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研究
第一章 赣州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概论
1.1 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意大利北部传统产业群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国际竞争中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产业集群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8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硅谷的信息产业集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产业集群、马塞诸塞的制鞋产业集群,德国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产业集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产业集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产业集群、法国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产业集群和巴黎森迪尔区的网络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产业集群更是成为各国政府机关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具有高度集聚化和专业化特征的产业集群不断崛起,比如北京中关村的电子产业集群、浙江嵊州的领带产业集群、福建的运动鞋产业集群、江海的玩具产业集群等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和主要推动力。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也逐步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
但总体上看,由于产业规模小、专业化层次低、产业链不完善、熟练技术工人缺乏、诚信水平不高、金融担保和公共配套体系薄弱等因素,导致了我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还是低成本,即一种低层次的竞争优势,主要以低成本生产要素、低成本型的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等作为集群竞争优势的支撑。因此,就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发展而言,大多数集群还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而作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分工、创新能力、品牌声誉和网络协作等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实际上,这就凸现出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优势缺口,即一方面是产业集群的大量出现;另一方面又是以低成本型集群为主,所谓的“集群效应”只是停留在低成本层面。因此,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在创新成为支持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如何保持集群效应或集群优势持久化和最大化,实现中国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必须回答的问题。
产业集群不仅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最好的途径,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它也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形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除了具有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外,同时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赣州,不仅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等美誉,氟盐化工原料也十分丰富。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培植壮大钨、稀土优势产业集群,用3至5年左右的时间,把钨、稀土产业集群培植壮大成为产值超百亿元的支柱产业的战略构想。“十一五”规划中,又进一步提出了把赣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集矿产开采、生产、加工、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有色金属产业区,成为国际知名的钨、稀土资源深度加工科研、贸易一体化的基地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江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2005年初在赣州市委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把赣州市钨、稀土、氟盐化工和脐橙产业培植成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随后,赣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培植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工作方案》。培植四大产业集群的序幕由此拉开,其中工业领域占了三大集群。
经过几年的发展,赣州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矿山、冶炼、加工和地质勘探、科研教育等部门构成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赣州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已形成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钨、稀土、氟盐化工三大产业集群,成为国家重要的钨精粉矿生产、钨冶炼加工基地,中重稀土生产、分离、冶炼基地,氟盐化工基地正在加紧建设,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0%,1/3的财政收入均来自三大矿业经济。2007年,钨、稀土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40亿元和80亿元,“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46亿元。钨矿开采和冶炼加工的产量占全国的40%,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和稀土金属冶炼的产量占全国的60%左右,是全国钨、稀土重要生产基地。2007年末,有色冶金及材料业内规模以上企业139户,主要子行业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冶炼加工业,主要产品有仲钨酸铵、钨粉、钨材、硬质合金、稀土金属、稀土磁性材料和荧光材料等;另外,赣州正在建设国家钨和稀土检测中心,研究制定钨和稀土的国家标准乃至世界标准。工业园发展呈现出板块总量大幅扩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态势,赣州的工业园区特色得到凸现,产业集群效益明显增强。以钨、钴、稀土加工为主的有色冶金加工基地已各显特色,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依托赣州资源的三大产业集群建设将成为赣州经济的增长极,进而成为赣州经济的主体。
但同时也应看到,赣州市钨、稀土、氟盐化工产业规模还不够大,素质还不够高,多数企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弱,粗放型增长痕迹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集群升级迫在眉睫。研究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研究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增强集群内部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加快企业创新步伐,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研究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有利于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发展,使企业竞争力通过集聚获得了个体企业无法获得的整体功能和系统功能,加上集群的体制优势和整体协调优势,从而使得区域核心竞争力得到较大提高。
第三,研究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工业化进程。赣州稀土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时园区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有利于赣州稀土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的确定,提升城市的辐射作用。
第四,研究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区位品牌”形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
基于这一背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找到一条适合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产业发展的快捷之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到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产业的一席之地,为赣州经济建设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参考意见。
1.2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一章赣州三大产业集群建设概论
第二章赣州钨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第三章赣州稀土产业集群建设研究
第四章赣州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3.1 理论基础
经过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到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集群理论。它向人们全面展示了产业集群从一般概念、基本特征到竞争优势、动力机制再到演进一般规律的丰富内涵,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从理论渊源和理论发展的角度看,有人把产业集群的理论分为五类,带动诸多认同:第一类是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产业集聚理论;第二类是以传统和现代经济地理学为基础的产业集聚理论;第三类是前苏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综合体理论;第四类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新产业区理论;第五类是以新竞争理论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理论。
这五类产业集群理论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探讨了产业集群这一现象,指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性,分析了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动力机制,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一部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从萌芽到发展到相对成熟的产业集群发展史:基于外部经济的产业集群→基于柔性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基于社会网络的产业集群→基于创新的产业集群→基于植根性的产业集群。这也向我们展示了随着经济发展,伴随资本经济时代转向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生产要素由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有形资本向无形资本转变,生产方式由“福特制”向“弹性专精”转变,竞争优势由地理集聚的外部性向分工合作的外部性、向网络效应、再向植根效应转变,动力机制由产业集聚向柔性专业化、向技术创新、向社会资本到扩散转变,发展水平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演变过程。这种产业集群演变,揭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为赣州钨、稀土和氟盐化工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研究找到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1.3.2 研究方法
本课题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工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政府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归纳演绎、分类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方法,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角度,对钨、稀土和氟盐化工三大产业工产业集群与产业基地(园区)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证。
1.4 本文的实践意义
产业集群理论告诉我们,政府公共政策应转向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促进本地资源与国际要素相结合,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核心竞争力得以迅速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特色经济的竞争[1]。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等三大产业是最具赣州当地特色的资源,并且正日益成为赣州参与区域乃至全球分工与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强劲力量和重要途径。如何培育和发展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三大产业集群,是当前赣州经济发展中亟待破解的新课题之一。如何提高地方企业集群内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集群的生产系统与知识系统的有机结合,加强企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分工与合作,以及如何寻找发展内力和整合外部信息的结合方式,成为区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关键问题。因此,通过赣州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的研究,对围绕“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和“一条主线,六个重点”工作思路,系统思考和科学分析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作用,促进赣州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5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特定产业的企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的企业,或其他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柔性集聚,并形成区内企业之间柔性专业化分工、结成紧密的合作网络、植根(embedded)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空间组织体系。
产业集群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技术水平、产业组织、核心生产要素等经济特征不尽相同,不同国度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站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也不尽相同,体现出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进步,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不断走向本质的规律。
1.5.1 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先起始于国外。据相关资料显示,产业集群的经济学描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相关论述中,此后,韦伯、佩鲁、克鲁格曼等先后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研究产业集聚现象。
新古典经济时代的产业集聚,尚处于萌芽状态,其主要特点是许多在物质上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而产生的外部经济性,因此,此时产业集群的时代烙印是地理集中和外部经济性。马歇尔研究集聚尽管也重点强调了产业集群的这一特性,但他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他发现了一种产生集聚的“新鲜产业空气”——协同创新的环境[2]。但马歇尔是从企业组织的角度探讨外部规模经济的,同时,他所处时代的企业联系基本上局限于物质上的投入产出联系,信息、创新和文化等非物质联系几乎不存在。因此,受研究目的和所处时代的限制,马歇尔未能沿着他的协同创新环境这一思路继续深入拓展下去,从而引申到非物质联系的研究上来。韦伯所研究的产业集聚重点也是强调因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而产生的外部经济性[3],只不过他们所强调的外部经济性的内涵和外延有所不同而已。马歇尔主要强调的则是外部规模经济,韦伯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地理上的外部性。从理论上看,韦伯运用模型量化分析了产业集聚优势的因素,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但一方面他把视角集中于企业间的物质联系,弱化了信息、创新等非物质联系的研究;另一方面脱离了一切制度、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单纯从资源、能源的角度加以考察,而现实经济生活中,前者对产业集聚的形成更为重要,韦伯却将它抽象掉了。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所研究的产业集聚的重点依然是居于地理集中而形成的集聚效应,不过这种集聚效应开始强调区域各企业之间的物质联系,乃至技术联系。从理论本身看,增长极理论侧重于推进型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研究。按照布代维尔的观点,推进型产业能引发两种增长效应:一是列昂惕夫乘数效应,它通过现有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来产生;一是极化效应,当推进型产业生产的增加导致区域外的其他活动产生时,这种效应产生了[4]。当政府在一区域内植入推进型产业时,将产生围绕推进型产业的聚集,在乘数效应和极化效应的作用下,推进地区经济发展。从上述增长极理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地区要加快经济增长,关键是培育和发展一系列推进型产业,而推进型产业的发展又依赖于当地政府的力量。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把运输成本纳入到理论分析框架中,将因运输成本的减少引起的集聚经济、外部性、规模经济等要素放在企业区位选择、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和分散性问题的分析上,得出了比传统经济地理理论更为科学的集聚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也为产业政策扶持提供了理论依据,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产业集聚诞生和发展的促进因素。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强调企业之间稳固和正式的投入产出联系。其理论渊源于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强调企业区位优化、交通成本和本地生产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该理论强调与企业区位决策有关的空间交易成本,不仅包括运输费用,还增加了通讯以及协调管理的成本等因素,这对产业区规划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新产业区理论以及以新竞争理论为基础的集群理论都不同于前三类产业集聚理论,它们强调企业之间建立在垂直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集聚的效应主要是外部性,或是据以产品、要素和产业规模的外部性,或是与需求供给相关的外部性和据以地理因素的贸易成本,或是据以资本和技术的集中与扩散以及共享基础设施的聚集效应理论,或是据以人力、财力、物力大量集中的外部规模经济,在此基础上形成集聚效益与分散效益相比较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只有到了新技术革命以后,后工业化和信息经济时代,新产业区理论和新竞争经济理论对于产业集聚或集群的解释才进入现代产业集群的范畴。在工业化后期以及信息经济时代,随着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与垂直分离基础上的多品种、少批量、定制式柔性生产方式的诞生,企业间与物质联系相伴的信息沟通越来越重要,即时生产使供应商、生产商、客商三位一体,相互靠近。这时新产业区理论研究的产业集聚的目的不再主要考虑运费的节约,而是交易费用的减少,同时外部规模经济也拓展到外部范围经济。各行为主体平等联系构建共同体组织,形成本地结网,企业的本地化成为新产业区的本质要义。这些都是区别于传统产业集聚的地方,也是新产业区理论属于现代产业集群的范畴的原因。
波特所研究的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是居于企业间长期稳定的竞争合作关系而带来的成本的降低和持续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对提高区域竞争力,推进区域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5.2 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大量研究则是2000年以后。目前国内的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和运用国外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伴随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的产业集群或产业集群萌芽,如浙江的“块状经济”、广东的“专业镇”和中关村等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此背景下,主要从聚集经济、专业化分工、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知识溢出等角度,分析产业集群以及创新体系形成机制、形成过程以及集群的经济性等。总体看,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尚处初期,引用过多,研究不足,照搬发达国家理论直接用于分析我国的产业集聚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工业化尚处初期、政府调控能力较强的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产业集群来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研究还很少见。
较为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与创新体系的学者为王缉慈[5],她(2001)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聚理论与新产业区理论,并指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营造区域竞争环境,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是增强国力的关键。她分别讨论了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的集群,同时讨论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的关系,也分析了国内外典型案例。刘军国(2001)在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方面进行了较有说服力的研究,他认为产业集聚是报酬递增的加速器,集聚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企业协作,形成了报酬递增和分工不断深化的机制,因而使集群具有不断自我完善的机制。他把协作纳入报酬递增理论体系,构建了报酬递增的微观机制模型,同时较为成功地对河北清河羊绒市场进行了案例分析。
杨洸(1996)认为,聚集经济是创新集群形成的内在依据,他阐述了聚集经济和外部性对创新集群形成的作用,并把创新集群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基于技术轨道的顺轨性创新集群、基于技术平台的衍生性创新集群以及向技术关联领域发展的渗透性创新集群。许仁祥(1998)也从聚集经济角度分析产业集群,他认为产业聚集是城市聚集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并从成本、需求和环境等因素分析了城市经济环境对产业聚集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同时对上海都市型产业进行了分析。仇保兴(1999)对集群的形成过程、制约因素及其创新意义和演化趋势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他从专业化分工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从产权、市场结构、产品和要素市场以及人文环境角度分析了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同时分析了小型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关系。[6]
叶建亮(2001)是从知识溢出角度分析聚集现象的。他认为知识溢出是导致集群的重要原因,它不仅决定了集群的规模,也影响集群组织内企业的生产函数。他认为知识溢出还导致集群内部产品的雷同和恶性竞争的发生,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是制止恶性竞争的有效手段。宁钟(2002)的集群研究也属于这类研究,他认为产业集群存在进入、退出、劳动力市场、技术溢出以及需求的动态变化。他把空间经济因素引入技术追赶模型,分析了技术追赶、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并对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进行了分析。[7]
盖文启(2002)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区域创新网络,他系统地构架了区域创新网络的一般理论。他运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交易成本、竞争优势、创新等理论建立了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体系,并利用这些理论体系解释了产业集聚和新产业区创新网络的发展。[8]他还讨论了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柔性专业化企业的聚集问题(盖文启和朱华晟,2001),并指出这些因降低交易成本、获得外部经济、增强创新功能,对区域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魏守华等(2002)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他们认为产业集群理论是继梯度推移、增长极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之后的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9]
1.6 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概念
1.6.1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形式
产业集群不仅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最好的途径,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它也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形式。产业集群除了具有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外,同时具有以下几种更重要的作用:
(1)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的地方性与集中化表明,产业集群是若干厂商与机构集中于某一特定地域共同发展,它们提升了该地的经济总量,拉动了该地就业,增加了该地税收,推动了该地服务产业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10]
(2)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是企业规模小、市场接近难、市场势力弱、融资渠道少、人才贮备不足、信息资源欠缺等等,而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正是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尤其是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各厂商都只是该产业集群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面对市场的首先是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各具体企业,产业集群整体的规模很大,市场势力很强,集群内的人才丰富、信息多,资源共享,有效地避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
(3)欠发达地区促进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工业化与城镇化是难以回避的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工业化,它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问题的关键,也是城镇化的基础。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途径有多种,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动农民就地创办小企业,甚至小作坊与家庭手工业,促使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员工。农民就地创办的小企业不仅面临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而且还有教育水平低、技术能力不足、管理素质不高、基础设施很差等特有问题,可谓困难重重。产业集群能够促进小企业的发展,而产业集群中技术溢出和衍生企业的便利性能够促进新创企业不断产生,公共服务部门的职业培训、技术支持可以有效地弥补农村企业的先天不足,而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可以不断提高本地基础设施与发展环境。可以说,产业集群是促进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4)“大企业病”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大企业病”又称“企业恐龙症”,它是企业过于庞大,内部管理幅度过宽、管理链过长而导致的内部管理费用过高、效率过低。“大企业病”的类型有多种,一个重要类型是企业“大而全”,即为了追求“外部交易内部化”,建立了内部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甚至办起了相关社会单位,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独立的产业小社会。在市场交易费用过高的时代,“恐龙型企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在产业集群盛行的今天,尤其是产业集群的网络化而导致交易费用较低的特性表明,这类“恐龙型企业”不仅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还可应用产业集群作为这类“大企业病”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5)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技术创新和传播需要大量相关部门和制度的支持,在创新和学习中除了正式的机构和制度之外,各种非正式的文化、习惯等也在影响着知识的积累和传承过程。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网络各个节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系统。区域创新系统获得成功的前提是本地的创新网络,即建立在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的基础之上,其目标是通过知识有效的积累、传承与增长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带来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其方式是通过创新系统的主体构成有效的网络,互动创新。这一要求不仅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而体现,而且是产业集群效应的重要组成成分。[11]
1.6.2 产业集群对竞争力的影响
(1)节约成本。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如利用地理接近性而节省相互间物资和信息的传输费用。同时,地域集中导致社会分工深化,企业间联系加强,在集群的内部,企业往往是高度专业化的,它们生产的产品有许多是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要经过相互配套组合,才能成为市场上的最终产品,因此,大量的“中间交易”就会在集群内部的企业间进行,形成了地方网络,节约了交易成本。
(2)形成有效的合作。产业集群成员企业生存压力较大,为了生存下去,它们不得不在展开竞争的同时进行合作。合作可以共用资源和共享信息,从而节约成本和提升效率,因而在竞争压力下放弃原有的部分产值环节,只参与自己最有优势的环节成为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策略。尽管成员企业往往从利己动机出发(如通过合作来降低自己的成本),然而在合成效应作用下却形成了一个对全体成员都有利的集群合作环境。集群合作可能是横向的(如某企业在接受超过自己生产能力的订单之后,将部分订单委托给自己的竞争者生产),也可能是纵向的(如企业为了减少工序和节约固定资本投入,向上游企业订购原材料并将自己的产品提供给下游企业进行再加工)[12]。由于很多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共生于同一市场,使得集群内的竞争比集群外更激烈,生存压力也较大。通过合作竞争机制的作用,成员企业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等方面要实现高效的互动合作,克服单个成员企业的规模劣势。
(3)提高创新能力。技术知识、需求信息、供给信息、经营经验等隐含的知识,因为难以编码,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得以传播,这就导致某些知识约束在某些地理区域内,知识呈现出黏滞性的特点,没有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耳濡目染很难传播或传播很慢。产业集群内相关企业由于地理上的集中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成为可能,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知识会发生溢出效应,使得新产业和新产品不断出现,因此,产业集群内的创新并不是孤立地发生的,而是成簇地发生的。小企业的集群化程度越高,相互之间的关系越紧密,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越紧密,越有利于创新的传播,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马歇尔所期望的外部经济。
(4)创造区位品牌,提升整体实力。大量的中小企业聚集在同一区域,由于企业聚集发展,市场规模较大,也便于企业形成和扩大营销网络,降低单位营销成本,并逐步形成地方特色。地方特色产业本身能形成区域在这一产业方面的独有声誉,吸引大量的供应商和用户,并且形成专门人才市场。企业通过集聚来集中加强广告宣传的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可以形成“区位品牌”。随着集群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原产地在消费者心中转换成优质产品的替代符号。通过“区位品牌”效应,一方面使每个企业都受益,消除经济外部性,改变单个企业广告费用过大,而不愿积极参与和投入的状况;另一方面,“区位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形象、更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相对于企业集群,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品牌效应难以持续,而集群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只要技术或自然条件等外部因素没有导致集群衰退或转产,区位品牌效应就能较长期持续下去。
1.6.3 产业集群阶段的划分及主要特征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产业群落,它有萌芽、成长、繁盛、衰退的一个过程。我们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分析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特征,目的在于判断某一产业集群在世界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相对位置和自身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位置,根据其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预示集群发展趋势,从而为地方政府制定产业集群战略和政策给予理论指导,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1.6.3.1 产业集群阶段的划分依据
本文将产业集群划分为企业集聚阶段、产业集聚阶段、结网阶段、植根阶段、发展极阶段等五个阶段,如下表:
1.6.3.2 产业集群阶段特征
根据动力机制的差别划分的产业集群的各个阶段,并非泾渭分明,而是指集群各个阶段在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核心生产要素、企业间联系、动力机制、竞争优势、政府作用等方面有所区别,这些区别就构成了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1)企业集聚阶段的主要特征
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自身资本积累薄弱,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初级生产要素的优势组织生产,本地企业快速成长或大量引进外来企业,大量的企业产生,同时大量的企业消亡;企业规模以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为主;生产方式往往比较粗放,技术水平较低,要素贡献占绝对优势;在该区域内集聚的往往是彼此间关联不大的企业,企业间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联系都比较少;集群发挥的效应主要是因企业大量扎堆而共享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规模供给带来的外部性;若是外生式产业集群,这时政府的作用是最大的,其主要任务在于大规模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出台各种各样的用地、用电、税收、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依靠低成本优势大量吸引外来资本,吸引的企业大多是由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来的企业,对外来资本往往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若是内生式产业集群,这时政府的作用较弱,往往政府对这类集群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有时政府还会以不符合当地的产业政策为由而横加阻碍;因这时经济总量并不是很大,劳动力供给是非常充裕的,劳动力价格也比较低。
(2)产业集聚阶段的主要特征
经过前一阶段的发展,企业有一定的资本积累,企业的数量也比较大,区域经济具有一定实力,企业成长和发展主要依靠产业配套和专业分工优势,企业稳步成长,大量的企业产生,企业死亡率大幅下降;在众多企业中以中小企业为主,当然小型企业也还不少;生产中逐渐使用新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大,初级要素贡献率下降,高级要素贡献率抬头,能根据市场不断变化的多样化要求和差异化要求迅速组织生产和市场开发,先是生产方式逐步柔性化,其后是管理方式的柔性化。企业间的物质联系比较密切,企业间既有很强的分工关系,又有很强的合作关系,同时还有很强的竞争关系,形成了因投入产出而形成的稳定关系,存在比较完善的支撑机构,企业与支撑机构之间有着紧密的合作和互补关系;发挥的主要效应是柔性专业化;若是外生式产业集群,政府推动作用较强,主要任务是形成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促进配套产业发展。如果说前一阶段政府重点提供了单个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平台的话,这一阶段政府重点解决的是整个产业发展的环境问题,为此,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在有选择地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核心企业的同时,加快引进和培育为核心企业配套的相关产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形成产业群落;若是内生式产业集群,政府的作用比前一阶段开始增强,主要是有意识地做好产业区域规划,规范企业生产,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企业间的物质联系;因经济总量已经比较大,当地劳动力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劳动力供给尤其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不足,劳动力成本开始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3)结网阶段的主要特征
经济处于比较成熟阶段,企业间在长期非正式的交流和合作中形成了一种运作自如的合作网络,企业步入稳步且有质量的成长,企业的数量增长缓慢,企业死亡率较低;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数量还比较多;大量的中介组织和支撑机构走向兴盛,研发机构和劳动力培训机构不断完善,产品推介会和技术交流会制度形成,创新网络逐步形成,高级要素贡献率开始超过初级要素贡献率;企业间除了物质联系外,更主要的是非物质联系,形成较强的协作关系,如彼此间的市场信息交流、技术信息交流等;形成稳定的协作机制,构建起紧密的社会网络,发挥的主要效应是社会网络效应;政府作用渐弱,但政府的行为比较规范,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途径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和协作,促进企业与外界包括国外的联系;聚集了大量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了一支素质高的企业家队伍。
(4)植根阶段的主要特征
经济处于非常成熟的阶段,集群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成长主要依靠长期形成的区域社会资本和社会文化,企业步入稳定且高质量的成长阶段,企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为主,有些企业已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超大型企业;区域品牌已经形成,大量的品牌出现,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顺畅,高级要素尤其是社会资本的贡献占支配地位,创新网络植根于当地社会文化之中;众多的企业据以共同的社会文化和社会资本,形成共同遵循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集群发挥的主要效应是植根性;政府对集群的推动作用较弱,主要任务是繁荣社区文化;富有创新意识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队伍走向成熟,已有一支引领该产业世界技术方向的队伍。
(5)发展极阶段的主要特征
建立在共同文化和紧密协作的网络基础上的企业进入内涵式发展,本地的要素优势和竞争环境开始相对下降,企业开始向外扩张或转移;企业规模较大,该区域的产业产值已占世界较大比重,有些企业已成长为跨国公司;因要素价格上升和朝阳产业的出现,一批企业逐渐转产或转移,要素贡献率下降;集群已形成了一个发展极,发挥的主要效应是辐射效应或扩散效应;政府作用很弱,主要任务是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创新;相伴随的是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开始扩散到周边地区。
1.6.3.3 产业集群各阶段的形成条件
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因此其形成条件是动态的,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很大差异,总的趋势是:低级阶段形成条件比较简单,主要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基本生产要素;高级阶段形成条件不断增加,除了基本生产要素之外,还有技术、制度创新以及社会资本等高端要素,并且随着集群的演进,高端要素的作用越来越强。
(1)企业集聚阶段的形成条件
这是产业集群的起始阶段,主要是在一定区域内具备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能够形成产品生产能力,因此需要的是一些基本生产要素:适合企业建厂开工的土地;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足的资本;符合生产要求的劳动力资源;基本的技术和管理支撑。
当具备这些要素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可以正常开展,产业集群就有了形成的基础。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一个要素欠缺的区域可以通过导入区域外要素的方式来解决本地要素稀缺的矛盾。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部导入可以有效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弥补稀缺要素的不足,二是提高已有要素的质量,三是优化要素总体结构。
(2)产业集聚和结网阶段的形成条件
当基本生产能力形成后,集群的发展便进入产业聚集阶段以及其后的结网阶段,单个企业的行为转换为大量企业的群体行为,扎堆、结网,空间聚集、柔性专业化成为基本特征。在这一阶段,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进一步提升,大量的中小企业群体、适宜的地理环境、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配套的市场体系、有利的政策氛围等成为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
(3)植根和发展极阶段的形成条件
这一阶段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群内企业既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又与本地经济社会文化高度融合,各种经济行为深深植根于所熟悉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之中。这一阶段的重要形成条件包括:趋同的文化积淀、合理的制度安排、统一的集群品牌、强大的创新支撑、广泛的社会资本。
1.7 赣州三大产业建设现状的总体分析
1.7.1 产业集群是赣州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1)产业集群有利于缩小赣州经济发展差距
赣州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的跨越式、追赶型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地区间的差距,从表面上看是收入的差距,而决定收入差距的是要素拥有量和使用效率的差距。集群的出现为要素利用提供了有效的载体,能够使本地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和资源要素充分利用起来。不仅如此,集群还能带动生产要素的流动,改善生产要素的供给,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集群的发展,会逐渐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加速资本的积累过程;集群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而且,企业的聚集、生产规模的扩大,会不断吸引外地资源的流入。无论是基于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考虑,产业集群都是赣州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2)产业集群能够造就赣州良好的产业文化
赣州是农业大市,经济发展的差距实质是观念的差距,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较深,客观上形成了保守、循规蹈矩的思维习惯,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特别是产业文化氛围不浓,缺乏包容性和开拓性。这种文化如果得不到改变,将会制约赣州的发展。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能够有效地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形成新的区域文化,特别是能够为赣州企业家诞生和企业家素质提高营造良好的环境。
(3)产业集群能够加快赣州城市化进程
赣州城市化程度落后全省平均水平,其重要原因是产业发展滞后。城市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的发展,没有各类产业的发展作支撑,城市将会出现“空洞化”现象。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为城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是集群企业具有快速“分化”和“繁衍”的特点,当集群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时,支持性和服务性企业的产生就具有了经济性;二是集群企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的,集群的发展会快速地吸纳大量劳动力聚集,不仅能改善当地的就业环境,而且能引致需求的增长,提高政府财政收入,从而带动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
(4)产业集群有利于赣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地区间产业同构化现象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赣州也不例外。集群内尽管有大量企业生产同类产品,但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往往把产品限定在某种细分市场或在产品价值链的某一环节上,形成通常所说的特色产业。集群的专业化优势有利于创新和产品档次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从而具有较高的产业效率和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和集群独特的产生条件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其他地区很难模仿。可见,发展产业集群可有效地避免产业结构趋同。
(5)产业集群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中小企业聚集有利于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提高各种公共产品的使用效率,从而节约了公共投入和土地资源,为实现循环经济提供条件。
1.7.2 赣州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的SWOT分析
根据产业集群阶段划分理论,分析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三大产业情况,可以看出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各处于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钨产业集群已进入成长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过渡阶段,稀土产业集群正进入成长阶段,氟盐化工产业集群仍处于诞生阶段。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的条件因此也有所不同,但其仍有以下共同点:
1.7.2.1 有利条件
(1)丰富的资源优势
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等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具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美称。2007年底,全市钨矿保有储量45.01万吨,分别占全国(569.27万吨)和世界(770万吨)的7.91%和5.85%;全市稀土矿(区)点102个,保有稀土氧化物资源储量占全国的48%、全省的84%,离子型稀土保有储量70万吨,约占全国的25%,作为赣州独有的宝贵资源——高钇矿储量有3.85万吨;作为氟化工行业源头的萤石保有资源储量555万吨,占江西全省的74%;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的盐,位于会昌县周田镇的江西九二盐矿岩盐储量达19亿吨,其中氯化钠D级储量为3.476亿吨。这些是赣州发展钨、稀土、氟盐化工的根本优势所在。
(2)良好的平台优势
赣州工业园区数量多,能承载三大产业集群,为其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赣州产业配套,有16个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总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落户企业1600多家,其中包括日本东芝、住友等世界500强以及欧美、香港王氏港建集团、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华星、横店东磁、浙江英洛华等国内外大企业。目前,香港商人在赣州投资创办的公司达1400家,累计投资额达25亿美元,占全市外商投资比重的三分之二。赣州经济开发区与香港建设集团已签订共同建设“香港工业园”的协议。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钨、稀土、氟化工加工等四大集群产业以及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等六大主导产业。
(3)巨大的市场优势
钨方面: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钨生产企业约59户,各种钨产品产能为:ATP4.5万吨,氧化钨2.5万吨、钨粉2万吨、碳化钨1万吨,钨条2000吨、钨铁6000吨、钨丝20亿米,硬质合金3000吨,占全国的份额分别约为:钨精矿20%、ATP65%、钨铁40%、钨粉30%、钨条25%,钨丝及硬质合金各占8%。稀土方面:全市规模以上稀土企业41户,拥有1.5万吨/年以上的矿山生产能力,离子型稀土分离能力达2800吨/年,约占全国同类产品的50%,稀土金属冶炼总能力达10000吨/年,单一稀土金属占全国总能力的60%。稀土永磁材料已建和在建能力已达1.5万吨。氟盐方面:年萤石采矿能力达80万吨,开采能力主要集中在江西九二盐业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一条年产60万吨真空制盐生产线。
1.7.2.2 不利因素
(1)资源整合未到位
战略稀缺资源开采虽有指令性计划但控制不够,超计划开采加工日渐加大,存有“走私”和超配额生产现象。部分矿山开采进入中晚期,储量逐年降低。采矿权人与采矿人相分离的状况依旧。按目前赣州市生产水平测算,全市钨、稀土保有储量只能满足10年左右需求,其中独有的高钇重稀土只能维持5~8年,氟盐化工所需的萤石等储量也只能满足15年左右需求。
(2)战略合作、资源供应与国际国内地位有待拓宽空间
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国际市场的风险,战略资源流失问题不容忽视,对经济的发展不利。产业研发能力薄弱、研发资金短缺,特别是企业的联合研发意识薄弱。
(3)加工能力过剩
产业层次低,初级产品加工过剩,资源消耗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仍较突出。资源供应与加工不配套;重复建设盲目竞争问题依然突出;经营粗放,产业链短,矿产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规模经济优势。
(4)产业关联度低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缺少核心企业和产业领军人物;配套产业发展滞后,与矿山开采、加工、冶炼等配套的产业发展滞后,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5)勘探新矿难度大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探矿权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1.7.3 赣州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的指导思想
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产业集群的建设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优化结构、集约高效”的总要求,遵循规划引导、政策激励、项目突破、市场运作、上下联动、有序管理的战略方针。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招商引资和资本市场运作相结合、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相结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开发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扩大开放为手段,以应用开发为重点,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勘探中实现资源增量,在开采中控制资源总量,在加工中控制初级产品流向,保持矿产资源的战略优势,保障经济安全和重大战略利益,降低资源供给的市场风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钨、稀土、氟盐化工生产、研发、应用基地和贸易中心,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
1.8 推进赣州三大产业集群建设的对策
根据产业集群发展“企业聚集→产业集群→产业植根”的一般演进规律,可以看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是一个渐进的、逐步深入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工作侧重点,在操作层面上要根据不同产业分别突出针对性。初始阶段重点应搞好规划,加强软硬环境建设,营造产业“栖息地”;成长阶段重点应培育企业间的纵横合作关系,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支持;成熟阶段重点应支持创新,塑造品牌,提升形象,促进植根,在更高层次上放大规模。
(1)科学制订规划,为产业集群提供系统支撑
制定或修编规划应把握好产业的定位与协作,产业集群的发展有赖于企业间的协作,制订规划必须从关联性的角度来找准产业定位。要因地制宜,既充分考虑赣州地区已有的产业集群要素,又充分考虑对外来产业和技术转移嫁接的可能性,还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围绕关联性合理布局配套产业,进一步确定最有利于基础设施共享、技术延伸、产业链形成的企业群分布区块,以便利网络形成。同时,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按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布局三大产业,进一步拓宽地域和产业发展空间,在更大范围内培植集群。
(2)营造产业聚集的“栖息地”,为产业集群提供环境支撑
产业集群说到底是产业链、价值链上企业的空间聚集,这种聚集发展成长必须要有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作为支撑,就像生物生存需要的“栖息地”。产业聚集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主要包括产业聚集平台、集群发展所必需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如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后者主要包括优质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亲商安商的社会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硬环境方面,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软环境方面,政府的廉洁、高效,执法、司法的公正,是不断完善软环境的核心。应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行政执法,同时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营造环境应注重综合投资环境建设,创造有利于聚集的文化氛围。
(3)培育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为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化提供网络支撑
网络是企业集群形成竞争力的基础,建立企业间相互依附的网络关系,使企业协同的利益最大化,对于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以我为主、择优选择”的原则,重点围绕由钨、稀土产业延伸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建立和完善产业项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间这种相互依附的网络关系,需要通过产业政策导向吸引大企业落户,积极吸引外地大企业特别是国际性的大跨国公司进入,带动较大的中间产品生产需求和为其提供配套生产的整个下包网络的“搬迁”,真正形成支柱产业。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地方政府要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产业链招商。对重大项目重点跟踪、重点服务、重点督查,确保项目如期进资、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积极推动企业横向合作,大力引导中小企业与支柱企业建立协作配套关系,形成以支柱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节点的产业集群网络。政府作为“网络经纪人”,要及时召集企业举行公开会议,共同探讨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政府与企业家间的互动,促进企业纵向交流。围绕促进产业集群网络形成,一是要加快赣州信息化基础建设,促进区内企业间信息流通顺畅,提高集群内信息化的程度,为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高效运作的平台。二是促进大中小企业间的直接交流,组织中小企业主与大企业家间的交流,使中小企业主发现潜在的生产机会,同时大企业也能够发现已具备一定实力或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成为自己的供应商,并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指导、设备改进、资金援助等帮助。三是推进制度规则的建立和完善,保证交易各方的合约得到有效执行,从而确保沿供应链条的公平交易持续发展。
(4)积极构建创新体系,为提升产业集群提供动力支撑
企业集群的生命力就是持续创新,如果出现创新停滞或者断层,企业集群就会衰亡。因此,培育创新体系,使企业集群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对三大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体制机制保障方面,目前必须做到:(1)组建机构,成立三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赣州三大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矛盾和问题。有关三大产业的重大项目,优先纳入市重大项目调度会议协调推进。有关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三大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按照市里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快三大产业的发展。(2)制度保障(设立钨、稀土等资源储备保护制度)。(3)重组公司。一方面严格市场准入,在全市范围内限制新上稀土矿开采、分离、冶炼项目。另一方面,规范管理职能,凡涉及稀土行业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一律由职能部门按有关规定予以核准,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越职越权备案或核准稀土行业的建设项目。此外,集团化经营,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其相对控股或绝对控股,其他稀土企业参股的方式组建具有国际矿业开发实力的核心企业或者集团。利用集团整合内部资源,优化投资结构;控制稀土初级产品销售,储存滞销稀土产品;统一定价、统一外销稀土产品;做好基础工作,包装上市,保证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在政策保障方面,目前必须做到:(1)总量控制:全市稀土资源由赣州市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统一开采。年稀土矿开采总量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指令性计划数直接下达到一家公司,再由其统一调配到合法合规的稀土分离企业。(2)争取支持:主动进入重要矿产资源的国家、省储备开发计划,得到国家、省政策性银行支持或资金补贴。(3)实行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税收调节机制,市与县(市)收益分配适当比例分成。(4)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相关的技术与装备,重视技术创新,保持适当的技术储备。(5)加大矿产资源勘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找矿率以及矿产开发回收率。制定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逐步解决老矿山的资源接替问题。开展大型老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使其摆脱资源枯竭的困境,延长其服务年限。(6)高度重视土地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集群的持久竞争力。
(5)培育特色促进植根,为产业集群提供品牌支撑
对欠发达地区的赣州来说,要发展三大优势产业,必须加强引导,着力打造特色,促进产业植根,塑造、维护和提升三大产业的品牌形象。组织协调各方面的行动。目前,三大产业各企业都是分散的利益主体,往往很难在品牌塑造方面采取统一行动。政府要为企业提供学习机会,通过法律法规知识和营销知识的传输以及对外考察交流,使各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充分认识区域品牌的重要性,增强培育品牌的自觉性。要引导、帮助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品牌注册、变更的各种便利服务,推广使用统一的区域品牌。还应组织各类有针对性的推介活动,扩大产品或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市场监管对于维护区域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专业管理部门应把品牌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市场环境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品牌的行为。
(6)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强化集群内要素组合能力
推进钨、稀土和氟盐化工三大产业集群建设,基础是赣州在钨、稀土和萤石矿等矿产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标是要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要按照“整合资源、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度加工、做大产业”的思路,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导向和经济杠杆作用,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依据钨、稀土和氟盐化工的产业特点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调整整合思路。整体上,一是突出三大产业的区域性产业链整合和延伸,而不是企业的产业链延伸;二是突出在三大产业的各个产业链环节打造优势企业,形成一批专精于某一个或若干个产业环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在采矿环节,按照“关小、改中、建大”的原则,切实扭转我市矿山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场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做大创投基金和产业基金,推进矿产资源证券化,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集中度;在冶炼环节,要提高准入门槛,适度控制冶炼规模的扩张;在加工环节,要加快延伸产业链,适应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钨、稀土、萤石精深加工和应用产品,支持鼓励和放手发展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和向应用产品拓展,大力提高精深加工比重。
(7)建立资源储备体系,提高三大产业的安全性
世界上资源紧缺矛盾越来越突出,资源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可以说,谁拥有战略资源,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权。作为矿产资源大市,赣州更应高度重视,指导思想上要把“有水快流”转变为“细水长流”,切实把赣州的矿产资源整合控制、集约利用好。一、合理开发矿产资源。按照赣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钨、稀土、萤石三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的构想,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对稀土资源的整合力度。一是经常对稀土矿山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无证勘查开采、越界开采、超量开采、浪费资源、变相占用资源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查处。二是严格执行稀土开采总量控制制度。加大对稀土矿山开采总量配额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严禁超计划指标开采。三是建立健全稀土矿山开采监管长效机制。对稀土矿山建立生产档案,做到一矿一档;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动态巡查制度,对各稀土矿山都要明确监管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矿。同时,落实政府的主体责任,共同维护稀土开采经营秩序,解决稀土开采中存在的无序问题。二、实施稀土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积极推动钨、稀土等资源储备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加强与周边省市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赣州四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和矿产品加工优势,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三大矿产资源储备制度。编制和实施三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将一些储量大、开采规模小或者未开发利用的重要稀土矿区列为矿产资源储备保护区,利用地质勘察基金发现、查明并储备一批稀土矿产地,政府再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分步骤地将稀土矿投放市场,增强政府对稀土资源的调控能力,建立起安全稳定的矿产资源保障体系。尽快促成建立国家级钨、稀土资源储备体系。在矿产品主产地和集中消费地规划布局国家级资源储备库,建立国家专项储备基金,利用外汇储备增加国家战略性资源储备。
第二章 赣州钨产业集群建设研究
2.1 赣州钨产业及其发展现状
2.1.1 钨产业定义
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是介于微观经济组织和宏观经济组织(国民经济)之间的中观集合概念。它既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门。产业一词大致在四种层次上使用:一是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把所有生产同类商品或提供同种服务的企业称为某产业。二是以技术、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的产业。三是以使用要素的特征划分的产业。四是以经济活动的阶段为依据,将国民经济分为若干大部门所形成的产业。
从理论上看,产业应该是这样一组产品:对所有(或大多数)买者而言,组内的产品之间有较大的替代性,而与组外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则很小。目前各个国家对于产业的标准分类不尽相同,大部分国家有关产品的分类都是综合了产品替代性及工艺替代性而作出的选择,而产品替代性与工艺替代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充分考虑理论上的要求与数据的可获得性之后,国外产业组织学家多数选择把他们的研究基于国家对产业的小类标准分类,由于受到资料的限制,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产业的研究大部分仅限于大类产业。
本文的钨产业定义采用第一层次概念的小类产业概念,根据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这一特征,作为划分不同企业之“产业”归属的基准,钨产业是以提供钨产品为单位划分的产业,包括几个垂直关联的阶段(见下图):矿石的勘探、采选→钨矿冶炼加工→销售(出口/国内生产厂)。这几个垂直关联的阶段可以由不同的独立的企业完成,但从钨产业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发展的趋势就是企业将各个垂直阶段联合起来,沿着从生产到销售这样的链条来运作。这些垂直的关系在决定结构关系上已经是而且会继续是关键因素。
图1 钨产业关系图
2.1.2 赣州钨产业发展现状
钨是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被称为“工业牙齿”,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业、信息产业及制造业。钨在地壳中含量较少,只占地壳重的0.007%左右。自然界中约有20种不同的钨矿物,主要为黑钨矿(钨锰铁矿)和白钨矿(钙钨矿)。世界钨资源主要集中于亚洲一带,而中国的钨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中国的钨精矿产量和出口量也都居世界首位,一向被国际称为“钨王国”。江西、湖南两省钨矿质肥料储量又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另外广东、福建及广西等地钨矿也很丰富。
2.1.2.1 赣州钨资源分布
对于世界钨资源的分布情况,由于统计的渠道不同和时间的差异而略有出入。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公布的世界钨资源情况,世界钨储量和储量基础按金属量计算有190万吨(折合WO3为240万吨)和310万吨(折合WO3为391万吨),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加、俄、美、韩等国家。其中:中国钨储量和储量基础按金属量计算有77万吨(折合WO3为97.2万吨)和110万吨(折合WO3为138.9万吨),分别占世界储量和储量基础的40.5%和35.5%,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储量基础比2000年下降4个百分点。
图2 世界钨资源分布图
我国国土资源部公布:2002年末我国钨(WO3)储量144.9万吨,基础储量292.94万吨,资源量为286.16万吨,资源储量为578.64万吨,钨的资源储量分布于21个省市自治区,湖南、江西、河南三省的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4.8%,福建、广东、河南、湖南、江西五省的基础储量占了全国的89.6%,而湖南、江西两个省份占了全国的66.5%。578.6万吨钨资源储量中,黑钨为142.5万吨,占24.6%;白钨为4132万吨,占714%;混合矿为22.9万吨,占4%。基础储量中,白钨为205.8万吨,黑钨为84.9万吨,分别占70.4%和29%。
图3 我国钨资源分布图形
赣州市地处我国重要金属成矿区带——南岭成矿带的东段,有南岭山脉和罗霄山脉两大山脉在此交汇,具有非常独特的地质结构。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地质结构,使赣州成为世界著名的钨矿聚集区,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区106处。赣州市钨矿资源比较丰富,已知大小钨矿床46处,钨矿点396处。矿床规模达大型6个(大吉山、盘古山、漂塘、西华山、铁山垅、画眉坳),中型19个,这25个钨矿床储量规模达70万吨,区内探明总储量达114万吨。统计显示保有储量还有52万多吨,黑钨矿的保有储量仅31万吨,钨矿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0%左右。
赣州的钨矿藏具有储量集中、矿床类型多、矿石质量好、伴生组分多等特点。据统计,赣南地层中钨的富集为9.53ppm,部分地层高达12ppm以上,为世界地层中钨平均值1.3ppm的7倍以上。矿床类型有石英脉型、矽卡岩型、岩体型、云英岩型、砂矿型等,其中石英脉型钨矿床之多、规模之大,为我国乃至世界之最。矿石类型最主要的是质量优良的黑钨矿,该类矿石品位较富,可选性好,大多为易选矿石,选矿回收率大于85%。钨矿床中已查明的主要伴生元素和矿物有锡、钼、铋、铜、铅、锌、银、铍、铌、钽、稀土、锂、水晶、萤石等,这些矿物一般均可以回收利用。
根据我市钨矿成矿机理和特定的围岩条件,地质工作者创立了脉钨矿床“五层楼”、“七层楼”模式,即由地表向深部依次为:微细线脉组成的标志带、细脉带、细脉—薄脉混合带、薄脉带、大脉带。该模式在地质勘察、矿山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黑钨矿的找矿远景再次打开。预计今后5年内赣州新增资源储量将是目前保有储量的2倍,毫无疑问,赣州的钨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美好的前景。
2.1.2.2 赣州钨产业发展现状
(1)钨矿业
全市有钨矿山企业53个,其中省属钨矿企业9个,地方钨矿企业44个。钨矿开采能力600万吨/年,选矿能力500万吨/年。从1949年至今,赣州累计生产钨精矿近120万吨,约占全国同期总产量的49%。赣州钨矿山从上世纪80年代起,纷纷投入资金进行科技攻关,试验推广最新选别工艺,不断改进选矿流程,科学合理配备选矿剂,如今的矿山几乎都能从钨矿中普遍回收共生、伴生的锡、铜、钼、铋、锌、硫等副产品,且回收率大有提高,2006年综合回收产值约10亿元,占钨矿山的总产值10%左右。矿山生态环境通过综合治理,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赣州对钨矿实行了保护性开采,严格执行国家生产配额,钨矿产量从2000年占全国50%,下降为30%,做到了钨矿产量稳中有降;同时,赣州成为我国钨集散地,全国2/3的钨精矿在赣州实现冶炼加工。赣州的一批钨企业还到国外买矿、采矿和探矿,每年有4000余吨钨原料从外地运回赣州加工。2007年全市钨精矿自产量约为20000吨,约占全国产量(80438吨)的25%。
(2)钨冶炼加工业
2007年,钨冶炼加工生产能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国51家钨冶炼企业的仲钨酸铵(APT)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9.89%;69户钨粉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5.49%;198户硬质合金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10.42%;33户钨丝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与2006年基本持平;7户钨铁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比上年增长10.71%。2007年全国钨精矿产量达80438吨,同比增长0.72%;主要钨品产量普遍增长:仲钨酸铵、氧化钨、钨粉、钨铁、钨条杆、硬质合金产量分别为5.49万吨、4.62万吨、2.19万吨、1.2万吨、0.33万吨和1.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39%、15.79%、8.42%、4.35%、6.45%和6.9%;细钨丝产量212亿米,同比增长11.58%;钨行业销售收入356亿元。
赣州市有钨加工经营企业66家,其中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钨冶炼加工企业19家,形成的钨冶炼加工年生产能力为:仲钨酸铵4.5万吨、氧化钨2.5万吨、钨粉2万吨、碳化钨粉1万吨、钨条2000吨、钨铁6000吨、钨丝20亿米、硬质合金(含高比重合金)3000吨。2006年,赣州生产的钨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的份额:钨精矿30%、APT65%、钨铁40%、钨粉30%、钨条25%、钨丝及硬质合金各占8%。2007年全市APT产量为41000吨,钨粉(含碳化钨粉)9000吨,钨铁产量4000吨,钨条900吨,硬质合金类产品1000吨,其他钨制品5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36.07亿元,占全国钨业的38.2%,实现利税总额17.95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4.56%和27.54%。赣州作为我国钨砂集散地及重要的钨冶炼产品基地的地位比较牢固。
2.2 赣州钨产业集群建设的条件分析
2.2.1 有利因素
(1)资源整合,资源优势持久
赣州钨矿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0%,世界的26%,其中高品质黑钨矿保有储量约占全国同类矿的70%、世界的60%,是我国乃至全球钨的主产区,是赣州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钨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2000年以来,全市开展资源整合,打击了非法开采,减少了小矿数量,计划开采和总量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整合后将93家持证钨矿山减为66家,109家钨加工企业减为60家,并做到暂停颁发新证,强化配额管理。几年来,矿产资源的开采量逐年下降,2003年前每年开采3万吨钨,现在下降到每年不到2万吨。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对钨的回收利用率从不到70%提高到80%多。在限制开采总量的同时,在钨的新增储量方面取得丰硕成果。2004年6月,国家地质调查局确定赣州为我国钨矿找矿的战略地区,国土资源部拨专款启动赣州的新一轮找矿工作,中国地质科学院在赣州成立地质勘察博士后工作站。专家预计,今后五年内赣州新增资源储量将是目前保有储量的2倍,这将为今后我市钨工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资源基础。
(2)钨工业体系完整,产业初具规模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的艰苦努力,赣州市钨工业已经形成了包括矿山开采、冶炼加工、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及科学研究等比较完整的钨工业体系。由于得天独厚的钨资源优势,赣州市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了一定数量的钨产品生产企业的积聚,现有钨采掘、加工企业超过1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0家,形成了包括ATP、钨粉、钨材、钨丝、硬质合金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07年全市钨精矿自产量约为20000吨、APT产量为41000吨、钨粉(含碳化钨粉)9000吨、钨铁产量4000吨、钨条900吨,硬质合金类产品1000吨、其他钨制品5000吨;钨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38.2%。
表1 2007年赣州市钨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及收入情况
(3)国内外产业调整与技术转移为钨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跨国公司以制造业为主向中国的产业转移不仅在数量上增加,而且转移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也大大增加,使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向我国扩散,为我国创造了承接国际技术转移的难得机遇。为充分发挥资源及区域地位优势的作用,赣州市积极加强社会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条件的建设,建立了有色产业基地,构筑产业招商和技术合作平台,加强科研开发和吸引人才力度,并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拓宽资源配置的空间,扩大科技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科技竞争力。
(4)钨优势产业地位将促进科技的整体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时期以来,赣州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全面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并将钨产业确立为全市的优势主导产业。通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全方位对外开放为突破口,以推进工业化、着力抓好产业集聚和提高产业竞争力为重点,实施“大改革、大发展”的跨越式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通过拉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将大幅度整体提升钨产业的科技水平。
2.2.2 不利因素
(1)赣州钨产业更多的是作为产业原料基地
赣州市钨企业产品还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钨是小金属品种,其效益最大化在于精深加工。从钨精矿到仲钨酸铵,增值13%;从仲钨酸铵到钨粉,增值20%;从钨粉到硬质合金,增值30%~50%。这意味着精深加工越高,附加值越高。但是,赣州市钨工业85%以上的生产能力属于原料初级加工,精深加工的比例不到15%。在整个钨产业链中,江西省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产品比重小。如果精深加工比例提高到30%~40%,全市钨业产值就会翻几番。而具备大量面向最终消费的成品生产能力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条件。其次,赣州市钨产业多数企业产品结构和发展方向趋同,并未形成各企业结合各自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态势。而集群内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是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之一。
(2)钨产业集中度不高
据专家分析,我国钨产业市场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随着产业链的延伸,集中度呈现升高的趋势;产业链之间集中度相差很大,从初级产业链到最后的深加工,基本上呈现出了从竞争到寡占Ⅰ型所有的市场结构,钨矿山的过度竞争与深加工的高度垄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钨矿采掘企业理所当然必须设立在资源所在地外,赣州市的钨加工企业也分别设立在相距较远的赣州市区和崇义、南康、大余、定南、于都等地,在空间上分布太散,许多资源不能共享,无法形成产业集群的积聚效应。要把我市钨资源优势转化成全球产业竞争优势,关键要从源头整合开始,通过矿山清理整顿和采选产业整合,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3)区域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各企业横向交流少,企业与科研部门、高等学校联系不紧密,缺乏提供各类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在总体上并未形成稳定的产业集群网络结构。而这种由产业内企业、产业关联企业、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和规制管理机构组成的产业集群网络是产业集群产生低成本、技术扩散、增强创新能力等效应的物质基础,或者说,有效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是产业集群存在的基础。正是以上缺陷的存在,使得赣州市钨产业的企业群体及相关机构未能形成产业集群诸多有益效应,从而导致了赣州钨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强、技术创新能力差以及无法形成区域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都是阻碍赣州市钨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4)高层次人才缺乏,原始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人才资源的状况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水平。赣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引进技术的速度、消化吸收和转换缓慢,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难度大。
在钨产业领域内,缺乏相应的实力较强的国家级或省级技术开发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或工程中心。企业过多注重资金投入,较少关心技术的转让和消化吸收,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成立企业自身的研究开发机构,技术部门仅仅停留在为一般性生产服务工作方面。从目前国家公开的专利申请技术统计数字分析,世界各国和地区、国内各省市在中国申请有关钨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分别约有1875项和924项,而赣州分别仅有7项和4项,表明赣州市在科技进步水平、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十分明显。
2.3 赣州钨产业集群建设的战略构想
2.3.1 发展思路
按照“整合资源、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度加工、做大产业”的方针,以资源为依托,以产业整合为手段,以发展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和应用产业为主线,通过市场导向和政府宏观调控,进一步强化资源的总量调控和定向供应,加强与国内外先进技术、人才、管理的对接,引导各生产要素向大企业和深度加工领域集聚,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发展水平。同时,以现有企业为平台,大力引进战略投资和技术合作,大力发展钨、稀土深加工项目和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和提高产业竞争力,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把赣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钨矿探采、加工、科研、销售中心,实现赣州钨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2.3.2 总体目标
到2011年,全市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利税25亿元以上。形成8~10户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形成2~3户年销售收入30亿元~5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在资源开发上,实现矿山开采向规模化、集约化开采转变;向限量和计划开采转变;向采勘结合、采勘平衡转变;向开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保护的三者结合转变。在产业整合上,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调控为辅,推动赣州钨企业实现资源、信息、人才、技术、市场的共享,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促进共同发展。在产业发展上,抓住钨矿资源这个源头,以科技开发为先导,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精深加工为重点,靠大联大,增强综合竞争力。
2.3.3 发展方向
以扩大产品品种、发展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为方向。形成“钨资源—APT—蓝钨—超细钨粉—钨的优质硬质合金—再生钨”产业链,重点发展超细钨粉、优质硬质合金、钨基高比重合金和钨的化学制品,同时,大力发展再生钨。重点建设大余、崇义、上犹、赣州东片钨产业基地,其中:依托赣州东片钨产业基地发展硬质合金、钨材等为主的钨精深加工及应用产业体系;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攻关,建立钨产业发展科研中心;依托崇义、大余等资源县发展钨采选冶炼加工,重点抓好矿山的规范开采以及现有冶炼加工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2.4 推进赣州钨产业集群建设的对策
2.4.1 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提高资源保证力度
由于地勘工作工作有一定的周期性,矿产从发现到探明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不能等资源严重不足时才开始着手找矿工作。目前,全市黑钨矿的保有储量仅31万吨左右,以每年2万吨的开采规模,在不升级储量的情况下,全市黑钨矿资源的服务年限约为10~15年。但是,据有关部门对赣州境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已知的矿化信息分析,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2004年国家地质调查局确定赣州为我国钨矿找矿的战略地区,国土资源部拨专款启动赣州的新一轮找矿工作。因此,只要加大矿产资源勘察力度,就能为做大做强我市钨产业提供有力的后备资源保障。必须充分重视、加强地勘工作,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益性地勘工作和商业性地勘工作相互支撑的新的运行机制。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公益性地质勘察的投入。公益性地质勘察形成的基础信息,重点矿种和重要成矿区带的资源评价信息,对于提高矿产资源后续保障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我市应积极配合国家地质工作的开展,建立市级地质勘察基金,用于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质工作,着重开展钨成矿区带的前期勘察。公益性地质勘察,应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充分发挥现有地质勘探队伍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商业性矿产资源勘察。目前,我市商业性矿产勘察市场发育尚不充分,尤其是现有矿山企业和矿产加工企业仍然存在“等、靠、要”的观念,主动找矿的积极性不高。要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将矿产资源分为无风险、低风险、高风险三类。对无风险的招拍挂出让采矿权,低风险的招拍挂出让探矿权,对高风险的按照“申请在先”的原则完全放开探矿权,大力培育发展矿业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矿业权一级市场和规范矿业权二级市场。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吸引外资进入赣州进行风险勘察和矿业开发工作。同时,也应考虑建立境外风险探矿基金,支持有条件的地勘单位和企业“走出去”找矿。
2.4.2 控制矿产品、初级产品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
(1)在采矿环节,要对钨、稀土矿山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提高资源集中度,严格控制钨、稀土开采总量。目前,我省有钨矿生产企业53个,资源分散在众多企业,集中度不高。由于采矿企业众多,内部过度竞争,导致每年都超计划采量,而且资源采选回收率低。不提高资源集中度,控制资源开采总量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应按照“关小、改中、建大”的原则,对钨矿山开采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严厉打击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关闭污染严重、破坏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对证照齐全,但不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施工,不完成最低投入,回采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矿山,要限期整顿;鼓励大型矿山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等方式对小矿进行整合。通过整顿规范,切实扭转我市钨矿山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提高资源集中度。
(2)在冶炼环节,要提高准入门槛,适度控制钨冶炼规模的扩张。近几年,赣州市钨矿的冶炼能力有较大扩张,矿产品在市内已转化为冶炼产品,基本结束了长期卖矿产品的历史,这是一个进步。但精深加工发展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短腿仍然没有伸长。近两年,钨矿产品价格上涨,高利驱使企业继续扩大矿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初级产品的投资规模,初级产品比重大的问题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有进一步强化和加剧的趋势。以仲钨酸铵生产为例,2007年全市的产量达4.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74%。从钨精矿到仲钨酸铵是钨产业链的必经阶段,以目前的冶炼技术,生产1吨仲钨酸铵需约1.46~1.5吨钨精矿。照此比例计算,赣州市钨精矿的计划产量已难以满足仲钨酸铵冶炼能力的继续扩张。因此,应通过提高行业准入条件和技术标准,控制冶炼规模的扩张,提高冶炼企业的技术水平,淘汰落后的冶炼生产能力,整顿关闭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差、技术装备落后的生产企业。
(3)在加工环节,要加快延伸产业链,支持鼓励和放手发展精深加工,大力提高精深加工比重。要建立赣州市深加工企业优先发展机制,编制鼓励类、限制类发展的产品目录引导,以及采取资源、配额调控等措施,扶持发展加工企业。一方面,依托骨干企业,支持它们扩大加工规模,提高加工水平。要筛选一批像崇义章源钨制品公司这样有基础、有潜力的企业,从政策上予以倾斜,支持它们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发展精深加工。另一方面,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引进精深加工项目上。矿业招商要与产业政策相配合,进行招商选资。今后应严格控制单纯以矿山开发为目的的招商项目,对初级产品生产企业要有较高的行业准入条件和技术标准门槛。同时,严格执行钨资源的保护性开采政策,采取有效手段控制钨矿产品的生产总量和流向,以此为筹码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有技术和有实力的大企业来我市投资发展精深加工项目。
2.4.3 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构筑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承载平台
按照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的思路,赣州市对全市钨产业发展进行了统一规划和布局,各资源县重点抓好矿山的规范开采及现有冶炼加工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赣州中心城区重点发展以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集中建设市有色产业基地。市有色产业基地规划为两个小区:赣州经济开发区为有色精深加工园区,主要承载钨及其他有色金属的精深加工和研发项目;章贡区水西冶炼加工园区主要承载具有轻度污染的钨及其他有色金属初加工冶炼项目。基地内应尽快筹备建立“钨产品交易市场”,便于园区内企业采购原料与销售产品,同时降低其采购和销售的成本;时机成熟时,还应建立“钨产业技术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与钨产业相关的生产专利技术或生产实用技术在这个市场进行挂牌交易。一方面,这有利于园区内企业吸纳更多的新技术,从而提高赣州钨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市场中明晰的技术交易价格会激励更多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投身到钨产业技术方面的研究,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技术。同时应综合利用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来吸引基地内、外企业投资钨深加工企业(包括投资新办企业、投资新增生产线和扩大生产规模)。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投资新办钨深加工企业给予土地审批和费用征收的优惠。
(2)对新增钨深加工生产线和扩大钨深加工产品生产规模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允许其在当年所得税税前利润中抵扣,当年利润不足的可顺延到以后的年份继续抵扣。
(3)对鼓励发展的钨深加工企业实行减免或征收返还等税收、财政优惠措施。
(4)帮助协调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对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大型钨深加工项目予以融资方面的支持。
2.4.4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赣州市钨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赣州市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企业之间及企业与相关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鼓励有助于提高企业科技和管理水平的中介咨询服务机构的创立,以此来完善赣州市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进而提高赣州市钨产业集群自身的创新能力。
(1)政府部门或地方行业协会应积极为赣州市钨产业相关企业和各类机构创造交流沟通的机会,比如可采取定期邀请企业和本地科研机构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举办“技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等活动,开设“企业家会所”和“科研人员俱乐部”等便于企业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进行日常交流的固定场所,鼓励大专院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研究生层次的高水平科研后备人才,以及其他一系列促进企业之间及企业与科研部门进行交流沟通的措施。
(2)赣州市政府应重奖对赣州市钨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以形成示范效应,鼓励各种专家学者投身于发展赣州钨产业的科学研究当中;同时要划拨一定额度的经费设立“钨产业科研基金”,常年资助创新性钨产业技术的前期研究,为在当地形成更多钨产业专利技术打下基础。
(3)在本地扶持一到两家有能力从事钨市场调查、分析和钨产业技术分析的咨询服务公司(根据具体情况,从适当降低注册登记条件、给予税收优惠待遇等方面予以扶持),以满足企业的投资决策、技术引进等个性化、深层次的咨询服务需求。
(4)采用优惠政策鼓励从事引进先进技术或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的中介服务公司的成立和发展。
(5)采用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或科研部门成立从事培训钨企业所需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技能工人的服务机构。
2.4.5 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必须有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但是,钨作为一个小金属矿产经济行业,目前却生产企业众多,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特别是缺少集采冶和深加工为一体的具有压倒性优势的龙头企业,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因而,加大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力度,大力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是做大做强我省钨和稀土工业的必由之路。资产重组的主要措施是支持现有骨干企业通过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做大做强。通过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形成集采冶和深加工为一体的并在国内外有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研发、销售等服务业领域的优势。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精深加工发展不足,应鼓励其通过新上项目或收购兼并加工企业的方式,朝着深加工方向发展。本着“谁有潜力就支持谁”的方针,打破所有制界线,推动钨业整合重组,力争在两三年内形成1~2个大型集团,从根本上提高钨业的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效发展,走集团化的发展路子。
2.4.6 完善利益分配关系,形成做大做强我市钨产业经济合力
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重组,培育行业龙头,做大做强矿业经济,提高钨产业集中度,需要着眼全市一盘棋,理顺利益分配关系,调动各级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发展的合力。一是建立资源所在地和加工所在地经济利益共享机制。资源所在地和加工所在地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是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矛盾,目前,国务院已出台矿业权价款分配的改革方案,中央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50%下降到20%,地方由50%提高到80%,并在省市县乡之间分配,体现了向地方向基层倾斜的精神。建议适当降低市所占的分配比例,政府取得的利益要取之于矿,用之于矿,主要向矿产资源开发地倾斜。二是多渠道增加矿山环保资金投入。为了促进企业自觉加强矿山的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可考虑建立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矿山企业与环保和矿政主管部门签订环境治理责任书,并分期缴纳不低于治理费用的保证金。如果企业按照设计要求分期治理矿山环境,则退还保证金;如果企业没有落实环保责任,政府就用保证金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对老矿山历史遗留的环境治理,应以国家投入为主,资金可以从征收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耕地占用费、矿山排污费、水土保持费中按照一定比例划出一部分,由财政投入一些,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历史遗留下来的矿山毁损土地复垦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新建的矿山和正在生产的矿山,要提高环境准入条件,强制执行矿山土地复垦和环境治理的标准,使环保要求成为新建、扩建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矿山开发中,浪费资源就是污染环境,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回收率,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第三章 赣州稀土产业集群建设研究
3.1 赣州稀土产业及其发展现状
3.1.1 稀土的定义
稀土是一组金属的简称,包括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三副族中称为镧系元素的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以及性质与其相近的钪和钇。从1794年发现元素钇,到1972年发现自然界中的稀土元素钷,前后经历了178年,才把17种稀土元素全部在自然界中找齐。当初认为它们很稀贵,其氧化物又有难溶于水的土性,故当时称它们为“稀土”。其实,稀土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含量比铜、铅、锌、银这些常见的金属还要高,性质也不像土,而是一组性质十分活泼的金属,但是“稀土”这个奇特名称却被沿用至今。
3.1.2 稀土产业发展现状
3.1.2.1 国际稀土产业发展现状
(1)世界稀土资源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分布并不稀少,只是分散而已。因此,虽然稀土的绝对量很大,但就目前为止能真正成为可开采的稀土矿并不多,而且在世界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前苏联地区、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等几个国家,其中中国的占有率最高(见表2)。
表2 世界稀土资源储量(REO)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世界稀土经济》(第11版)。
(2)世界稀土市场供求状况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的主要稀土矿种有氟碳铈矿、离子吸附矿、独居石矿和磷钇精矿,其中以氟碳铈矿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稀土工业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一定特色的采、选、冶、用相结合的稀土工业体系。2004年,中国稀土矿产品产量达9.83万吨(REO),占同年世界矿产品产量的94%;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为8.67万吨,占当年世界稀土消费量的98%;目前,中国稀土产品占世界90%以上的销售份额。中国稀土产品有2/3出口,是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国、生产国、供应国和消费国。国际上对中国稀土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①中国
我国稀土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国际市场。1989年出口9154吨,创汇1.2亿美元。90年代初期,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大量资金涌入稀土行业,扩建和新建了大批稀土冶炼厂,生产规模剧增,导致稀土产品供大于求、产品价格急剧下降和出口量大幅减少的不良后果。进入90年代后期,稀土市场开始回升,稀土出口迅速增长。1999年我国出口的单一稀土产品达到23000吨,占稀土出口总量的51%,单一稀土产品创汇额达32000万美元,占总创汇额的70%。单一稀土商品出口量首次超过混合稀土产品,表明中国稀土产品已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稀土产品结构逐步趋于合理。2000年以后,由于受国际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供过于求、出口多头对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稀土市场在2001年陷入了低迷的困境。2002年和2003年的出口量虽然有所恢复,但稀土出口创汇额却大幅下降。
近几年,由于我国稀土金属产业发展较快,生产成本低,产品市场销售价格甚至低于国外同类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致使世界上生产稀土金属的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奥地利、印度、俄罗斯的相关稀土金属产品的生产无利可图,难以为继,相继减产或停产,转而直接购买中国的稀土金属和合金。
我国作为稀土资源大国,过去主要出口氯化稀土、碳酸稀土、富集物等初级产品。随着中国稀土冶炼技术的升级换代、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生产能力的扩大,出口稀土初级产品逐渐变为出口单一稀土氧化物—氟化物—稀土金属。美国、日本、法国是中国稀土出口的主要市场,占中国稀土出口总量的70%以上。
②美国
美国稀土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有韩国、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其中出口韩国和东南亚国家的产品大部分是钵化合物,出口德国的稀土产品主要是高纯稀土和混合稀土化合物。美国出口法国的稀土产品主要是重稀土富集物。
美国稀土消费量的30%用于传统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行业;70%用于高新技术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上,占50%以上;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占10%以上;其他新材料领域的应用只占6%左右。
③日本
日本没有稀土资源,所需稀土原料全部进口。日本进口稀土原料产品的80%来自中国。日本进口的稀土主要用于高新技术产品和新材料领域。日本的稀土深加工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因此,日本稀土市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世界稀土工业的发展水平和趋势。
2004年日本稀土产品进口总量为26762吨,比2003年增长4%。从进口国别来看,2004年从中国进口稀土约2.4万吨(167亿日元),比2003年增长6%,占进口总量的90%,从法国、美国进口量逐年减少。
近几年,日本稀土消费量的10%用于传统的玻璃、陶瓷行业,约90%用于光学玻璃、功能陶瓷行业、各种稀土抛光粉、防紫外线辐射玻璃的添加剂、稀土永磁材料、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以及镍氢电池等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和新材料领域。日本是世界上应用高纯稀土最大的市场,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稀土实现附加值最高的国家。
除前苏联外,欧洲其他国家没有稀土资源,主要靠从美国、澳大利亚、巴西进口稀土精矿。法国是稀土化合物的主要进口国,同时又是高纯稀土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法国本身虽然没有稀土资源,但法国罗地亚稀土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企业之一。澳大利亚和印度主要是生产独居石矿。澳大利亚1992—1993年独居石年产量为5000吨,占全球独居石年产量的30%,其中含稀土(REO)3850吨,稀土品位高,储量大,综合利用元素多,最具有竞争力。1994年,因放射性废料处理问题,中止了独居石矿生产。印度稀土的年生产能力一直保持在2000~3000吨的水平。
3.1.2.2 国内稀土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稀土资源状况
我国稀土资源一是储量大,世界已探明的稀土工业储量为10000万吨左右(以氧化物计,下同),我国已探明的稀土资源储量为5200吨,占全世界稀土储量的52%(中国稀土学会地采选委员会提供),国外公布中国为430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43%,尽管在稀土资源数据上,中外公布的数字有所不同,但是,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却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二是矿物齐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世界罕见。我国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世界上主要稀土矿物在我国都有发现,特别是离子型稀土矿为世界罕见。三是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资源比较集中,开采比较容易。目前,中国已探明有22个省市自治区有稀土资源,其中具有开采价值的稀土资源分布在内蒙古(包头)、四川、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山东等十个省区。到2000年,已探明的矿产品具体产量和储量的分布(见表3)。四是有益组分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大。在稀土资源的质量、品种和可利用性等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为我国稀土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保证,也为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主导地位创造了条件,更为新世纪、新材料、新技术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表3 中国稀土储量(REO) 单位:万吨
(2)我国稀土市场供求状况
我国稀土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十几年的结构调整,根据资源、市场走向,已经基本形成“三大基地、两大体系”的格局。三大基地:一是以包头混合型稀土为原料的北方稀土生产基地,分离能力约8万吨;二是以江西等南方七省的离子型稀土矿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分离能力约6万吨;三是以四川冕宁氟碳铈为原料的氟碳铈矿生产基地,分离能力约3万吨。两大体系是指:一是以轻稀土为主的北方工艺体系,主要产品有稀土精矿、稀土合金、混合稀土化合物、富集物和金属、各种单一稀土化合物以及稀土抛光粉、永磁材料、贮氢合金等外延产品;二是以中重稀土为主的南方工艺体系,主要产品是各种高纯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富集物、混合金属和合金。
①供应状况
近几年来,中国稀土产品生产和供应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995—2007年,中国的稀土矿产品、冶炼产品和材料产品的增长情况见表4。
表4 近年来中国稀土产品产量增长变化情况(REO) 单位:万吨
从表4可见,三种主要的稀土产品产量逐年递增。其中稀土矿产品产量的年均递增率为12.64%;稀土冶炼产品产量的年均递增率为17.92%;稀土材料产量的年均递增率为377%。2001年世界稀土矿产品产量约为11万吨,中国产量占其89.31%;世界稀土冶炼产品产量约9.69万吨,中国占89.15%。从总体看,中国稀土矿产品产量无论数量或质量,在供给稀土冶炼等方面均充足有余,稀土冶炼产品在供给国内外用户方面也无问题,甚至还可能有一定的过剩。
2007年,国家对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生产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2.08万吨(以REO计,下同),比上年减少8.83%。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12.60万吨(含废料回收所得近1.8万吨),比上年减少19.75%。其中我国稀土新材料总体保持了良好发展的势头。稀土永磁材料产量为50800吨(实物),比上年增长22.85%,其中:烧结钕铁硼磁体48000吨,比上年增长23.08%;黏结钕铁硼磁体2300吨,比上年增长21.05%;钐钴磁体500吨,比上年增长25%。稀土荧光粉产量为8481吨(实物),比上年增长44.46%,其中:灯用三基色荧光粉6400吨,比上年增长100%;彩电荧光粉1000吨,比上年减少23.08%;长余辉荧光粉900吨,比上年减少24.71%;其他荧光粉产量为181吨,比上年增长3.08%。2007年,贮氢合金产量达到18600吨(实物),比上年增长24.00%。稀土研磨材料产量为7523吨(实物),比上年增长23.49%,其中:液晶抛光粉2819吨(实物),比上年增长38.45%。
②消费状况
近年来,中国的稀土产品消费量在不断扩张。现在稀土消费量除了在传统应用领域增长较慢外,在高利技领域中的用量增长极快。1995—2005年中国稀土产品总消费量的增长变化态势见表5。
表5 近年来中国稀土产品消费情况(REO) 单位:万吨
由表5可知,近年来,中国稀土产品消费量年年都在增加,2005年比2001年增长了55.39%,比1995年增长了近3倍(2.99倍)。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稀土产品消费量已位居世界之冠,美国位居第二,日本位居第三。预计今后世界稀土消费格局仍将维持此种消费格局。中国消费的稀土产品包括稀土盐类(CeO2、Nd203、Eu203、Dy203和Y203),稀土金属与合金(稀土硅铁合金、稀土贮氢合金)以及稀土材料(稀土永磁材料、荧光粉、贮氢材料及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现在这些产品除个别品种外,中国均可自给自足。
2000年至2006年期间,中国稀土产品的消费领域包括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业轻工、纺织工业以及高科技新材料等行业。近年来,中国各个消费领域应用稀土产品的状况见表6。
表6 近年来中国稀土产品消费结构情况(REO) 单位:万吨
表6列出的数据表明,中国稀土产品在各个领域中的消费有增有减。其中,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和农业的消费量变化不大。但是,玻璃、陶瓷行业的稀土消费在2003—2005年增长较快;高新材料领域的稀土消费则增长得更快,年均递增率甚至达到了53.2%。高新材料主要是指稀土永磁材料、荧光粉、贮氢合金和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等。这是中国稀土生产、消费快速向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预计今后仍将如此。
2007年我国稀土应用快速增长,稀土应用量达到7.26万吨,比上年增长15.61%。其中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和农轻纺等传统领域应用量达3.41万吨,比上年增长6.26%,占总量的47%;稀土荧光材料、液晶抛光、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和催化材料等稀土新材料领域应用量达到3.85万吨,比上年增长25.24%,占总应用量的53%。紧凑型稀土节能灯产量为30多亿支;稀土永磁电机产量达4124万台,其中大中型节能电机(30万千瓦以上)6.5万台,微特电机3200万台,自行车电机917.5万台;生产各类车用稀土尾气净化器约1085万套。
3.1.2.3 赣州稀土产业发展现状
赣州是著名的“重稀土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离子型稀土资源,产量可以左右全世界的稀土市场。赣州离子型稀土分布在全市17个县(市、区)146个乡镇,主要集中在龙南、定南、寻乌、信丰、安远、赣县、全南、宁都等8个县,已探明储量46.89万吨,保有储量230万吨,远景储量约940万吨,分别占全国离子型矿产储量的35%和40%,储量居全国第一,在世界稀土产业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稀土企业32户,拥有1万吨/年以上的矿山生产能力,离子型稀土矿产品产销量均占全国同类产品的40%;离子型稀土分离总能力达28000吨/年,约占全国总能力的50%;稀土金属冶炼总能力达10000吨/年,单一稀土金属占全国总能力的60%,其中,赣州虔东稀土集团公司、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公司、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分别形成了2500~3000吨/年以上的能力,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包括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和应用在内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稀土金属生产企业,赣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金属生产基地。此外,在稀土合金、稀土铸铁、磁性材料和发光材料的中间产品等方面均有了一定的进展,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3.1.2.4 未来稀土产业发展趋势
(1)全球稀土新材料市场步入平稳增长期
全球经济的总体复苏及汽车及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稀土需求量的增长。2004年全球稀土消费量已达到8.8万吨,预计在今后3年中,稀土需求量年增长率为4%~7%。尤其是稀土新材料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快速增长之后,步入21世纪后全球在材料开发和制造技术不断进步、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市场需求稳步增长等有利因素的促进下,稀土新材料市场转入相对平稳的增长时期。
(2)稀土产销不平衡,开发稀土新产品将成热点
今后几年稀土市场对不同稀土产品的需求增长仍有差异,特别是钕铁硼永磁材料迅猛发展加剧了稀土市场的不平衡;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稀土传统应用领域将受到挑战,有些稀土产品已经或将被其他材料所取代。
由于氧化钕(镨、铽、镝)等市场需求的加剧,将导致更多的其他稀土元素被同时分离出来,稀土产品产销不平衡的矛盾将不断加剧,会进一步造成镧、铈等产品的大量积压,从而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
今后开发镧、铈等积压产品的应用将成为热点。开发量大面广新用途的产品,如新型稀土抛光粉、稀土防紫外玻璃、汽车尾气净化、高分子化合物添加剂等。加速推进轻稀土应用新成果的产业化,如稀土有色合金、稀土新型催化剂、稀土动力镍氢电池、稀土塑料添加剂、稀土在陶瓷中的应用等。
(3)新材料行业需求强劲,拉动稀土消费继续增加
稀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地区,其中,中国的消费量最大,2006年国内消费量为6.28万吨,而冶炼产品的产量为11.66万吨,中国的稀土消费比例已经达到全球消费量的50%左右。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稀土在国民经济中应用范围的扩展有关;另一方面,也存在产业转移造成的国内消费量增加的因素,稀土市场呈现出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特征。
从国内外稀土的消费结构看,新材料是最大的应用领域,约占稀土总消费量的50%左右,而冶金、石油化工、玻璃等领域的消费比重也都超过了10%。从我国稀土消费结构的变化看,新材料是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领域。2004年新材料中的稀土消费量为15911吨,2005年上升到24650吨,增幅达55%,而2006年新材料领域中稀土消费量上升到30701吨,已占到稀土消费总量的48.9%。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具有较高的磁能积、较强的矫顽力,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航空航天、交通能源、医疗卫生、计算机、家用电器等领域。2006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达41350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7.47%,其中:烧结钕铁硼磁体39000吨,同比增加18.18%;黏结钕铁硼磁体1900吨,同比增加5.56%;钐钴磁体400吨,与上年持平;其他磁体50吨。中国磁材工业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现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预计,未来3至5年,钕铁硼的产量仍将保持在20%以上的年均增长,到2010年,国内钕铁硼产量将达到8万~10万吨,因此,未来对钕、镨、镝、铽等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的需求是强劲而持续的。
(4)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稀土产业向稀土资源产地转移
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步伐加快。考虑到我国稀土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以及市场因素(稀土资源和分离项目国家限制与国外合作),国外许多稀土深加工和应用项目加快向中国转移,世界稀土加工业进一步向中国转移,2007年,全球85%的液晶显示器、90%的笔记本电脑和40%的液晶电视在中国内地生产。中国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使得国外加速将汽车用直流电机和尾气净化器的生产转移到中国。由于中国钕铁硼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国外的一些钕铁硼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如日本TDK在广东东莞建立加工基地;日本昭和电工在内蒙古包头和江西赣州分别建立了稀土合金生产基地;欧洲VAC与中科三环在北京建立合资企业;NEOREM(2007年7月被VAC并购)在宁波建立加工基地等,这种趋势将大大提升我国稀土国际化水平,从而为中国稀土产品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
(5)中国、日本、美国成为世界稀土产业三强
从稀土产业生产规模和市场应用规模两个角度分析,中国、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稀土新材料开发和生产基地。在稀土永磁材料方面,中国、日本、美国成为主要生产及应用国;稀土荧光粉生产则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法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贮氢合金生产方面,日本独占鳌头,其产量占全球贮氢合金的50%以上;在催化材料开发应用方面,美国的产量和应用市场规模占到了全球的40%以上。
3.2 赣州稀土产业集群建设的条件分析
3.2.1 有利条件
3.2.1.1 赣州稀土产业集群的市场潜力分析
由于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性质,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稀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渗透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最近20年来,在改造钢铁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稀土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引起了世界上的广泛关注,稀土已不再单是起“工业味精”作用,在高新产业部门更是起到了“主力军”作用,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正在实施宏伟的第二步发展战略,这一根本国情加之特种功能材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决定了我国对功能材料的需求将是巨大的。譬如,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一直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和禁运,所以我国国防用关键特种功能材料是不可能依靠进口来解决的,必须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如军事通信、航空、航天、导弹、热核聚变、激光武器、激光雷达、新型战斗机、主战坦克以及军用高能量密度组件等,都离不开特种功能材料的支撑。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发展新型能源及能源材料具有迫切的需求。能源材料是发展能源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也是能源紧缺的国家。发展电动汽车、使用清洁能源、节约石油资源等政策、措施使得新型能源转换及储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便携式电器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用户每年均以超过20%的速度增加,形成了一个对小型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巨大社会需求。
随着移动通信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崛起,作为一大批基础电子元器件技术核心的信息功能陶瓷,日益成为我国发展相关高技术的需求重点。按照5%的世界市场占有率计,2010年我国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及制品的年销售额将达300亿元人民币,对信息通讯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国际需求分析,正在掀起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必将拉动全球稀土消费的快速增长。稀土是发展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传感器材料、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能源材料和机敏(智能)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性元素,在当代世界科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全世界稀土市场每年需求折合成稀土氧化物约10万吨,预计未来十年,稀土在环保、功能材料中的应用将进一步加强,主要功能产品将保持大幅度增长势头,全世界稀土消费量将保持8%~10%的年增长率。据预测,2005—2010年,全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量将从3.3万吨增加到7万吨,销售额达到260亿元,我国将成为世界稀土永磁材料的制造中心;全国储氢合金粉产量将从1万吨增加到2万吨,市场规模达到30亿美元;全世界消耗灯用三基色荧光粉将从3000吨增加到4000吨以上,下游相关的照明电器、彩电和显示器等的产值达数千亿元之巨。[13]
新型功能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核心,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在全球新材料研究领域中,功能材料约占85%。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特种功能材料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是21世纪信息、生物、能源、环保、空间等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材料,成为世界各国新材料领域研究发展的重点,也是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中战略竞争的热点。鉴于功能材料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功能材料技术的研究。1989年美国200多位科学家撰写了《90年代的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报告》,建议政府支持的6类材料中有5类属于功能材料。从1995年至2001年每两年更新一次的《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特种功能材料和制品技术占了很大的比例。
2001年日本文部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第七次技术预测研究报告中,列出了影响未来的100项重要课题,一半以上的课题为新材料或依赖于新材料发展的课题,而其中绝大部分均为功能材料。欧盟的第六框架计划和韩国的国家计划等在它们的最新科技发展计划中,都把功能材料技术列为关键技术之一加以重点支持。各国都非常强调功能材料对发展本国国民经济、保卫国家安全、增进人民健康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3.2.1.2 赣州稀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
本文前面已对产业集群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无论是基于赣州独特的资源尤其是具有垄断地位的中重稀土优势,还是基于三大稀土产业特点的比较分析,加快赣州稀土产业集群建设都非常必要。
(1)世界稀土产业以原料供应地为中心日趋集聚。中国稀土以离子型稀土资源而闻名世界,离子型稀土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于1991年被列入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之一。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的宝贵性、稀缺性、重要性导致了整个中国南方稀土工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全球产业转移浪潮背景下,世界稀土新材料开发与生产正加快向中国转移,赣州已成为重点承接地区,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的稀土企业纷纷落户赣州。资源区域位置的重要性导致了稀土产业群的急速转移。南方离子型稀土的最重要分离基地江苏的地位受到动摇,江苏最大的两个工厂江阴和加华在江西定南县建2000吨/年南方矿的分离厂。日本昭和电工继2003年9月在包头建钕铁硼合金厂,目前又与江西赣州市政府合资建设了赣县红金稀土厂;日本NEOMAX的最高经营层及信越、TDK也多次到赣州考察,落实资源的稳定供应问题。
(2)赣州稀土产业链条比较完整。依托大企业和大项日,稀土产业链条由低端向高端不断延伸,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等稀土中、下游产品产量稳步提高,稀土深加工企业已达23个,基本形成了“稀土原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应用产品”的产业链条。
(3)赣州稀土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加快。初步形成了管理集中、功能分区明显的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稀土高科技工业园区、香港工业园区、沙河工业区及以各资源县为依托的稀土产业基地。
(4)赣州稀土科技研发体系相对健全。初步形成了江西南方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赣州有色冶金研究院等三家综合性稀土应用科研单位,其中江西南方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拥有稀土原矿开采、稀土分组分离、稀土金属冶炼、稀土金属材料加工、稀土应用、稀土贸易等科工贸一体化的高技术企业。
(5)赣州及周边省份重化工业发展为赣州稀土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稀土在钢铁、铝业、铜业、装备制造业等有色金属及其延伸领域的应用程度不断深化。赣州被商务部命名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要承担地”、“国家稀土新材料出口创新基地”;被江西省定位为“江西南部经济中心”和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毗邻广东、福建等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发达的地区,随着“对接长珠闽”战略目标的实施,为稀土产业与其他优势产业的有机融合、互促发展,进而推进全市产业升级,打造具有稀土特色的新型工业优势,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条件和发展平台。同时赣州本地也加快钨、稀土、氟盐化工和脐橙加工四大集群产业以及有色金属及新材料、非金属矿及新材料、机械制造、食品、轻纺、电子电器六大主导产业的培育进程,必将进一步促进稀土产业发展。
3.2.1.3 赣州稀土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1)赣州稀土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
我国稀土资源分两大类,一类是以内蒙古包头为代表的北方氟碳铈矿,另一类是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南方离子型矿。离子型矿富含中、重稀土,是高新技术领域所需的重要材料,其经济价值高于氟碳铈矿,因具有易开采、配分齐、放射性低等特点而成为世界稀土产业中罕见和珍贵的自然矿产资源。同时,赣州稀土矿轻稀土元素含量低,是其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原因之一。一般从独居石中回收1吨重稀土就有14吨轻稀土,从氟碳铈矿中回收1吨重稀土有99吨轻稀土,而从江西离子型稀土中回收1吨重稀土只有0.15~0.3吨轻稀土,而且钇、铕、钐、铽、钕单一稀土的含量,离子型稀土所占比例最高。赣州作为南方离子型矿的重要生产基地,保有稀土氧化物资源储量占全国的48%、全省的84%,离子型稀土保有储量230万吨,约占全国的35%,在一定程度上其产销量的变化左右着国内外的离子型稀土矿产品市场价格,其中,龙南高钇矿重稀土具有垄断性的优势。
据统计,世界钇资源75%以上集中在中国,中国的一半以上又集中在赣州。钇元素是稀土发光材料的主要成分之一,而江西的稀土元素配分比恰好十分符合高技术产业某些领域的发展要求,如我省红粉钇与铕之比为20∶1,与荧光材料要求的配分比非常吻合,这是其他类稀土矿难以比拟的绝对优势,因此江西稀土在国内外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随着我省稀土工业的崛起,大量质优价廉的中重稀土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迫使国外稀土厂家改用中国稀土资源,同时它们的冶炼加工产品售价也难以与我省稀土产品竞争。目前,除某些特殊产品外,美、日、法等国家的稀土厂家已被迫逐步停止了中重稀土的生产,让出了市场。
(2)单一稀土金属和高纯稀土金属生产优势
近几年来,赣州和有关部门一道致力于稀土金属的研发生产,单一稀土金属产量占全国的60%~70%,品质上也占有优势。赣州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稀土金属重要生产基地,中重稀土合金、稀土铸铁的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稀土磁性材料和发光材料等中间产品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2007年,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产量达到11794吨,初步形成4家稀土单一金属生产龙头企业。其中,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到2500吨,赣州虔东实业有限公司的稀土金属年生产能力达到4000吨,赣州晨光稀土金属材料厂达到1200吨,江西金世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达到800吨,该公司的高端稀土单一金属在国内有独特优势。
全市规模以上稀土企业41户,拥有1.5万吨/年以上的矿山生产能力,离子型稀土分离能力达2800吨/年,约占全国同类产品的50%,稀土金属冶炼总能力达10000吨/年,单一稀土金属占全国总能力的60%。稀土永磁材料已建和在建能力已达1.5万吨。2007年稀土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6.2亿元,为内蒙古稀土产业的82.1%,约占全国的30%。
(3)赣州稀土产业集群的人才技术优势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和江西省稀土研究所是两个各具特色、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的稀土研究机构,并具有很强的产业化能力。它们在离子矿勘探、采选、分离、金属制品的提纯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原地浸矿技术、双溶剂萃取分离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对稀土的利用开发与应用也有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稀土的农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稀土在农业方面第四次大面积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赣州教育发达。现有大中专院校12所,其中,驻市本科院校有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和赣南医学院等3所,驻市高等职业学校有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和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等2所;2006—2007学年,驻市、市属大中专院校教职工合计6470人,其中专任教师4578人;在校学生达108217人,其中,研究生708人、本科生42132人、专科生32382人。现共有21家公办职业培训机构、4所技校,147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具有一定规模,在校生达1万多人,主要采取了短、中、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比较有特色的专业为: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与制造、电子技术应用、无线电技术等,这些专业学生人数达12000人,这些学生毕业后,将为赣州稀土产业集群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4)赣州稀土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
赣州是江西省的南大门,东接福建,南临广东,西靠湖南,处于珠三角、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重要纽带。赣州离中国最大的制冷剂消费市场(珠三角、闽三角)近,运输和信息流的成本低、效率高。2007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889公里,全年铁路货物运输量629.2万吨,比上年增长19.52%。赣州交通便利,已形成水陆空并兴的立体交通网络。目前,京九铁路、昌厦一级公路以及105、323、319、206等四条国道贯穿全境。赣粤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赣龙铁路于2004年底建成通车,迁建后的赣州民航机场航空通航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厦门、景德镇、南昌、重庆等八个。赣州至深圳、厦门“铁海联运”正式开通。开通直达香港、澳门公路客运班线。水运可经赣江通达长江流域。已开工建设昆明至厦门高速公路,广东韶关至赣州高速公路已建成赣州段、济南经赣州瑞金至广州高速公路,大庆经赣州龙南至广州高速公路等,赣韶铁路有望近期开工,这将使赣州成为中国南方最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5)赣州稀土产业集群的政策优势
国内外各个成功产业集群案例的实践告诉我们,产业集群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通过对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成长、演化过程的考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干预都存在并发挥作用,只是政府干预在产业集聚过程中作用的强弱程度以及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互动程度存在着差异而已。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稀土产业,从完善体制机制着手,总结推广了“规模整合、产业整合、矿区整合、矿种整合”四种整合模式,使矿山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稀土矿由140个整合为89个,实现了资源向优质企业配置,资源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江西省赣州市成立赣州南方稀土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将全市八个稀土资源县的稀土采矿权全部入股公司,全市稀土生产经营实行“四统一”的管理。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赣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培植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工作方案》《关于加快赣州市有色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鼓励钨稀土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在用地、税收、资金筹措和原料保障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自2004年开始,大力推进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贸易服务、产权交易、口岸服务、技术标准和社会保障等“十大体系”建设,已基本形成与发达地区生产要素无障碍自由流动的政策环境。
以载体建设为依托打造产业发展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有16个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总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落户企业1600多家,其中包括日本东芝、住友等世界500强以及香港王氏港建集团、中国中化集团、中国华星、横店东磁、浙江英洛华等国内外大企业。赣州经济开发区与香港建设集团已签订共同建设“香港工业园”的协议;中联环保有限公司准备在章贡区建设电镀城;另外,赣州正在建设国家稀土检测中心,研究制定稀土的国家标准乃至世界标准。这些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对京九铁路沿线城市的长远发展比较优势分析中,将赣州排在第8位,列江西省的南昌、九江之前,仅次于北京、深圳等中心城市和沿海城市。在世界银行2006年10月8日发布的关于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报告中,赣州竞争力排名第36位,政府效率排名第13位。在2007年8月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组织的“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的评选中,赣州一举登上“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的荣誉榜。
3.2.2 不利因素
3.2.2.1 宏观管理问题
(1)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体制
宏观上,由于历史原因,赣州市稀土有关企业隶属于不同部门和不同地方,客观形成条块分割的体制,给整个行业工作安排造成一定困难。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赣州对矿管部门实行了市以下直管,条块分割的体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块与块之间尤其是市与资源县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仍然不好协调。同时,在市一级,市发改委和经贸委管理稀土的职能还未完全理顺,导致稀土的战略安全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资源储备制度尚未建立。
(2)资源储量消耗过快,可持续利用堪忧
赣州稀土资源虽然丰富,但资源浪费严重。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规模化时采用的均是池浸技术,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资源消耗过快。赣州稀土已探明储量46.89万吨,保有储量230万吨,以离子型稀土为其特色。以现有产能计算服务年限约12~15年。特别是素称“重稀土之乡”的龙南县,据2003年12月统计,已探明的高钇重稀土的可采工业储量仅40000吨左右,按年产4500吨的规模,80%的利用率,也仅仅只有7年的可采资源。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资源整合不到位,无证开采、越界开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屡禁不止,采选回收率不到40%。
(3)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力量薄弱
我国稀土产品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70%以上,已具备调控国际市场的能力,但由于出口管理不力,稀土行业协和职能发挥不到位,加之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的影响,导致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一再下跌,影响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2007年起,国家把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生产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并于6月1日对稀土金属加征10%的出口暂定关税。稀土产品出口一度呈现“量减价增”局面。但一方面,世界稀土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美国和欧洲等四大消费市场,其稀土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稀土消费总量的35%、28%、20%和13%。另一方面,中国稀土生产企业众多,稀土出口量过大,出口秩序混乱,面对国际稀土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一盘散沙的企业必然在市场的博弈中处于弱势。赣州稀土产业集聚区虽成立了一些社区自治组织,如行会、协会等,但调查中发现,这些社区组织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尚未形成有机的统一体。赣州甚至全国稀土企业在出口价格上缺话语权,国内稀土出口产品形成了价格受国际买方市场左右的局面。可见,赣州市相关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当薄弱。
(4)产业基地(园区)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内生动力不强
赣州以政府主导的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园区开发建设效率,但也存在一些弊端。①过度竞争。因为主管政府的级别不同,各园区所能享受的政策优惠条件差异较大,造成发展机会不平等,容易导致过度竞争。②难于创优环境。在“条块分割”的体制下,部分基地或园区出现诸如产业缺乏特色、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分工、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欠缺、无法形成有效的创新环境等问题。③缺乏内生力。在追求数量增加的传统思维模式影响下,忽视了产业链间的内在联系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内生动力机制。
3.2.2.2 行业问题
(1)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稀土企业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指“三废”,即稀土企业生产排放的有害废水、废渣和废气,其中以污水为最。在矿山开采方面,尽管赣州大多数重稀土、轻稀土矿山开采已采用了原地浸矿工艺,有效地防止了“搬山运动”,但较复杂类型稀土矿原地浸矿工艺还不够成熟,总回收率低,并且由于池浸(堆浸)工艺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易操作等特点,受利益的驱使,一些小型矿点仍采取池浸(堆浸)工艺技术,资源利用水平低,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在加工方面,无论处理离子型稀土矿,还是进行湿法分离,几乎都采用碳铵沉淀工艺,这也就毫无例外地要产生铵氮废水,其中,又以硫铵废水最难处理,至今尚无理想的工艺。
(2)应用研究滞后,新产品亟待研发
近几年,赣州一批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在稀土应用开发中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政府在稀土科研领域开发投入也逐年加大。但由于行业、地区、部门之间交流不够,条块分割,研究力量分散,甚至相互制约,没有形成合力。相关企业也受自我经济实力的限制,无力开展高层次的项目研究与开发,关键技术攻关不力,使得赣州整体研究开发水平不高,在稀土基础理论研究和稀土功能材料的开发应用方面与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的内蒙古、四川等地相比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代表赣州资源特色的中重稀土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进展极为缓慢。比如在稀土应用研究方面,技术含量明显偏低,跟踪仿制多,自主创新少,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拳头产品;稀土市场开发和推广应用滞后于稀土分离的发展,企业技改多局限于产能的扩大,对产品升级换代重视不够,大多数企业处于稀土产业链的低端。(www.daowen.com)
3.2.2.3 企业自身问题
(1)集群内企业合作程度低,产品结构矛盾仍然突出
过去在吸引外来相关和支撑性企业上,赣州市主要依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等来吸引企业,形成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企业往往“聚而不群”,稀土生产企业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横向合作,产业链中企业的关联程度还不够。除少数企业外,通常是各做各的,各自配套,导致集群根植性低,缺乏规模效益。稀土生产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协会等中介组织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没有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创新系统。同时,赣州稀土产业链中结构性矛盾突出。稀土原矿、分离和金属产品、深加工产品产值比约15∶80∶5,[14]应用产业几乎为零。产业链呈现“两头小、中间大、后面空”。由于深加工应用产品的严重滞后,势必造成稀土初级产品供大于求,加剧初级产品的流失。一些新上和在建的稀土永磁项目又基本属中低产品,造成了新一轮重复建设和产品趋同。
(2)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赣州培育形成了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世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赣州虔东实业有限公司、赣州红金稀土有限公司、寻乌力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骨干企业,技术装备和企业集中度都得以大幅提高。但总体上看,除稀土金属企业外,赣州稀土企业单体规模小,绝大多数为小型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尚未形成具有显著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3)初级产能过剩,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国内现有稀土冶炼分离能力已经超出市场需求近2倍。目前全世界每年稀土总需求量在10万吨左右,而我国的产能就达18万吨。产品供过于求,导致相互压价、恶性竞争。我国是稀土产业大国,却沦为没有定价权的稀土弱国。同样,赣州稀土产能过剩情况也已出现,全市稀土分离能力已达2.8万吨,但稀土矿山生产能力只有1万多吨,供矿能力不足与分离能力过剩矛盾初显。赣州稀土分离企业加工所需的化工原料大部分从外地购进。稀土磁材项目在后续机械加工和电镀方面不配套;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发育迟缓,影响了稀土的精深加工。
(4)人才缺乏,管理落后
赣州稀土行业像其他行业一样,普遍存在着人才匮乏,管理落后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家。因此,大量的本地企业家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标志。能否不断产生富有冒险精神、具有开拓创新意识、拥有宽容合作态度的企业家,是赣州稀土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一方面,由于体制、经济、政策等原因,使原有人才流失,吸引人才困难,导致人才缺乏,尤其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赣州农耕文化深厚,商业文化淡薄,缺少企业家成长的土壤和产生机制。据江西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该校毕业生大多选择了在粤、浙、苏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留在赣州的少。这些人才、技术的“瓶颈”,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3.1 赣州稀土产业集群建设的初步构想
3.3.1 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市稀土产业的重心由矿山开采、分离冶炼转移到深加工和产品应用;到2010年,全市稀土三基色荧光粉1000吨,稀土永磁材料16000吨,储氢合金粉2000吨,稀土材料实现销售收入达60亿元。稀土应用产品进一步扩大,到2010年全市稀土材料及应用力争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稀土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矿山的资源回采率大于75%;分离企业资源回收率大于90%;金属冶炼企业资源回收率大于90%;稀土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以上;力争形成2~3个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全市稀土产业销售收入力争实现150亿元。远景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稀土产业销售收入力争实现200亿元,争取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品的产值占稀土总产值的比重超过80%,环保和能耗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力争形成一个在全国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稀土产业群体;形成国内外稀土学术、人才、商贸交流以及国内稀土开发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情报信息和分析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离子型稀土生产研发基地和贸易中心。
3.3.2 发展方向
根据稀土产业发展方向和赣州得天独厚的离子型中重稀土资源的实际情况,应以市场为导向,把赣州进一步建设成为全国性的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形成从矿山开采、冶炼加工、深度应用到贸易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继续向下游延伸,发展相关产业。重点打造五条产业链和形成五大产业集群。五条产业链:(1)稀土永磁材料产业链,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钕铁硼磁体—稀土永磁电机、磁选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2)稀土发光材料产业链,中、重稀土氧化物—稀土荧光粉—照明电器、显示器等;(3)稀土储氢材料产业链,混合稀土金属—稀土贮氢合金粉—镍氢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4)中重稀土合金产业链,混合稀土金属—稀土钢、稀土铁、稀土铝合金—零部件或器件;(5)稀土新材料产业链,稀土化合物—稀土新型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特殊应用领域。五大产业集群:(1)以稀土永磁材料和各种电机应用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2)以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元件、器件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3)以稀土储氢材料及各种动力电池、电动车等应用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4)以稀土—有色金属材料深加工及元件、器件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5)以稀土催化、功能陶瓷等新材料及稀土在化工、建材领域应用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3.3.3 赣州稀土产业集群的区域布局
根据《赣州市稀土资源分布和开采现状及赣州市稀土矿产资源专项规划(2005—2010)》要求,重点建设一个稀土产业集群核心区、三个稀土采选冶加工基地、五个稀土规划开采区。
3.3.3.1 一个稀土产业集群核心区
赣州要充分发挥龙头的作用,发展附加值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通过调整第三大产业的内部结构,增强全市经济、金融和信息中心的作用,加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此,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香港产业园、台湾产业园、章贡区水西冶炼加工园区和沙河工业园为核心平台,延伸辐射赣县和南康现有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稀土磁制冷及超磁致伸缩用功能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等高新稀土应用产品。优先加强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在园区内形成产业特色和优势,使其成为技术密集的高新产业研发基地。
3.3.3.2 三个稀土采选冶加工基地
(1)龙南重稀土采选冶加工基地
龙南稀土产业基地是江西省唯一批准设立的稀土产业基地,总规划面积2500亩,该基地2007年2月由省发改委批准设立,重点引进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金属合金添加剂等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目前,龙南稀土产业基地共有29家稀土工业企业,2007年总产值10.35亿元,已形成从稀土资源开采、冶炼分离到加工应用的三位一体的格局。截至2007年底,龙南稀土产业基地东江新圳工业区已有和泰、锴升、依路玛等5家投资1亿元以上的稀土深加工企业落户该基地,总投资超过6亿元。基地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重稀土深度加工与应用产业基地。到“十一五”末期,龙南稀土基地可形成年产稀土金属2万吨、稀土磁性材料6000吨及稀土发光材料3000吨、三基色荧光灯2000万支、稀土特种钢5万吨的规模,基地稀土产值将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率20%。到2015年,该基地规划项目全部建成,稀土行业总产值将达到30至40亿元。[15]
(2)定南中稀土采选冶加工基地
定南具有明显的离子型稀土资源优势,已探明储量9万多吨,远景储量120万吨,是中型富有矿产地和加工地之一。目前,承接稀土产业转移的平台主要有良富工业小区、城北工业小区、富田工业小区和竹园工业小区,总规划面积6000多亩。其中良富工业小区位于县城南郊,规划面积1500亩,已建成26栋标准厂房,建筑总面积2.6万平方米、改建了一个占地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员工生活区。城北工业小区位于定南县城东北角,是新规划的一个招商引资重点工业区,总规划面积1000亩。富田工业小区和竹园工业小区总规划面积3380亩,正在建设中。四个工业小区紧靠定广、桐广二级公路和赣粤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重点的稀土生产企业有两个:定南南方稀土有限公司,年生产规模1000吨,目前正在扩建2000吨生产线。定南县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是由江苏客商魏建中先生创办的稀土深加工企业;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2006年8月初正式投产,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58亩;公司主要从事稀土金属、稀土发光材料、稀土永磁材料深加工,兼营稀土分离、氯碱生产。
(3)寻乌轻稀土采选冶加工基地
寻乌县稀土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储量有39.34万吨,远景储量50万吨。自1974年地质909队在寻乌发现以轻稀土为主的稀土并实验开采后,寻乌稀土开发几经风雨。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县已开发出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储氢合金材料等十余种稀土新型材料,形成了集开采、分离、应用、研发于一体的稀土产业发展体系,稀土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2007年,全县有稀土分离企业、深加工企业6家,稀土产业实现产值4.97亿元,税费突破3911万元,占全县年度税收收入的32.4%。其龙头企业主要有:寻乌南方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9日,由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江西公司共同投资组建,总投资7250万元。生产规模为年开采离子型稀土(以REO计)1000吨、分离中钇富铕稀土2000吨。矿山开采采用先进的原地浸矿技术,稀土分离采用矿山浸出液萃取富集、“模糊”萃取、无氨皂化、NH4Cl废水再生后综合利用、全程在线自动控制等新技术,尤其在稀土分离的废水治理方面采用了自主开发的“SBR生化脱铵”废水处理新工艺,该项目在同类研究中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07年获得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寻乌新舟稀土冶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稀土金属氧化物2100吨,目前正投资1200万元新建一条稀土荧光级产品生产线。2008年引进投资3.88亿元的寻乌恒明新材料有限公司已落户寻乌,项目建成投产后将生产稀土贮氢合金1000吨、镍氢电池正负极板750万套、镍氢动力电池750万组,实现年产值12.2亿元,利税1.3亿元。投资2.58亿元的江西拓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与该县签订了投资合同,企业达产后年生产贮氢材料2000吨。
3.3.4 规划开采区五个
主要是赣县中重稀土规划开采区、安远中重稀土规划开采区、信丰中稀土规划开采区、全南中稀土规划开采区、宁都中稀土规划开采区。其中,重稀土矿山2个,保有重稀土氧化物资源储量26743吨;中稀土矿山32个,保有重稀土氧化物资源储量92560吨。
在稀土产品发展策略的选择上,赣州应着眼于国际竞争优势的培育,并与赣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立足国内外稀土资源状况,结合本地资源特色,扬长避短,在延伸产业链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力促赣州稀土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
3.3.4.1 基于资源特点的产品发展策略分析
赣州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配分全,品位高,易提取,放射性低,富含与高新技术产业关系密切的中重稀土元素,是发展新材料产业的优质资源。二是矿床呈面型产出,中重稀土分布集中,深度浅,矿体连续性好,岩结构疏松,易采冶,成本低。三是轻、中、重稀土配分齐全,特别是中、重稀土保有储量在国内外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通过对赣州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物稀土配分的分析,与其他稀土矿床比较,稀土诸元素中优势的有:龙南重稀土,钇占64.9%、钆占5.69%、铒占4.26%、钕占3.47%,尤其是钇元素含量是包头矿、四川矿的150倍、71倍;寻乌轻稀土,镧占38%、钕占30.18%、镨占7.41%、钇占10.07%,镧、钕元素含量比其他矿都要高,镧分别是包头矿、四川矿的1.52倍、1.21倍,钕分别是包头矿、四川矿的1.82倍、2.33倍;信丰中稀土,镧占27.56%、钕占17.55、钇占24.26%、镝占3.71%,其他配分齐全。通过对赣州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物稀土配分的分析,可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策略,研究和开发具有竞争力的稀土产品。
3.3.4.2 基于稀土产业价值链的产品发展策略
分析稀土的真正价值在于应用,能够产生超过其自身价值数倍、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效益。例如,在“稀土精矿—碳酸稀土—氧化钕—金属钕—钕铁硼永磁材料”这条产业链中,其附加值比例为1∶1.9∶17.4∶28.3∶52.2。[16]这表明,在稀土产业链中,越向下游延伸,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附加值也越高。在纵向上稀土产业价值链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原材料—新材料—元器件—终端产品。因此,赣州稀土产业的发展必须走高技术成长路线,重点应是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冲出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的“围城”,促进稀土产品链的延伸和产品线的扩张。
(1)稀土磁性材料及应用产业
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NdFeB),应用钕为33%左右,同时加入少量的镨、镝金属,根据工艺和性能不同,分为烧结NdFeB和黏结NdFeB两种,市场前景广阔。赣州稀土钕元素丰富,非常适合于发展稀土磁性材料及应用产业,并且磁性材料生产已达一定规模,稀土永磁材料已建和在建能力已达1.5万吨。由江西瑞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已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奠基,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规划设计年产1500吨稀土金属、6000吨钕铁硼、4000台永磁电机的规模,全部建成并投产达标后,年销售收入可达40亿元人民币。该公司重点规划研发、生产、销售兆瓦级及以上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磁钢和各种环保节能永磁电机,填补了江西省空白。由永磁铁氧体产量世界第一的浙江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的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已在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电机厂房基本完工并部分投产。据了解,该公司一期工程达产后可年产高性能稀土永磁2000吨,通信用振动电机2000万只,年创销售收入5.2亿元。未来几年,东磁公司还将投入巨资,把赣州东磁打造成国内领先的稀土永磁生产基地。我们要通过整合现有磁性材料生产厂家,以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和赣州市东磁稀土有限公司为龙头,尽快形成一条矿山开采—稀土分离—氧化钕—金属钕—钕铁硼(永磁材料)—稀土永磁电机、磁选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的产业链。
(2)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产业
稀土发光材料以三基色荧光粉、长余辉荧光粉和阴极射线发光材料应用为主,主要应用稀土的元素为钇(Y)、铕(Eu)、铽(Tb)及少量铈(Ce)等,而钇是龙南矿最具垄断性的稀土元素。
据统计,2006年我国白炽灯与紧凑型荧光灯(国外简称CFL)的比例为1.3∶1,全球有150.63亿支白炽灯(其中美国约30亿只),以CFL取代白炽灯的市场空间很大。预计到2010年我国稀土节能灯管的产量将达到30亿支,需要荧光粉的量将超过4000吨。2007年3月9日结束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已达成终结“白炽灯时代”协议,这给我国绿色环保产业带来了机遇。据有关人士透露,我国将出台对选用紧凑型节能荧光灯消费者给予相应补贴的政策,对产业的发展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龙南稀土企业已具备稀土三基色荧光灯粉、显示器用荧光粉、长余辉荧光粉、白光荧光粉及其他类型荧光粉约250吨年生产能力,赣州虔东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新建或扩建新型荧光材料项目,我们要珍惜机遇,通过整合现有发光材料生产厂家,形成一条矿山开采—冶炼分离—荧光粉加工—各种显示设备(包括灯具、各种显示器、电视等)的产业链条。
(3)稀土储氢电池材料及应用产业
稀土贮氢材料是以富铈少铕的混合稀土金属为主要材料,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镍、钴、铝等制成的合金,作为电池的负极材料,制成可充电的、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动力镍氢电池。目前赣州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如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稀土储氢材料产业化规模已达到2500吨/年,但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不高,应充分利用五矿集团控股后资本优势及销售网络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努力向元器件—终端产品市场进军。同时,中国五矿集团和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及定南大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五矿赣州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达到20亿元,也将在未来五年内,在稀土功能性材料及应用产品项目上有新的作为。我们要通过整合现有贮氢材料生产厂家和引进新型科研项目的方式建设一条矿山开采—冶炼分离—混合稀土金属—稀土储氢合金粉—镍氢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的产业链条。
除上述主要功能材料的应用外,我们还要未雨绸缪,做好规划,逐步发展混合稀土金属—钢铁及有色金属合金—稀土钢、稀土铁、稀土铝合金、稀土铜合金—零部件或器件;稀土化合物—稀土热稳定剂—稀土工程塑料、改性MC尼龙—各种管材、管件、机械零件;稀土化合物—稀土新型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应用器件以及稀土农牧业应用等四条产业链。
3.4 推进赣州稀土产业集群建设的对策
3.4.1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为产业集群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3.4.1.1 做好产业集群规划,引导各生产要素向稀土产业基地集聚
赣州稀土产业集群已过诞生期,正处于成长期的初期,根据稀土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理论和赣州及各资源县(市)的区域属性。赣州稀土产业集群的成长首先需要政府高起点科学规划产业集群,形成市、县分工协作的梯度发展格局。
一是从侧重资源特点角度做好产业集群空间格局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有利于促使各区域已具有的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张,也有助于各区域的产业协调发展。因此,根据各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赣州经济发展应该立足其自身及现有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布局,根据区域开发理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防止不同县(市)间产业及产品的同构和无序竞争。以龙南、寻乌、定南等资源县为基础,展开稀土原矿和分离冶炼布局,集中培育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产品档次的中上游产业;以赣州中心城区和市有色产业基地为核心,展开稀土深度加工、应用产业布局,重点发展起点高、附加值高、规模大的稀土中下游产业。同时,以赣县、章贡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侧重发展磁性材料、储氢材料及稀土合金等深度加工应用产品。形成既竞争又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互动互助的稀土产业群。
二是从侧重产业价值链和功能角度做好产业集群内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产业规划。依托资源比较优势,推动稀土产业链向高端、多极延伸。稀土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产值沿产业链呈裂变式的增长,从原材料到新材料和元器件,产值可以成倍增长。因此,赣州稀土产业必须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促进稀土产品链的延伸和产品线的扩张。
三是从侧重整体功能的角度做好稀土产业集群与赣州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规划。明确稀土产业集群在赣州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稀土产业集群的发展纳入到赣州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当中来,统一规划管理,真正使稀土产业集群和谐稳定发展。
3.4.1.2 实行总量控制,强化源头管理
在本区域范围内,实施“限制输出、奖励输入”的矿产品贸易政策,提高稀土资源保障程度。加快稀土矿山的优化重组,实现生产经营秩序的根本好转,继续推行赣州稀土矿业公司与矿山业主签订委托开采或联合生产的管理模式,实行矿山开采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建立资源整合的长效机制。
3.4.1.3 强化稀土原矿配额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开采环节,实施生产配额向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环保设施健全、集约化、规模化开采的资源县倾斜,减少其他县的配额。在加工环节,资源优先配给规模大的深加工和应用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对大企业原料优先供应,来促进稀土精矿生产的集中度,降低环保治理的难度和投资,提高稀土精矿的利用效率,提高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地位。
3.4.1.4 实行产业定向招商,打造稀土精深加工企业“航母”
采取市场引导,政府推动,着力构建赣州稀土的产业协作体系。跳出赣州这个圈子之外,融入“长珠闽”甚至全球工业化发展进程,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增加区域产业集群的开放性。一方面,以赣州市稀土矿业公司采矿权入股或转让的方式,吸引战略投资者,推动深加工和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培育世界一流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以赣州现有骨干稀土企业为招商平台,谋求与国内外顶尖企业合资、合作。通过引进和发展高端技术,生产高端产品,支持赣州稀土行业的中央、省属企业与地方企业联合重组、矿山企业与冶炼加工企业联合重组,支持从事稀土矿山、冶炼生产的本土企业实施高位嫁接,引进战略投资者,拉动稀土产业链的延伸,增强稀土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4.1.5 构建本地化网络,促进外源型集群落地生根
加强产业集群人文关系网络的建设,培育以合作和信任为基础的区域产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寻求区内各经济主体交流和互动发展,促进区内外资企业与非外资企业的整合以增强地区性黏结,构建区域内学习型合作网络以提高集体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外资企业本地化。加强集群内部企业的联系,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良好的人文关系网络可以促使融资环境的改善,使集群内企业有良好的信用状况和较大的融资规模,有利于让银行对产业集群内的信贷给予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可以使集群内部企业相互提供融资担保。
3.4.2 加强配套体系建设,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稀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4.2.1 积极组建一流的稀土科研平台
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稀土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平台,联合赣州市有色金属及新材料行业主要企业的技术中心、江西理工大学、江西有色金属研究院等研究院所,采用战略合作、项目合作、虚拟组织、实体整合等多种形式,构建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大平台。加快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步伐。到2010年,形成南方离子型稀土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中心、南方稀土应用工程中心、江西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矿业重点实验室等六个国家、省级中心(实验室)的格局。解决离子型稀土开发应用中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促进成果转化,合理利用离子型稀土资源,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中重稀土材料的需求,促进离子型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4.2.2 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自主创新
充分利用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建设国家级稀土新材料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的契机,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和开采配额、出口配额等,以项目为纽带,面向国内外一流的稀土科研院所和核心企业引进一流的稀土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引导各生产要素向稀土产业基地积聚,力争在稀土磁性材料、LED荧光材料、新合金材料等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引领稀土产业未来发展潮流的核心企业。
3.4.2.3 建设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确立南方离子型稀土的集散中心地位
鼓励本地采选、加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吸引外地原矿向赣州积聚,尽快形成南方离子型稀土的集散中心,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3.4.3 建立稀土资源储备体系,提高稀土产业的安全性
2006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今后将建立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的矿产品储备机制,初步形成国家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矿产品与大中型探明矿产地的战略储备体系,为调控市场、应付突发事件、保障资源供应安全奠定基础。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事关赣州经济安全和重大战略利益,事关稀土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其开发及储备对赣州乃至全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借鉴国内外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成功经验,建立稀土资源储备体系。结合赣州实际,在储备形式上可采取行业储备和企业储备、实物储备和期货储备、开发性储备和新勘探储备、重点金属储备和原矿储备、氧化物储备和富集物储备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储备。当前要把稀土精矿(原矿)、钕、镨、铕、铽、镝等品种作为资源储备重点。近期以稀土矿产品及其初级产品储备为主,中远期向深加工和应用产品技术储备发展。在资金筹措上,探索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出资设立稀土资源储备基金的办法,对全市稀土矿产品销售进行调控,有计划地向市场供应稀土原矿,稳定价格,实现资源的总量控制和流向控制。在保障机制上,成立强有力的储备建设领导小组,由稀土资源储备中心负责具体运作,制定“赣州市稀土资源储备条例”及实施细则,确立储备系统工程的组织、运作流程,规范储备的管理,以实现战略储备目标。
3.4.4 强化稀土行业协会职能,引进和发展其他中介服务组织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组织被视为协调政府与行业及各行业之间的润滑剂、协调器和保险阀,是促进工商业及协调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行业协会发挥着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降低经营者之间的交易费用、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改进对市场的决策和管理、制定行业规范的作用。赣州稀土产业集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有的可以通过政府层面来解决,有的必须由稀土行业协会去完成。未来一段时期,赣州稀土将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行业协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稀土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配合协助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做好对稀土行业的整顿、协调、监管工作,保证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行为,避免恶性竞争,建立行业价格引导机制,推动资源价值体现;当好政府参谋,协调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协助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平衡产销、合理分工,努力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为企业和政府服务。
此外,大力引进和发展中介机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市场发育滞后,地方政府应建立起“政府主导型”的专业化中介服务组织。首先,选好突破口和发展重点,在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经营管理的中介机构设立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中介机构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通过舆论、教育和实践使集群内的企业转变观念,认识到中介机构是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化、效益化的重要前提,进而主动利用市场中介组织为自己服务,使其善于利用市场中介机构,分享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利益。最后,中介机构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中介机构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链条,既不同于政府部门,又不同于一般企业,而是以第三者身份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服务,沟通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联系的机构。因此,必须坚持中立、客观、公正的办事原则,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3.4.5 发展稀土循环经济,构建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新兴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根据赣州稀土产业发展现状和生态工业园构建原理,无论宏观层面的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管理立法,中观层面的区域产业园区的建设、布局,还是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和管理实践,都应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坚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加快稀土生态工业园构建。在稀土企业、技术力量相对集中的地方,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着力解决稀土产业资源利用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稀土生态工业园区应根据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使上游企业“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争取做到“零排放”。要坚持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严格环境管理,加强稀土资源保护。当前,重点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采取限制供应精矿的措施,促使企业提高科技含量。同时,引进和利用高新技术。通过“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向资源消耗少的终端产品延伸,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零增长转化,使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负增长转化,不断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章 赣州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建设研究
4.1 赣州氟盐化工产业及其发展现状
4.1.1 氟盐化工行业
4.1.1.1 氟化工
氟化工的主要原料为氟化钙(CaF2),俗称萤石。氟化工主要包括无机氟化工和有机氟化工两部分。无机氟化工产品主要包括氟化工的基本原料氟化氢(HF),无机氟盐,含氟特种气体,稀土氟化物及各种含氟络合物等大类。有机氟化工产品主要包括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氟氯烃及代用品以及氟材料加工应用等领域。含氟高分子材料主要品种有聚四氟乙烯(PTFE)、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氟橡胶(FKM)等。含氟精细化学品包括含氟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及脂肪族类化合物等,主要品种有氟苯、三氟甲苯、二氯氟苯、四氟丙醇(TFP)、三氟乙醇等中间体以及含氟医药、农药、染料、含氟织物整理剂。氟氯烃及代用品包括CFCs(全卤化氯氟烃)、HCFCs(含氢的氯氟烃)和HFCs(氢氟烃),主要品种有HCFC-22、HFC-32、HFC-23、HCFC-141b、HFC-152a、HFC-134a、HFC-227、HCFC-125等。
还有人把目前氟化工产品划分为五大类:一是以聚四氟乙烯、氟橡胶、E-CTFE聚合物和PVF等为代表的氟聚物;二是以HEP及其衍生物、TFE调聚产品等为代表的TEF精细品;三是医药、农药、染料等用的芳香族中间体及成品;四是电解氟化学品;五是氟化学试剂及无机氟化学品。
有机氟产品市场,氯氟烃的生产2007年起被禁止,ODS替代品需求将继续高速增长,其下游冰箱和空调行业2002—2007年平均增长率均为30%以上;含氟聚合物产品中氟橡胶、聚全氟乙丙烯等产品需求旺盛;各类含氟精细化学品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CFC替代品及CFC产品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20%以上的水平,而对于氟橡胶、聚全氟乙丙烯乃至氟精细化学品而言,由于市场需求较强,竞争较弱,仍将在未来3年内维持30%以上的较高毛利水平。
无机氟产品市场,国际大公司正将中国作为氟化工原料的生产基地,2002—2007年HF的出口量连续5年超过了50%,同时国内对于高附加值的精细含氟无机化学品需求旺盛。
4.1.1.2 盐化工
盐是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一切化学物质的统称,比如我们常见的石膏(CaSO4)、石灰石(CaCO3)、芒硝(Na2SO4)、纯碱(Na2CO3)等在化学上都叫做盐。通常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就仅指氯化钠(NaCl),也就是我们所指的食用盐(以下所称的盐都是狭义的盐即NaCl)。盐是一切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素有化工之母的美称,可制成氯气、金属钠、纯碱、烧碱和盐酸。以盐为原料的盐化工产业主要是用来生产纯碱和氯碱及其他各种延伸产品。盐化工按其最终产品又可分为制盐工业、氯碱工业、纯碱工业、精细化工等等。
2005年,我国盐产量约4455万吨。盐的消费结构中,纯碱和烧碱用盐约4110万吨,占国内盐产量的92%;其他工业用盐和食用盐约740万吨,供需基本平衡。目前我国盐业产业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资源丰富,资源开采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等方面。烧碱生产能力达1570万吨/年,产量为1240万吨。我国约有氯碱企业190多家。2005年我国烧碱表观消费量1158万吨。氯产品最大的加工产品是聚氯乙烯(PVC),2005年我国PVC树脂总生产能力约850万吨/年,产量为649.2万吨。我国有纯碱生产企业近50家,能力约1450万吨/年,产量1410万吨。2005年,纯碱出口177万吨,进口7万吨,国内消费约1240万吨。国内约有5000家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生产精细化工产品8000多种,实现产值1100亿元,其中约1500家规模较大,并有近百家已具备世界级领先技术水平,已成为该领域主角。国内化工行业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已突破40%。
4.1.1.3 硫酸
硫酸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主要用于制造无机化学肥料,其次用于有色金属的冶炼、石油精炼和石油化工、纺织印染、无机盐工业、某些无机酸和有机酸、橡胶工业、油漆工业以及国防军工、农药医药、制革、炼焦等工业部门,此外还用于钢铁酸洗。
2003年我国硫酸表观消费量为3565.2万吨。其中,磷复肥用酸占67.6%,增长18%;其他化肥消耗4.1%;非化肥用酸28.3%,增长8.7%。虽然国内产量增长很快,但仍无法完全满足需求。2004年硫酸产量及市场显现多年未见的好形势,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从2003年底开始,中央紧抓“三农”问题,出台一系列对化肥企业的利好政策,促进了磷复肥特别是高浓度磷复肥生产,磷复肥每月以同比20%以上的速度增长;二是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加对硫酸的需求。因此,2004年每月硫酸产量同比增长都在18%以上,全国硫酸市场出现少有的供不应求的形势,价格一路上扬。2004年全国硫酸产量3994.6万吨,同比增长18.5%。
4.1.2 氟盐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
4.1.2.1 我国氟盐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拉动了氟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给氟化工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具有独特性能的有机氟材料使汽车朝着安全、舒适、轻型、节能、清洁方向发展;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含氟医用品,氟医药已成为医药产业的重要分支;高效低毒的氟农药的发展,不仅为农药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其他像化工行业、机械行业、电子电气行业、建筑行业、纺织行业、造纸行业、金属工业等三十多个行业都与氟化工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正因为氟化工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国家将氟氯烃替代物连续化生产、工程塑料生产技术及关键设备和原材料等与氟化工相关的产业列入《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加以优先发展。
近年来,我国国防、军工、尖端科学和民用高科技对氟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靠进口不能满足需求,而我国的氟资源占世界总量的30%以上,有氟资源优势。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我国的氟化工行业尤其是有机氟化工行业未来3至5年将处于快速发展期。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看,有机氟材料作为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一部分,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我国氟化学工业具有全球2/3的萤石储量,资源优势明显,而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国内外企业在中国建立氟化工生产和出口基地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1)我国氟化工的发展趋势
“十五”期间,我国氟化工得到了迅猛发展,销售额从2000年的85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约15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1%以上。我国氟化工已经成为世界氟化工发展的主要动力。这期间,我国氟化工产品结构调整大、步伐快。初级、基础、通用氟化工产品扩张进入快车道,AHF、HCFC-22、含氟单体TFE和HFP、含氟聚合物PTFE和FKM的生产规模、发展速度均大于20%以上,呈现了强劲的增长态势。CFCs生产装置大部分被淘汰;HFCs完成了从小试、中试到产业化的过程,建成投产了HFC-134a、HFC-32、HFC-125、HFC-152a等工业化装置,并已开始进行替代HCFCs出口。此外,我国氟化工开始与世界氟化工技术接轨。氟化工企业专利、专有技术开发能力初步形成,在规模、质量、消耗等各方面技术水平都有所提升,如PTFE、TFE、HCFC-22、AHF。氟化工科研开发课题开始迈向高端产品和精细化学品,如氟醚单体、离子交换树脂和膜、六氟丙酮、双酚AF、HFP齐聚体、HFC-245fa、PFA等。另外,全球氟化工公司陆续介入我国氟化工产业,在氟塑料加工、氟橡胶加工和氟塑料生产(配制)等领域更具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17]
“十一五”期间,我国氟化工产业竞争加剧,既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又要面临外国企业的竞争。国际氟化工企业对中国氟化工产品竞争力开始升级,从一开始对中国萤石资源的竞争转向对中国深度氟产品的竞争。另一方面,我国氟化工经过50多年发展,不仅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而且具备了人才、初级氟化工技术、市场等一定优势,形成了开发和合作格局,给“十一五”氟化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我国盐化工和硫酸工业发展趋势
①我国盐化工发展态势
工业盐的用量与盐化工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主要是纯碱、烧碱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纯碱增长速度在6%左右,烧碱的增长速度在10%左右,因此,对工业盐的需求增长速度也将在8%以上。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加大及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兴建,中西部地区PVC消费量将会不断增加,我国PVC树脂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中等发达国家人均PVC消耗量多在25公斤,而我国PVC人均消费量约6公斤,可见,我国PVC市场仍然潜力巨大,预计2010年我国PVC树脂的需求量将达到1200万吨左右,2015年中国PVC树脂的需求量将达到1700万吨左右。预计未来5至10年,我国对纯碱的需求年均将以6%左右的速度增加,才能满足国内消费及出口需求,因此我国纯碱工业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预计2010年我国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的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与国外相比,我国含氟精细化工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使用超前、研发滞后”的问题。由于国外技术的垄断,我国加大了含氟精细化工品的研发力度,目前开发出百余种含氟有机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生产能力快速增强。
②我国硫酸工业发展态势
2003年我国硫酸产量达到3371.2万吨,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我国硫酸工业发展很快,产量每年以200万吨以上速度增长,其中2007年增幅最大,比上年增产320万吨,增长10.5%,摆脱了长期以来位居次席的地位,超越美国的3050万吨~3100万吨。我国70%以上的硫酸用于化肥生产,主要是磷复肥生产,到2005年我国磷肥的需求量将达到1000万吨~1100万吨,国产磷肥产量预计为1000万吨,以此测酸需求硫酸2900万吨~3000万吨,化肥用酸占硫酸总产量的75%。2004年我国硫酸的产量将超过3500万吨。
目前,全球氟盐化工产业正在向萤石资源集中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市场潜力大的地域转移。赣州拥有丰富的萤石等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广阔的市场以及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使得国际氟化工企业及加工型企业纷纷投资赣州。
这里要特别指出,赣州氟盐化工产业涵盖了以萤石为主要原料矿的氟化工业,以石盐为主要原料矿的氯碱工业和以硫铁矿为主要原料矿的硫酸工业,以及与之相关联和配套的其他化学工业。盐和硫酸产品由来已久,对其化工产业研究较广,赣州萤石多且发展空间比盐和硫酸更广阔,故本文侧重于氟化工的研究,兼顾盐化工和硫酸。
氟化工崛起于20世纪30年代,是化工行业中的一个子行业。氟化工产品以其耐化学品、耐高低温、耐老化、低摩擦、绝缘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军工、化工、机械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的增长,氟产品的应用领域开始从传统行业向建筑、电子、能源、环保、信息、生物医药等新领域渗透,氟树脂、氟橡胶、氟涂料、含氟精细化学品、无机氟化物等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赣州要发展壮大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就必须对该领域进行必要的研究。
对于氟化工产业集群的研究,检索文献后发现,研究比较薄弱,属于研究刚刚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上。有部分学者也对氟化工产业集群做了市场分析和预测。
氟化工产业作为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氟化工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全球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快速同步增长,全球消费增长率在4%左右,而我国的年增长率超过15%。我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形成了世界四大氟产品生产和消费区。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氟化工产业的生产技术日臻成熟,装置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级逐步增多,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部分产品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近十年来,我国形成了浙江巨化股份、上海三爱富等一批氟材料生产骨干企业以及上千家中小型企业,氟产品年销售额约155亿元。我国已将氟化学工业作为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先导性、战略性行业,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范围。
面对全球能源的日益紧张,有学者认为,这为氟硅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江西省“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氟盐化工产业基地。2005年,赣州市把氟盐化工产业作为三大产业集群之一,力争经过3至5年,把氟盐化工产业培育成产值超百亿元的集群,使赣州成为全省重要的氟化工基地。2006年赣州市把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列入“十一五”规划。兴国、瑞金、会昌等县市依托较为丰富的萤石资源与会昌岩盐等资源,提出了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并在加快基地建设。
4.1.2.2 赣州氟盐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1)赣州氟盐化工产业已成为重点发展的一个产业
目前,氟化工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同时,江西省“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盐化工产业基地。据专家分析,“十一五”时期是江西省盐化工业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些为“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赣州氟盐化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8]
①赣州市“十一五”规划的氟盐化工
赣州氟盐化工产业指氟化工业、氯碱工业和硫酸工业,以及与之相关联和配套的其他化学工业。赣州具有丰富的氟化工产业发展资源,2005年,赣州市委审时度势,提出建立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力争经过3至5年,把氟盐化工产业培育成产值超百亿元的四大产业集群之一、全省重要的氟化工基地。2006年赣州市把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列入“十一五”规划。《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遵循大开放、市场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托瑞金、兴国、会昌、宁都等资源产地,建设瑞金和兴国氟盐化工产业基地、会昌盐业基地。积极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资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深加工、应用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配套,培育自主品牌,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②瑞金市“十一五”规划的氟盐化工
《瑞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以赣州氟化工产业基地为载体,加快推进氟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按照“整合资源、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度加工、集约发展”的原则,以矿产资源为依托,产业整合为主线,科技创新为先导,战略合作为重点,基地建设为平台,大力引进发展深加工应用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配套,加快培植形成产值超百亿元的氟化工产业集群。集中精力推进基地建设,做好有意投资氟化基地项目企业的衔接、跟踪、落实和相关服务工作,促其早日实施,早日建设投产见效。与此同时,整合萤石精粉等传统矿产加工企业,融入氟化工产业链条。“十一五”期间,氟化工产业基地争取投资30亿元,建设氢氟酸、甲烷氯化物、商用制冷剂、离子膜烧碱、聚氯乙烯、电石、硫酸、复合肥、污水处理厂、热电等10大重点项目,形成30亿元的氟化工、盐化工生产能力。
③会昌盐产业基地建设规划
《江西会昌盐产业基地建设规划》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基地为载体,建立较为完善的盐化工业产业链,配以氟化工、锡精深加工和其他的相关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个相对密集的产业群,发挥集聚效应和低成本优势,提高基地内企业生产效益和产品竞争力,提升会昌县(乃至江西省)在国内外盐化工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带动当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基地规划一期用地面积3000亩、二期用地5000亩、三期用地5000亩。规划近期(2006—2010)建设26个工程项目,完成投资27.06亿元,实现年产值54.37亿元;中远期(2011—2015)建设26个项目,完成投资39.36亿元,实现年产值56.32亿元。共完成投资66.42亿元人民币,每年创造产值约110.69亿元人民币。
④兴国氟化工产业基地建设规划
赣州(兴国)氟化工产业基地建设规划也已全面完成,其中年产两万吨的无水氢氟酸项目已建成投产。萤石精选加工小区建设规划将全县8家萤石精选企业全部迁入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治污“三统一”。
(2)赣州氟盐化工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分析
赣州氟盐化工产业已初步跨越产业集群的起始阶段,即企业聚集阶段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生产要素早就具备,如适合企业建厂开工的土地、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足的资本、符合生产要求的劳动力资源、基本的技术和管理支撑等。由于具备这些要素,赣州氟盐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正常开展,产业集群也就有了形成的基础。当基本生产能力形成后,集群的发展便进入产业聚集阶段以及其后的结网阶段,单个企业的行为转换为大量企业的群体行为,扎堆、结网,空间聚集、柔性专业化成为基本特征。在这一阶段,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体、市场、地理环境以及政策氛围等成为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
根据上述分析,从总体上来判断,赣州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已经进入产业集群的第二阶段,但还处于产业聚集阶段的初期,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园区)只是显现了集群的趋势,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集群,更不用说是成熟的集群。居于这样水平的产业基地(园区)已经初步形成了“要素的空间集聚”,开始显现产业“抱团扎堆”的优势,同时在产业联系上,部分产业基地(园区)也如春天里的小草,刚刚展露了一点嫩绿。
(3)赣州氟盐化工产业集群聚集阶段的基本特征
①拥有中小企业群体,产业基地(园区)完成选址、布局、规划
产业聚集的前提是具有以某一产业为联系的大量企业。考察赣州氟盐化工各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可以发现,构成集群的主要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将有望最终形成竞争优势。
全市16个省级工业园区和开发区,6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分处18个县市区,布局已覆盖全市,3大特色产业基地(园区)(香港产业园、台湾产业园、氟盐化工基地)正在规划设立,势头喜人。所有的产业基地(园区)都结合本地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高起点编制了控制性规划,其他园区也结合当地实际编制了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明确了功能定位。特别是氟盐化工集群最初是由少数企业引发,现已有大企业甚至跨国公司入驻。
②具备适宜的地理环境,产业基地(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产业聚集并不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它需要有适宜的地理环境条件。具体来说,赣州已有这样一块区域:与周边区域有明显的界限;面积比较大,能够容纳大量企业聚集;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交通运输便捷;处于产业分工大格局中或者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这正符合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使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而降低生产成本。赣州氟盐化工产业的地理环境条件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为创造的。
连续多年的大量投入,使产业基地(园区)的基础设施状况逐步完善,大部分园区实现了“三通一平”,有的实现了“七通一平”。特别是企业入园发展最重要的水、电、路等要素得到了有效解决。
③具备有利的政策氛围,建立了以激励为重点的政策体系
产业聚集仅靠自然演进是个漫长的过程,现代产业集群需依赖良好的政府政策氛围,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这种政策氛围包括:政府对集群发展的规划引导、公共投入支持、税收优惠、劳动用工保障、产品进出口的便利以及政府的效率、信誉等等。
近年来,赣州致力于软环境建设,形成了产业填充、集群的沃土。一是投资领域全方位开放。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开放的领域外,其他领域全部对国内外投资者开放。二是“十大体系”建设成效正在显现,形成了有利于投资创业的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三是各地都建立了为投资者提供一条龙服务的集中办证办事大厅,政府的服务方式、服务效率、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④加快分工与合作,正在积极开展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规制创新活动
简单扎堆并不能形成集群,更不可能产生集群效应。构成集群的企业具有较为明确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上游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原材料或初级产品,下游企业进行产品延伸,由此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大型集群的分工可达几十甚至几百个层次。当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网络化成为重要因素。这种网络化是广泛的,既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各环节形成的紧密联系,也包括在经济社会中形成的复杂人脉关系,并且相互渗透、相互交织。
赣州许多市、县对产业基地(园区)发展的机制体制和管理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出现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做法。比如兴国县成立了工业园区开发总公司,负责园区开发的市场运作,将已有的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划入工业园区开发总公司经营,开展土地转让、厂房转让、厂房出售等业务,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和经济收益,积极吸纳各类资本投资建设。
⑤正在搭建配套的市场体系,带动和影响整个集群的发展
市场作为商品和生产要素聚散的载体,是产业聚集阶段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与集群发展相配套的是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也包括扩散大量企业产品的商品市场以及中介组织等服务机构。赣州正在搭建这种市场体系,分层级的网络系统,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联接本地与国内外,带动和影响整个集群的发展。
综合分析,处于这一阶段的赣州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已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区域经济具有一定实力,企业成长和发展主要依靠产业配套等优势而稳步成长。但在社会网络化和植根性方面非常缺乏,几乎没有显现。需要在下一阶段作出努力。
4.2 赣州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建设的条件分析
4.2.1 有利条件
4.2.1.1 资源优势
赣州物藏丰富,萤石、硫铁矿、盐、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多,品位高,价值大。
(1)萤石
萤石已被列为国家限制开采矿种,是赣州市优势矿产资源之一。据调查,截至目前,全市18个县(市、区)大部分都发现有萤石资源,其中已探明的储量,兴国保有储量约293万吨、瑞金约68.5万吨、宁都约112.4万吨、全南县约47.6万吨、崇义县约33万吨,另外在赣县、信丰、定南均发现有萤石资源,全市探明总储量950万吨,保有储量625万吨。据初步调查,赣州全市已形成萤石精粉生产能力约40万吨/年。
(2)矿盐
盐在工业上用途广泛,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工业用盐大部分用于生产纯碱、烧碱、氯气、盐酸等基础化工原料。位于赣州市会昌县城南46公里处的周田矿区有着非常丰富的矿盐资源,矿区位于武夷山环状构造及瑞金—寻乌深大断裂交汇部位,处于周田断陷经层盆地内,矿区共见三层石盐矿层,据查,保有矿石量B+ C级储量为2.38亿吨,B + C级NaCl储量为1.44亿吨。
(3)石灰岩
瑞金市境内有着丰富的石灰岩资源,主要分布在云石山乡陂下村、田心村和沙洲坝镇压七堡一带,总储量约8.546亿吨(D级矿石量)。
(4)硫铁矿
炼制硫酸的主要原料矿。在赣州宁都、兴国境内均有硫铁矿,目前,宁都硫磺矿开采为斜井开采,矿石产量可达3万吨/年,已探明储量为C + D + E级储量1184万吨,含S品位在22%左右。
由此可见,在赣州有发展氟化工和氯碱及硫酸化工产业的资源优势。
4.2.1.2 区位优势
赣州是江西省的南大门,东接福建,南临广东,西靠湖南,处于珠三角、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重要纽带。赣州离中国最大的制冷剂消费市场(珠三角、闽三角)近,运输和信息流的成本低、效率高。2007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889公里,全年铁路货物运输量629.2万吨,比上年增长19.52%。赣州交通便利,已形成水陆空并兴的立体交通网络。目前,京九铁路、昌厦一级公路以及105、323、319、206等四条国道贯穿全境。赣粤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赣龙铁路于2004年底建成通车,迁建后的赣州民航机场航空通航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厦门、景德镇、南昌、重庆等八个。赣州至深圳、厦门“铁海联运”正式开通。开通直达香港、澳门公路客运班线。水运可经赣江通达长江流域。已开工建设昆明至厦门高速公路,广东韶关至赣州高速公路已建成赣州段,济南经赣州瑞金至广州高速公路,大庆经赣州龙南至广州高速公路等,赣韶铁路有望近期开工,这将使赣州成为中国南方最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4.2.1.3 市场优势
年萤石采矿能力达80万吨,开采能力主要集中在江西九二盐业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一条年产60万吨真空制盐生产线。同时,氟盐化工产业综合利用前景较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液碱在赣州市的年需求量是5.3万吨,固碱为5.42万吨,折合成32%的液碱超过22万吨;盐酸在赣州市的年需求量是20余万吨,可以消化产业生产的大部分副产品。另外,赣州2006年水泥产量为517万吨,氟盐化工产业的废渣可以就地消化,全部可以得到综合利用。
4.2.1.4 政策优势
赣州市已制定《赣州市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坚持按大开放、集约化、市场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进当地的工业化进程。新兴的氟盐化工是一门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发展潜力大的产业,符合赣州的规划。因此,赣州集中力量发展氟化工,兴建氟化工基地有了产业政策的强力支撑。赣州市政府确定把氟盐化工产业打造成为百亿产业,建立氟化工产业集群,为建设氟化工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赣州大力整合萤石开采企业,控制资源,萤石开采企业将由原来的78家减少为56家,至2007年底萤石精粉产量控制在29万吨,保障了今后发展深加工的资源供应。招商政策方面,出台了《赣州市鼓励外商投资若干规定》,基地所在地瑞金市和兴国县也出台了发展氟化工产业的专项政策等。此外,赣州是革命老区,享受国家的多项优惠政策待遇。
4.2.1.5 工业园区(基地)优势和骨干企业优势
赣州工业园区数量多,能承载氟盐化工产业集群,为其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全市有省级工业园区16个,同时江西省发改委批准设立了江西会昌盐产业基地。市政府批准建立了兴国和瑞金两个氟盐化工基地,并组织专家编制了《江西省赣州市氟化工产业基地地址选择报告》《江西省赣州市氟化工产业基地规划》。聘请专家对瑞金基地的安全、环保、水保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和评审,为氟化工产业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
依托矿产资源优势,赣州已形成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氟盐化工等产业集群,氟盐化工基地和相关产业建设起点高、步伐较快。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为赣州氟化工企业发展打下了产业基础。
(1)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为全球500强,2007年第17次入围,名列第299位,全国企业排行榜第11名。中华集团已经与赣州市签订合同,在以赣州(兴国)氟化工产业基地为发展平台,分二期投资建设氟化工项目。该公司与江西省兴国县中萤矿业有限公司、江西三美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正式的增资扩股投资合作协议,并对上述两个公司持有51%股份,成立了中化环保化工(赣州)有限公司。项目投资总额为20.32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0.32亿元,二期投资10亿元。项目投资周期为3至5年,项目投资完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上缴税收5亿元以上,正式拉开了兴国县氟化工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帷幕。项目取得新进展:中化环保氟化工精深加工项目自2007年10月12日开工建设以来,已于2008年4月15日建成一条年产1.5万吨AHF生产装置,目前运行良好;至5月底共生产AHF7539吨,实现销售收入5100万元,上交税收609.41万元,同比增加461.7万元,现建成了第3条线的生产装置的主体工程和配套装置,建成了萤石精粉、煤炭等原料仓储设施,将于年内建成投产。2万吨有水氢氟酸项目于5月底建成,并将在今年9月份正式启动R22制冷剂项目投产。中化集团投资部已批复同意建设多功能车间用于生产三氟甲基苯胺、三聚氟氰等8个含氟中间体。其中氟精细年产5000吨三聚氟氰、年产1500吨三氟甲基苯胺两个项目将在年内开工建设。
(2)中国华星集团公司
中国华星集团公司是国家国资委下属大型企业,也与赣州市签订了协议。按照该协议的项目发展规划,将在赣州设立氟化学研发和培训中心,在瑞金和全南分别建立氟化工产业基地,其中在瑞金的项目总投资37.6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8亿元,预计年创利税约15亿元。主要产品有:无水氢氟酸6万吨、二氟一氯甲烷12万吨、五氟乙烷2万吨、七氟丙烷0.2万吨、偏氟乙烯0.3万吨、四氟乙烯6万吨、六氟丙烯1万吨、聚四氟乙烯2万吨、全氟乙丙烯0.5万吨、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0.1万吨、氟橡胶0.6万吨、烧碱30万吨、甲烷氯化物20万吨、聚氯乙烯20万吨。项目建设周期6年,分三期实施,其中2010年前完成第一期五个氟化工项目及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9.3亿元,预计年创产值26.2亿元,年创税利5亿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年内完成赣州市辖区内10个县(市)萤石资源的存量资源,增量资源的整合配置,以及萤石资源配额开采控制工作,确保实现为华星集团远期配置萤石资源氟化钙(净含量)达1000万吨目标。年内完成基地1500亩用地红线内“三通一平”主干道及相关配套管线设施工程,尤其要率先完成220KV“双回路”送电工程,为华星集团一期入驻项目提供建设条件。中国华星集团公司负责人表示,3至5年内要使集团公司在赣州的氟化工企业进入全国前三强,10年内要把赣州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氟化工基地,同时还将在赣州建设全国氟化工检测中心和研发中心,届时赣州将成为氟化工原料生产、加工及各种应用产品的重要集散基地。
(3)江西鹰鹏化工有限公司
江西鹰鹏化工有限公司的氟化工改造项目正在实施。根据实施方案,该公司将投资4.5亿元对原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其中,第一期将在3年内投资1亿元;第二期将在5年内投资3.5亿元。
(4)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江西省最早的食用盐生产企业,也是全国百家食用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该公司处于会昌县盐矿、锡矿、萤石矿的中心,距这些矿区的距离不超过10公里,周围氟化工业已初步形成年产10万吨萤石精粉、2万吨氢氟酸产能。该公司以会昌盐产业基地为重点,发展以盐化工为主,氟化工与锡化工配套发展,盐化工业已形成年产60万吨真空制盐、5万吨日晒盐产能,锡产业已形成年产2000吨锡金属量产能。
4.2.2 不利因素
4.2.2.1 资源整合未到位,开发利用水平较低
(1)资源开采控制不够
赣州市萤石资源分布较散,且已探明的萤石资源都已为企业主所有,构成的利益主体较多,加上由于地方主义、长官意识、地方干部法制意识淡薄,动辄以行政干预矿业管理等因素,使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矿管部门有法难依,执法难严,从而导致局部地区无序开采、过度开采、乱采滥挖、严重污染等现象屡禁难止。这种行为在短期内的确有助于地方经济的“繁荣”,但从长远看,资源掠夺性开采中浪费严重,资源保证能力被严重预支,其弊远大于利,这种做法无异于“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同时也给资源整合带来了较大难度,难以形成一个窗口对外,今后基地建设所需的资源供应预计会出现一定障碍。部分矿山开采进入中晚期,储量逐年降低。采矿权人与采矿人相分离的状况依旧。按目前全市生产水平测算,不出十年,资源将消耗殆尽。勘探新矿难度大。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探矿权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2)资源利用水平较低
矿产资源利用程度较高,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利用效率却很低,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产业粗放型开发,影响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矿山企业均为中小型矿山,除许多矿床、矿点本身原因外,大矿小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采掘业生产规模远大于选冶、加工和深加工产业,资源供应与加工配套不配套。[20]目前,赣州市虽然有江西鹰鹏矿业有限公司、江西省兴国县金莹氟业有限公司、华星氟化学有限公司三家氟化工生产企业,但仅仅生产氟化工产业的最初产品氢氟酸,没有进一步深加工和形成产业链条,适应不了新形势下氟化工生产的发展形势,严重滞后于现代氟化工生产的发展趋势。
4.2.2.2 产业规模小、产出低,发展不平衡
(1)产业基础薄弱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赣州氟盐化工产业集已有一定基础,但无论是基地整体,还是工业企业,产业投入少、规模小,虽然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整个工业结构表现为小而全、小而散,集中度低,产业层次低,大都停留在资源的初加工上,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2)生产率不高
建设中的氟化工产业由于开采技术落后,技术装备差、生产自动化水平低,使得企业总体生产率不高,产业层次低,初级产品加工过剩,资源消耗快,综合利用水平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仍较突出,尚存在产业配套的诸多问题和困难。
(3)发展很不平衡。基地和企业虽然制定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基本框架结构初步形成,但招商引资进展相对缓慢,进入基地企业不多,产业集群化程度较低,重复建设盲目竞争问题依然突出。
4.2.2.3 产业基地(园区)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内生动力不强
(1)过度竞争
因为主管政府的级别不同,各园区所能享受的政策条件差异较大,造成发展机会不平等。过度依赖优惠政策,竞争的着眼点放在基础设施、土地价格、税收等可模仿的要素方面,容易导致过度竞争。
(2)难于创优环境
在“条块分割”的体制下,部分基地或园区出现诸如产业缺乏特色、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分工、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欠缺、无法形成有效的创新环境等问题。
(3)缺乏内生力
在追求数量增加的思维模式影响下,一些地方重视招商引资数量、产销规模、出口总额等数量指标,轻视内在竞争力、可持续性、创新能力等质量指标,助长粗放型管理所必然导致的种种问题的产生。
(4)一些地方在建设产业基地或工业园区的过程中,市场意识淡薄,而“形象工程”和政绩意识不浅,主观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
4.2.2.4 产业关联度低、集聚程度不高,配套能力差
(1)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
一些地方招商的着眼点主要放在项目的多少和大小上,忽视项目的关联性,不管什么投资项目,一律来者不拒,“捡进篮子就是菜”,企业之间联系并不普遍,虽有企业集聚,但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导致各基地或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趋同,重点行业不突出。多数基地(园区)内同一行业的企业数量少,企业单兵作战,企业之间缺乏竞争与合作的动力机制,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缺乏内在动力,企业竞争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2)产业配套能力差
基地和园区内的服务体系也不健全,有些中介服务机构还处于发育阶段,所能提供的服务有限。特别是赣州工业化程度低,产业配套能力差,一些行业的重要原辅材料和零配件工业不配套,产量低、品种规模少,不适应下游加工业的生产需求。物流等后勤缺保障。赣州目前的物流企业还停留在原有的货运水平,尚未形成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产业形成后,货物的吞吐量特别巨大,且多数为危险化学品,对运输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企业仅有一家(国盛铁路有限公司),地处章贡区,离兴国、瑞金基地有一定距离,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3)国际合作不够
战略合作、资源供应与国际国内地位有待拓宽空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国际市场的风险,战略资源流失问题不容忽视,对经济的发展不利。
4.2.2.5 企业与当地经济融合度不高,植根性不强
(1)植根性不强
赣州的企业大多数是通过招商引资进来的,与当地原有企业、原有产业,与当地的资源、市场还缺乏紧密的有机联系和牢固的共生关系,没有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深度嵌合。有些进驻企业仅为享受土地出让等优惠政策,或吸纳当地大量廉价的资源,因此植根性不强。这类企业做大做强地方支柱产业的动力不足,在后续投入和扩大再生产方面的积极性不高,有的项目签约后迟迟不进资、不动工,或欠拖不竣工,一些分期上马的项目,后续项目没有明确的动工时间,有的甚至呈现候鸟型特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容易因为个别政策的稍微区别而流失。另外为抢占吸引外资的制高点,各市、县建设和经营产业基地(园区)的竞争日渐白热化,风险可能随之增加。而且,很多企业在从事价值链的低增值环节,一旦低成本优势丧失,会遇到残酷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基地(园区)空洞化的危机。
(2)人才缺乏
缺乏一支成型的研发队伍和后备梯队。引进的高端人才少之又少,并因“栖息地”不够完善,导致时有流失现象发生。据江西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该校毕业生大多选择了在粤、浙、苏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留在赣州的少。这些人才、技术的“瓶颈”,导致全市化工行业在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科研开发等方面总体水平比较低,难以实现产品研发向深加工、精深加工发展。
赣州氟盐化工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但也有许多优势和较大的潜力,关键要看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只要搭建好基地平台,广泛造势,重点突破,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建立必要的资源储备。经过努力,赣州一定能够把氟盐化工产业做成百亿元的优势产业。
4.3 赣州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建设的战略构想
4.3.1 发展目标
近期(5年)目标:江西省重要的氟盐化工基地,产值超100亿元人民币;中期(10年)目标:全国著名的氟盐化工基地,产值超200亿元人民币;远期目标:与国际接轨的世界级氟盐化工基地,产值超300亿元人民币。
4.3.2 发展思路
4.3.2.1 产业布局
在以瑞金为中心的方圆100公里范围内,聚集地发展氟盐化工产业所需的萤石矿、硫铁矿、岩盐、石灰石。以此原料地为轴心建立氟盐化工采选冶炼加工基地,同时扩展上下游产业链,深入发展氟盐化工产业。
主要做好产业布局,根据《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结合赣州资源具体特点,应主要做好盐—萤石化工开发基地的建设。
(1)建设会昌锡矿生产基地
利用会昌县锡坑迳地区丰富的锡矿资源,在现有岩背锡矿日处理矿石量1000吨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至日处理矿石3000吨;同时,发展冶炼加工产业,建立起国内有一定规模的锡矿采、选、冶企业联合体,形成规模优势。
(2)建设氟盐化工产业基地
以瑞金、兴国、会昌带较为丰富的萤石资源与会昌岩盐资源为基础,使二者通过相互延长产业链而将二者优势结合起来。发展精盐深加工高纯固体碱、液氯等化工产品和氟化工产品等。
4.3.2.2 产品布局
以提高原料的利用效率和回收再利用为指导思想,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技术,走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氟化工产品。以萤石等相关现有产品等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环境友好氟制冷剂和含氟高分子材料。
(1)产品链规划目标
鉴于目前赣州市化工产业和氟化工生产的现状,规划建立40000吨/年的氢氟酸装置,年产值22000万元;20000吨/年的HFC-152a装置,年产值30000万元;40000吨/年的HCFC-22装置,年产值50000万元;10000吨/年的HFC-134a装置,年产值40000万元;10000吨/年的PTFE装置,年产值50000万元。合计氟产品120000吨/年,年产值192000万元。
(2)实施计划
2008年前,完成首期氢氟酸和HCFC22装置建设。氢氟酸的起步规模为2万吨/年,F22为2万吨/年,预计—期投资为1.5亿~2亿元。销售收入37000万元,利税额3600万元。
2009—2010年,完成氢氟酸、F22的规划目标,并完成HFC-134a生产装置和5000吨/年聚四氟乙烯项目的建设。
2010—2015年,完成聚四氟乙烯项目的规划目标。
(3)原材料配套要求
按以上最终的规划目标,赣南氟化工首期发展主要原材料的需要情况如下:萤石精粉(以氟化钙计)92000吨/年;硫酸(以100%含量计)112000吨/年;电石34000吨/年;氯仿60000吨/年。
此外,氯碱方面要合理开发生产氯产品,搞好氯碱平衡行业。硫酸方面应适度发展硫黄制酸和硫铁矿制酸。
4.3.2.3 产品结构策略
(1)氟化工产品
我国的氟化工产业主要还停留在萤石粗加工阶段,主要产品为萤石粉、氢氟酸、冰晶石、氟化盐等,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有机氟衍生物品种单一、生产工艺落后、规模小,大量依赖进口。目前,氟聚合物(主要包括氟树脂和氟橡胶)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潜在市场十分巨大。氟农药、氟医药、氟染料、含氟芳香族中间体、含氟表面活性剂和氟惰性流体等市场前景良好。应用于机械、电子、电器、汽车、石化、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含氟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都是值得努力的方向,赣州发展产业集群应在这些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
(2)氯碱
近年来,由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各氯碱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纷纷扩大烧碱装置规模,掀起了一轮烧碱扩建高潮,使国内烧碱市场趋于饱和状态。但我国氯碱工业却还在继续盲目扩建,使烧碱产能增长过快,而氯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滞后,氯与碱的需求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显。国内市场上氯产品需求旺盛,而烧碱市场疲软,目前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有烧碱过剩需要出口,却需要大量进口氯产品的国家,估计今后这种氯与碱的供求不平衡还将会继续进一步扩大。因此,要合理开发生产氯产品,搞好氯碱平衡。
(3)硫酸
近几年我国硫酸产业结构正在向大型化、环保型发展,策略上应首先充分利用冶炼烟气制酸,然后适度发展硫黄制酸和硫铁矿制酸。这样既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又避免了企业装置无正常原料供应,造成生产被动的局面。
4.4 推进赣州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建设的对策
4.4.1 加强指导,加快产业集群发展阶段转化
培育氟盐化工产业面向市场,朝柔性专业化发展,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与支撑机构之间产生紧密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提高对市场需求量、产品构成和产品设计等方面快速变化的适应能力;对新的技术和观念的快速吸纳能力;对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快速反应;零仓储和超额的生产能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商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增加集群内企业的创新速率与概率。
(1)主导产业定位要有特色,避免产业结构趋同
①科学制定产业基地(园区)产业的发展方向,规范企业和项目的标准,增强产业链发展的合力和张力。
②要注重研究各个不同产业的特点和产业转移的规律,引导承接转移的产业由低级的初加工业向中高级的制造业发展,由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由传统的下游简单组装向上游关键原材料、零部件以及核心制造工序和研发等高端产业链延伸,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③健全产业基地(园区)生产协作与服务体系。引进相关联配套企业进驻的同时,产业基地(园区)不应自成体系,要充分利用区外的生产配套能力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和层次,提高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2)提升区域性竞争优势,夯实产业集群基础
对于尚处于填充阶段初期的氟盐化工基地,在强化激励措施的同时,要围绕发展特色产业,集聚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企业,强化专业市场功能。
①因地制宜选择本地具有优势的产业,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聚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不断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区域竞争力。
②围绕特色产业,创造条件建设专业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的配套,加速企业集聚和产业集中,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③围绕特色产业制定和完善激励措施,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产业基地(园区),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扩大特色产业市场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4.4.2 调整政府作用方向,促进产业集群化
理清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角色定位问题:必须在现有法律法规及政策条件下,协调好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本身的关系,核心是妥善处理好利益的调整和平衡。目前,赣州氟盐化工产业主要是政府主导型,应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政府的作用方向。
(1)发挥政府宏观管理作用
赣州应成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全市氟盐化工基地(园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负责对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实施宏观调控。要引入竞争机制和专家论证制度,重点规划好基础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政策三个方面,实现产业基地(园区)内公共资源的低成本共享。加强规划导向,鼓励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用产业集群的理念引导产业基地(园区)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特色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规划,利用政府所掌握的各类资源支持一定区域的特色产业发展,产生示范效应,吸引同类企业的集中和集聚。
(2)推动建立企业协作网络
政府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加快发展同业公会,出口代理商,生产力中心,技术信息中心,测量、标准、测试和质量控制中心,研究与开发实验室,集群发展机构等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提供各类培训和咨询。
(3)创造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基础设施对产业基地(园区)工业空间布局的导向显著,政府要加强区域层次骨干网络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大高速公路、县乡公路、入园公路的投入,形成便捷的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水、电、气及环保设施等基础要素,消除盲区盲点。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群体是当前产业基地(园区)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要加大公共投入,加强专业性教育培训活动和机构的指导,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学习体系。政府在搜集、处理和提供有关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信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通过免费提供公共信息逐步扶持专业化的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成长。学习各国和沿海发达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规范各类政策和政府行为,注重厂房建设、投入产出、土地管理、银企合作、优惠政策的新导向,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氛围。
4.4.3 立足地方经济特色,增强企业植根性
依托竞合关系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分工而又与本地社会文化高度融合。努力培育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人文关系网络和区域创新文化氛围,在特色产业、产业链式化、区域文化三个方面着手增强企业植根性。
(1)立足地方经济特色
有特色才会有比较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实施错位发展,促进产业聚集。
(2)着眼产业链式化
尽快改变主要靠优惠政策吸引客商的状况,放眼产业链招商,有意识、有目的、有重点地吸引那些具备带动优势、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和企业,由引进单个产业向其他相关产业扩散,由引进单个核心企业向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同时跟进,由引进单个产品向上下游产品延伸,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各个中小企业发展,以加强产业基地(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强化企业间的依存关系,形成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网络,构筑巨大的产业集群实力。
(3)培育区域文化
有目的地组织企业家交流集会,推动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以及企业协作联络网络的生成,促进企业之间知识、信息和经验的沟通和交流。大力鼓励彼此信任、相互合作、协同共赢等文化要素的生长与培植,加速信息、资源的整合,降低风险、降低成本,促进企业进一步根植。
4.4.4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层次
不断推进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形成由分步创新逐步走向协同创新的复合创新体系,吸引更多企业到产业基地(园区)落户结网,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扩大集聚效应。
(1)观念创新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新理念、新思维谋划工业园区的发展。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社会普遍树立诚信理念,实现集群中精细的专业化分工。
(2)体制创新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抢占制高点,形成“制度落差”。创新管理机制,建立精干高效、开明务实的园区管委会,做到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创新运作机制,产业基地(园区)开发建设由经济实体开发运作,承担经济责任和收益;创新招商机制,突出以商招商、以特招商、以大招商、以优招商;创新扶持机制,要调整财税分配格局,对产业基地(园区)招商引资形成的增量税收,更多地向市、县、区倾斜和向园区管委会集中;创新考核机制,由以绝对数为依据引导到以相对数为依据,既考核总量,又考核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强度。
(3)科技创新
①科技人才创新
着力发展三种创新模式:一是基于技术轨道的顺轨性创新模式。比如产品特性或形式、工艺技术得到持续的改进。二是基于技术平台的衍生性创新模式。即集群内企业在特定的技术平台上以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而展开的创新活动。三是向技术关联域发展的渗透性创新模式。即新的产品或工艺技术在集群内传播、溢出和渗透,从而将单个创新活动发展成群体创新活动。
②科技产品研发
一是要借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资源,鼓励和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二是要加大投入,增强研发力度,扩大研发领域,加强应用研究。三是要加快对人才的培养。要依托国内化工院校建立氟化工培训基地,聘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到我市讲学,对现有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协调好江西理工大学和赣南师范学院等驻市院校设置有关氟化工专业,为我市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4.4.5 强化操作性,确保战略部署得以实现
依据产业集群发展的企业集聚、产业集聚、结网、植根、发展极等五个阶段,赣州推动氟化工产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逐步深入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要突出针对性、操作性,精化、细化战略部署,确保目标的实现。
(1)进一步整合萤石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
发展氟化工,离不开资源,特别是作为氟化工的主要原料矿萤石。近几年,随着氟化工的兴起,萤石矿资源的减少已日渐成为制约氟化工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要遵循大开放、市场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萤石资源,鼓励支持现有采矿企业、精选厂与引进的战略合作伙伴联合,新增资源依法优先配置给战略合作伙伴。如,依托全市萤石资源,做强做大兴国、瑞金氟化工基地;利用盐矿和硫铁矿资源,做强做大会昌盐产业基地,开发好宁都硫酸化工项目。积极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资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大力发展深加工、应用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相关产业发展,如完善物流体系,尽快建设兴国、瑞金危险化学品货运站。
(2)培育企业纵横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支持
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中化环保化工(赣州)有限公司、华星氟化学有限公司和江西鹰鹏矿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扶持氟化工精深加工企业,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建设一大批项目,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力,形成开采、精选、深加工强有力的企业梯队,有效拉动氟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乃至整个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形成。
(3)支持创新,塑造品牌,提升形象,促进植根,扩大规模
提高技术水平,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培训具有高级技能的技术人员,筹集发展资金。创新管理机制、运作模式和服务内容。着力打造特色园区,重点扶持发展已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骨干产品为龙头,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群,形成支撑特色产业基地(园区)发展的强大脊梁,不断提升竞争力。努力帮助培植产业植根网络,将产业完全植根于本地经济社会,提升品牌,充分发挥集群效应,促使各方面的活力充分迸发。
4.4.6 立足当前,突出重点,做好几项亟待解决的事项
(1)组建机构
成立氟化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赣州氟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矛盾和问题。有关氟化工产业的重大项目,优先纳入市重大项目调度会议协调推进。有关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氟化工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按照市里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快氟化工产业的发展。借鉴钨和稀土产业的做法,建议成立赣州市氟化工产业办公室,统一协调、指挥全市氟化工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出台与氟盐化工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相统一的、完备的配套政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氟化工产业的日常监管,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建立行业自律的氟化工协会,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重组公司
一方面严格市场准入,在全市范围内限制新上萤石矿开采项目。另一方面,规范管理职能,凡涉及萤石行业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一律由职能部门按有关规定予以核准,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越职越权备案或核准稀土行业的建设项目。此外,鼓励现有的中化环保化工(赣州)有限公司、华星氟化学有限公司和江西鹰鹏矿业有限公司,走集团化经营之路,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其相对控股或绝对控股,其他企业参股的方式组建具有国际矿业开发实力的核心企业或者集团。利用集团整合内部资源,优化投资结构;控制萤石初级产品销售,储存滞销产品;做好基础工作,包装上市,保证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
(3)制定政策
总量控制:全市萤石资源由赣州市统一开采。年萤石矿开采总量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指令性计划数直接下达到一家公司,再由其统一调配到合法合规的稀土分离企业。
争取支持:主动进入重要矿产资源的国家、省储备开发计划,得到国家、省政策性银行支持或资金补贴。
实行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税收调节机制,市与县(市)收益分配适当比例分成。为确保资源有序开采和集中使用,确保生产企业原料的有效供给,壮大氟化工产业,由市政府出台相关的规定,对萤石矿的开采、销售和流通实行全程监管,建立市、县、企业三级利益分配机制,鼓励采矿企业与龙头企业合作。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相关的技术与装备,重视技术创新,保持适当的技术储备。
加大矿产资源勘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找矿率以及矿产开发回收率。制定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逐步解决老矿山的资源接替问题。开展大型老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使其摆脱资源枯竭的困境,延长其服务年限。
注重环境保护: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氟化工产业特点,制定政策,坚决淘汰产品质量低劣、造成环境污染的落后产品和工艺,鼓励发展环境友好的含氟农药、医药、燃料及其他的中间体,鼓励发展含氟电子化学品、含氟信息与光学材料、氟碳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在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同时,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比如:推广和宣传在生产区域大量种植抗氟性较强、对氟化氢有一定吸附功能的树木(如银杏、梧桐、香梓),形成防护林带。搞好氟的回收利用以及研制氟的代用品,减少氟造成的环境污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钨产业结论
赣州钨矿资源优势持久,钨工业体系完整,产业初具规模,国内外产业调整与技术转移为钨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钨优势产业地位将促进科技的整体发展。
但是,赣州钨产业更多的是作为产业原料基地,钨产业集中度不高,区域创新体系尚未形成,高层次人才缺乏,原始自主创新能力较低,表明赣州市在科技进步水平、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的差距十分明显。为此,赣州要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提高资源保证力度,控制矿产品、初级产品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在采矿环节,要对钨、稀土矿山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提高资源集中度,严格控制钨、稀土开采总量。在冶炼环节,要提高准入门槛,适度控制钨冶炼规模的扩张。在加工环节,要加快延伸产业链,支持鼓励和放手发展精深加工,大力提高精深加工比重。同时,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构筑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承载平台。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投资新办钨深加工企业给予土地审批和费用征收的优惠。
(2)对新增钨深加工生产线和扩大钨深加工产品生产规模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允许其在当年所得税税前利润中抵扣,当年利润不足的可顺延到以后的年份继续抵扣。
(3)对鼓励发展的钨深加工企业实行减免或征收返还等税收、财政优惠措施。
(4)帮助协调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对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大型钨深加工项目予以融资方面的支持。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进一步加大资产重组力度,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关系,形成做大做强赣州钨产业经济合力,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回收率,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5.2 稀土产业结论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提出产业集群是赣州稀土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本文还属于“引玉之砖”。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本文对赣州稀土产业集群战略的研究还是相当初步的。然而通过本文的研究还是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1)产业集群是赣州稀土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在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赣州稀土工业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可行性;运用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了产业集群建设的必要性,结合现有产业集群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赣州稀土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2)随着国内外稀土工业的发展,赣州稀土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稀土生产供大于求,产品缺乏竞争力,销售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对手众多,科技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高科技应用产品开发缓慢等,严重制约了赣州稀土产业的发展。
(3)发展稀土产业集群,必须依照“整合资源、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度加工、做大产业”的发展原则,把赣州市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离子型稀土生产、研发、应用基地和贸易中心,实现稀土资源高效利用、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借鉴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赣州稀土产业集群的发展已进入成长阶段。对于刚进入成长期的稀土产业集群来说,赣州稀土集群建设应该走产业自主发展和政府规划指导相结合的复合发展模式,采取如下的对策和措施: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为产业集群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做好产业集群规划,引导各生产要素向稀土产业基地集聚;实行总量控制,强化源头管理;强化稀土原矿配额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产业定向招商,打造稀土精深加工企业“航母”;构建本地化网络,促进外源型集群落地生根。加强配套体系建设,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稀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稀土资源储备体系,借鉴国内外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成功经验,建立稀土资源储备体系。强化稀土行业协会职能,引进和发展其他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稀土循环经济,构建生态工业园区。
5.3 氟盐化工产业结论
通过“整合”各种相关理论,“黏合”各类文字素材,搜索当地资料,调研当地企业,笔者对“产业集群”、“氟盐化工”、“发展战略”等内容及其关联性有了大致了解,形成了自己对赣州发展氟盐化工产业集群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工业化进程的实践表明,未来20年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将成倍地增加,作为在全省及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赣州萤石等资源及氟盐化工产业仍然有稳定的需求。
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众多矿产资源保证能力不足,包括赣州的优势矿产资源。赣州的萤石属优势矿种,属国家保护性开采的资源,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精心培育打造超百亿元优势产业集群。但是赣州的氟盐化工产业发展,与产业集群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优势资源矿业整治不到位,产业发展水平低,缺乏产业龙头,人才匮乏,管理体制不顺等一些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
发展氟盐化工产业集群,必须依照“整合资源、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度加工、做大产业”的发展原则,把赣州市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和初级产品集散中心。对策和措施有很多,主要有:加快产业集群发展阶段转化,增强企业植根性,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层次。
(1)要依靠政府多方强力推动,迅速建立和壮大产业栖息地。推进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必须在组织上、资金上、政策上、战略上从基地(园区)的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招商引资等方面全力推进,系统发展。
(2)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产业基地(园区)规划的编制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合理选址,精心布局。产业基地(园区)建设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不能一哄而起,盲目攀比,切实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小块起步、滚动发展,开发一片、成功一片,讲求经济效益。
(3)要扶持龙头企业,引导行业内部联合和合作发展。鼓励和推动现有企业采取合资、参股或兼并等方式进行重组,争取上市融资,以产业基地建设为平台,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和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4)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本地企业家队伍,提高产业集群水平。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全力引进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企业经营高级管理人才、具有先进专业水平的技术攻关骨干人才和发展基础人才。
(5)要高度重视土地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集群的持久竞争力。只有建立在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产业集群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实施资源保证供给的同时,还要合理利用、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注释】
[1]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3]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宁钟:《企业集群理论的演进及其评述》,《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期。
[8]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10]谢立新:《区域产业竞争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1]钱平凡:《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http://www.tt91.com/overseas/wenzhang_detail.asp?ID=434&sPage=9
[12]李敏、杨建梅、欧瑞秋:《中小企业集群的横向合作与技术创新激励研究财经》,《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7期。
[13]数字摘自《江西稀土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江西省发改委办公室印发,2007年。
[14]据《赣州市稀土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07年12月。
[15]赖锦洪、钟久蔚:《江西:全力打造重稀土产业基地》,《信息日报》2008年7月31日。
[16]马永茂、李茂生:《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稀土信息》2008年第2期。
[17]杨伟中:《为了做强做大氟化工产业》,中国证券网,2006-05-08。
[18]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2002。
[19]赣州市统计局:《赣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廖作鸿、邵国疆:《赣州市优势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初探》,《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