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赣州十大体系建设——赣州市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赣州十大体系建设——赣州市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赣州十大体系建设——赣州市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体制机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促进因素,是综合竞争实力的核心内容。赣州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近几年来,大胆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大力实施以十大体系建设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从调整生产关系和变革上层建筑入手,致力谋求追赶与跨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加快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对接与融入,取得了明显成效。

赣州十大体系建设——赣州市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赣州十大体系建设——赣州市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体制机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促进因素,是综合竞争实力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赣州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近几年来,大胆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大力实施以十大体系建设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从调整生产关系和变革上层建筑入手,致力谋求追赶与跨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加快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对接与融入,取得了明显成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借鉴相关基本理论与实践经验,对于准确把握机遇,主动应对挑战,明确思路目标,落实对策措施,纵深推进赣州十大体系建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加快赣州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赣州十大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

十大体系是赣州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于2004年初提出并在全市实施的一项开创性工作。它是从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贸易服务、产权交易、口岸服务、技术标准和社会保障等十个方面着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把这些方面工作加以逻辑化、系统化,从而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服务体系的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工程。其目的是充分发掘和发挥后发优势,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追求创新自身的体制机制,实现与先进发达地区的无缝“对接”。同时按照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经济互补递进的发展规律,与发达地区建立互补递进的产业对接关系及市场对接关系,从而借助区域一体化的力量,实现经济社会的追赶和跨越。十大体系建设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入手,一方面,力求在体制建设的各个主要环节、主要方面突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障碍,造就更有利于生产要素合理组合、流动,更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动力和体制环境;另一方面,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加快区域经济规则与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长珠闽乃至国际市场通行规则的接轨,形成一整套既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切合赣州实际,具有较高开放性,能够在参与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中,迅速提高赣州经济发展层次和综合竞争力的规则与制度。无疑,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着力破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大举措;是创造性地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从根本上建立起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和自主增长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加速实现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选择。

二、赣州十大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借鉴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制度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制度是由原欠发达地区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发达地区的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及新企业结构的引入必然要求经济制度发生变革,以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欠发达地区这种经济制度的变革突破了逐级递进的传统模式,为在更高起点上快速适应新的生产要素而一步到位地实现制度上的跨越。这种跨越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证。毋庸置疑,没有制度的跨越,即使欠发达地区引入了资金与技术,其跨越式发展也难以实现和持久。

(二)科学发展观理论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主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以说,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平台从深层上找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耦合的前进方向、主要路径、基本方式和运行标准。十大体系建设就是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着眼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从制度建设这一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基础工程入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经济学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为了生产、消费、贸易等利益的获取,产生的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到经济政策统一逐步演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早是从国际关税同盟的角度提出的,研究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手段、贸易条款等,进而转向生产领域的联合,制订消除各国经济活动障碍的措施,建立超国家的共同机构。这里所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大国内部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如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长珠潭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等等,这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基本规律。对于以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重要目标的赣州来说,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四)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是从各个地区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结构来分析的。这里的资源主要包括:各地拥有的资本量、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特别具有启示意义的有两点:其一,各地应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情况建立和发展自己具有相对优势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其二,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依次建立的各地产业结构应随之不断变化。这正是主导目前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内在动因。因此,后发地区充分发挥自身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向外转移的产业,将大大加快发展的进程。

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国家或地区因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而可能面临的各种机遇。后发优势一般包括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技术性后发优势,表现为后发地区从先发地区引进各种相对先进的技术,经模仿、吸收、消化和改进提高后获得的利益。制度性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地区向先发地区学习、效仿和借鉴各种先进制度并经本土化改进后获得的利益。在一定条件下,由后发优势而带来的学习和借鉴,能短时间、低成本地促使后发地区实现经济的赶超式发展。

(五)系统论理论

作为方法论之一的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论既强调事物的整体性,也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变性。十大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和政策框架。每个体系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各个体系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完善赣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制度机制实际上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诸多单项制度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个系统所产生的效果决不是各单项制度单独发生作用时的简单叠加,而应该也必然会产生倍数或乘数效应。反之,只要整个制度系统中有一个子项发生了“缺位”或“错位”,就会使一个理应成功的制度机制功亏一篑。因此我们十大体系建设不仅重视各种制度的建设,而且重视制度体系的整体性作用和整体性建设。

三、赣州十大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与实践经验

(一)赣州十大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

十大体系建设历经五年的实践,体制机制创新初见成效,各领域改革协调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经济发展逐步摆脱了长期以来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的局面,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各类生产要素加速向赣州集聚,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赣州的“洼地效应”正不断显现;赣州与长珠闽的政策落差和时空距离进一步缩小,对接功能和承载能力提升,一个有利于追赶和跨越的条件基本形成,后发优势开始凸现。主要表现为:

1.政策框架系统搭建,投资环境明显优化

十大体系建设之初,就围绕创新战略机制、经营机制、激励机制、市场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机制、保护群众利益机制等方面选题破题,高质量地出台了10个主体文件和77个配套文件,同时废止了83个不合时宜的政策文件。近年来,又通过开展政策文件“回头看”活动,对十大体系政策文件进行了修订完善,新制定出台了118个配套文件。至此,十大体系配套文件总数达195个。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完善,进一步扫除了长期以来影响赣州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了赣州与长珠闽发达地区体制机制和市场规则对接的快车道,为赣州发展环境的整体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近年来,赣州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万商西进”桥头堡、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并荣膺中部、粤商、浙商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长江中游十大魅力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等称号,这在周边4省9市中是唯一的。

2.载体支撑更加有力,对接功能全面提升

六年来,全市共确立十大体系重点物质载体项目299个,有176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实际完成投资近30亿元,为十大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赣州市被列为改善中小城市航空通达性的唯一试点城市,全国首家市级航空分公司华厦航空赣州分公司正式挂牌运营,新机场已经正式通航;赣州出口加工区已封关运行;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检中心、赣州出入境检测中心等载体项目已投入使用;市物流中心现已集聚物流企业125户,为本市企业和商家提供了快捷实惠的货运服务。同时,赣州交通网“十字型”铁路构架、“井字型”高速公路构架、“三纵三横”干线公路网和“米字型”航空网基本形成,使赣州与长珠闽的时空距离大大拉近,对接功能和承载能力全面提升,赣州作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更加凸现。

3.机构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效能不断提高

按照十大体系建设的要求,新组建了16个机构,调整了10个机构的职能,着力解决政府管理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如按照“建、管、养相协调,责、权、利相分离”的原则,组建了大交通管理模式;将政、事、企分开,组建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在深圳设立了口岸办事处,开内地与沿海口岸机构对接合作的先河;此外,还新成立了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市金融办、市信息化办、市招标投标中心、市商务局等一些专业经济服务机构;赣州市水务集团、地方铁路公路组建成立;向瑞金、龙南、大余3个县(市)下放了99项市级行政管理权限等。通过这一系列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机构改革,部门职责关系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配置、管理方式和运行效果有了较大改进,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新型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社会保障日臻完善,经济社会更加和谐

十大体系建设从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近年来,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全省“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和全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城市。全市城镇就业率达到97.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5万人和34万人,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额达到8.9亿元;医疗保障“三张网”已基本编织完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分别达到51.1万、117.9万和609.6万。在全国首创了民工工资监控保障机制并获国家劳动部表彰,该项制度实施以来累计追回被拖欠民工工资4455.26万元,清欠率达97.6%;历年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0.7亿元,贷款总额连续五年在全国设区市中保持首位。赣州的公共安全感满意率连续5年名列全省前茅,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200强。

表1 2003—2008年赣州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img49

资料来源:赣州市统计局提供。

5.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十大体系建设实质就是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工作的系统化、逻辑化和体系化,因此,十大体系建设的创新效应必然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2003年至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5年翻了一番多,5年创造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总收入等于过去25年之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出口总额5年翻了三番,二产比例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形成了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格局;在周边4省9市中,赣州的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海关出口等总量指标平均排位从5位左右上升到前两位,其中3项指标跃居首位。尤其是十大体系进工业园区、进市场、进城乡社区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找准了把体制机制创新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有力抓手,有效降低了商务成本,优化了发展环境,从而吸引了中国石化、华能、华星、五矿、浙江横店集团、西班牙拉法格、德国格特拉克等一批国内外行业巨头落户赣州。近3年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个,改写了赣州没有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的历史;赣州香港产业园也在建设中。

表2 赣州市2003年、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比较情况

img50

资料来源:赣州市统计局提供。

6.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发展意识更为强烈。

通过建设十大体系,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市上下思发展、谋发展、议发展、抓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规划的理念、市场化运作的理念、开放对接的理念已经渗透和融入各级党政的施政过程当中;全市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从打基础、管长远、添后劲的工作做起的政绩观更加坚定。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的不断更新,带来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这种无形的变化更为可贵,影响更为深远。

(二)赣州十大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

回顾十大体系建设的实践历程,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好的实践经验,主要概括为以下方面。

1.建设十大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把握改革的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而这些年来我市实施的以十大体系建设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正是落实中央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坚持改革方向的创造性实践。在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正确方向。

2.建设十大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动力,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

十大体系建设着力推动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更新,使干部群众的发展理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市上下昂扬着一股勇于创新、敢闯敢干的精神状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唯有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责任意识和创新理念,我们的改革才能不断迈开新步子,不断开创新局面。

3.建设十大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永葆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在十大体系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来抓,从调整生产关系和变革上层建筑入手,完善了一套渗透社会肌体的全新的运行机制。赣州唯有从体制机制上高位切入,一步到位,弥补一时难以根本改观的硬件设施和条件,才能逐步赶上并与发达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实现经济社会的追赶与跨越。

4.建设十大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服务市场主体和群众为基础,不断创优发展环境

通过开展十大体系进园区、进市场、进社区,促进了体制机制创新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并不断惠及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把市场主体和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十大体系建设就一定能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5.建设十大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强化物质载体功能为依托,加快完善对接平台

与十大体系建设相配套的基础设施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也是最能发挥效益的项目,既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载体,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十大体系建设唯有加快物质载体建设,才能逐步缩小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全面提升赣州的对接功能和承载能力。

6、建设十大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为根本,凝聚发展的智慧与力量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更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发挥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上级精神和群众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本地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营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人文环境和发展环境。

四、纵深推进赣州十大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一)纵深推进赣州十大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分析

1.国内外体制机制创新的成功实践,为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传导了新的经验

实践证明,体制机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具竞争力的因素。当年,新加坡正是综合借鉴了英国、美国、日本和香港的先进管理体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推动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在体制机制上有27个方面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深入推进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获得了改革效应,造就了浙江经济大省的地位。深圳的经验归结为一点,就是从实际出发,敢闯敢干,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率先在全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国内外体制机制的成功实践,为我市十大体系建设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经验。

2.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指明了行动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是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是大势所趋,为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为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拓展了新的空间

从全国几大经济板块看,东部沿海地区正抓住世界制造业战略重组的机遇,加快在全国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产业升级,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继续保持领跑地位;中部地区各省市极力抢占中部发展的制高点,呈现出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另外,周边毗邻地市和省内兄弟市的发展也在加速。福建龙岩提出要“把龙岩建成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广东梅州提出要“把梅州建设成联接粤闽赣三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韶关提出“要将韶关打造成为粤北区域的产业聚集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教育中心及医疗服务中心”,湖南郴州提出要“把郴州建设成为湘粤赣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意味着对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各类资源的争夺将更为激烈。赣州只有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大力突破市场、体制、机制、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制约,才能不断地抢占先机,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4.承接产业转移、抢占制高点,为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当前,我们正面临新一轮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受沿海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等因素影响,长珠闽及港澳台地区产业向内陆转移的速度加快。特别是2008年底以来,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演变为经济危机,加快推动国际分工体系调整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国际和沿海产业资本转移。据专家预测,此次产业转移估计在3~5年左右完成。目前,各地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争夺日趋白热化。如广东省出台“双转移”政策,筑起一道严密的封锁线,使广东一些准备外迁的企业驻足观望。郴州、吉安等市出台了应对广东“双转移”的有关措施,吉安还专门规划了深圳产业园;武汉、南昌、上饶等地甚至筹划让广东的产业越过赣州,直接往北部转移。另外,赣州市商务成本与周边地市相比,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如河源、清远、郴州每度电价分别比赣州低0.02元、0.05元和0.04元;河源、梅州、韶关每吨水价也比赣州低0.2元;运费如1个40尺货柜走铁路,河源到深圳仅1800元,赣州到深圳要4600元;另因服务环境因素人为造成企业商务成本增加。市委、市政府提出把赣州打造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第一城”,就必须通过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有效降低商务成本,进一步创优投资环境,提升赣州的核心竞争力。

表7 赣州与广东省河源投资成本分析对比表

(以年用电量300万千瓦时,用工1000人,货柜1200个工厂计算)

img51

注:表中数据以2008年主城区为例。

5.破解赣州面临的节点难点问题,为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搭建了新的舞台(www.daowen.com)

近年来赣州虽然有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但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节点难点问题。如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等问题仍然突出;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缺乏战略投资者、产业竞争力不强、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低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中心城市带动力不足,对接平台不够完善,市场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仍然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依然艰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等。破解这些节点难点问题,现实的选择是,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入手,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遇到的主要瓶颈

由于十大体系建设是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没有现成的政策和经验,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因此,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瓶颈问题。

1.十大体系建设研究缺乏系统性

近年来,分别就各体系进行研究较多,而体系之间联系起来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县(市、区)对如何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个案研究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不够,以致一些部门和地方在如何界定十大体系工作内容上比较迷茫,因此在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十大体系建设的要求时,“规定动作”做得多,“自选动作”相对较少。

2.十大体系建设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

各县(市、区)十大体系建设进展不平衡,成果转化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扩大。从目前看,有些地方受认识程度、工作措施等方面的影响,工作推进力度不够,成果转化速度不快。与此同时,在虚实结合、示范带动方面还做得不够。如有的县(市、区)通过十大体系建设,虽然建起了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物流中心、职业学校、劳动保障事务所等物质载体,但不善于把这些服务平台与宣传十大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没有充分发挥它们在十大体系建设中的宣传示范效应。

3.十大体系建设缺乏物质载体的持续支撑

受区域经济总体实力的制约及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十大体系建设物质载体建设缺乏土地、资金等强力支撑,长期制约赣州发展的瓶颈问题依然存在。如物质载体建设在项目立项、土地报批、融资等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困难,致使市综合物流园区、赣州铁路东站国际集装箱货场等物质载体项目招商难度加大。再有,不少载体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等属于公益性质的项目,基本上是政府投资,由于地方财力紧张,建设资金难以及时到位。此外,对物质载体建设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

4.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亟须深化

从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情况来看,政府对市场及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干预程度还是较高,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不少地方存在错位、越位的现象,为市场主体主动提供公共服务和信息服务太少。就新组建的机构而言,在整合资源、系统运作,发挥行政资源最佳配置的最高效率上还有差距。

5.市场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目前,赣州商品市场数量很多,劳动力市场也较开放,但金融业市场化进程缓慢,竞争不充分;资本市场发育不良,即引进外资水平不断提高,本土企业内生性资本发育却相当滞缓;高层次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如何引进、稳定、留住高层次人才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同时,赣州非公有制经济的总量偏小,规模不大,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的活力;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国有资本的退出机制不完善;民间资本不活跃,缺乏加速扩张的冲动;中介组织发育不良直接制约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市场主体和市场中介组织培育激励机制亟待建立。

6.工作落实机制有待健全

在工作中,有些体制机制创新的指标较难量化,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指标和评价体系。有的牵头单位牵头抓总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没有调动好责任单位和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对县(市、区)的联系指导也不够,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有的县(市、区)十大体系办人员太少,素质不高,工作条件也比较艰苦,且因为是临时机构,体系办人员经常变更,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纵深推进赣州十大体系建设的思路目标与对策建议

(一)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政府效能的工作思路和“形成载体、形成机制、形成环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工作要求,把十大体系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率先在全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与“长珠闽”在体制机制上的融合,打造一个与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对接的平台,努力构建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要素流动积聚的洼地,为赣州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二)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

——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能够有效发挥,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得到制度保障;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确立,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机制基本形成。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本完成,实现新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有效运行,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产权明晰、融合互补、协调发展。

——以公司制度为主要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形成较为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要素市场较快发展,并与产品市场的发展相协调,消费者、生产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受到保护,基本形成公平竞争、内外开放、规则统一、诚信为本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中介组织和机制有较大完善,社会成员参与经济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多样化,多层次且相互协调的经济和社会治理结构初步形成。

——开放性体制进一步健全,一切阻碍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自由流通的障碍得到有效打破,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和准则构建开放性机制,承接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流动聚集洼地效应进一步增强。

(三)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十大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的工作很多,我们认为在具体对策建议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抓好落实。

1.进一步解放思想,为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1)要在正确认识赣州市情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全民观念的创新

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重要法宝,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创新的力度。这几年来,我们通过十大体系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发展活力,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要正确认识我们的市情,正确认识我们体制机制创新的现状和下一步工作方向,就必须跳出赣州看赣州,跳出十大体系看十大体系。一方面,要认识到,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不仅我市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经济总量还很小,就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也还有不小的距离,体制不完善、机制不活等问题依然存在,要实现与长珠闽地区的无缝对接,还有不少的工作要做;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十大体系建设作为一种工作抓手和平台,其最终目的是力争在全省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要实现我们的目标,就亟需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勇气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创新手段,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有新的突破。我们要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着力解决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不解放、观念不创新的问题,打破发展唯条件论、唯资源论、唯政策论、唯经验论,用思想解放的无限活力,激发出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2)要在深化改革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政府管理的创新

当前,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进入了“深水区”,尤其需要在解放思想的引领下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上的突破。必须针对排除体制性障碍继续解放思想,破除适应粗放型经济体制下的习惯做法和思维定式,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大各项体制改革创新的力度,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深化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要加快构建国有资本的退出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改革,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完善的开放型体制,破除偏重引进规模、忽视开放质量的观念,提升开放型经济的能级,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

(3)要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内生机制的创新

要积极向改革中遇到的深层次障碍挑战,向既定的利益格局和体制顽症挑战,在思想解放中寻找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办法。要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重点,努力破解发展动力、资金、项目、用地、资源效益和用工从哪里来等关键问题,促使各类生产要素加速向赣州聚集,形成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机制。要把握优化发展环境这个关键,以软环境建设为重点,努力营造高效、廉洁、务实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健康、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安全、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发展的人文环境,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提升赣州的核心竞争力。

2.进一步跟进对接,加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1)围绕政策的跟进对接,推进制度构架和政策措施一体化。

不同的制度构架与政策措施,不仅导致各经济主体经济发展结果的差异性,而且直接影响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深入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必须加快实现与长珠闽制度构架和政策措施一体化。必须及时清理、修订与WTO规则不一致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并在有关市场规则和政策性法规方面与长珠闽对接。新制定和实施有关经济的法规、指令、规章和其他措施,都必须与长珠闽对接起来,与WTO原则保持一致。同时,要提高政策执行力和操作力,严格依法行政,对各级各类执法者实行“法不授权皆禁止”,不实施超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权限的管理,对市场主体中的企业、个人真正使其“法不禁止皆自由”,避免不当干预。要坚决取消一切限制外地产品或服务进入赣州的规定和措施,制止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

(2)围绕市场的跟进对接,推进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一体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没有一体化的市场,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长珠闽地区是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其完善的产业配套、良好的融资体系、便捷的交通物流条件,是赣州参与国际经贸合作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理想之地。赣州拥有的大量矿产、水电、旅游等自然资源及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市场容量广阔。无论是从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看,两者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各种要素市场的联网,形成各类市场的联合体,在各地市场充分发育的基础上,进而推动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共建区域性的商品物流共同市场、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人力资源共同市场、信用征信共同市场、旅游文化共同市场。当前,应该加快建立产权、技术、人才等一体化的共同市场。

(3)围绕产业的跟进对接,推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一体化

社会经济资源是否实现了最优化配置,必须对配置的最终结果进行检验,而进行检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呈现出来的。区域产业结构的整合,必须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这一契机,积极配合城市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城市的比较优势,加强产业的分工与互补。遵循产业分工与互补规律,依据错位发展的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在三个方面实现与长珠闽的产业对接,一是全市各地均可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主动承接长珠闽地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二是某些具有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好、又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可以承接长珠闽支柱产业体系的产业扩散,充当长珠闽的加工基地和配套基地。特别是当前新一轮全球产业性机构调整和转移的格局已经形成,长珠闽及港澳台地区许多企业为了避免遭受这次金融危机的更大影响,纷纷向内地转移,我们要针对产业链整体转移和企业抱团转移的特征,加快建设香港产业园和台湾工业园,承接产业链整体转移和企业抱团转移。三是改造和提升我市的优势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必须坚定不移地重点扶持我市的资源导向型优势产业,突出承接优势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加快培植千亿元产业集群。要大力承接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和六大工业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转移,形成集群发展的格局。

(4)围绕公共基础设施的跟进对接,推进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一体化

区域内基础设施完善的程度,直接影响到要素流动的规模与水平,并最终影响到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过程。此外,如果环境改善与优化不与之同步或缺乏必要协调,对要素流动的流向和流速将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是否快速便捷是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和合作的前提,赣州对接长珠闽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必须加强全市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加快推进石吉高速、泉南高速、济广高速、大广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赣韶铁路、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赣州至厦门城际快速铁路等项目建设,加快开通至长珠闽各大城市的空中走廊,使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相互配套,形成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还要特别注重建设与长珠闽紧密联系且高速、安全可靠的信息通道。随着赣州经济外向化程度的提高,在通关能力建设方面要有超前性,大力推进“无水港”建设,加速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速度。

3.进一步突出重点,破解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节点难点问题

政策法规体系:一是抓好政策文件的创新与完善。密切跟踪中央最新政策动向,积极策应中部崛起发展规划、海西经济区发展规划等政策措施及其配套文件,汲取长珠闽地区改革发展的新鲜经验,结合赣州实际,加快赣州政策创新,及时出台新的政策文件,不断保持政策文件的科学、合法和适用性,进一步建立与长珠闽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多边联动的协调机制,搭建有利于经济快速跟进和超常规发展的政策平台;加快推进赣州“较大的市”的申报工作,使赣州拥有地方立法权,进一步拓展赣州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大部门”体制的要求,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机构改革;加强对新组建和职能调整机构运作情况的跟踪问效工作,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推进政府其他一些职能部门的改革创新,解决好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强化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弱化微观调控和干预职能,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实现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树立政府信用为切入点,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工程。三是强力推进强县扩权改革。在总结龙南、瑞金、大余三县(市)扩权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把其他县(市)的扩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赋予县级更多更大的经济发展自主权。四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并联审批、“两个集中”试点、行政服务绿色通道创评活动,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金融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抓好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实现赣州银行跨区域发展和加快建立矿业银行;加快引进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增强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二是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实现章源钨业股票发行上市,加快虔东稀土等企业上市进度,加快培育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充实全市拟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研究推动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发行工作。三是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金融业与制造业的有效融合,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推进矿产资源证券化。推进票据市场发展,积极发展融资性票据。策划和创新一批优质金融产品,激活全市存款额的潜力。充分发挥金融衍生品作用,加速优势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的发展。四是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加快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制定行业标准,完善监管制度。加大市、县担保体系整合力度,加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强化中小企业信贷资质培育。改善外汇金融服务,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外汇直通车服务,进一步放宽出口收汇核销单管理,增设外汇金融服务网点和“远程核销”窗口,增强基层外管机构服务功能。

信息网络体系:一是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实现各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高行政效率。二是推进与长珠闽地区信息化对接。优先搭建赣州与长珠闽地区对接的信息公共平台,以信息化带动赣州与长珠闽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各类资源的整合。三是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要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实现经济、技术、商情最新信息及时上网,为全市各行各业提供全面信息服务;要重点培育科技信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信息产品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人力资源体系:一是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破除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起完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政策体系,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打造一流的人才环境。二是建立人力资源统筹开发机制。大力实施公民职业化、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尽快膨胀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形成高、中、低端人才各司其职、企业各取所需的人才层次格局。三是加强人才储备库建设。搭建适合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发展的人才平台,及时主动为企业提供各类人才;探索建立重点产业人才引进机制,吸收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进驻赣州。四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教育资助体系;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整合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做大做强赣州技师学院、赣州农校等职校,加大对中心城区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的扶持力度,培养实用型、操作型技工队伍,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贸易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进出口协调推进机制、对外贸易促进机制、外贸运行监测和预警机制以及出口备案登记制度,创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二是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设立覆盖全市外贸出口企业的市级外贸发展基金。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在市级外贸发展基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企业扩大商品出口,提高出口质量、档次和效益。三是建立健全商贸流通、社区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文化服务、房地产业六大现代服务业体系,逐步把城市现代服务业打造成我市新的产业集群。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化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实施好“万商西进”和“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巩固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成果。

口岸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口岸通道建设。积极引进发展一批大型口岸物流企业;巩固扩大赣州—厦门、赣州—深圳铁海联运业务,力争开通赣州至广州铁海联运,降低进出口企业物流成本。二是搭建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加强与珠三角、闽三角地区的“大通关”建设,探索电子口岸平台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形成联网申报、联网核查和联网作业的通关协作机制。三是完善口岸协调机制。探索实现跨关区、跨检区的申报、审单、验放协作机制;探索实行异地报检,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审核,符合条件办理放行手续的模式;探索建立代理企业诚信守法等级评估互认制,推进进出口代理市场建设。四是加快赣州“无水港”建设。大力推进“铁海联运”国际集装箱运输,完善公路口岸作业区建设,充分利用航空支线试点城市的优势,打造空港高端物流,加强与长珠闽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港口以及大货主、大集团、大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提高我市“无水港”的国际化水平和区域竞争力。

物流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物流资源整合机制。加快流通体制改革步伐,打破行业隶属界限和物流资源条块分割状况,加快交通运输资源、商品仓储资源和配送资源、邮政快递资源、人才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的整合,形成统一高效的物流整体。二是建立物流龙头企业培育机制。要加大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三是构建区域物流新型服务网络。运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以区域物流市场为发展方向,建立多层次,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四是加快完善物流基础设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物流事业。积极加快赣州综合物流园区、赣州铁路国际集装箱货场和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体系物质载体建设,建设一批现代化立体仓储设施,创造条件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提高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五是要制定出台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关优惠政策。应出台物流园区、物流基地享受特色工业园区政策,减免或降低有关税费标准,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在市内减免过路过桥费及税收优惠等政策,切实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竞争能力。

产权交易体系:一是创新交易品种,拓宽业务范围。把公共资源开采权、市政设施、特许经营权等垄断性资源纳入产权交易;要创新交易品种,把产权交易范围从整体产权转让拓展到部分产权转让,从实物产权转让拓展到科技、信息、货币证券(非上市公司)、排污权、股权转让等领域;开展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托管,使产权交易市场成为上市企业资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二是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包括法律监管、行政监管、自律监管、媒体监管和再监管等在内的规范的产权交易监管体系,保证交易程序的各个环节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三是整合各县(市、区)和各类产权交易资源,构建全市集中统一有序的产权交易市场。四是创新产权市场交易机制,按照“政府监管、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管理模式,理顺政府与交易机构的关系,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要探索开发多种形式的交易机制,如拍卖、集中竞价交易、连续竞价交易、做市商制,或者几种交易方式的混合机制,积极采取会员制交易模式,促进产权交易品种的价格形成更加合理、流通更加便捷、交投更加活跃。五是加快与长珠闽及全国产权交易市场对接步伐,形成产权交易大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交易对接,推进资源在最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技术标准体系:一是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稀土、钨、氟盐化工、脐橙等技术标准示范化建设,将赣州优势技术领域的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建立和完善旅游服务技术标准体系;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并加快成果转化;加快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加快面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的集聚和共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实施好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战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开展“质量兴园”、“技术标准体系示范工业园”活动,鼓励企业申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进质量信用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按照国内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支持更多的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修改制定;加强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争创一批中国名牌和省名牌产品。三是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机制,根据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及特点,加强国外贸易技术壁垒信息采集,面向社会提供最新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信息,规避贸易技术壁垒的风险。

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完善就业再就业援助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新机制和与沿海发达地区相对接的劳务合作新机制;配套完善劳动保障事务所功能,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劳动保障工作网络。二是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体系。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实现全民医保;建立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完善劳动者维权工作机制。扩大民工工资监控保障机制实施范围;大力推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立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长效机制,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四是进一步健全以“十大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综合保障水平。五是建立高效的公共安全保障机制,尤其是建立健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促进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和谐相处。

4.进一步推进物质载体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不仅包括制度建设等软件方面的载体,还包括基础设施等硬件载体。物质载体建设是体制机制创新优势有效发挥的重要途径和支撑平台。一是统筹运用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规范已竣工项目的运作模式,发挥好物质载体对体制机制运行的保障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有效集聚和优化组合。二是加大政府投资和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大物质载体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利用国家近几年内投入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得机遇,积极向上争资立项;强化政府投资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整合现有一些专项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支持和吸取各类资本参与物质载体建设;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城市经营、资本运作、资源经营的新机制等,通过建立新机制增强融资能力。三是建立协调服务机制,全面推进物质载体项目建设实施。建立重大物质载体项目联席协调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协调会议,重点落实项目进度,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建立重点项目两个目标责任体系,政府和部门实行服务责任制,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专人分工负责,跟踪服务,定期督查项目建设进度,项目主体实行法人负责制,以法人为主体抓项目推进。四是按照纵深推进“对接”战略、实现追赶与跨越的新要求,科学谋划一批新的物质载体项目。特别是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增强集聚功能、降低商务成本、提高政府效能和强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配套物质载体项目,如赣州“无水港”、“航空口岸”、综合物流园区、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等,使十大体系政策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有效流转,全面提升赣州的对接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整体优化赣州的投资和发展环境。

5.进一步加快成果转化,提高十大体系建设的实效

十大体系建设必须作用于并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才会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持久的生命力。要进一步开展好十大体系进园区、进市场、进城乡社区等活动,找准十大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体制机制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工作路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一是要注重与产业集群建设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围绕加大控制和整合资源力度,打造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从高端切入延伸产业链,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面破解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加快形成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机制;积极探索十大体系服务香港产业园、台湾工业园建设的政策措施,不断增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集聚功能,健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外经贸长效稳定增长机制,降低商务成本、加大服务力度、创优发展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力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二是要注重与中心城市建设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六大片区建设、大规模开展新一轮城市建设的要求,完善投融资、规划管理、征地拆迁及土地供给等方面的机制,破解好影响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围绕把赣县、南康纳入中心城区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与此相适应的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和产业发展机制;通过十大体系进市场等工作来激活市场,进一步完善城市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努力把赣州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旅游休闲中心、市场要素集聚中心、物流贸易中心和优质农产品供应中心。三是要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通过十大体系进城乡社区等工作来激活城乡基层组织活力,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基层管理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型村落社区、发展公共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建立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农村经济体制、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发挥十大体系建设更大的作用。四是要注重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要通过十大体系进城乡社区等工作,从就业、社保、收入分配、教育、卫生、住房等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入手,创新公共服务和完善城乡居民利益分享机制,使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特惠于困难群体。五是注重与深化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高效畅通的技术转移机制,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和科学传播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形成先进的创业文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执行操作水平

(1)创新科学的评价机制

要促进十大体系建设的真正落实,必须从创新科学评价机制入手,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建立十大体系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这是落实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根据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的原则,制定出各地各部门体系建设的考核指标体系,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赣州的科学发展。其次是要创新考评方式。探索引进第三方评估,打破以往部门自评的评估形式;召开多种形式的十大体系建设绩效评估座谈会,如组织各体系牵头单位和各县(市、区)十大体系领导小组的负责同志,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有关专家学者,对十大体系建设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年终通过开展体系建设单位负责人向人大述职,人大、政协组织视察等形式,对十大体系建设绩效进行评价。三是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要把十大体系建设科学评价体系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子系统,真正把十大体系建设评价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从制度建设上促使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提高对十大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庸者下,能者上”的制度机制,切实提高干部对十大体系建设的执行力。

(2)创新灵活的投入机制

十大体系建设是为了消除那些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这样的改革是需要支付成本的。一是要切实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要把十大体系建设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资金预算份额要与承担的体制机制创新任务相匹配。对各体系牵头单位安排一定的十大体系建设工作经费,对工作成效明显的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设立物质载体项目扶持资金,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操作办法,激励各项目责任单位的积极性,确保物质载体项目建设快速跟进。二是切实解决好“有人办事”的问题。要配齐配强体系办的力量,顺畅人员的“进口”和“出口”,优化体系办人员结构,选派一批创新意识强、工作热情高、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干部到体系办工作,并切实解决他们在机构、编制、经费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保持体系办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同时,把体系办当作培养和锻炼干部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政治上给予体系办的干部更多关心,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体系办队伍的整体素质,满足十大体系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

(3)创新长效的工作机制

完善的工作机制是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根据十大体系建设现阶段的特点,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五个方面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通过组织召开小型的调度会、协调会和工作现场会,实施跟踪联系点制度,开展十大体系专项督查,强化工作的督促指导、跟踪问效。二是建立健全量化考核机制。继续采取目标责任书、年度考评方案等有效形式,将体系建设总体任务细化分解为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操作层面的各个具体环节。三是建立健全舆情反馈机制。适时邀请省内外专家和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会诊把脉、建言献策,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扩大媒体宣传等手段,及时向社会反馈工作进度和实际成效,提高十大体系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四是建立健全资源整合机制。坚持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牵头单位分头抓总,责任单位密切配合,十大体系办督促落实,干部群众共同参与,以市带县、市县联动的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常抓不懈,形成整体推进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五是建立健全对接互动机制。建立政府对话机制、部门衔接落实机制、行业协会交流机制,通过结对子、走出去、引进来等形式,加强与长珠闽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联系互动,及时掌握吸取沿海发达地区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的最新经验,不断充实完善我市十大体系建设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