价,工资成本上升,出口贸易受抑,政策频繁调整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在长珠闽等发达地区生存的空间会越来越小,不得不加入转移的行列。据香港工业总会一份针对珠三角港商的调查同样显示,珠三角目前约8万家港企中,有37.3%正计划将全部或部分生产能力搬离珠三角,更有超过63%的企业计划迁出广东。
在这一轮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产业大转移热潮中,与长珠闽特别是与广东“山相连、水同源”的江西“南大门”的赣州,最有机会成为众多珠三角企业转移的首选地,并有望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中西部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第一城”,为促进赣州开放型经济由“承接基地”向“承接热地”的提升提供了良好机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转移机遇性很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可能只有3~5年,国内产业转移也不会无限持续下去。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8年左右完成。因此,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对赣州稍纵即逝。这就要求我们突破过去的常规思维,在思想解放上更大胆,在对产业转移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更准确,在相关对策的研究和确定上更超前、更务实,在对策措施的贯彻和执行上更高效、更坚决,只争朝夕,积极作为,利用较短的时间完成布局,从而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中占据相对有利的位置。
二、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轨迹和现状特点
(一)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历史轨迹
1.赣州作为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与长珠闽特别是粤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财源相通、一水相连,交往与合作由来已久
秦统一中国后,开辟溯赣江、越大庾岭、达南海的通道,赣州处于这条古代中国重要南北大道的要冲。以后历代直至近代粤汉铁路开通以前,赣州都是内地通向岭南的主要商运路线和粤商入赣北上经商的交通要道。当年借着赣江黄金水道和岭南古驿道之便,这里“商贾云集,货物如雨”,留下了“南方丝绸之路”的美名。在历史上,江西一直是广东人向往的地方。虽然只隔着数重青山,但粤北和赣南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大不相同。赣南是鱼米之乡,盛产粮食,过去比广东富裕,所以广东五华、兴宁等地的手艺人,习惯徒步到赣南各地做小生意,如做麦芽糖、成衣等,赣南的每一个小城镇、小市场都留下了广东人的足迹,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这里扎根,繁衍后代。因此,赣南有“无广不成圩”的说法。
2.设立赣南改革开放试验区,努力探索全方位对接珠三角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珠三角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经济政策,承接了以香港、台湾为主的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经济得以迅猛发展。赣州与珠三角的往来与合作也翻开了新的一页。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赣州人纷纷涌向珠三角。而江西对南大门赣州也是寄予厚望,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将赣州设为赣南改革开放试验区,赣州借地利、人缘学习珠三角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努力探索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赣州与广东交往史,我们可以发现:赣南由向珠三角的单向输出逐渐演化为相互交融。赣南积极招商引资,而珠三角的企业因为要产业转移或扩张规模,也纷纷到赣南投资办厂。
3.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3年以后,赣州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的合作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003年11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包括江西在内的“9+2”泛珠三角经济区战略构想。赣州的决策者敏锐地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本着寻求合作、寻求发展、寻求共赢的出发点,在江西乃至泛珠三角经济区率先策应这一战略构想。2003年11,赣州党政学习考察团先后前往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顺德区、东莞市、深圳市等地,重点学习考察了城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2004年初,为把握赣粤两地合作共赢新的历史机遇,赣州市委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确立了“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两个月后召开的市第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今后5年乃至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重点加快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体制、机制的对接、加快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快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对接,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实现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经济的一体化,形成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增长极、以工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从此,赣州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参照物,建立和完善“十大体系”建设,打造与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对接平台,努力构建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要素流动集聚的“洼地”。同时,赣州以大开放的胸襟主动纳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体系。在江西省与“泛珠三角”地区共同参与组建的6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赣州就加入了其中的4个,即:闽粤赣边区经济技术协作区、闽粤赣十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京九沿线经济协作带、粤赣湘红三角经济发展促进会。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的方式,共商发展大计,洽谈签约合作项目。至此,赣州与长珠闽的合作已实现了从承接到对接的转变。
这段时期赣州围绕实现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产业对接的举措主要有:2004年春,围绕承接产业转移,赣州正式提出并着手“十大体系建设”,“十大体系建设”加速构建并优化了赣州承接产业转移领域的软硬环境;2004年赣州正式开通闽赣铁海联运服务,此后由赣州运往福建沿海的出口货物通关成本大为降低,速度大大提高;2005年底赣粤高速通车,这是第一条连接江西和广东的高速公路,直接拉近了赣州和珠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带动了珠三角地区资金流、物流、人流加速向赣州内移;2005年7月全国唯一内地县级海关龙南海关正式运行,主要负责赣南数县的进出口报关业务,赣州本来已经有一家海关,但是为了适应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赣州市高瞻远瞩在龙南设立了内地第一家县级海关办事处;2007年4月赣州正式开通赣深铁海联运服务,此后由赣州运往深圳港的出口货物通关成本大为降低,速度大大提高;2007年9月赣州被评为“中部最佳投资城市”。
4.赣州出口加工区的设立和赣州(香港)工业园的建设是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一个新里程碑
2008年5月19日,赣州出口加工区作为全国第59个、革命老区首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正式封关运行。出口加工区的设立为赣州外向型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掀开赣州产业对接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因为设立出口加工区能够为本区域民营企业构筑起高效率、低成本的运作平台,可有效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全球化的能力;可以大大改善区域投资条件,促进内外资的有机结合,加快提高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地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2008年2月,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合作开发香港工业园的框架协议》。2008年8月赣州(香港)工业园建设正式奠基开工,该工业园建设将分五期总共投入200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建设,计划通过3~5年时间引进加工贸易企业2500家,引进资金1500亿元。赣州(香港)工业园建设项目,标志着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从思路到模式进行了新的切换:是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使产业(企业)由零星向内地转移转为整体集约化转移的新模式;是由沿海产业转出地政府来建‘飞地’的模式。(“飞地”也称产业转移园区,是指一级政府引进资金、项目,在本区域以外兴办工业企业的地方)。赣州(香港)工业园建设项目正式签约后,2008年8月8日赣州市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俗称“30条”),这被认为是内地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最为优惠的政策。
(二)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现状特点
2001年至2006年,赣州承接长珠闽三个地区的产业转移企业达2041家,实现税收22.2亿元;在此期间,赣州市生产总值也以几何级速度增长,2001年仅有282.77亿元,而至2006年已高达58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增幅已是连续4年保持在两位数,外地转移产业的贡献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纵观6年来赣州对接长珠闽产业梯度转移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产业对接的企业数量保持相对均衡增长
据统计,2000年从长珠闽转移过来的企业不足百家,但在2001—2006年,每年从长珠闽三地区转移过来的企业一直保持在300户以上,最少的为2001年的301户,最多的为2002年的370户(见表1)。
表1 2001—2006年赣州承接长珠闽三地区企业转移情况表 单位:户
从表中也可以看出,2004—2006年落户企业比2002年及2003年都要少,主要原因是2004年开始三地当中有部分省市实施了保护性产业转移政策。
2.产业对接的领域区域性特征明显且不断拓宽
2001—2006年落户赣州的2041户企业中,来自珠三角的企业达953户,占47.32%,几占“半壁江山”,而来自长三角的企业只有369户,占18.3%(如图1)。
图1 落户赣州市的长珠闽企业比例
从具体的来源地看,承接的珠三角企业主要是来自深圳、珠海、东莞、惠州等地,并不乏一些大型企业,如注册资本达6980万美元的赣州华坚国际鞋业有限公司;闽三角的企业则主要来自福州和厦门两地;从长三角转移来的企业则以浙江居多,达330户,占18.95%。另外,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换、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形势,赣州市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拓宽视野和领域,由往年的以资源性工业为主的产业招商,逐步拓展到现在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全面招商和承接,形成了多领域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如农业方面有农夫山泉果品加工、正大200万头生猪出栏;旅游方面有杨仙岭开发、龙南旅游综合开发;第三产业方面有中心城区中航城的大型商场和全南安远集团四星级宾馆等。
3.产业对接的结构较好地体现了主攻工业的发展战略
长珠闽作为我国主要的加工贸易基地,除闽三角第一产业占比相对较大些外,其余两地主要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因此赣州承接的企业也主要是以第二产业为主。2001—2006年,承接三地企业的一、二、三产业比为21∶69∶10,而2006年承接的第二产业占比更是高达81.9%,比2001年提高了24.6个百分点,高出2006年赣州市第二产业占比42.95个百分点。
4.产业对接的项目投资额不断增加且趋于集约化
从投资额来看,承接企业的投资额呈明显上升趋势(具体见表2),2001年承接的301户三地企业投资总额只有38.02亿元,户均投资额126.31万元。而2006年332户企业投资总额已达141.89亿元。户均投资额4273.8万元。在承接企业户数仅增长10.29%的情况下,总投资额和户均投资值却分别增长了2.73倍和32.83倍。
表2 2001—2006年赣州市承接企业投资情况表
单个企业的投资额也呈现同步大幅增长的趋势,2001年承接企业中,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企业只有31户,而2002年至2006年,则分别达49户、83户、97户、106户和110户,投资额超亿元的投资企业也大量增加。另外,产业对接的项目趋于集约化。到2006年,全市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2006年以来新批外商投资的153个项目中,四大产业集群和六大主导产业项目就有121个,合同外资4.36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0.08%和67.95%。
(三)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效应
产业转移对转移区域双方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对转出地而言,它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产业竞争优势转换升级的有效方式。对转入地而言,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启动与发展的强大外力,也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可行方略。自2001年赣州实施承接政策特别是2003年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以来,对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正逐步显现。
1.产业转移为赣州经济的起飞迅速积累了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
通过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赣州的生产要素这些年得到大幅增长,从而弥补了赣州自然资源、劳动力等普通要素丰富而资本、技术、知识等高等要素短缺的瓶颈,为区域经济的起飞创造了条件。具体表现为:一是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第一推动力。二是扩大了就业渠道,为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新的途径。2006年来自三地的转移企业共吸纳劳力9.5万人,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吸纳的劳力基本相等,约相当于解决了全市剩余劳动力的10%;二是提供大量税收,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作出了直接贡献。2001年承接长珠闽企业提供的税收只有0.7亿元,仅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2%,而至2006年则已达8.35亿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7.97%。
2.产业转移为催化赣州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注入了新的元素
通过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一方面,先进产业的移入本身使赣州产业结构中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在数量上和比例上增加,从而使区域产业结构体现出高级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先进产业的移入,意味着新的生产函数的导入,这种蕴含新技术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会成为“扩散源”,使原有产业发生“升级转型”运动,从而逐步提高整个产业技术的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结构向着高级化方向演进。
3.产业转移为赣州制度环境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赣州市着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投资环境,以服务客商为出发点,坚持并完善了挂点帮扶制、服务承诺制、全程代理制、优化环境联席会议制及外商投诉受理机制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不断得到加强。赣州市已加入“闽粤赣十三市区域协作组织”、“大京九经济协作带”和“红三角经济发展促进会”三个区域协作平台,并将在大京九沿线开辟新的经济合作领域,扩大南北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可见,赣州市在环境、体制、机制上也正逐渐形成产业承接的“洼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产业转移对赣州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讲,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要服从其自身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产业转移中珠三角大量企业外迁,尤其是资源消耗型的企业,面对珠三角越来越高的环境门槛急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赣州如果引入这些大企业大项目可以极大地抬高GDP数字,对承接地来说是不小的诱惑。但是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发展应以绿色GDP为考量标准,不能为吸引投资而放松对环境的保护,引入资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企业和项目。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三、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优劣势比较和可行性分析
(一)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优势
1.区位优势独特
与吉安、郴州等内地城市和广东的梅州比较,赣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辐射之地,是江西的南大门,是连接广东、福建、湖南的枢纽城市,是内地通向广东、福建、香港和澳门等地的重要通道。交通网络优势突出,目前境内公路、铁路运输发达,从赣州市区到广州、深圳只需5小时车程。腹地广阔,有利于企业开拓内地市场,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二次搬迁及自然社会环境和工业用地的选择中,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政策优势突出
赣州被国家列为“西部大开发政策”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延伸地区,在增值税转型、国企改革、生态建设等政策方面可比照西部和东北地区享受优惠;国家大力支持将加强中部地区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民航、管道等建设,着力构建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中部地区在全国交通运输格局中的枢纽地位;赣州被商务部确定为承接加工贸易的重点城市之一;江西省委、省政府在产业园建设、交通基础建设、用地、生态建设税费优惠等五个方面出台了29项措施支持赣州的发展。
3.环境优势显著
赣州水电资源充沛,作为农业大市,劳动力供应和价格具有比较优势。同时,赣州正抓紧完善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物流服务等“十大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这种环境优势一方面体现在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更加直接和容易,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管理环节少,行政成本低和办事效率高。
4.成本优势明显(www.daowen.com)
赣州市的商务成本,无论是从生产经营的土地、建筑、劳力成本,还是生产服务的水电、劳动管理、厂房及办公租金等,与珠三角地区相比都具有明显优势。据测算,赣州市每户企业年度平均投资成本要比珠三角地区低652万元(见表3)。
表3 赣州与珠三角地区投资成本分析对比表
注:本表赣州数据以主城区为主。
5.后发优势凸现
在工业化进程中,赣州属于后来者,综合实力不如东部沿海地区雄厚。然而,赣州起步晚一点,但起点会高一点。因为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难免出现过一些失误。无论是其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对赣州来说都是重要的财富,成功的可以学习,失误的可引以为戒,避免走弯路。赣州资源导向型产业的基础体系完备,再结合上述比较优势,毫无疑问,赣州完全有能力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完全有可能跳过东部沿海地区与国际接轨的初始阶段,直接进入多样化、高层次和高紧密度的接轨阶段,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主要问题
1.思想上对产业转移认识存在偏差
对每一个新事物的认识普遍都存在有偏左偏右的现象,在承接产业转移这个问题上也不例外。总体来说,赣州大部分的县市都已意识到东部产业转移对本地的经济和产业升级是一个机遇,但不可否认,有些地方认为本地区区位优势不明显,接受辐射少,又没有高质量的项目,抓产业转移工作是吃力不讨好,因此低调对待这一大好机遇。反之,也有些地方领导误解了产业转移,把产业转移等同了产业搬迁,对东部地区的不管何种产业只要愿意迁来都一概“签收”,大量浪费了地方的有限资源,甚至造成了环境污染。更有甚者,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对转出企业不甚了解,对自己能承接什么、如何承接心中无数。
2.制度上存在障碍阻滞
首先是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审批手续繁琐,办事效率不高问题。到目前为止,赣州的行政审批机制还没有找到经过市场有效性检验的替代性机制,再加上长期的行政审批权所形成的利益刚性,因而造成行政审批机制还长期存在。虽然从2001年以来,赣州已砍掉了不少行政审批事项但审批程序依然复杂,某些部门还采取“明放暗不放”或“虚放实不放”等做法。其次是在部分行业产业中还存在多头管理的滥管局面,对某些产业项目,除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外,还有工商、税务、金融等主管部门的管理,使企业的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高昂,让转移到该地投资的项目业主疲于应付,焦头烂额,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之中。比如,一个项目从申报到实施、投产,基本上需要半年时间,与浙江相比,至少还可以缩短一半时间。因为在浙江一个人经办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在赣州牵涉的人员从科员到主任层层上推,往往一个项目要三级签字,谁都签字,谁都不担责任。
3.投资环境跟不上发展节奏
投资环境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投资软环境上。相比较而言,基础设施等投资硬环境的改善较为容易,而思想观念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等投资软环境的改造却要困难得多。虽然赣州市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推进的力度明显不如广东、浙江。在调研中,企业和基层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开放的观念、政府的信用问题、机关办事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反映比较多。比如社会诚信问题,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合同违约、逃废债务、背弃诺言的行为影响深远,积重难返,引进企业时“很好很好”,企业进来后“好狠好狠”的反资本规律现象时有发生。再就是当地某些主管部门办事不够灵活,对一些政策不能活学活用,致使企业一些优惠政策没有及时兑现,打击了转移到该地投资的项目业主的信心。
4.承接产业的配套服务尚有缺口
此问题突出表现为产业配套能力弱。而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对产业和区域的合理规划和配套颇为重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十分明显。诸多投资商宁愿舍去内地丰富的人力、土地资源和优惠政策而选择长珠闽,主要是因为长珠闽地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企业原材料采购方便快捷。相比之下,赣州市在产业配套能力方面仍比较弱,发展步伐较慢。一方面,赣州近些年引进的项目和企业大多是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含量低、彼此不相关联的企业,造成产业互不配套,缺乏有拉动效应的龙头企业,难以形成产业链。企业陷入单兵作战,大部分原材料、辅料须从外地调运,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竞争力。据调查了解,由于受模具、包装、物流、水洗、五金插件、铜材等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许多电子、化工及服装、纺织行业的投资商放慢了扩资或整体搬迁的进程。另一方面,在钨、稀土、氟盐化工、脐橙等本地优势产业中,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业链条亟待延伸。其原因主要是围绕本地优势资源加工的上游、下游和平行相关的产业受到企业资金、技术、管理、市场销售等多方面约束而发展缓慢。本地优势资源加工业无法享受集群效应所带来的成本降低的好处,这必然影响到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5.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利于赣州对接的因素逐步放大
一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放缓、全球经济放缓。二是全球通货膨胀尤其是原油、矿产品价格上涨将推升企业生产和出口成本。如受国家电力价格上调的影响,我市工业用电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涨,如城区大工业电价就从原来的0.555元/千瓦时上升到现在的0.584元/千瓦时,上涨幅度达5.2%。据调查,近三年赣州工业发展成本上升了40%左右。但是原材料的上涨并非绝对的全面上涨,有些产品价格是下跌的,如稀土等有色金属原矿,下跌的幅度就非常大。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稀土等有色金属的价格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在国内原材料价格下跌的同时,出口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大幅压制。三是国内相关政策的调整已直接影响到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势头。如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不再鼓励外商投资稀缺或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产资源,限制或禁止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外资项目准入。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赣州资源性矿产品的发展。此外,今年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以来,企业必须为职工缴纳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等五项保险,增加了中外企业的用工成本。外资企业普遍反映,用工成本上升了20%,而赣州劳动工资只比沿海低10%左右,且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比沿海人力资源低,培训成本高于沿海发达地区。同时《劳动合同法》限定了工人的加班时间和规定买社会保险,而工人希望加班增加收入与企业超时加班需支付加倍工资的矛盾、普通工人自身多数不愿意购买社保与企业必须全额购买社保的矛盾,更加速了工人流动,造成企业用工困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各园区用工缺口在2万左右。再就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发布实施后,企业取得用地的成本也增加。目前工业用地价格已上涨4~6倍,最低价标准与沿海相同,这就使赣州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丧失了地价吸引的优势,只剩下土地存量的优势。
(三)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分析
1.产业间明显的互补性决定了赣州对接长珠闽地区产业转移的有效性
一般而言,产业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发展轻工业,特别是消费类产业;第二阶段重点发展重工业,主要是石化、装备制造业;第三阶段重点发展资本产品工业;第四阶段重点发展高科技型产业。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惠的经济政策,长珠闽地区通过承接以香港、台湾为主的发达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经济实力得到极大的加强,迅速走过了工业化的前、中期阶段。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已处于主导地位,例如专业化程度很高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行业。而原来带动这些地区快速发展的以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服装等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以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为代表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则随着上述地区人工费、土地使用费的上升,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产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已成为其调整和转移的对象,正逐渐向周边生产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因此,从产业的演进阶段看,长珠闽地区基本处于第三、第四阶段,并进入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产业的发展目标则是加快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而赣州依然以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为主体,大致处于产业演进阶段的第一、第二阶段,产业的发展目标毫无疑问是做大产业规模,加快推进工业化。所以赣州与长珠闽地区产业间具有明显的互补性,而这种明显的互补性决定了赣州承接长珠闽地区产业转移的有效性。
2.相对具有特色的资源型产业发展体系决定了赣州对接长珠闽地区产业转移的可能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赣州的钨、稀土、氟盐化工和脐橙四大产业初具集群优势,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矿及材料、机械制造、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和电子电器等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形成了产业规模,具备了一定的配套能力。同时,涌现了一批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的骨干企业。从赣州良好的资源型产业优势来看,赣州完全具有承接“长珠闽”支柱产业扩散和有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有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3.赣州优势决定了赣州对接长珠闽地区产业转移的优越性
赣州作为长珠闽近邻,承接长珠闽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是明显的。特别是赣州与珠三角相比,前者有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生态和低成本优势,后者拥有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优势,赣粤因此互为吸引得更紧更牢。同时,从2007年开始,赣州全面启动了赣粤产业走廊建设,依托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重点建设香港工业园,使之成为赣粤产业承接走廊的龙头。香港工业园的建设和完善,将会对粤港澳转移企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各类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加速向赣州聚集,一批四大产业集群和六大主导产业项目落户赣州,从而实现赣州开放型经济由“承接基地”向“承接热地”的提升。
总之,产业间明显的互补性,相对具有特色的工业基础体系,结合上述比较优势,毫无疑问,赣州完全有能力承接长珠闽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完全有可能跳过东部沿海地区与国际接轨的初始阶段,直接进入多样化、高层次和高紧密度的接轨阶段。如课题组在新意思(江西)实业有限公司调研时发现:新意思的“四次内迁”,最后选择赣州并得到发展,说明香港企业国际化的经营管理理念、雄厚的投资资金和赣州良好的投资环境、勤劳淳朴的客家人文气息的结合,产生了倍增的乘法效益。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赣州具有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并不意味着长珠闽港澳台的产业必然会向赣州进行大规模转移。
四、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路线图”和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切入点
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机制。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目前赣州承接产业转移在区位和成本方面较有优势,而在投资环境及研发配套能力、体制配套条件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赣州的比较优势,认真分析研究长珠闽港澳台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赣州需要承接什么产业,选准对接产业转移的切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长珠闽产业发展现状及其产业转移的“路线图”
长珠闽地区的经济在经历了快速发展后,为了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巩固并维持其在市场的竞争力,开始将已经或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向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转移,由此可以看到一幅清晰的产业转移“路线图”。
1.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路线图”
珠江三角洲产业带内,共有6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级软件园、1个国家级的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863”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在这个经济圈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占全国三成多,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产量占全国一半,生物工程药物上市批准数和产值占全国五成,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家电占全国产量的六成。珠江三角洲产业发展总战略是,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培育不同产业融合渗透的优势产业群,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全力打造电子信息、电器机械两大新兴支柱产业,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经济的第一增长点。在珠江东西两岸,现在分别形成了两大经济“簇群”。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群和西岸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为主的电器产品产业群,聚集了大量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工业化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地区,随着产业升级的加快,“老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要素成本明显提高。第二,随着经济发展,珠三角的产业布局、城市规划到了一个“升级换代”的新阶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珠三角许多城市已无地可用。如深圳目前备尝无地可用之苦。第三,除了地方政策,从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取消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对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降低出口退税率,基本为服装、鞋帽、箱包、玩具、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低附加值机电产品、家具等劳动力密集型传统加工业。特别是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加工贸易限制类新目录,在市场准入、台账管理等方面实行东西部差别政策,直接刺激了珠三角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向西部加快转移。
在产业转移大潮中,珠三角企业面临到哪里落脚即产业转移的路线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珠三角这一轮的产业转移波及的范围深远而广阔,其转移线路涉及三个圈层:
第一圈层波及广东的东西翼和粤北山区。据有关信息,珠三角地区有2万多家企业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对中西部地区无疑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如此巨大的经济“蛋糕”广东自然不愿拱手相让。早在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就制定出台有关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政策(“粤府22号文”),正式拉开了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一种旨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业转移模式在山区及东西两翼推进。三年来,广东省14个山区及东西两翼地级市中,已有韶关、梅州、河源、惠州、肇庆、湛江、茂名、阳江、云浮、汕尾等10个市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5个珠三角市建立了21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经广东省认定的21个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总面积1.14万公顷(17.1万亩),主要引进的产业有五金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电子资讯、汽车、医药、家电家具等。在广东省14个山区及东西两翼地级市中,珠三角的边缘地区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区,这些外围地区包括江门、惠州、肇庆、清远等市,其次是广东的山区和两翼。但据2007年民进广东省委在对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调研时发现,“粤府22号文”实施过程中碰到了“供电难、征地难、人员招聘难和运输难”四大难题,导致3年来企图实现“交叉协调,梯次后撤”的广东省内产业转移效果并不明显。于是,2008年5月,广东省又出台了“双转移”政策,希望在珠三角产业升级过程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移至土地、成本都相对有优势的粤北和东西两翼,粤北和东西两翼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转移到珠三角,以实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带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加快发展的目的。截至2008年6月底,6个珠江三角洲市与13个山区及东西两翼市合作共建了26个产业转移工业园。目前产业转移园已与客商签订投资意向项目498个,投资额576.5亿元。未来5年该省将出资500亿元加大对工业园的支持力度。
第二圈层将波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赣南、湘南、广西等地区。珠三角产业转移呈现明显由近渐远的蔓延式趋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迁移的主要是日资企业,他们考虑转到中国内地,可能几年后又得转移,不如一步到位到越南去,越南目前看不到有对出口抑制的迹象;台商投资大多选择熟悉的大陆,做熟悉的行业,到东南亚国家不像在大陆同根同源;深圳市龙岗、宝安和东莞市等地的企业前几年即向省内的惠州、河源及江西赣州、湖南郴州等地转移,近年扩延到更远的粤北粤西和广西、湖南、江西更远的地区。最为典型的是:当前珠三角产业转移主要沿“三线”推进,即经赣州向赣、皖地区推进;经郴州向湘、鄂地区推进;经梧州向北部湾地区推进。以上“三州”成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2007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2007]44号公告发布后,珠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明显加快。目前江西赣州、湖南郴州、广西梧州等地市,已明显地从珠三角产业转移中受益,这些地市都已成为所在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第三圈层是“泛珠三角”意义上的,辐射最大化,腹地最大化,将涉及40%国土、30%人口的工业化问题。
2.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路线图”
由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16个城市构成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经济区域之一。2006年末,这一地区以仅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22%的GDP、24.5%的财政收入和28.5%的进出口总额。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最亮点”,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瞩目,济学界认为是继纽约、多伦多与芝加哥、东京、巴黎与阿姆斯特丹、伦敦与曼彻斯特等城市为核心的五大城市群之后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正在构建以浦东为发展极,以上海为中心,以沿江、沿海、沿路三条轴线为基本走向展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多层次、网络型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通过分析近6年来长三角地区各产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按照变化趋势可划分为如下三种产业类型:①成长型产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在长三角地区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不但没有扩散的趋势,反而处于吸纳资金技术的聚集时期;②成熟型产业:金属制品业、文体教育用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三个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经进入较为稳定的成熟期,出现了下降和扩散的趋势;③衰退型产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向外部扩散的趋势较为明显。
围绕着上海经济增长极,长三角内各城市的定位也随着经济的空间扩散各不相同。第一扩散圈层是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进行自我定位。第二扩散圈层是南京、嘉兴、绍兴、常州和镇江,主要向机械、电子方向发展。第三扩散圈层是泰州、台州、扬州、南通、湖州和舟山,都将自身定位成中型城市,努力承接上海的辐射,提高在区域城市群中的地位。长三角的产业扩散圈层特征对赣州的产业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与珠三角相类似,未来几年内,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的主要区域也是其周边地区;但长三角地区对外转移的速度可能更快一些。综合研究表明,在长三角周边地区中,苏北地区、安徽沿江的地区、江西北部的鄱阳湖地区将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同时逐渐向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转移。
3.海西经济区产业转移现状与趋势
在地理位置上,赣州和福建同属“海峡西岸经济区”,但从目前情况看,“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区域对周边(特别是内地)的辐射和拉动作用有限,对外的产业转移效应并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很有可能成为我国承接海外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区,特别是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三通”的实现,台资企业将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投资的热点地区。预计在“十一五”期间,福建将加大力度承接台湾的集成电路设计、动漫游戏和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业务等产业的转移。与此同时,制鞋、成衣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将进一步向地处海峡西岸的福建龙岩等地转移。这就为比邻的赣州提供了对接其转移产业的可能。
(二)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切入点
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缺口和技术缺口。2007年赣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8484元,折合1200美元,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解决资本缺口依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经济总量不足、高新技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核心人才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所以必须有选择地承接长珠闽产业转移。目前赣州对接长珠闽港澳台产业转移的切入点是:
1.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
综合成本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目前东部产业转移主要是成本驱动型,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赣州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从劳动力价格看,赣州产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从土地价格看,赣州工业用地比较便宜。这些都对东部产业转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应当充分利用综合成本较低这一优势,大规模承接东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构筑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
2.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的结果就是产业的区域分工合作。东部地区的一些出口加工型企业,希望继续保持出口优势,一些传统加工业,急需开拓新的市场。为此,他们需要把产业转移到市场辐射面较广的地区,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赣州在多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些区位条件使赣州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地位。
3.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
产业配套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过去赣州引进了一些企业,但由于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弱,企业难以生存、成长、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不仅是投资者的需要,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更是赣州产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多年努力,赣州已培育发展了钨、稀土、氟盐化工、脐橙等一批优势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赣州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赣州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4.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并利用资源换取新产业到赣州发展
赣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这几年,赣州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培育了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看,赣州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因此,各地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做大做强赣州资源加工型产业。同时,利用资源优势换取新产业到赣州发展。
5.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
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顺应“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注重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五、全球金融危机下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应对思路
产业转移从表面看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承接产业转移仅靠市场的自发调节远远不够。因为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要素转移和集聚都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真正推手和初期的主导力量就是政府行为的强力引导。因此,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要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实现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上新的突破,政府主导作用极为关键。
1.充分利用沿海一些濒临倒闭企业被迫式转移的间隔,有针对性地促成“订单转移”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濒临倒闭的企业面临着被迫式的产业转移问题。但是这些企业转移至内地,至少需要1~2年才能形成生产能力。因而在此产业转移之前便存在着一个“订单转移”的问题。所谓“订单转移”是指发达地区因企业不再具备比较优势而将其原有生产订单转移至欠发达地区的一种活动。至少在目前条件下,发展中地区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就变成了承接沿海地区的“订单转移”了。订单转移是产业转移的前奏,失去这次订单转移后续的产业转移就无从谈起。实现了订单转移,一是可以扩大这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二是为后续的产业转移提供保障。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赣州如果能以更大的比例承接“订单转移”,那么,赣州的经济发展就会取得可喜的进步。否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赣州承接“订单转移”没能超过周边地区平均数的话,就会痛失这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那么,赣州相对落后的地位就难以改变。
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促成“订单转移”。一是要畅通信息,及时派驻招商联络处,拜访各类企业,紧密跟踪有“订单转移”迹象的企业。二是要下大力气承接沿海企业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的转移。企业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代表的就是“订单”。在历史上,每遇经济危机,往往会造成企业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的大规模、跨地区流动。由于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趋紧,许多大企业都削减了招聘计划,中高端人才的就业意愿更加务实,愿意在二、三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不断上升。像赣州这样的国内三线城市,对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就越来越大。当前,我们要抓住人才流动加速的机遇,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努力使赣州成为人才辈出之地、人才聚集之地、人才创业之地;三是要在财政、税收以及金融政策上对承接“订单转移”的企业提供有效的支持。
2.充分利用相当数量的农民工集中返乡的时机,建立“双承接”示范园区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沿海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用工需求减少,相当数量的农民工集中返乡。除此之外,输出到日韩等国的劳务人员也开始回流。省委书记苏荣指出,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伟大产物,是推进改革开放和江西崛起的重要力量。赣州在外农民工人数众多,素质较高,许多返乡农民工带回了资金,带回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和技能,也带回了市场和人脉。
针对大量农民工返乡的情形,我们要大力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全力做好创业服务,努力引导广大返乡农民工成为全民创业的生力军。建议在现有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建立“双承接”示范园区,并给予优惠政策,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承接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通过“双承接”示范园区的建设,让基地投资创业的企业享受到国家级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并适时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目前赣州建立“双承接”基地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这也顺应了当前产业转移的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充分利用综合成本优势,大规模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出口需求的减少,一些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面临困境。发达地区纷纷出台政策抛弃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一些欠发达地区也不敢大胆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但是应该看到,现在国际贸易的主流是加工贸易,未来的出口仍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这一点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改变。特别是赣州具有大规模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移的综合成本优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东部产业转移主要是成本驱动型的,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赣州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从劳动力价格看,赣州产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从土地价格看,赣州工业用地比较便宜。这些都对东部产业转移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应当充分利用综合成本较低这一优势,大规模承接东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构筑赣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
因此,赣州承接产业转移,要紧密结合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进一步降低商务成本。一是要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改善投资软环境以降低企业投资成本。近年来,赣州围绕承接产业转移进行的“十大体系”建设,加速构建并优化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硬环境,如通过十大体系建设,赣州拥有了四省边际最大规模的民用机场和唯一的出口加工区,先后被评为“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粤商最佳投资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赣州正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点地区。但面对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的激烈竞争,赣州要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第一城”,就必须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二是要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降低投资者总体运营成本。经过多年努力,赣州已培育发展了钨、稀土、氟盐化工、脐橙等一批优势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赣州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赣州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三是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降低劳动力生活成本。可以考虑通过降低劳动力生活成本来吸引劳动力聚集,以此促进劳动力密集产业的转移。在降低劳动力生活成本上,政府可考虑从降低房价和房租的涨幅入手,通过土地优惠和税费优惠继续推出一定数量的能影响房价和房租的廉租房。应高度重视廉租房建设,把它放到有效降低企业商务成本以对接产业转移的高度来实施。
4.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承接有利于利用本地资源形成集群的产业
赣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这几年,赣州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培育了一批资源加工龙头企业。但总体上看,赣州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特别是在当前产业转移的主动权、话语权仍由发达地区掌控的情况下,赣州应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与重点承接有利于利用赣州矿产资源形成集群的产业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资源导向型产业是赣州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是赣州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因此,赣州必须牢牢抓住资源导向型产业这个“牛鼻子”,在强力推进新一轮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对接来构建以资源导向型产业集群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格局。一是要以发展高端产业、引进高新技术和精深加工项目作为资源导向型产业对接的重点。从2007年国家实行的《外商投资企业指导目录》看,国家已禁止外商投资“钨的勘查、开采以及稀土的勘查、开采和选矿”项目。因此,以钨、稀土矿山开采权为条件吸引外国战略投资者,形成从矿山开采、冶炼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体系的方式将受到制约。赣州应转变资源导向型产业对接的思路,将发展高端产业、引进高新技术和精深加工项目作为对接的重点。二是要以更大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资源导向型产业对接的关键。赣州要利用本地矿藏资源(主要是钨、稀土、钴、锡)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定比重的优势,吸引大企业到本地来投资办厂,以此延伸本地现有矿产资源加工业的产业链,甚至建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企业,提升本地在产业分工链中的位置,在赣州形成对国内或国际市场都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在延伸赣州矿产资源加工产业的同时,吸引与这些矿产资源加工产业相关的产业投资或转移到赣州,形成与这些矿产资源加工业相关的产业集群,改变赣州现有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促使本地区在全球产业分工链上的位置从低向高走。三是要以资源整合作为资源导向型产业对接的基础。资源是资源导向型产业的命脉、是实现产业对接的重要“筹码”。今后赣州钨、稀土等资源导向型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整合全市资源形成联合体,并充分利用联合体形成产业引资平台,吸引国内外一流企业与我市开展战略合作,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四是要以培育技术创新体系作为资源导向型产业对接的核心。企业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基础和技术吸收能力,对于吸纳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钨、稀土的大部分高科技专利技术都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有些核心技术很难引进来,甚至花钱也买不到。因此,要鼓励和扶持像崇义章源公司一样的本土企业组建研发中心,同时加快建设国家钨、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有色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好钨、稀土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承接的主动性。
5.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强烈冲击,鼓励本地的企业“走出去”
产业对接的过程是“引进来”的过程,同时也是“走出去”的过程。加快赣州产业对接,要充分认识到“走出去”的重要性和实效性。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企业造成的冲击,直接导致了那些面临被并购局面的企业市值缩水,使收购方得以大幅度降低收购成本,这为我们企业提供了低成本扩张的绝佳机会。比如,在金融危机中日本等国几大著名的电器公司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日立、NEC、飞利浦等品牌的电视已经完全退出澳洲市场,后续市场格局的变化还在进一步扩大,这为我国企业以较低成本进入这些品牌退出的市场创造了条件。对于赣州而言,原材料价格急剧下跌,全球企业重组并购呈现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有利于我们的优势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特别是钢铁、铜、镍、钴等大量需要进口原材料的企业,更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尽量“走出去”,低价收购矿产资源,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价格波动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可以从根本上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了资源开发之外,当前欧美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流动性不足、投资信心下降,我市可以引导优势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推动中小企业集团式“走出去”投资建厂;支持龙头餐饮企业境外连锁经营和建筑企业承包国际工程,促进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国外并购;可以利用我们企业的规模、信誉和原来的销售网络去收购一些国外的名店或者超市,把销售渠道抓住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